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尼赫鲁向上野动物园赠送了一头印度象,并取其独生女“英迪拉”的名字为这头象的名字。“英迪拉”在上野动物园里是颇受欢迎的动物,不仅孩子们喜欢它,大人们也很喜欢它。为纪念尼赫鲁访日,日本决定把北海道产的一对熊回赠给他。岸信介把这件事告诉前总理吉田,并说:“不过,送的熊叫什么名字好呢?尼赫鲁用自己女儿的名字给象命了名,我们送的熊如果也这样的话,就得取吉田先生的小姐的名字了,你说怎么样?”吉田听后大笑起来。
结果,用北海道的阿寒湖命名为“雌阿寒”和“雄阿寒”。岸信介说:“印度是个热地方,送给你们熊行吗?”尼赫鲁说:“印度的腹地也有冷的地方,可以放在那里饲养。”后来,没有听到这两只熊的消息,而“英迪拉”现在仍在上野动物园,孩子们都很喜欢它……
中美友谊——“和平”月季
1973年一位美国友人欣斯德尔的夫人和女儿,带着她丈夫生前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深情来中国访问,特地给周总理赠送了一株月季花。欣斯德尔先生是1944年的美军飞行员,抗日战争时期他在中国执行任务时受了伤,我游击区的人民救了他,并把他护送到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等同志的接见,在延安一直住到抗战胜利才返回美国。这次他夫人受他生前委托带来的这株月季新品种,是一份凝结着中美人民文化交流心血的珍贵礼物。这种月季在英、美国家享有“月季皇后”的美誉,它在蓓蕾初放时花朵呈现淡淡的柠檬黄色,而到盛开时花色逐渐变深,花瓣边缘出现粉红色的红晕,绚丽之中显娇艳,高雅华丽,令人神迷。它是一种杂交的茶香月季。提起这个杂交新品种培育的历史还有一段坎坷经历。它的祖先原产于中国,200年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血统。当时的欧洲月季品种,只能在仲夏季节开花,花期短,抗病力弱,色香均不如中国月季。1789年四棵中国月季作为友谊的使者,从孟加拉湾漂洋过海,运往欧洲。据说当时英法两国正在交战,为了确保中国良种月季能安全地途经英国传人法国,双方商定由英国派海军将中国月季护送过英吉利海峡抵达法国。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人弗兰西斯梅朗几经周折磨难,对这种珍贵月季良种进行多次繁育杂交,终于在1939年培育出杂交“茶香月季”。为了保护这一科研成果不受战争破坏,他把这个新品种远渡重洋寄到美国,经美国园艺学家培耶之手在全美各花圃中继续繁育。1945年4月,“美国太平洋月季协会”将这一新品种正式命名为“和平”。在“和平”月季命名的这一天,恰逢联军攻克柏林,是希特勒灭亡之日;而当“和平”月季荣获“全美月季协会”金奖时,又正巧是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之日。这几个天缘良机与杂交“茶香月季”的命名、获奖与授奖是这样的巧合,这就确确实实使它与人民祈盼的和平,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名副其实的“和平”月季。1973年欣斯德尔夫人千里迢迢带来的这种“和平”月季,作为和平友好使者,亲自交给周总理,又回到了它的血缘祖先故土。它既象征着中美人民的深厚情谊,又是十分珍贵的高雅礼物,因而备受邓颖超同志的重视,她亲自把这株月季栽在院子里。经过5年精心培育,于1978年5月19日,当邓颖超同志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接见美国访华团时,她又特地摘下这凝结着中美人民友谊的月季花送给美国朋友。她说:“这花象征着我们的友谊,开始是淡淡的,到后来就会逐渐加深了。”
“君子之交”孙文莲
在国际交往中,也传颂了不少中日人民花情友谊的美好佳话。其中最著名的是象征两国人民纯贞圣洁、“君子之交”的“孙文莲”。孙文莲的友谊起源于1905年,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日本领导中国同盟会时曾得到日本实业家田中隆先生的大力支持。1918年5月孙先生为了感谢田中隆先生的支援,特题词“至诚感神”,并用代表“君子之交”互赠莲子的中日传统礼节,向田中隆先生回赠了4粒家乡的荷花莲子。几经周折,于1930年由田中隆之子田中隆敏将这4粒珍贵莲子交由日本荷花专家大贺一朗博士精心培育成功。因其花大瓣细,具有端庄、淡泊、高雅的风韵,与孙中山先生的非凡气质极为神似,故被命名为“孙文莲”。
中日友谊莲由来
由于“中日友谊莲”的友谊起源于1956年。1956年秋,日本荷花专家大贺一郎博士和他的弟子阪本祜二教授,将100粒由日本古代莲培育成功的“大贺莲”莲子和大贺亲笔书写的“莲乃和平之象征也”的题字,赠给原中科院郭沫若院长。科学院将这些莲子分送武汉、上海等10个植物园试种。武汉植物园将其与我国辽宁出土的中国古代莲进行杂交,培育出具有两国古代莲血缘的“中日友谊莲”的新品种。武汉植物园又将10粒新品种的莲子回赠给日本阪本祜二教授,祝愿这种中日友好之花在日本开花结实。第二年就收到友谊莲已在日本开花落户的消息。但是武汉植物园却在十年动乱中遭到浩劫使友谊莲在中国绝种。阪本祜二得知此事后于1979年邓颖超同志访日时,又将“中日友谊莲”连同一批莲藕品种,通过代表团转交给武汉植物园,以表示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特维吉的“金戒指”
特维吉是影视明星。她送给自己的伴侣——演员雷·罗森的礼物是一只古罗马时代的金戒指,上面镶有凹雕的玛瑙阿波罗像。这只戒指有将近一千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1080年。仔细辨认,还可以发现当时小锤加工的痕迹。而罗森送给特维吉的戒指则是一个专门设计的“爱结”,由黄、白、粉三种颜色组成,还镶嵌着一颗象征接吻的钻石。无论是阿波罗,还是爱结,都含义深远。
英国作家的“花房”
英国作家弗勒·考尔斯热爱花卉。丈夫送给她的礼物是一个现代花房。1985年他们结婚三千周年纪念时,她的丈夫,一位商人和企业家,为她设计了一个现代的温室。这个温室由两部分组成,大的部分有可控热循环,小的部分可控制降温。里面安装了一切有利于花朵生长的设施,可以种植任何她喜欢的花卉。由于一面墙朝北,还砌了一堵15英尺高的砖墙,用来挡住北风。于是,像考尔斯希望的那样,在他们那座16世纪的房子里,到处是花草。
夫妻间的“圣诞礼物”
英国女演员沙洛特·兰波林和她的丈夫——法国电子音乐作曲家让
米歇尔·亚赫互赠的礼物也是基于双方间的深刻了解。让·米歇尔崇拜贝多芬。当这对夫妻在让·佩泽尔的店铺里看到那座贝多芬半身像时,就决心买下它。这座雕像由法国雕刻家吕西安·拉非亚(1896—1975)用一块大玻璃雕刻而成。它属于非卖品。后来,佩泽尔的侄子接管了店铺,也还是不卖它。但沙洛特最终说服了店主,买下了雕像。1981年圣诞时送给了米歇尔。而米歇尔送给沙洛特的则是一只玩具大猩猩。沙洛特曾主演黑色幽默片《麦克斯·蒙的情爱》,讲一个女人爱上了一只大猩猩,并带它回家与丈夫和孩子同住。这只玩具大猩猩就是为了纪念她在这部电影中的出色表演。
男爵送给夫人的礼物
有的礼物暗含了对伴侣的期望和规劝,表达的是深深的爱意。德·瓦尔得纳男爵夫人西尔维亚是一个非常美丽,却不守时的女子。西尔维亚生子巴西,在他们结婚七周年纪念日时,男爵送给妻子的礼物是一只小钟表,镶嵌在一块天然的蓝色巴西黄玉上。设计样式是一支嵌有宝石的爱神之箭:上面标有数字七,箭头是一块香槟酒颜色的心形钻石。表面是一个珍珠母,周围是钻石。这件礼物无疑很打动西尔维亚。它既表达了丈夫对妻子的委婉期望,也象征着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和爱情的永恒。
玛利萨与海报
为爱人找回一件丢失的东西;往往会使对方大为感动,演员让·比埃尔·奥蒙特曾给妻子玛利萨看过一幅海报的照片;那是海报艺术家保罗·科林为话剧《家庭》创作的。此剧1939年在巴黎上演时比埃尔任主演。从此,玛利萨开始在巴黎等城市寻找这幅海报;终于有一天,玛利萨在好莱坞一家制片场的储藏室里,发现了这张海报,混杂在一团乱糟糟的废弃物中,而这件礼物对她的丈夫来说,却是无价之宝。
阿莱克·古伊尼斯爵士的黄玫瑰
阿莱克·古伊尼斯爵士小时候是个戏迷。那时他常常去看喜剧演员奈丽·沃勒斯的表演。他看到欣喜若狂,为她而倾倒,竟拿出自己宝贵的零用钱为她买花,然后由成年同伴献给她。不久,也许是由于太狂热了,他竟病倒了数月之久。他的成长伙伴去剧院向沃勒斯小姐做了解释,并要求她送给阿莱克一张明信片。
结果在阿莱克病后一个星期,奈丽·沃勒斯送给他一束黄玫瑰,附有祝他健康的几句话。阿莱克回忆这件事的细节时说:“我记得瓶子里的水被换掉时,我大叫着抗议。我认为奈丽不仅送给我花,瓶子和水也是她送的。”
时装设计师的古典小人像
意大利米兰的时装设计师吉亚尼·弗塞斯讲述了一个其收藏的珍品的故事:
我出生在意大利韵南部。我的操场在海滨旁边的希腊寺庙里,因而我爱上了古典形体。一天,我在罗马一家古玩店的橱窗里看上了一个漂亮的小雕像。它有其独到之处,具有辉煌的古希腊精神。那时我并不富有,但还是鼓足勇气问了问价钱。但古玩商老板说,抱歉得很,已经有人买下了。我大失所望。看到我沮丧的样子,他叫我留下名片;以备所需。
连续几个星期,每当我到罗马,总要设法取道去这家古玩店,爱慕地观望橱窗里的小雕像。有一天,它不见了,我觉得我的肚子好像挨了一拳。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我收到一个包裹,包裹里就是那尊小雕像,还带着张便条:‘请收下这个礼物。与你同样的艺术品爱好者赠。’至今,我还珍藏着这尊小雕像。作为欲望力量的特征,它超过我所收集的任何古玩。”
那位慷慨大方的艺术品爱好者,就是罗马的古玩商福兰西斯科·契林奇奥涅先生。他的行为的确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