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情况的发生和灵感的发生机制联系起来理解,即灵感的发生往往有“投入——放下”的规律,这里的“放下”是指暂时离开自己的领域、专业、正在考虑的问题,而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或休息,如散步、洗澡、闲聊、看一些其他的书等。这时候,从表面看,你已经“放下”了工作,但事实上,在深层意识中你要考虑的问题还仍然保留在那里,那么,这个时候只要碰到一些合适的刺激,就很可能会使我们获得一种顿悟,从而解决原问题。我们看一些具有“上位”功能的书时,这种情况就容易发生。
事实上,像“美”这样具有“上位”功能的主题词是不少的,很多“上位词”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词又是很不寻常的,因为它们往往蕴涵着人类长时间以来积累的经验,甚至是人类诞生以来的生存智慧基因,如爱、路、车、水、屋等,甚至还有散步、钓鱼等,不同时候用这些词,其含义是不一样的。你如果愿意对这些词再细究,很可能会对你解决专业问题有启发。
就学科体系和学科发展的历史来说,像数学这样的学科就具有较多的上位功能。这是因为:
1、数学是一门源头学科。如果将科学按照它的研究对象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分为上、中、下游。那么,就可以认为:数学是上游,是源头学科。化学等可以认为是中游,是中间学科。生命、材料、环境科学等则可认为是下游,是后发学科。上游学科研究的对象比较简单,但研究的深度很深,这样下游学科的研究往往就可以借用上游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2、由于数学具有累积性、独立性、稳定性、可靠性、严密性、完备性等特殊的学科性质,这就已经决定了从本质而言,已不能将它理解为众多学科中并列的一门学科,而是要把它理解为是整个现代科学的一种精神的或理性的基础构造成分。伽利略有一句名言,认为自然“这书是用数学语言写出的,符号是三角形、圆形和别的几何图像,不借助于它们,就一个字也看不懂,没有它们,就只会在黑暗的迷宫中踯躅”。
而M.克莱因则说:“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数学更主要的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满足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和对美妙音乐的冥想;有时甚至可能以难以察觉到的方式但无可置疑地影响着现代历史的进程”。显而易见,现代数学已从根本上摆脱了作为物质科学与生产技术的手段的附庸地位,而自成为独立而庞大的理性思辨体系。数学尤其是现代纯粹数学已越来越成为一门思维性科学,因此,它也已被人们称之为“人工的宇宙”。
怀特海1939年在哈佛大学作“数学与善”的演讲时,则指出“在今后两千年,人类思想中压倒一切的新特点就是数学悟性要占统治地位”。怀特海关于数学原理的见解是卓越的,他的《数学与善》是不朽名着。
其他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思维科学、创造学等,因为它们研究的往往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一般都具有上位功能。所以,在阅读这类书籍时,我们就可以多注意能否采用延伸阅读法。
第四节 类比式阅读法
对一个文本,能读懂它的本义固然很好,但也不一定非要这样去读懂它,关键是在阅读时要获得启发和感悟。
一、类比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对阅读的启示
类比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历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文学艺术创作,如近代科学技术中欧姆定律、库仑定律的发现,飞机、电话机、挖土机、听诊器、电子鼻的发明,文艺创作中的“比喻”、“移情”等等,都是运用类比方法取得的硕果,因此,自古以来就一直为人们所推崇。早在公元前5世纪,我国先秦墨子的“墨辨”中和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论中,就对类比作了广泛的研究。近代哲学家、科学家们也都认为类比方法是一种最重要的方法。康德曾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认为,“类比联想支配发明”。德国天文学和数学家刻卜勒曾说:“我特别喜欢类比——我的最可靠的老师,因为它给我们揭开了自然界的各种秘密。”的确,类比方法因为其比较自由、灵活、多样又富有启发意义,对人们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特别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而备受人们的重视,被视为最重要的创造方法之一。
为了深入理解该法的实质,下面我们对该法作进一步的考察。
类比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现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知它们在其他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思维方法。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类比方法主要涉及三个要素:一个是当作类比参照物的事物或现象,可称之为“类比源”;另一个是我们待解决问题的事物或现象,可称之为“类比泉”;还有一个因素是类比的基础或桥梁,即事物、现象间存在的某种属性上的相似性,可称之为“类比知识单元”。
从类比源到类比泉,无疑是一个需要类比者发挥能动作用进行知识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从类比源中抽象出某种隐含的属性,以形成类比的基础或桥梁的过程,这其实也是一个知识发现和知识原理化的过程,可称为知识抽象化过程。这种隐含的属性是指类比源中含有的某种具体或抽象的程序、技术、功能、规律、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可以是其中的一种,也可以是几种或一组。但因为考虑到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从类比源中挖尽其中所有的隐含属性,而且人们在类比中,一般也是有选择地去挖掘某种隐含的属性,而并不太顾及其他所有的属性,所以,在使用中真正用来作为类比基础或桥梁的是其中的一种或一部分。如果将所有隐含属性的一个集体称之为“知识原理”的话,那么真正用来作为类比基础的那部分是其中的一部分知识原理,因此可以称之为“类比的一个知识单元”,简称为“类比知识单元”。但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类比知识单元”虽然只是类比源所有隐含属性中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往往就是类比源中的“关键的特征词”。
第二步是将“类比知识单元”结合某个待解决问题的实际进行知识创新,以形成类比后的新的产物——类比泉的过程,这是一个知识应用和将知识物化的过程,称之为知识具体化过程。在实践中,通用知识、公共知识或外显知识,一般说来是比较容易得到的,其获得的成本是较低的。但从应用的结果看,其差别就较大甚至天差地别了。这说明了知识具体化的过程是需要成本和条件的、富有挑战性的过程。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用图7来表示类比方法的简易模型。它主要反映了类比三要素和类比过程中两种最基本的知识迁移现象。如果考虑到用更精确的模型去反映更复杂一些的类比方法的话。
显然,类比方法是各种推理方法中比较富于创造性的一种。因此对于阅读来说,如何根据这种方法来增强阅读中的创造性也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
前面说过,阅读事实上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读,是为了创造”。这就意味着,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它既依赖于文本,但又不简单地等同于文本,而是对文本的再理解、再加工和再创造。从原来的文本自身到读者自己的增添、丰富和再创造,显然并不是一个从一到一的照搬照抄或简单模仿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由一到多的推理、联想和延伸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自然离不开类比原理的应用。
二、什么是类比式阅读法
前面已经指出,文本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本领域文本、相关领域文本(交叉领域文本)和无关领域文本。对于本领域文本,我们一般会用理解式阅读法。对于相关领域文本(交叉领域文本),特别是上位文本,我们还可以用延伸式阅读法。但如果要阅读无关领域的文本,那么,类比式阅读法就是最好的一种方法了。
所谓类比式阅读法,就是将类比方法用于阅读过程中。这里的机制是,读者虽然正在阅读的是属于无关领域的文本,但因为读者的真正意图,除了增加一些新知识外,一般还是要增加“原领域知识”,即对解决目前领域的问题有帮助。显然,这时候要达到两者的统一,就不可能是知识“表面”上的直接衔接,而只能是抽象到原理层次后的统一和同化,即往往要求读者能从新接触的“无关知识”中抽象出内在本质、内在思维、内在灵魂来重构原来的思维和知识,从而获得阅读的收益。
事实上,这样的阅读,更可能会带来一些革命意义上的思维和知识重构,其实也可以说,它就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所在!很多名人、学者对此都是深有体会的。比如,着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按一般人的理解,一定是一天到晚看物理学方面的着作了,其实恰恰相反,他说:“物理学方面的书我看得很少,杂七杂八的书看得多一些。”陆游在《示子聿》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其实都说明了这种阅读方法的奥秘所在。
三、如何类比式地阅读
类比,有近类比和远类比。近类比是指类比源和你的目标问题是接近的、相似的,你很容易就看出来,因此也很容易进行转换。有些类比源则和目标问题具有上下位关系,这时的类比阅读法就变成了前一节讲的延伸阅读法,所以,延伸阅读法有时也可以说就是一种类比阅读法。但在本书中,我们讲的类比阅读法,主要是指在远类比情况下的阅读,即类比源和你的目标问题看上去完全不同,或者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下,我们应如何阅读才能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悟。
下面,我们先来看个具体的例子。
比如,你是学管理学的,在某天你突然看到下面论述美国农业的一段话。
美国的农业方式
美国农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2%,却提供全国所需农产品的120%。除了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地条件外,主要原因是“美国农业具有惊人的集约化生产能力”。一个普通农民一般经营1000多亩土地,播种有种子公司,施肥有肥料公司,灌溉有供水公司,发生虫害有飞机喷药公司,平整土地有激光测等高线作业公司,收获后由加工厂直接把农产品从田间运到工厂进行干燥、加工、贮藏和销售。
而且这些服务作业的价格远低于农民自己作业的费用。农民要做的事只有田间作业的少数环节,然后就是通过电话和计算机网络实时与这些作业公司进行业务联系。
那么你如何阅读它呢?对于农学专业的读者来说,自然会从农学的角度来研究它,但因为你并不是从事农业研究而是从事管理学研究,因此对段落中描写的那些数字一般并不需要去怀疑或是论证,只是感到这一段文章有一种给人新奇、震撼的感觉。那么这种感觉是怎样引起的呢?它从何而来呢?背后有什么新的逻辑框架呢?这就必须认真研究一番了。
显然,这段文章给我们的震撼力来自于中、美两国农业效率上的巨大差距,那么这种效率上的巨大差距又来自哪里呢?显然,它又来自于中、美两国的农业运作方式上的根本差异。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我国农业的运作方式。在我国,平均一个农民一般只能种两三亩地,其种植方式是,从平地、播种、灌溉、施肥、治虫,到收割、加工、出售全靠自己。如果是组成一个生产队,虽然总量上可能经营了几百亩地,但需要的劳动力也可能达到了几百人,平均每人的耕种土地仍只有两三亩,种植方式也仍是从平地、播种、灌溉、施肥、治虫,到收割、加工、出售全靠自己。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由一个人的种两三亩到几百人的种几百亩,其扩大规模的方式是一种“简单的、横向的相加”。
再看美国的农业运作方式。“农民要做的事只有田间作业的少数环节,然后就是通过电话和计算机网络实时与这些作业公司进行业务联系。”“播种有种子公司,施肥有肥料公司,灌溉有供水公司,发生虫害有飞机喷药公司,平整土地有激光测等高线作业公司,收获后由加工厂直接把农产品从田间运到工厂进行干燥、加工、贮藏和销售。而且这些服务作业的价格远低于农民自己作业的费用。”也就是说,美国农民在种植时,并没有将平地、播种、灌溉、施肥、治虫、收割、加工、出售等所有环节都自己包下来,而是通过一种“虚拟”的形式来利用外部资源。如果说,我国农业扩大的模式是“横向的户与户的实际的累加”
的话,那么美国模式就是一种“纵向的环节与环节的虚拟的联合”!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扩大规模的方式,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
至此,我们可以说,我们已经完成了对这段文字内容的“X光检查”,透过它的表层,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段文字内容的逻辑框架,下一步就看我们如何去建自己的“大厦”了。所以,让我们继续地思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