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9300000042

第42章 凝望与追寻--20世纪俄罗斯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1)

1.人文关怀:高尔基笔下的"东方"与中国

承续19世纪俄罗斯作家的传统,20世纪的俄罗斯作家们同样给予中国与中国文化以高度的关注。在高尔基、布宁、爱伦堡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他们对自己的近邻怀抱着友善的情感,往往带着好奇与尊重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注视着中国的现状和她的发展,思考着她的命运。在他们的凝望与追寻中,不难发现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这些杰出代表人物对于中国和东方世界的真切的人文关怀。

这里我们首先要谈到的是20世纪被罗斯最伟大的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笔下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

对于高尔基来说,中国首先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国度。这一片神奇的土地曾孕育了,并且还在孕育着灿烂的文化,她始终拥有巨大的吸引力。再者,由于中俄两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其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命运又都有着某些相似性,这就使得高尔基对中国有了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基于自己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看法,高尔基心目中的中国又是东方文化的理所当然的代表。当他思考处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俄罗斯文化的独特性及其未来的道路时,他就不能不想到中国。这一切决定了高尔基曾经对中国予以特别的关注。

早在不幸而有趣的童年时代,高尔基就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圣的国家--中国。不过,他最初关于中国的概念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获得的。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高尔基从家里拿了一个卢布,用它买了一本《使徒传》和两本安徒生童话集。第二天,他把这些书带到学校,中午休息的时候,便和同学们一起读安徒生的童话。后来在自传体小说《童年》中,作家描述了当年的情景:"我们开始读一个美妙的童话《夜莺》,这个童话立刻抓住所有人的心。"在中国,所有的居民都是中国人,连皇帝本人也是中国人。"我记得,这一句话,由于它的单纯、含着快乐地微笑着的音乐,还由于它有一种异常美好的东西,使我感到愉快的惊奇。"

为了这一卢布,母亲把高尔基打了一顿,"把安徒生的书没收了去,永远藏在不知什么地方,这比挨打更令人悲伤"。但是,高尔基毕竟从此知道了中国这一神奇国家的存在。当然,由于安徒生的这篇童话事实上没有提供关于中国的任何真实描绘,所以高尔基不可能从中认识中国。这种认识可以说是从阅读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冈察洛夫的旅行记《战舰巴拉达号》开始的。这本书是冈察洛夫1852~1854年间随俄国海军中将普佳京作环球旅行之观感的记录,其中生动地描述了欧亚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包括1853年造访我国香港和上海的情形。高尔基读这本书是在他被迫辍学、走进"人间"之后。那是他大量读书的一个时期。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等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巴尔扎克、斯丹达尔、司各特、狄更斯、福楼拜等西欧作家的作品,他都是在那个特殊年代里阅读的。冈察洛夫的旅行记以其对于"异域风情"的真实再现吸引了高尔基,使他对中国这一东方大国有了初始的认识。

从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在人间》中我们得知,他曾在下诺夫戈罗德城的一家圣像作坊当学徒。晚间,他有时候给大家读书,有时候则把书中的故事"表演"出来让大家欣赏。他所表演的"中国鬼秦友东的故事"曾经给圣像作坊的工人带来少有的欢乐。这个故事出自俄国作家拉·左托夫写的一部长篇幻想小说《秦友东,又名阴魂做的三件善事》。高尔基在他的小说中这样记述了自己的表演:

最受观众欢迎的是中国鬼秦友东的故事,巴什卡扮这个想做善事的可怜的鬼,其他一切角色都由我担任。我一会儿扮男,一会儿扮女,又扮各种物体,扮善兔,甚至还扮过石头,让中国鬼每次因做不成善事而伤心的时候好坐在上面休息。

高尔基能够根据拉·左托夫的幻想小说的情节进行表演,说明他不仅读过这部作品,而且喜爱它,对它的内容有较深入的了解。他扮演与中国有关的这部小说中的形象的过程,无疑也是深化对于中国的认识的过程。中国人善良的天性,经由"秦友东"这一奇特的艺术形象,给高尔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以至于他在后来的一些作品中,曾反复提到中国人的善良品性(详见下文)。

留在少年时代高尔基印象中的,还有下诺夫戈罗德城市场中心救主大教堂两旁的"中国商场"。这儿经营茶叶、糖、纸张等与中国多少有些关系的商品。商场的名称大概来源于它的建筑式样。它那复杂的、奇形怪状的屋顶,屋顶的角落上作为装饰而设置的盘膝而坐的中国人石膏像,都引起了高尔基的强烈好奇心。也许正是出于这种好奇心,少年时代的高尔基有一次曾和几个朋友一起向那些人像扔石子,结果砸坏了一些人像的脑袋和胳膊。写作《在人间》的时候,提起这件事,高尔基心中已充满着惭愧与自责。

随着时光的流逝,有关中国的印象在高尔基的头脑和心灵中不断积累着、丰富着。到20世纪初,高尔基已经成为一名享誉欧洲文坛的大作家。这个时期发生在中国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引起了高尔基对中国的更为密切的关注。1900年7月,高尔基曾接连两次致信契诃夫,邀请后者一起去中国,甚至打算向某家报纸自荐担任驻中国的通讯记者。在其中的一封信中,高尔基给契诃夫写道:

去中国的念头在折磨着我。非常想到中国去!我很久没有像这样强烈地向往一件事了。您不是也想结伴去远方旅行吗?真要去吗?那就太好了!

在连续收到高尔基的两封信不久,契诃夫便应前者关于"去中国一事,务请回复"之嘱,回信说明了不能马上到中国去的原因。当时,契诃夫本人希望能坐下来,集中精力写一点东西,同时也十分关心高尔基正在进行的剧本创作。由于契诃夫在回信中所表示的态度,还由于其他种种原因,高尔基访问中国的计划后来一直未能实现。然而,高尔基并未停止对于中国的关注。

如果说,20世纪初中国的义和团爱国运动曾成为高尔基向往中国的一个契机,那么,辛亥革命的胜利则再度引起这位俄罗斯作家对于中国的热情。辛亥革命成功的消息,高尔基是在意大利卡普里岛上听到的。他对这场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十分钦佩。早在1897年,他就在《俄国财富》杂志上读过孙中山先生写的(伦敦蒙难记)一文的俄文译文。1912年,高尔基又得知孙中山在法文刊物《社会主义运动》第7~8期合刊上发表了《中国革命与社会问题》一文。此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已宣告成立,孙中山先生已就任临时大总统。于是,高尔基便从卡普里岛给孙中山先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对他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还请他为《现代人》杂志撰文。高尔基当时正担任该刊《国外生活纪事》专栏的主持人。他在信中把孙中山先生比作古希腊神话中那位清除了"奥吉亚斯牛圈"、完成了十二件大功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对收信人表示"深深的尊敬"。高尔基坚信,中俄两国人民"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他恳请孙中山先生写文章谈谈中国人民对于欧洲资本的掠夺野心一般抱什么样的态度,目的是要让俄国人民能够"从正直的中国人的叙述中"来真正认识"中国的复兴"。后来孙中山先生是否给高尔基写了回信,是否应高尔基之约撰写了《现代人》杂志所需要的文章,现今都已无从考察。也许是由于繁忙的国务活动,这两件事情孙中山先生都未能顾得上,但是高尔基对于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关切之情,孙中山先生一定是感受到了。

由于中俄两国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国情的相似,高尔基这样一位对本民族命运忧心关切的作家,也就十分自然地关心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问题。当高尔基了解到孙中山发表在《社会主义运动》杂志上的那篇文章的具体内容之后,他随即就写了一篇谈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文章,发表在《现代人》杂志1912年第10期上。文中引用了孙中山文章的全文。高尔基认为,"孙逸仙的意见,说中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正是70年代的俄国和40年代的德国所宣传过的那些民粹主义观点的重复"。也就是说,在高尔基看来,中国不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孙中山先生的意见将被现实证明是不正确的。对这些观点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与评价是历史学家们的事,我们所注意的仅仅是:这一事实本身雄辩地说明,高尔基对中国的关注和了解,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俄罗斯作家。

1913年5月,依然是在意大利卡普里岛,高尔基迫切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夫子的社会计划"。他曾写信给西伯利亚的学者、作家瓦·伊·阿努钦,希望能从后者哪里知道:"按照孔夫子的意见,将如何组织"世界大同的国家"?他所想像的"全世界会议"是怎样的情形?还有,在中国何时曾实行过土地和工业国有化的企图?"这封信写于高尔基由意大利回俄罗斯(1913年底)之前不久。回国以后,高尔基没有再继续追寻这个问题。在卡普里岛他之所以一度希望搞清楚孔子的社会理想及与此无关的一些问题,显然同他当时对俄罗斯命运的沉思、对俄罗斯未来的探测密切相关。

20世纪30年代,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灾难深重的年代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计划开始实施的两大重要步骤。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暴行,引起了包括高尔基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强烈愤慨。当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女士代表反帝大同盟向各国进步人士和知识界代表人物发出呼吁书,请求他们声援中国人民时,高尔基随即给苏联《消息报》写信,表示积极"响应宋庆龄的呼吁",发出了"不许干涉中国"的严正呼喊。1931年2月7日,中国"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和冯铿等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消息传出,世界各国的著名作家义愤填膺,迅速发表联名抗议书,谴责国民党政府制造白色恐怖。高尔基在这份抗议书上第一个签名,表示对中国作家的生存现状与命运的密切关注和同情。1934年9月初,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刚刚结束,高尔基在报纸上看到有关中国红军突破包围、胜利进军的消息,他又特意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祝词,在前往莫斯科参加代表大会的中国作家举行的晚会上宣读。在祝词中,高尔基对中国作家和中国人民表示由衷的钦佩和赞美之情;同时,他还迫切希望并大力呼吁中苏两国作家一起努力,争取能够彼此通晓对方的语言,"避免相对哑口无言"的状况,以便更顺利地展开交流,更好地发挥文学的作用。作为一名人文知识分子,高尔基对中国的真诚关切,于上述言论中可见一斑。

高尔基是一位毕生追求真理和世界文化进步的伟大作家。对俄罗斯本民族历史的熟知,对人类文化成果的了解,使他清楚地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说,他是欧洲先进思想文化的崇拜者。他在谈及普希金与果戈理的关系时所说的一段话,颇能说明这一点。他说:"俄国比别的国家更多生活在宗教及神学教育的重压之下。这说明了为什么只有当欧洲式的人物普希金--个熟知本国的过去、但并未受其毒害的人,指导着果戈理的意志和想像的时候,果戈理才是健康的、积极的。"高尔基对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弊端,对于欧洲文化、特别是欧洲现代文化的优越性是有深刻洞察的。他曾在《两种灵魂》(1915)一文里较集中地阐明了自己这方面的见解。高尔基指出:东方是悲观主义的永恒怀抱,因而也就是神秘主义、无政府主义、无所作为和无个性的永恒怀抱;西方及其文化则体现出"生命的赋予"、乐观主义、积极精神以及对劳动和个性的崇拜。"欧洲人是自己的思想的领袖和主人,东方人则是其幻想的奴隶和仆役。"基于上述理解,高尔基认为中国先秦思想家老子的"无为"哲学是东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人老子教导说:

"我帷一所害怕的就是为。众人都应当无为。无为比天地间所存在的一切都更有益。当众人都无为时,大地上就会出现完全的安宁。"(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夫天下神器,不可为也。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正是这种因绝望而产生的独特的东方思想,是亚洲国家的政治停滞和社会停滞的基本原因之一。

高尔基是在对比东西方"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两种思维习惯两种灵魂"的过程中,把老子的思想作为"衰弱的东方智慧"的生动体现之一而加以引述的。我们不难看出高尔基对于和落后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东方思想的激烈批判态度,尽管他对这一思想的理解与表述不一定十分准确。与其说这种激烈的批判和他对苦难中的东方人民的深切同情这两者之间有着某种矛盾毋宁说这正是作为人道主义者的高尔基在面对东方世界时所必然采取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在高尔基的作品中看到全然不同的中国人形象。

首先是我国清朝的"北洋大臣"李鸿章(1823~1902)的形象。

1896年,掌管当时清朝外交、军事、经济大权的李鸿章,曾以中国使团团长的身份去俄罗斯,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缔结中俄条约,并参观全俄工业与艺术博览会(博览会上设有中国馆)。这次博览会是在高尔基的故乡下诺夫戈罗德市举办的。博览会开幕期间,高尔基曾为《尼日戈罗德报》、《敖德萨新闻》撰稿,报道博览会的情况。在他写的新闻稿中,就有关于中国馆的介绍和李鸿章参观博览会的报道。30年之后,高尔基在创作他的最后一部艺术作品、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第一卷时,又利用自己当年在博览会期间的所见所闻,艺术地再现了那次博览会的纷繁景象。该卷最后一章的最末一节,就是专门描写李鸿章在全俄工业与艺术博览会上的活动情景的。请看高尔基为李鸿章所画的一幅肖像:

同类推荐
  • 苍茫青藏

    苍茫青藏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丛,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建设青藏的军人的生活,包括《生命亲禁区的保护神》、《一对军人夫妻和他们的儿子》、《情系天边那条线》等。
  • 爱国新风:全国深入开展禁毒运动

    爱国新风:全国深入开展禁毒运动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心如明镜台

    心如明镜台

    有人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被认为是一种崇洋媚外的心理使然,因此受到许多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国人的指责。其实外国和中国所共有的都是同一轮月亮,何来大小之别?这一道理明明白白,似乎不须多说。但近日读复彩兄即将出版的散文集《心如明镜台》,却引起我另外一些联想:在一些人眼里,外国的月亮可能就是比中国的圆;而在另一些人那里,他会觉得故乡的月亮比任何地方都圆。这完全是由于身处悠冶之境,一种瞬间审美情感作用的生发,正是“红雨随心翻作浪”的效果。而且关键所在,这都是中国人眼中的月亮。仔细想想,中国人好像历来对月亮情有独钟,有关月亮的佳篇妙句层出不穷。
  •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所收录的文章,皆为古保祥创作的名人励志故事,读了此书,会让你醍醐灌顶,原来那些成功者曾经和你一样的平凡。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热门推荐
  • 路过的铠甲英雄

    路过的铠甲英雄

    李小东和张金辉因一次意外变成了铠甲从比就是手护地球表现了他们应勇无畏的心里坚持的用意和不放弃的心
  • 草根的逆袭

    草根的逆袭

    他高考成绩优异,却因为家庭贫困,放弃上大学,从小山村当中走出,进了城,当了一名泥瓦匠,他的命运,从此注定?在时代的洪流当中,一名年轻的民工倔强地抬着头,直着腰,一路向前,他要向世人证明,这最好也是最差的年代,其实只属于拥有梦想并且不断努力永不退缩的人....
  • 制霸三宗

    制霸三宗

    【染坊一缕朱砂红,木剑点破江湖恨】家族背负的秘密代代相传一个孤儿一把木剑孤独血腥的成长口口相传一段放荡一些洒脱拥有大陆唯一的变态剑灵这货就是个BUG
  • 逆巢

    逆巢

    一支写映诸天的笔。一个背负宿命的人。于诡异、扭曲的世界,当如何一步步挣脱牢笼,重开纪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身日记

    上身日记

    当遇见困难时,一死了之不就好了。 等一下,这是一个大阴谋!反正主角重生了!
  • 窥圜

    窥圜

    天有多大。稚子曰:地有几何,天亦几何。他日御风而上九万里,地不过碗中之豆,天却不见其垠。长者曰:圜有九重,而人力有穷,孰营度之。仙者曰:何忧其袤,何不课而行之?人可窥天,亦能胜天!
  • 只因路上有你

    只因路上有你

    悲惨曲折的人生,有感动有愤慨,因为遇见各色的人,她学会了伪装自己,有时候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而因为遇见他让她找回了自己,也只有他才能让她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 倾城神医:逆天七小姐

    倾城神医:逆天七小姐

    她,慕落颜,二十一世纪的王牌杀手;她,同时也是慕家最废柴的七小姐。你有灵兽很了不起?就连圣兽之王都喊咱老大诶,灵兽?滚一边去吧;你有灵器?抱歉,她自己就是可以炼制出上古圣器的神级炼器师,灵器?那是她灵宠的零食好吗;丹药?那算什么?她随手就可以炼制一把。他,千北无影,是威名天下的鬼王殿下。他待世人冷漠至极,却独独对她死缠烂打。“千北无影我警告你!你最好不要在外面招蜂惹蝶,给我惹来那些烂桃花!否则我就宰了你!”某女愤怒地咆哮。“娘子你尽管宰~宰完了才方便吃干抹净嘛~我明白的~”某男一下把某女压在了身下。
  • 至尊无敌纨绔

    至尊无敌纨绔

    他是神界至尊独子;他是诸天万界第一纨绔;他将天鸿鬼帝儿子的脑袋砍下当球踢;他将千眼圣君闺女吓得万年不敢出门;他欺压尼莫佛陀的弟子、脚踩赤焰仙君的侄儿、调戏紫霞娘娘的丫鬟;如此种种。神界纨绔子弟虽多,谁敢与之争锋?于是。他越发肆无忌惮。他将纨绔风采,发挥到极致。他偷天换日,偷看诸天万界第一美女玉琼仙帝沐浴,看尽不该看的好春光……自此,大祸临头。好日子,终于一去不返。……………………这是一个神界纨绔,跌落凡尘,励志变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