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3900000017

第17章 早期因特网之外的电脑网络

前面讲过,在阿帕网的产生历史中,大学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这种作用当中,也能够体现出反主流文化运动的作用。

自阿帕网的最早节点将几个大学连接起来以后,除了大型公司的内部网络以外,网络传播的发展主要表现之一是以学术社群为中心。在特殊时期,大学为军事机构的研究目的和大学生的反传统文化倾向提供了相连通的基础,而因特网与大学的联姻一直持续下来,并且没有因为“军网”和“科研教育网”的分离以及“国家科学基金网”取代“阿帕网”成为因特网主干网的事件而有所改变,它甚至也成为其他国家因特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比较普遍的模式:“互联网起源于大学,对全球电子传播的发展与扩散已经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美国,大规模的电脑中介沟通在90年代初期出现在大学的研究生和教员之间。没过几年,类似的情形便也发生在世界其余地方。西班牙在90年代中期,最主要的早期‘互联网使用者’来自于环绕着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几所大学而建立的电脑网络。在俄罗斯,电脑中介的沟通于80年代晚期出现,是科学院与大学研究者的半合法草根运动。这种故事似乎举世皆同。这种以大学为基础的传播过程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具有同时传播电脑中介沟通的技巧与习惯的最高潜力。”

这里的“技巧”指的是网络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技术,而“习惯”则是新的思考、新的管理、新的行为和新的沟通方式。也就是说,与大学合作既意味着利用大学的研究条件和研究实体,也意味着从大学的反传统式的开放氛围中吸取养料和活力。“现代大学是文化的大聚集地;大学不是象牙塔,它也受到大众文化的各种影响,许多摇滚音乐家和电影导演一样,到了专业的、学术的环境里,迅速使其艺术完美起来。如果说,摇滚乐现在似乎不太具有反叛性了,也许是因为对它的熟悉已经让我们将其同化到我们通常对高雅艺术所用的范畴之中。天才,自我表现,签约,真实性,这些概念已经牢固确立,并正在产生效应。”军事机构与大学的联姻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一个“同化”的过程。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因特网并非惟一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相互竞争的计算机网络出现在北美和西欧,它们的产生既受到阿帕网研制成功的经历的刺激,也是因为前者的相对“封锁”策略,所以不得不另辟蹊径的结果。有一些机构在阿帕和后来的因特网的主导地位之外,纷纷予以效仿,建立了自己的网络,连接业已存在的计算机节点,使一定范围内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更加紧密地协同工作。例如,当时的计算机通信网有:“美国能源部建设的MFENET,国家宇航局建设的SPAN网络,3COM公司建设的UN-ET,受到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CSNET,它们将不能联入阿帕网的研究机构联接在一起。所有这些网络都是相对独立的,使用各自不同的技术规范,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采用的是TCP/IP协议。”这里所提到的CSNET也是一个以科学交流为目的的网络,除它之外,国家科学基金会又经过与IBM的合作,设立了另一个供非科学界学者使用的网络——比特网(BITNET)。还有,“JANET是英国的计算机学术网,BITNET也因为比因特网价格便宜而也被卷入进来。”1983年,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署将其研制的网络(阿帕网)分解成两个部分,使与军事有关的通信任务逐渐转移给军队专属网络,而与研究相关的通信业务继续由阿帕网承担,即便在这个时候,CSNET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网络,并开始与阿帕网联通。

所有这些网络都是相对独立的,使用各自不同的技术规范,也就是简称为“LLP”的(开放式系统结构中的)“低层结构协议”(Low-Level Protocol),但以阿帕网作为通信系统骨干,而网络之间传递电子邮件的需要推动了网间连接设备的发展。“这些计算机被连到2个,或更多的计算机网络上,并被提供一个庞大的传递邮件的工具。例如,几年前,如果我要向因特网的地址‘linux-activists-requests@niksula。hut。fi’传送电子邮件,我必须使用‘cbs%uk。ac。nsfnet-relay:fi。hut。niksu-la:linux-activists-request’。”繁琐程度显而易见,幸运的是,由于技术的进步所导致的革新成果,后来电子邮件的传递不再需要如此繁琐冗长的方式了。

由于因特网的开放性,以及在线机器上的UNIX的越来越多的使用,人们有可能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计算机,来提供一种因特网的连接,并有可能便利地享受各种新的服务。这意味着因特网的增长和规模开始远远超过其他计算机网络,而此类增长本身又意味着其他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附属性的网络,成为非主流性的网络,因而使它们的产生和运作过程带有了独特的技术和文化意义。

在这里,UNIX的发展过程耐人寻味,它可以说是网络研制的正统机构和边缘机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1969年由肯·汤姆森(Ken Thompson)和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在贝尔实验室发明,这个实验室属于享有强制电信垄断权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也是早期因特网发展的专业技术智囊库。1979年,有三位学生,分别来自被排除在阿帕网之外的杜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创作了修正版的UNIX协定,它可以让电脑通过一般电话线彼此连接。“他们利用这个版本创办一个线上的电脑论坛‘使用者网络’(Usenet),很快便成为第一个大规模的电子交谈系统之一。使用者网络新闻(Usenet News)的发明者,也在UNIX使用者讨论会流传的小册子里免费发送他们的软件。”这个系统的使用在很长时间内只限于较小范围,直到1983年以后,当仍由阿帕资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使TCP/IP协定和UNIX相容的时候,UNIX系统的广泛使用才成为可能。

最早的、比较正规的网络分离源于某种特定的需要,即将军事导向的研究与科学沟通或个人闲谈区分开来。这里的网上“闲谈”也并非限于科学家本身,如前所述,早期因特网在建立不同电脑间的文件传送的同时,还造就了一群被称为“旅游者”的新群体。他们往往乘研究人员的使用空隙从远方登录到网络上,免费利用当时先进的计算机资源。这些“业余者”之所以能够如此便利地进行登录,与负责网络开发的政府军事机构的“安全制度”的简单方便不无关系:有意成为一个“旅游者”的人,必须认识这些大学研究中心之一的某个人,让他为其做担保,就可以达到目的了。在这个意义上,早期因特网在履行军事合同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已经在为后来的信息技术梯队、网络世界的新生力量提供了一个最初的“热身”场所了。

最早被吸纳到网络研究阵营中的人是一批科学家,他们除进行属于军事任务的工作以外,也为了自己的沟通目的而使用网络,阿帕网在开放伊始就包括一个科幻小说迷的信息网络,后者是比较早的军事网络、官方网络中的“另类”。因此,在当时就存在着几种不同的在线目的:特别偏向军事的研究,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研究,业余者的探险,科学界内外都感兴趣的闲谈和幻想,等等,它们也是促使用于军队的网络和其他网络区分开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信息网络的扩展是与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同步进行的,是与计算机变成更加复杂的通信装置同步进行的,这也是一个从支持少数选定机构到为公众服务的过程。当个人电脑得到普遍使用后,商业性网络就作为一种大的业务,进入家庭和企业。一度时期,“最大的几家商业服务机构是Prodigy, CompuServe和American Online。Prodigy是IBM和西尔斯公司的一个合资经营项目,它有200多万个用户。CompuServe为H&R布洛克公司所拥有,有200万个用户。American Online是最近才建立的机构,约有150万个用户。”

在商业性网络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商业目的,另一方面是科研机构的非赢利性质,两者构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矛盾。成立于1990年的先进网络公司(Advanced Network Services。Inc,简称ANS)的组织机构就曾受到人们的质疑:从一个角度看,这个机构负责NSFNE T(国家科学基金网)的运营,后者是一个受到政府资助的公益性网络,是继阿帕网之后的骨干网。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规定条件的学校与研究机构可以免费接入NSF骨干网。从另一个角度看,先进网络公司又负责运营商业性的NSF网络,接入该网络的商业机构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而如何制定它们的接入价格成为矛盾的关键。

颇受争议的问题还包括:怎样确定商业性的业务流与非商业性的业务流的区别,怎样衡量商业性业务的流量大小,怎样制定商业性业务的收费标准,等等。在总的方向上,先进网络公司的定价原则是“确保政府不对商业业务提供补助”,因此,它按照平均成本向商业机构收取接入费。商业机构则对此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它们认为这个组织机构在滥用其权力,因为平均成本的标准大大高于对方能够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1991年,这些商业性网络服务商组成了一个贸易联盟CIX(Commercial Internet Exchange),对ANS的定价政策提出不满,与此同时,它们还在其成员之间建立直接的联接,绕过ANSNET(先进网络公司)和NSFNET(国家科学基金网)骨干网。”

先进网络公司由一个包括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加入的联盟所组建,它的过人之处是比较早地看到了因特网的商业价值。在它介入网络的时候,因特网还基本上以科研机构和大学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国家提供网络运营的资助,性质则以公益性为主。先进网络公司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为了得到NSFNE T(国家科学基金网)的日常运营权,以巨额投资的代价建立起来的新的骨干网。

诸如此类的公益性和营利性的矛盾产生了一系列的冲击和碰撞,最终导致了因特网在90年代进入另一个发展时期:国家逐步取消对于因特网的资助、使其骨干网运营走向商业化道路。从1992年开始,先进网络公司逐渐减少了对NSFNE T(国家科学基金网)的资助,迫使后者增加对商业用户的收费,走上商业化的道路。1992年6月,众议院科学委员会为此举行专门的听证会,争论双方达成协议,由此标志着商业机构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成为可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国家基金会认为,因特网的实验已经成功,应该逐步将其民营化。1994年,NSFNET(国家科学基金网)骨干网停止运行。为确保各网络的互联,NSF制定了为期5年的过渡期,在这个时期,NSF继续为4个交换节点提供资助。这4个节点设在芝加哥、旧金山、纽约和华盛顿,分别由亚美达科、太平洋贝尔、斯普林特和大都会光纤系统公司负责运营。”由此可以看出,继阿帕网之后,国家科学基金网作为最后一个由政府资助的公益性网络骨干,在走向私有化之前,经历了一个与商业公司进行斗争和融合的时期。

这段历史的回顾意义重大。因特网之从一个战争的武器,变成为民用和商用的工具,变成为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这既是它本身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需要和异己力量推动的结果。

其他网络和因特网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和逐渐整合的过程。立足于技术的角度,是否达到融合,相当程度上在于是否使用以TCP/

IP为代表的一系列协议。这个协议本身是在阿帕的环境下产生的,它的使用与全部转换也始于阿帕网。“1982年,阿帕决定将阿帕网上采用的NCP(网络控制协议)全部转换成TCP/IP协议,转换工作于1983年1月1日完成,这标志着因特网的真正诞生。”这里的时间可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标志,但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因特网并非是某一确定时间点上的产物,而是一种自60年代后期以来就不断进步的技术。

有时候,也不纯然是整合与融入的关系。在网络传播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奇妙的、看上去不可思议的小玩意儿,它们表现了信息技术的无限想象力,预示着网络传播新的发展方向。有一种被称为“身网”(BodyNet)的网络,由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奥林·希弗斯创造。这是一种新型的人机界面,其中综合了各种不同的装置。“这些小装置彼此用一种称为‘身语’(bodytalk)的语言通信。这种语言通过一个围绕你们身体的无形外壳,即称为身体网络或身网的低功率无线电波传输。”通过这样的设计思想,人机界面的范围扩大了,眼镜、皮带,甚至戒指上都可以有这样的小装置。而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从以身体为中心的界面,进而发展到建立一个由计算机所嵌入的周围世界,并让电脑化小装置可以和汽车与住宅中的其他电脑化装置相连,达到计算机网络与人、计算机网络与人的环境的一体化。

直到20世纪80年代晚期,还有“几百万电脑使用者利用电脑通过原先不属于互联网的合作或商业网络,从事‘电脑中介的沟通’。”它们所使用的协议原本不相容,而在这个时候,TCP/IP协议日益显示出它拥有适应不同通信系统、适应不同编码方式的能力和弹性,导致这些主流之外的网络转而使用这样的协议。这样的转变使得这些原本处于外部的网络在20世纪90年代整合进入互联网,进一步造成了互联网本身的扩张。在总体上,随着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因特网的出现,“起初一些独占性的封闭网络,像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Prodigy和微软网络(Microsoft Network),都在1995年到1996年间进行了改装,以便与互联网进行连接。”

特别是在欧洲国家,20世纪70、80年代也曾采用另一种通信协议(x。25)作为标准,构成了另类形式的网络传播。但是,相比之下,TCP/IP具有容纳更加多样性的能力,因此,继成为美国电脑通信标准之后,它又成为世界普遍采用的模式。“经由一些调整(指定x。25和TCP/IP到通信网络的不同层次,然后设定不同的连接方式,使这两种协议能够相容),TCP/IP被接受为电脑通信协定的共同标准。”

在众多种类的其他网络中,Fidonet尤其值得一提。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英汉多媒体技术词汇》为它设定了两个含义。一是“飞多网协议”,意指电话线上收发函件的协议,源于1984年汤姆·詹尼森(Tom Jennings)在旧金山发起的“飞多电子布告栏”(Fido BBS);二是飞多网,意指世界范围内的BBS系统。在重要的科学数据和学术思想之外,对于许多用户来说,网络传播的价值特别表现在思想的自由交换和不同价值观的辩论。无序的网络有时就充当这样一个避风港的作用:人们在此可以对任何事情,从性幻想到宗教,从个人兴趣到国家大事,进行不经检查的、不受删节的、漫无边际的讨论。Fidonet是通过普通的电话线,而不是昂贵的系统达到这一目的的,因此被称为最有原创性与初始性的网络之一,1990年它在美国就已经联接了2500台电脑。因为Fidonet网络具有便宜、开放与合作的特性,所以在世界上的不发达国家中特别受到欢迎,它也非常容易为这些国家的反主流文化群体所使用。Fidonet的电子公告牌被称为“业余BBS”,“这种BBS是一个全球性的通信网络,也叫做惠多网,只要通过一个Modem和一根电话线就可以连接到任意的BBS网站,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或交流各种共享软件,虽然业余BBS功能和资源远不及因特网那样丰富和精彩,但由于它组建容易,并且大多数站点免费访问,拥有众多用户,所以仍有很大的发展趋势。”它作为一个“业余BBS”,也成为网络用户互相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到了90年代,世界范围内一共有22000个电子布告栏系统称得上是“国际Fidonet协会”的组成部分。Fidonet网络协议作为电子布告栏系统事实上的标准,可能在普遍性方面仅次于UNIX(多任务、多用户任务操作系统)世界的UUCP(UNIX到UNIX系统[文件]复制系统)和TCP/IP。它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节点,从南非的阿鲁巴岛到俄罗斯的基辅、圣彼得堡等。而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也在90年代初期与“国际Fidonet协会”建立了联系。

网络和网络之间的发展倾向是开放性和相互作用,Fidonet也不例外。当从前的所有网络——例如CompuServe(由H&R Block拥有的美国最大的在线计算机信息网络商业服务机构)、MCI Mail(美国远程通信公司拥有的电子邮件系统)、AT&T Mail(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拥有的电子邮件系统)、Prodigy(1988年IBM等公司建立的在线信息服务)等——都已经与因特网建立了联系以后,Fidonet也发展了能够让其用户通过因特网传递和接受电子邮件的系统。

相对于军方开启的网络,其他网络的存在和发展除了技术上的此长彼消、互相促进之外,还有值得注意的文化意义。它说明在70、80年代,网络使用的反主流倾向偏重于让拥有技术知识和电脑工具的其他人也尝试网络,创造网络,利用网络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因特网整合其他网络的过程,从另一个侧面告诉人们:军方和政府在20世纪60~80年代因特网革命的形成时期的确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作为军方和政府的集中体现,早期因特网既发挥了实际作用,又为进行更先进的网络技术研究创造了条件。政府和国防工业在开创时期对于网络等电子工业的强力支持在国际上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到80年代的时候,英国和法国的大部分电子产业还都集中于电信和国防工业。“在日本,国家的角色通常被认为具有决定性作用,日本的大企业长期受通产省(MI TI, 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 rade and Industry)引导与扶植,一直延续到80年代,进行一连串大胆的技术计划……”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因特网在90年代中期以后的爆炸性的大发展,是奠定在二三十年的力量积蓄的基础上的,在它逐渐成为最大的、最引人注目的网络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国家一度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

其他网络的存在代表着一种技术上的反文化取向,它并非是一般的恶作剧,或小打小闹,而是在本质上将创新思想、将矛盾与冲突注入到网络发展的过程当中,使正统的道路和方向发生偏转,使计划之外的革新涌现出来,使“小人物”有施展自己才能的天地,并进而与其他因素一起共同促进新技术的产生,促进因特网的不断进步和成长壮大。

另一方面,因特网作为一个骨干网和主流网,其技术属性在某种程度上为其他网络的运转开了方便之门。如果用一个多层次的“网中网”来形容因特网的话,那么每个局部网络可以说都有一个中心,而对于“网络之网”的因特网来说,则不存在一个一元化的控制中心。尤其是在走向私有化以后,有一些管理机构就仅只承担着技术协调的非官方责任,如美国的“因特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在国际上,因特网的全球性、无国界性也导致了司法监督管理权利的空缺,而一些民间组织则主要发挥着协调的功能,诸如分配全球网址的多边协定等。

诚如吉姆·艾森(Jim Ayson)在描述因特网和Fidonet之间的关系时所说,相比于因特网这位母亲,Fidonet网络只是一个婴儿,但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文化上,其他种类的电子网络都具有相当程度的自由运转空间,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空间,而因特网独特的性质与发展道路,也为非主流的网络文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类推荐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 法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法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法国中小学教育概述,社会生活中的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自由开放的教育形式,“研究性学习”在法国等。
  • 全脑超能记忆力

    全脑超能记忆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基础教育体制创新:杭州下城区的实践研究

    基础教育体制创新:杭州下城区的实践研究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教育体制创新的背景及若干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从区域组织重组与效能建设、资源优化配置与效益分析、教师制度改革与专业化发展等六个方面阐述下城区教育体制创新的实践。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热门推荐
  • 异常世界的日常

    异常世界的日常

    赵六穿越了,强大的神魂让他可以具现化熟悉的物品。香烟?汉堡?自行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啊!直到他打败了肉山大魔王,才发现原来这能力还是有用的……
  • 传承之怒

    传承之怒

    一封奇怪的录取通知书,将他的生活完全改变。烟硝弥漫的学院,身怀异术的校友,令人膛目结舌。巨大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临危待命的他,该如何应对。这将是一段不为人知,却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
  • 宠杀

    宠杀

    你们抚养我,却只为杀我!从此世间再无因果,只有你们种下的恶果!
  • 猪猪要成精

    猪猪要成精

    前世一个十足的二货(吃饭睡觉看小说)今生呐呢这是什么玩意,好像是猪蹄,猪蹄……我不要变成猪,我要修炼,我要吸食日月精华,我要幻化成人猪猪成精记很开心和各位朋友见面,圆一个“作家”梦
  • 娘子,别拿我当坐骑

    娘子,别拿我当坐骑

    天赋异禀琅千秋,是公认的自大且目中无人,向来行事乖张且桀骜不逊。她本来只是想简单朴素的搞一个坐骑,哪里想到竟然真的遇上了一条威风凛凛的巨龙。乘巨龙飞上九重之巅,这种好事情谁能顶得住?更没想到的是……
  • 重生帝女之反派男配难改造

    重生帝女之反派男配难改造

    叶薇岚作为史上第一个被水噎死的女人,阎王爷表示对她很同情,于是在某人的威逼利诱下,硬生生的让她投生到皇室中,做了一个人人敬佩的公主,可是上辈子做了一辈子单身狗的叶薇岚一直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直到遇到了那个令她终生难忘的男人,后来她助他夺下王位,他却废她后位,借着她的名义进入她的国家,让她亲眼看到自己的国家被灭,父皇母后被人杀死,心灰意冷的她用尽所有关系终于从大牢中逃出来,却还是被杀了。重来一世,她不为情,不为爱,只为复仇。可是为什么这个前世的摄政王一直粘着自己,明明上辈子他是恨不得她死的啊。
  • 清风半渡

    清风半渡

    轻衣白袍三尺剑,黛眉娇舞羞遮面。若问此去意何处,不入江湖枉少年。那么多人都曾有过江湖梦,武侠梦。江湖又该是什么样子呢?
  • 校花之铁血杀手

    校花之铁血杀手

    主角达漠,不畏艰险困难,毅然向前!这是一段传奇,这是一部辛酸血泪史……
  • 文化探谜

    文化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