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东北角的谐趣园,是大园林里的小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皇家园林为丰富景物而采取的园中有园的设计思路。穿过命名为赤城霞起的城关,来到谐趣园,会觉得别有洞天。1751年,第一次南巡的乾隆,在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小住,感到心旷神怡,命令随行的宫廷画师将园中景物临摹绘图。回到京城后,利用万寿山东麓与寄畅园相似的地貌、地形,按图索骥加以仿建,赐名为惠山园。乾隆还御笔题署惠山园八景,并为之赋诗。1811年(嘉靖十六年),惠山园经历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改造,并借用乾隆《惠山园八景诗序》中“一亭一径,足谐奇趣”之意,更名为谐趣园。
谐趣园的灵魂是位于中央地带的数亩荷池。它相当于龙的眼睛。流水溢彩,使整条龙活灵活现。荷池四周以太湖石砌成泊岸,沿岸遍植的杨柳枝条飘逸,如同细密的睫毛。今天,我的倒影,呈现在它的眼波里。
谐趣园的主体建筑是池东的载时堂,附近还有知春堂,咸丰曾在此召见军机大臣。水池北岸的正殿涵远堂,原为慈禧游园时歇脚之地。南岸的建筑较多,譬如饮绿水榭、澹碧斋、是闲馆、水乐亭等等。西岸有就云楼。整个水池周围都有亭台楼阁分布,并以曲折游廊加以串联。“建筑物数量虽多,却不散乱。两条对景轴线把它们有秩序地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条轴线纵贯南北:自涵远堂至饮绿亭的主轴线朝北延伸到小园林霁清轩;另一条是入口宫门与洗秋轩对景的次轴线。有了这两条对景的轴线,其余建筑物都因地制宜灵活安排。作为观景与点景的建筑,特别注意位置的选择,饮绿亭和洗秋轩就恰如其分地置于水池的拐角处也即两条轴线的交汇点上,俯首池水清澈荡漾,游鱼穿梭荷藻间,举目则可观北岸、西岸的松林烟霞。若从池的东、北、西岸观赏,它们又都处在突出的中景位置,比例、尺度也很得体。”(摘自刘托著《颐和园》)
在谐趣园,绕荷池走一圈,遇到每座建筑物我都想停顿片刻。并不因为累了,而是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我能看见风格迥然的风景。走一圈,让人眼花缭乱。谐趣园,真是一个万花筒。
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在谐趣园过一夜,与荷塘月色相拥而眠。我会很小心的,月光也会很小心的,谁也不惊动谁。在这座城市里,很难找到比谐趣园更安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