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第三点是读者的态度,不是“某甲”的态度,因为“某甲”的欲望力是已经崮定在那里的,即使他嘴里否定,最后行动还会跟着他的欲望力走。
所以,其实可以归纳成两类,这两类又町以归纳成一句话:人的欲望力是多元的,我们是让这种欲望力随自然分散,做多元的努力呢,还是尽量收拢来,集中到一个方向上“出击”。
要是问题变得这样简单,那么,多数人的回答都会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分散精神力去追两个方向上的兔子,不如集中精神力去追一只兔子。”而且,欲望的追逐与追兔子不一样,当你追到一只兔子时,另一只肯定就跑了。但是你若是追到了重要的东西--金钱、权力。你就可能用这些重要的东西去换得其他。换句话说,另一只兔子也可以被你抓到。
于是,我们的行为原则已经凸现出来了:欲望力不能够分散使用,而应当集中起来用在关键的方向上去。拿“某甲”来说,他认为关键的地方是创造学术成就,同时让自己看重的职称和声誉也水涨船高。其实,中国的古人对此早就有了明确的主张,那就足孟子老先生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讲的是生与死、善与恶的取向问题。不过,人之所欲,的确有着多方面的要求,但我们不能平均使用“兵力”去追求。当发生了像鱼和熊掌我都要,但“不可兼得”之时,就必须牺牲一头,集中追求另一头。
以古论古,我们就举一个古代的例子。
尉缭子说: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奠当者谁?日:吴起也。
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有率领七万兵马而天下再没能打得过他的人是谁呢?回答是吴起。
这是一道白问自答的智力测验题。
尉缭子是个兵法专家,他如此推崇吴起,那么这个人的水平与人品到底怎样呢?
论军事上的素养,他与孙武(孙子)差不多,孙子有《孙子兵法》,吴起也有《吴起兵法》,只是吴起不如孙子幸运,其兵法没有留传下来。
然而,说起吴起的品行,实在不敢恭维。
吴起是战国初期卫国人。卫国的位置约在今天的河南、山东之间。他从小就有极强的功业欲望。
吴起的家庭比较富有,但无政治特权,因而他从小喜欢舞刀弄剑,文武兼习,决心大干一番大事,飞黄腾达,出人头地。他为此四处奔走,求师结友,仗义疏财。一次,吴起在外出时遇到老朋友,邀请他吃饭,朋友因事未能赴约,吴起坚持等了一天,不动饭菜,直到第二天再去专门把朋友请来,才一起进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评论说:“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是以吴起须故人而食。”由此可以看出吴起重义守信、意志坚强、办事认真的性格特点。他推崇法家、行事严格,连自己的妻子有小过也坚头惩治。他妻子织丝带,吴起发现带子比规定的宽度窄,于是要求妻子重新织。妻了点头答应,可织完吴起再量,还是达不到标准。吴起大怒。妻子解释说:“我开始已固定了经线,等你一改时已经没法再改了。”吴起不能原谅妻子所做的这件事,就把妻子遣弃了。妻子请自己的兄长去求情,她兄长说:“吴起此人推崇法家。法无私情,他为了实行自己的主张,然后加以推广。所以,你不要再想回到他身边去了。”
吴起求名重义,却始终没有在卫国求得仕进。原有的家财耗散尽了,妻子没有了,但事业连个影子都看不见。他陷入极大的苦闷,觉得自己的才华、抱负难以实现,严酷的现实逼着他思考一些问题。这时候的吴起不但没有得到乡里的周情、安慰,反有人讽刺奚落他是游手好闲的败家子。吴起无法忍受这种侮辱,一气之下把嘲笑他的30多人全部杀光!吴起情知闯下大祸,卫国待不下去了,只好辞别老母,离开卫国出门求学。临别时他用牙咬破自己的臂膀,跪着对他母亲发誓说:“我若不能官至卿相,决不回卫国来!”
吴起到了鲁国,投到孔子学生曾参之子曾子门下,潜心研究儒学。鲁国虽小,文化发达,吴起在这里可以扫去卫国的落魄心态,平静生活,孜孜苦读,视野大开。齐国一个大夫发现吴起是个人才,就把女儿许配给他。这是吴起的第二次婚姻,使他鼓起不断进取的勇气。
正当吴起各方面事情都较顺利的时候,突然传来老母亲去世的消息。吴起悲痛欲绝,想起自己在母亲面前发过誓,如今别说官至卿相,什么事都还没有干成!他朝母亲去世的方向干嚎几声,忍住悲痛,埋头读书。这件事让曾子知道了,儒家是最讲伦理孝道的,曾子敦促吴起奔母丧。而吴起不听,为曾子不容,宣布断绝师生关系,逐出师门。吴起无法解释,只好离开曾于。
公元前412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取苜和安阳(今山东曹县),次年又占一城。鲁穆公得知吴起素,有兵书、有将才,想任命他为将,抵御齐国的进攻。吴起终于可以有显山露水的机会了,这使他激动万分。但他也看到鲁穆公迟迟下不了决心,是园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大夫田氏的女儿,鲁穆公担心吴起会有二心,会坏鲁国大事。吴起为了表明自己对鲁国的忠诚,毅然决然的亲手杀死妻子,求得鲁君信任。这就是历史上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鲁穆公见状,马上拜吴起为将军,率兵迎击齐国。
吴起领兵打了胜仗,一仗而成名。但是,他那种老母死而不回去送葬;杀妻而求将,肯定会被鲁国这个讲孝道的国家看轻,那些庸臣们攻击他的就是这个,所以他在鲁国待不住了,就往卫国跑。
就以上这两段介绍来看,仗义疏财、杀妻求将,看起来吴起是个不贪、不好色的人,只是对功名、功业看得很重,其实不然。因为当魏文侯听说吴起要来投奔他,就私下里问那些了解吴起的臣子。有一位大夫叫李克盼告诉魏文侯:“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李克的话变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说,吴起这个家伙,既贪财,又好色,但足论领兵打仗,最着名的军事家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说了一句:“小恶掩其大美”,他决心重用吴起。
这个评价告诉我们,吴起在对金钱、财富上的贪欲是很强烈的;对于美色之色欲上的追求也是强烈的,但足他绝不像英国温莎公爵那样,只爱美人,不爱江山。而足为了功业,能够放弃次一级的欲望,或者说把所有的欲望力都集中起来,用于一个“主攻”方向,集中一点,以求一逞!
母死而不去为母奔丧,为儒家所不容;妻子小过、无过,就休妻、杀妻,也为我们今天的道德标准所小容。町见,儿是这样的人物,都是很自私很危险的人物。
这再一次证明了“自私的基因”这样一个论点,基因里含着自私的素质,含着只顾自己发展而不惜损害别的基因的生存的欲望,人类的一切倾轧,一切的酷斗恶争,都与这种自私性相关。
同时,如果人的欲望具有全方位的需求,具有强烈的自私性,而竟然有人在某一个时期里会舍去自己的若干欲望,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判断他必有更大的欲望需要实现呢?--这一点,可不可以作为我们判定一个人有大志大欲的标准?
吴起在治军用兵时,不但能与士兵打成一片,“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亲裹赢粮,与士兵分劳苦”,这在奴隶、封建制度社会的军队里,对于当上高官、上将军的人,足很不容易做到的,因此吴起的军队很能打仗。从欲望论的观点上说,吴起放弃了自己吃好、睡好、住好、行好的欲望,甘愿艰苦,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又代表着什么呢?
请听一个士兵母亲的话--有一次,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发现了,亲自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件事后大哭起来。别人不解,问她:“你儿子是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哭呢?”她说:“不是因为这样我才哭。我哭的是往年将军为他的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一往无前绝不后退,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将军叉为我儿子吸脓,我不知道儿子叉将死在哪里,所以才哭。”
“一将成名万骨枯”,吴起是想用士兵的枯骨建立他不朽的功勋。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讲一下刘邦和项羽。
荆邦抢在项羽之前,首先进入关中。他接受秦王子罂的投降。并没有杀他,对秦王朝仓库里的重财宝物分毫不取,全部加以封存,然后把军队退回到霸上。
刘邦的这一高明举措却投有瞒过项羽手下的第一谋臣范增的眼睛,他向项羽分析道:沛公刘邦在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可是现在他对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其志不在小,他的谋高一着,是想与你争夺天下呀!
范增看问题的方法,可以作为我们看问题方法的一个参考。本来贪色的人突然表现得好像不近女色了;本来贪财的人变得廉洁奉公了,这不过是一种假相,它掩盖着这个人更大的贪欲。他是为着实现更大的贪欲在积蓄力量(当然我们不排斥这个人有改邪归正的可能性,但贪一头牛的人不去贪一只鸡,与真正廉洁守法的人是会有表征上的差别)。
因此,可以作为具有大欲望力与小欲望力人的鉴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