第七节 风景
游滏水鼓山记
(明)张应登
按、磁州之流曰滏水,峙曰鼓山。滏称夏清而冬温,至奇也。其源有二:一出于西鼓山滏水亭下,距州二舍而近;一出于神麇山黑龙洞口,距州一舍而近。皆源泉云。鼓计首尾八十里,绵亘磁武间,其上有高欢避暑宫。蜀人性耽山水,且理邺四年,或不容长有此地,而武涉未一停骖,官长之谓何!属上官檄有事于郡邑,其予我以游乎!以仲秋十一日,戒车渡漳,过曹操讲武城,照已落矣。月下二十里而宿于磁。黎明视事,守揖毕、诣城隍庙视灵芝。产殿之东梁者八年矣,玉叶紫茎,光润如初。既观,仍其罩。白举子以其家产瑞谷来,谷一茎而三穗,视昨岁孙廨中二穗者为尤佳也。闻前此岁闸有之,岂瑞谷之种,独磁得之耶?而又何不免于饥馑也?此理不可晓矣。遂命西行,十里,见孙守所为河堤,闸滏水以灌民田者,尽为冯伯洗去。东之郡土,赖此水以艺稻,因闸为隙,而孙不理于口。冯伯乎!冯伯乎!何不洗之早,而令此功用付之无何有之乡也!惆怅之久,趋黑龙洞。洞上有昆山明月阁,阁下皆水。泉从石窦出,大者如碗,小者如筒,混混而流,如釜中沸汤状,此滏之所以为名也。留句洞上而后行。刘守称人望响堂寺,可饭,乃先由竹林寺以往,寺大而僧饥圆散,荒凉不可为情。返舆过雍熙寺,玄帝观,俱多佳景,不及人,遂上响堂饭焉。是寺也,飞阁临流,凿石成洞,而施以三檐。洞中诸石,击之如锣鼓声。隋(注:应为“北齐”)天统元年创之者。有隶碑,恨不全篇,瞥然一过。与刘守别,趋彭城古庙中宿。彭城陶冶之利甲天下,由滏可达于京师。而居人万家,皆败瓮为墙壁。异哉!晨起,视陶陶之家,各为一厂,精粗小大,不同锻冶。入室,睹为缸者用双轮,一轮坐泥其上,一轮别一人牵转,以便彼轮之作者,作者圆融快便入化矣。为碗者止一轮,自拨转之,而作亦如是。之似此作者日千人而多,似此厂者日千所而少。岁输御用者若干器,不其甲天下哉!而近以旱故,各减十之一二矣。复为于邑严程而进。未午,抵常乐寺,则武安于尹与杨、张二举子候于门。诣殿饮食讫,著履登高,诸僧箫管而导。半山中不可舆骑,则步而憩、憩而步,如是者数四,而后至其洞。洞凿石而深入,四壁为小佛子,中座为大佛子,依石雕琢,工致精妙。门楣花草之刻,尤非近世物。有锣鼓石,应击,亦日响堂。即高欢所为避暑宫也。洞凡三,三酌之。言其山顶之宫制与此同,而深阔如帝王殿。就石为门,樵夫入之即自闭,多不得出。土人俱焉,碎其一扇。旁即高欢葬所。鉴云:东魏大将军高澄,虚葬齐献武王欢于漳水西,潜凿鼓山石窟佛顶之旁为穴,纳其枢而塞之,杀群匠。齐亡,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逃。则此宫之项目宏有以也!相与攀援而上,僧止之不得。或引手,或板绳,登可百丈,下临虚岩不测,上惟猿迹鸟道,于是止之而止。复入洞中,因谈胡参知谓,高欢所在为宫避暑,岂虏性畏热耶?余以为非也,被知天道好还,先为藏身地耳。书之洞门而下,下数百级,复酌。时飞鹊还林,牧羊入户,白云从洞而出,红霞由顶而起。一歌一笑,殆不知人间世之有此乐,而又不知我之为吏也。还禅扉中,宋谏议迟之不到。闻有此游,以其不与俱也,为七律贻之,倚韵报去。漏下二鼓,推窗视之,明月满山,露沾如渭,二鼓屹于绝。神复飚荡,欲一往也。二鼓者,肖鼓之石山,以之称陵谷变迁则先鸣,余欲往而以句压彼,不使之有声耳。恨从者鼾鼾睡,莫助之往也。迟明,入武安道。顶上之霞,洞口之云,铺张如恋恋不忍别我,而二鼓则怪形愁态,恐我之不遽行也。夫由东之响堂,以至于宫之响堂,历鼓之半。而宫之响堂之后,即为滏源。浇而望东之响堂,以会于龙洞之滏源。此滏鼓之大都也,余行两响堂相距之地,恍然如蜀中境。以蜀人而见蜀境,于情何如?故记之。记中孙守名健,云南人;刘守名光先,北直隶人;于尹名承庆,山东人;宋谏议名之韩,张举子名岐凤,俱武安人;杨举子名性鲁,白举子名一凤,俱磁州人。
编者注:据史载,鼓山开凿石室供佛像,始于北齐天统四年(568年)。文中言“隋天统元年创之者”,实误。
诗词
万历丁未闰六月滏水涨
杨性鲁
谁把银河水倒倾,长津滚滚浊涛惊。
飞湍似挟蛟龙怒,巨浪疑翻岱华行。
禾黍须臾千派涌,田庐倏忽一川平。
凭高忍听号童叟,疏奏何时达圣明。
外一首
癸丑六月大水漂溺民居
一雨寻常迥不同,乾坤顷刻若鸿蒙。
川流疑决天潢下,河势如倾星海东。
丛树望中惟露顶,扁舟系处欲浮空。
陶唐泽水知何似,此际谁收崇伯功?
渠上竹枝词十首
张筏
其一
渠分五爪自谁开,包父前头蒋后来。
响水梁和槐树里,恩波潆折几千回。
其二
新渠泱泱润如酥,胜却天公为雨珠。
三十六渠春涨暖,桃花流到总膏腴。
其三
一村有水一村春,封闸还须问老人。
争水近来无讼狱,家家渠上采新菝。
其四
春来渠水碧于油,照见儿家碧瓦楼。
杏子花飞麦花落,休教卖水放行舟。
其五
布谷布谷声相呼,出门野鸟唤提壶。
郎去灌田依决水,行馐还须仗小姑。
其六
杜乔村外客停骖,绿意千畦一色含。
忽听秧歌惊白鹭,教人风景忆江南。
其七
慈姑花发团鱼妾,益母草深肥鸭儿。
相约烧香入城去,几回渠上照新眉。
其八
郎住渠头侬住尾,愿郎只似渠中水。
日日门前总见渠,寄书不用渠中鲤。
其九
梁王桥下水涓涓,多少桑田变水田。
不怕石桥秋涨大,至今人说赵公贤。
其十
上渠流水下渠收,东闸开沟西闸流。
处处黄云堆稻把,十分水是十分秋。
(原载《磁县县志》)
知州任塾题八景诗
炉峰朝霭
一峰形似削,特立在遥空。
蝽蝼儿孙辈,乾坤俯仰中。
吐云天际白,冲烧日边红。
不用频搔首,穹苍路可通。
其二
仙人烧宝鼎,留迹步虚台。
鹤喜孤烟绕,龙惊片雨回。
秦封骄五岳,禹铸镇三台。
我欲振衣上,歌吟亦快哉。
响堂晚钟
烟岫离尘界,云林隐化城。
闻钟惊刹现,叩石诧山鸣。
斜月孤峰逼,轻风万壑生。
倚筇当此际,无复宦游情。
其二
钟声幽谷里,历历出重云。
虚籁如相和,流泉共一闻。
无须听梵呗,已觉涤尘氛。
日日随声到,输他猿鹤群。
台城烟柳
王子何年去,荒台绝暮谯。
人耕歌舞地,雁度雨云朝。
路断沙崩石,堤倾水啮桥。
犹余深树色,霸气未全消。
其二
遗迹残城里,人家古道傍。
桑田知世变,巢鹊阅人忙。
杨柳丝丝雨,梧桐叶叶霜。
望中无限意,一半在斜阳。
官路荷风
两行杨柳下,一里藕花鲜。
叶长侵桥路,苗穿出稻田。
红姿晨弄日,翠袖晚拂烟。
不惜春风送,行人缓着鞭。
其二
芙蓉双港道,映水似朝霞。
雨际声兼色,风前叶胜花。
移来自南国,笑应妾西家。
莫道此乡陋,相逢亦可夸。
龙洞珠泉
石罅吐涓滑,纷论共一川。
争光珠际月,倒影镜中天。
横藻随流直,倾汇到洑圆。
凫雏添绘景,无数浴沙边。
其二
众脉一源分,神功灌注存。
百陂鱼衍族,万顷稻生孙。
邀渡星槎泛,催春水礁喧。
几时脱尘鞅,濯足卧云根。
贺兰积雪
斜日云沉壑,回风雪满台。
欲寻仙蜕看,谁喝石门开。
种玉留遗璞,烧丹集弃灰。
还疑人去后,岭树低寒梅。
其二
沿山马迹乱,迷津问关僧。
破壁村中火,危桥石上冰。
鹤归羞腐鼠,兔伏避饥鹰。
何自传仙箓,乘风亦上升。
漳渡晴澜
去良浮官艇,清风起大河。
水花迎掉散,山影舷多。
人立当横浦,鸥眠占浅莎。
回飘知快意,时听榜人歌。
其二
漳流两岸侵,孤日隐沉沉。
行役争来往,波涛自古今。
马撕中渡急,渔钓下流。
回首东南望,铜雀起暮阴。
滏桥秋月
虹桥长百尺,吏散独闲凭。
近市烟仍合,回潭月自澄。
鸟惊城上柝,鱼跃岸傍灯。
欲看天河晓,霜寒座未能。
其二
露下尘沾地,天清月上垣。
倚栏人对影,投钓水添痕。
禾黍高低陇,桑榆远近村。
启关方扰扰,幽旷与谁论。
邑人杨方晃题八景诗
炉峰朝霭
崛岉蟠天际,烟岚向晓含。
玉皇香岸物,遗镇在东南。
响堂晚钟
石鼓山腰寺,青霞落日浓。
蒲牢呜上界,朗朗度深松。
台城烟柳
台去名仍在,灵陂只茂林。
可怜葱倩色,空向雨中深。
官路荷风
观稼亭边路,花间人自忙。
溪风来柳外,偏逐马蹄春。
龙洞珠泉
谁展探骊手,惊翻万斛圆。
曾从山阁下,流润偏桑田。
贺兰积雪
自昔丹成去,山灵据姓名,
六花添好致,寒宇一堆琼。
漳渡晴澜
十里波光映,铜台半有无,
中流横一棹,画出济川图。
滏桥秋月
映水一轮满,天空雁影遥。
放歌虹背上,清兴落凉宵。
邑人许晟题八景诗
炉峰朝霭
老君骑白鹤,山畔会群灵。
会罢香烟散,长空一望青。
响堂晚钟
山南响堂寺,千载仰金碧。
向晚钟声来,唤醒梦中客。
台城烟柳
台城杨柳多,赵王避暑处。
宫殿委灰尘,空余此烟树。
官路荷风
滏阳北廓处,官路向燕京。
无复采莲女,荷风空有情。
龙洞珠泉
骊龙出洞去,洞深不可测。
洞口珍珠多,却笑无人拾。
贺兰积雪
贺兰山畔雪,烈日照愈好。
真仙卧不起,千载无人扫。
漳渡晴澜
招招舟子来,渡口近三台。
日出晴澜好,金光万道开。
滏桥秋月
石桥滏水上,偃偃重轮月。
中秋月更佳,素娥衣似雪。
登响堂寺阁
杨性鲁
佛阁悬山际,白云当槛生。
晴峰排汉碧,野水镜天清。
叩石千林响,开樽百斗倾。
醉来题古壁,落日下荒城。
其二
响堂高阁上,饮罢有仙迎。
山月能舒啸,天风欲解酲。
卧看星斗近,梦入水云清。
心已游方外,尘缘作羽轻。
登麋山明月阁下探黑龙洞观涌泉
杨性鲁
名胜寰中此独偏,北来爽气欲参天。
山排菡萏千层石,地涌珠玑万斗泉。
龙斗洞中将雨出,麕游峰顶踏云还。
英雄回首堪栖息,何用蓬壶更访仙。
登麕山明月阁观泉
张应登
帝潜巨灵凿此山,源泉百道出其间。
黑龙洞里珠千颗,白浪滩头玉一湾。
天色倒垂人在上,镜光平照影常环。
徘徊阁上观元化,自古如斯去不还。
炉峰朝霭
马长淑
太行西望一峰尊,怪石多如虎儿蹲。
烟起炉中迷远近,客游画里失朝昏。
新安谁羡山为海,青社休夸云有门。
但愿此间成小築,何须别觅古仙源。
贺兰积雪
张含辉
宋代真人去不回,山名仙字两相猜。
丹成黄白难遗术,常散天花作玉堆。
七律 滏水冬温
(明)杨贵诚
夜雨凝寒水结冰,滏河沸派自清澄。
漾云浪急游鱼跃,流夜滩高画舫凭。
千里寒氛空外拥,一川暖气地中升。
于是排壅通天府,广灌田畴岁岁登。
七律 滏水冬温
(明)刘浞
鼓山山足吐温泉,冬夏无分自岁年。
白雪人间皆腊景,黑龙洞里蠹春天。
腾腾热气浮千里,浩浩狂澜涨百川。
涌沸如同汤出釜,滏河万古此流传。
七律 滏河
(明)刘浞
二脉支分古洞头,东西屈曲抱村流。
柳边风过千层碧,渡口云晴万顷秋。
桥挤车徒渔集网,路通陶冶客来舟。
昨来分付观澜者,道体当于此处求。
七绝滏水春帆
(清)裴大鹏
一湾春水涨玻璃,片片悬帆映绿堤。
细雨吹来风势顺,冲烟已到画桥西。
古说滏阳桥观月
古说滏阳桥,是指磁县有名的南关大石桥。此是县治南关距城一里许,有石桥一座,名曰偃月桥,以通往来,靡稽何代其制:南北建石为崖,中垒石为圈,高约两丈五尺,宽三丈,长十二丈,两头耳圈各两,状如娥眉,金太和元至正明正德间,屡加修治,嘉靖年间,山水瀑发,忽坏具丰,后渐倾圮殆尽,隆庆已,已卅牧申佐捐俸为倡,集材重修乃于桥之南北名石,其岸氐之齿,木键夷架石成梁越二载,而工成隆然雄峙。俨若飞虹御,空长鲸卧波。清道光十年地震坍塌。光绪二十四年卅牧许之轼,劝谕捐输,鸠材选工从事修建,年余工竣改名涉利桥,惟此次修建主其事者狃于站立桥头,可见城内鼓楼之谬傅,极力增高,制非旧观,除去四耳圈改建三大圈,因桥过高,车马来往极感困难,为便交通而反为交通障碍,殊失古人建桥之本意。后虽垫高桥之南北两端,揭去桥顶石层,亦属无益。民国二十四年,县长孙公振邦,以为滏桥系南北孔道,冀南咽喉,为军民运输商贾贸易所必经,若不改建,何以便商旅。乃招集各机关及各村、乡长开会提议改修,决议改建。款由各村捐募,于是年四月动工拆去旧桥,新桥重建,高度比原桥低一丈有奇,仍建三大圈,经四阅月而竣工,共需洋七百余元,更名曰滏阳桥。桥戍车马经过,如履坦途,于足远近称便,颂声载道。
虹桥长百尺,吏散独闻凭,
近市烟仍合,同潭月自澄,
乌惊城上折,鱼跃岸傍灯,
欲看天河晓,霜寒坐未能。
映水一轮满,天空雁影遥,
放歌虹背上,清兴落凉霄。
石罅吐涓滑,纷论共一川,
争光珠际月,倒影镜中天,
横藻随直流,倾沤到汰圆,
凫雏添孀景,无数浴沙边。
七律 观音阁观泉
(元)磁州太守辽西公
秋色波光天下清,玺沙碧子照人明。
千年老龙洞中卧,万颗骊珠水底生。
巍巍佛阁倒寒影,虢虢溪流无俗声。
何日结茆来此地,灵田山下学农耕。
七律
观音阁观泉
(元)滏阳县主簿李起岩
双溪水碧四山青,快我层栏眼望明。
崖树远依丛竹尽,涧花低傍乱苔生。
龙眠洞穴藏无迹,鹤立林际唳有声。
欲访樵家栖隐处,卜邻何日遂归耕。
黑龙洞观音阁西山下古风一首
(元)胡祗通
阴崖瞰清溪,高阁势骞举,石林出云表,六月不知暑。
俯视川居人,批源接元圃。此生亦虚名,马足车尘苦。
北得抵沙漠,南游越吴楚。白发始引年,见此故乡土。
借问麟凤斑,曷若观旧伍。邂逅籍一廛,招摇同志侣。
按襟北窗风,洗耳松梢雨。醉眼溪日云,饥食得鸡黍。
指顾争席人,此志颇同否。默与山灵盟,摩崖镌鄙语。
七律 滏水冬温
(明)杜云
潺潺一派异常流,出自神麇山下头。
不逐寒风连地冻,每钟和气向空浮。
黑龙洞(里)春常在,白鹭洲边暖未收。
天下温泉惟此胜,舟通苍海日悠悠。
七律滏水涨
(明)杨性鲁
谁把银河水倒倾,长津滚滚浊涛惊。
飞湍似拨蛟龙怒,巨浪疑翻岱华行。
禾黍须臾千派涌,田庐倏忽一川平。
凭高忍听号童叟,疏奏何时达圣明。
七律神麋涨绿
(明)纪纯
山耸层峦地步高,潺潺溪水泛渔刀。
秋风松柏欺黄壤,春雨龙鱼化绿涛。
逃屋那堪催逋赋,故人宁肯恋绨袍?
闲来吟咏聊乘兴,惊起山前黑洞鳌。
七律登昆山明月阁观泉二首
(明)张应登
帝遣巨灵凿此山,源泉百道出其间。
黑龙洞里珠千颗,白浪滩头玉一湾。
天色倒垂人在上,镜光平照影常环。
徘徊阁上观元化,自古如斯去不还。
其二
昆山自是藏良玉,举世无知化作泉。
裂石喷来元混混,入河流去岂涓涓。
食苹昔日看神麇,打鼓长年发客船。
最是滏河冬不冻,但看明月夜如溅。
五律雪霁早行道游黑龙洞晚归二首
佚名
闻说岩泉胜,登临古刹存。
麇山晴更秀,龙象静中尊。
冰色寒凝野,河流曲随村。
炊烟数家起,暖暖透朝暾。
其二
晚行逢雪霁,习习谷风微。
鸟鹊千林入,鸡豚几处归。
积寒明畎浍,反照恋岩扉。
马识城关路,垂鞭已似飞。
郡隍芙蕖
申颋
吾永在畿南,僻小远衡衢,虽无多名胜,水花近可娱。
滏水西南来,引注城东隅,古名为老滩,弥漫俨太湖。
由滩四分布,缭绕雁城渠,渠阔十二丈,周环十里余。
垂杨夹岸浓,桃李相扶疎,春雨添绿波,紫笋折新芦。
夏秋芙蕖开,烂熳锦霞铺,隔城闻馥馝,出城践项蒲。
沿渠步西堰,一线径盘纡,回合城门桥,车马香中趋。
苍苍旷无际,蒹葭满郊郛,水鸟不避人,飞鸣绕衣裾。
行行闻鸡犬,依依负郭居,网囇日气腥,菱芡侵比闾。
砧喧浣女伴,孪生鹅鸭雏,团团水云中,风光四面俱。
南临准提庵,敞豁好规模,西郭桃花馆,笙歌罗敷妹。
迤逦北城阴,台阁枕空虚,诗题满素壁,蝉联过高车。
桔槔数亩园,逸人东郭庐,曲折游难遍,选胜各分徒。
帘亭随处有,壶干酒易沽,徙倚拂花露,碧筒代杯杯。
探泥起雪藕,引钩上金鱼,漠漠长林外,大堤云模糊。
园抱如崇冈,历历辨村墟,遥眺远山岚,明灭时有无。
风迥荷气远,日落溪光殊,雾霭拥城起,投栖鸟乱呼。
朦胧见戍楼,残霞耀沿珠,恍如沧海上,蜃气幻须臾,
暝色扶醉归,惆怅隔阇。
稻蒲
申頲
永年水有三 滏洺及衡漳 洺水旱易涸 山雨辄汪洋
漳水不受渠 迁徙难提防 高岸汇成谷 深谷壅成冈
二水所经行 百里累租粮 仁哉此滏水 安流顺桥梁
发源神麇山 达漕助运舡 来往通舟楫 贸易便农商
网钓鱼虾肥 利用芦浦长 隔堤引流入 周环卫城隍
余分溉稻蒲 水声百顷凉 芊芊秧稻齐 风动碧浪浪
支荷相杂生 逐处散芬芳 浸润夏秋间 抗旱不为殃
烟中闻欵乃 近人鸥鹭翔 曲折踏清泥 衣履沐幽光
日照林雾开 鸡犬鸣村庄 门各横板桥 浣女间垂杨
迤逦云水秀 宛在江南乡 夙闻滏两岸 斥卤变耕桑
维明嘉靖中 高侯始开荒 建闸随地势 指掌授图良
遂令不毛地 永为鱼米场 霞散红鱼美 匙翻玉粒香
邻封相则效 侯实为首倡 始知贤郡守 不独善一方
里人严祠庙 纪德滏水旁 至今秋菰热 未蔫不敢尝
水流日汤汤 厥功何时忘
晚步荷池
金振声
平塘出到日西斜,香散芙渠万朵花。
柳岸阴阴连荻岸,酒家落落间渔家。
滩头白鹭飞无定,城外青山远不遮。
谁放扁舟歌且饮,烟波深处响琵琶。
注释:
【1】贾恩绂撰:《河北通志稿》,河北通志馆,民国。
【2】王履泰:《畿辅安澜志》,广雅书局,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3】黄希文等纂揖:《磁县县志》,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4】李世昌等纂修:《邯郸县志》,民国二十八年刊本。
【5】孔广棣:《永年县志》,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
【6】劳宗发、王今远:《曲周县志》卷七《河渠》,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
【7】(清)王锦林纂修:《鸡泽县志》,乾隆三十一年抄本。
【8】(民国)王亿年修、刘书旂纂:《任县志》,民国四年铅印本。
【9】(清)袁文涣、岳生夔:《隆平县志》。
【10】(民国)伊承熙等修,张震科等纂:《宁晋县志》,民国十八年石印本。
【11】(民国)傅振伦等纂修:《新河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12】(民国)王树枬等纂修:《冀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13】陶淑:《衡水县志》,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
【14】翟慎行纂修:《武强县新志》,清道光十一年(1831)。
【15】《河北水利史概要》,《河北月刊》,1933年第一卷第六期。
【16】《北洋理工季刊》,1937年第五卷第二期。
【17】黄希文等纂揖:《磁县县志》,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18】黄希文等纂揖:《磁县县志》,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19】李世昌等纂修:《邯郸县志》,民国二十八年刊本。
【20】(民国)傅振伦等纂修:《新河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21】黄希文等纂揖:《磁县县志》,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22】苏性、吴沂:《平乡县志》,清光绪十二年。
【23】(清)凌燮总修,夏应麟等总纂:《巨鹿县志》,清光绪十二年刊本。
【24】(清)袁文涣、岳生夔:《隆平县志》。
【25】赵鸿钧、沈家焕:《新河县志》,清光绪二年。
【26】陶淑:《衡水县志》,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
【27】黄希文等纂揖:《磁县县志》,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28】(清)夏诒钰等纂修:《永年县志》,光绪三年刊本。
【29】季芷、谢元震、贺勋:《任县志》,清康熙间。
【30】(清)袁文涣、岳生夔:《隆平县志》。
【31】赵鸿钧、沈家焕:《新河县志》,清光绪二年。
【32】黄希文等纂揖:《磁县县志》,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33】(民国)李世昌等纂修:《邯郸县志》,民国二十八年刊本。
【34】(清)夏诒钰等纂修:《永年县志》,光绪三年刊本。
【35】季芷、谢元震、贺勋:《任县志》,清康熙间。
【36】陶淑:《衡水县志》,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
【37】《河北建设公报》,1932年第4卷第11期。
【38】《河北建设公报》,1932年第4卷第11期。
【39】《河北建设公报》,1932年第4卷第11期
【40】《人民日报》,1947年2月16日。
【41】(民国)贾恩绂撰:《河北通志稿》,河北通志馆。
【42】王履泰:《畿辅安澜志》,广雅书局,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