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对于铁志雄和荆天鉴,皇太极其实是一个都不信任。理由很简单,铁志雄和荆天鉴都不是“大金”人!这是皇太极现在的思想,在他的后期,也就是说,在他当上后金的皇帝之后,他的思想跟现在是天地之别!
但是,皇太极现在的思想就这个样。那么,既然不信任,为什么还要用呢?那是因为现在急着用人,而皇太极手上没有适合的人选。喀斯黎死了,戈尔仕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一时之间,皇太极无法立刻找到能够和金逸枫、孙承宗对抗的人。一旦找到了理想的人选,皇太极会怎么样呢,可想而知。
皇太极决定立即重新招募新的间谍,用来实施他一向喜好的谍战解决问题的目的。
没有可用之人?……
三十岁的皇太极坐在他的寝宫中冥思苦想着,他觉得,无论如何,在铁志雄和荆天鉴之上,在他之下,应该有一个间谍工作的总负责人。
能够震慑住铁志雄和荆天鉴两位剑客,又是自己的心腹之人,谁更适合这个角色呢?皇太极思考再三确认,第一,必须是他皇太极的属下;第二,必须是足智多谋之人。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人都有哪些人呢?……
皇太极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想了大半天,也想不出来。就在皇太极陷入一筹莫展之时,孙承宗却正行进在前往山海关的路途上。他坐在车里,满脑子都在思考着辽东问题。
尽管朱由校以及朝中大臣们都已经通过了孙承宗所提出的辽东方略,而且,孙承宗也被朱由校任命为“蓟辽督师”,但这并不能说明,孙承宗在实施辽东方略的过程中没有一丁点阻力。表面上平静如水的朝廷大内,实际上是激流暗涌。
其实,早在孙承宗的辽东方略经过朝廷批准,孙承宗尚未成为“蓟辽督师”之前,就有大臣对孙承宗的辽东方略说三道四,而且还是理直气壮。
这些人的观点是:既然现在后金在辽东并没有一兵一卒,大明又何必耗费本来就不宽裕的经费,去搞什么所谓的“收复”辽东?这不是白白浪费国家的钱嘛!辽东真的需要“收复”吗?
这种观点分明就是在否定孙承宗的辽东方略,这些人认为后金并没有一兵一卒在辽东,大明又何必白白浪费钱在那里呢?这不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吗?
孙承宗听到了这种观点,但是他什么都没说。一来是因为皇帝朱由校已经批准了他的辽东方略,二来是因为孙承宗觉得和那些根本就不懂军事的人去谈论辽东问题,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辽东作为明朝的疆土,设防天经地义的,也是必须的,否则就是放弃国土,就是犯罪!更何况辽东是明朝首都北京的依托,辽东丢失,北京必然不保!
真所谓“要做事就有事”!孙承宗在马车内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将目光移向远方的天空。在他的内心之中已经下定决心:纵然万劫不复,也要为保卫大明去做收复辽东这件事,拳拳赤子心苍天可见!
皇太极急得团团转,因为孙承宗到达山海关并不需要多长时间。要是让孙承宗平平安安的到了山海关,那他收复辽东的计划,就已经不可避免了。所以,皇太极觉得,必须在孙承宗到达山海关之前,就把他干掉!
可是,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且不说孙承宗这是在明朝境内行动,就说那个武艺高强的金逸枫,就够让人头疼的了。更别说金逸枫还率领着装备优良、武器先进、训练有素具有两千多人的“守辽尖兵”,那更是如虎添翼!
皇太极最终下了决心:这次行动必须立即行进!铁志雄和荆天鉴都是当今四大剑客之一,况且二人手下又有很多人,已经具备刺杀孙承宗的条件了。间谍首领的人选可以慢慢地物色,但是刺杀行动不能再等,反正铁志雄和荆天鉴也快要到了,不妨就把赌注放在他们的身上。
皇太极刚想到这里,内侍进来:“贝勒爷,您请的那两位客人到了!……”
“啊,快请他们进来!”皇太极对内侍说道。
铁志雄和荆天鉴进来,皇太极和他们寒暄几句过后,就直奔主题。
皇太极看着铁志雄和荆天鉴微笑着对他们说道:“二位能够按时到来,本人很高兴。不知道二位剑客对这次行动的方案是否已经考虑好了吗?……”
铁志雄和荆天鉴都是职业杀手,各自都有一套,听到皇太极问到行动计划,相互对视了一下,然后又沉默了。
皇太极见状微微一笑说道:“二位,我们现在是一个目的,也算是同一条船上的人,希望二位要精诚合作,彼此之间不要有什隔阂才是!这样吧,铁剑客先把计划谈一谈,接下来荆剑客也谈一谈……”
既然话都说到这种份上了,铁志雄也不得不说了,他首先谈了他的方案。皇太极听后没表态,直接让荆天鉴说他的计划,等到荆天鉴也说完计划之后,皇太极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刚才听了二位的方案,我很高兴,二位都是认真做了的。二位的方案中都认同埋伏式的袭击,而且还都选择了在夜里实施,我想问一下,二位剑客手下都有多少人?……”
铁志雄说道:“贝勒爷,不瞒您说,此次行动,我可以抽出三百人……”
荆天鉴说道:“贝勒爷,我们丐帮可以出五百人!……”
皇太极听后很高兴:“你们双方才能抽出八百人,还不及‘守辽尖兵’的一半,不过,我也知道,你们的人和那些‘守辽尖兵’不一样,个个都是武艺高强的江湖侠客,完全可以以一挡十。黑剑派的人我有所耳闻,他们都是一些轻功很好的人。你们丐帮的人怎么样?哪方面见长呀?……”
荆天鉴嘿嘿一笑,道出了丐帮人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