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在官场失意之时.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放弃了追逐名利的世界,一花一鸟,一草一虫便足以让他满足。当我们失意之时,与其和现实硬碰硬还不如降低要求,学会知足;当我们年老体衰之时,与其为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金钱四处奔波,落个身心疲惫,还不如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享受生活的美好。有人说:“快乐的人不是得到的多,而是奢求的少。”想必鹤发童颜的老者最懂得给自己无价的幸福。
求半者不仅有“悠然见南山”的情趣,更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乐观。求半者在失败面前懂得低下头,宛然一笑,心平气和地包容一切错误,然后用敏锐的心洞察整个世界,抓住时机重新奋起。苏轼一生多坎坷,在官场上起起伏伏,正是求半的心态让他乐观,正是求半的精神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奋起。
在得意时要求全,正如东方旭日喷薄,照亮整片天地;失意时要求半,如夕阳落山,在半含半露间洒下最后一抹余晖,等待的是明日的东升。
如果你是智者,你一定会懂得“盛求全,衰求半”的道理。
做人的至高境界
人际交往中,难免会碰到不顺心的事,或被羞辱,或被误解,自尊心受到强烈挑战。这时有两个选择,一是针锋相对,坚决还击;二是以退为进,强忍自安。而实践证明,很多时候能忍一时之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这里所说的“忍”,是指为了大局、为了长远利益而把他人强加给自己的痛苦、怨愤强咽下去,不予还击,求得宁人息事的一种社交方法。有句俗语叫“百忍可成金”,它从某种意义上道出了“忍”的意义和价值。
汉初名将韩信年轻时家境贫困,他既不会溜须拍马,又不会投机取巧、买卖经商。整天只顾研读兵书,最后连一天一顿饭也难以有着落,无奈之中他只好背上家传宝剑,沿街乞讨。
有个市井的小混混看不起韩信这副寒酸迂腐的书生相,故意当众奚落他说:“你虽然长得人高马大,又好佩刀带剑,但不过是个胆小鬼罢了。你要是不怕死,就一剑捅了我;要是怕死,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说罢双腿架开,立了个马步。众人一哄围上,且看韩信如何动作。
韩信认真地打量着小混混,想了一想,竟然弯腰趴地,从他的裤裆下钻了过去。街上的人顿时哄然大笑,都说韩信是个胆小鬼。
韩信忍气吞声,闭门苦读。几年后,各地爆发反抗秦王朝统治的大起义,韩信闻风而起,仗剑从军,最终威名四扬。
韩信忍胯下之辱而图盖世功业,成为千秋佳话。假如他当初争一时之气,一剑刺死羞辱他的小混混,按法律处置,则无异于以盖世将才之命抵偿无知狂徒之命。假如他当初图一时之快,与凌辱他的小混混斗殴拼搏,也无异于弃鸿鹄之志而与燕雀论争。韩信深明此理,宁愿忍辱负重,也不愿争一时之短长而毁弃自己长远的前程。
这样的忍耐,不是屈服,而是退让中另谋进取;不是逆来顺受、甘为人奴,而是委曲求全以便我行我素。
“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同事、亲友之间发生矛盾时,只要有一方采取“忍”的姿态,主动放弃对抗,就会使矛盾失去继续激化的动力,从而使矛盾趋于缓解。其次,“忍”能导致问题的“冷处理”。在矛盾状态下,双方头脑发热,不够理智,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一方的“忍”就会使双方获得冷静理智地处理矛盾的机会。最后,从长远来看,“忍”还有助于成就大事。事有大局与局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分,当眼前冲突有碍大局和长远利益时,“忍”的态度就成为顾大局的最佳选择。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成大器往往能权衡利弊,决不会因小而失大。人缘的好坏,差别往往就在忍与不忍之间。那么,在交际中如何才能做到“忍”呢?
(1)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能“忍”首先是一个思想修养的问题。能“忍”的人通常是为人豁达、待人宽厚、品德高尚、有远大理想的人。他们不会过多计较私利、个人面子,遇事能更多地着眼于大局、着眼于团结。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能忍让小事小非,而表现出大度胸怀、宽容态度和坚韧品格。
(2)要做驾驭自己情绪的主人
“忍”是对自我感情的约束、抑制,是一种理智的行为。“忍”者需要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尤其是要善于制怒。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忍”的过程即是意志力发挥作用的过程。能不能“忍”,关键要看自己意志力的强弱。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愤怒爆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潜伏期。表现为不良情绪的滋生,但未失去理智,意志还有作用,能强装笑颜。二是爆发期。这时理智已经不能驾驭感情,意志也已经失效,情绪不可抑制地爆发出来。三是休克期。愤怒发泄后出现的安静和疲劳阶段。从这个情绪发展变化的规律中我们可以看到,“忍”要选择好时机,即在第一阶段潜伏期就要抑制自己,才能有效地避免自己进入情绪爆发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控制不住,那就无所谓忍了。
当然,社交中的“忍”,也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和容忍,而是在权衡了轻重之后的明智选择。会忍的人、能忍的人才能在交际上取得成功。
审时度势,能屈能伸
世间的英雄就像龙一样,能大能小,能升能降。大可以腾云驾雾,小可以隐于无形;向上可以升腾于宇宙之间,向下可以潜伏于大海深处。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龙蛇之蛰,以求存也。只能大不能小,只能算条虫罢了。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一天曹操邀刘备入府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过三巡,曹操问刘备:“你周游四方,一定知道当今的英雄,请简单说一说。”
刘备说了几个人的名字,曹操都摇了摇头。
曹操接着说:“所谓英雄,就是要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刘备问道:“那么谁能称得上是英雄呢?”
曹操用手指了指刘备,又指了指自己,说道:“现在天下能称得上是英雄的人,仅你与我两人而已!”
刘备一听,大吃一惊,吓得手中的筷子都掉在了地上。好在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巧妙地借用雷声掩饰住了自己内心的惊恐。刘备为什么会被吓成这样呢?因为他与曹操并不是一条心,他正在韬光养晦,他害怕曹操发现自己的意图。
刘备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当然首先在于他脑中始终藏有一股收拾天下的霸气,这股霸气来自于他跟自己斗着一口气,也来自他跟曹操斗着的一口气,这就是做个乱世英雄而不屈居人下。刘备后来的成功就在于他聪明的行事方法,能够为求存而善于蛰伏。
但是,刘备在这一点上与曹操相比毕竟还稍逊一筹。
刘备历尽艰辛终于有了东西两川和荆州之地。然而由于关羽的失误,荆州被东吴夺了过去,关羽也被杀害。刘备听说之后,悲愤交加,发誓要为关羽报仇,他要起兵伐吴。刘备的这一决定是建立在冷静的心态之上吗?不是。此时,他完全被自己悲伤和愤怒的心态所控制。赵云劝刘备说:“现在的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曹操虽然死了,但曹丕却篡汉自立为帝,神人共怒。陛下你应该讨伐曹丕,而不应该讨伐东吴。倘若一旦与东吴开战,战争就不可能立刻停止,别的计划就不能实施。望陛下明察。”
赵云的这番话颇有道理,确实是审时度势之言,然而,此时的刘备已经充满复仇之心,已顾不及审时度势了。便对赵云说:“孙权杀害了我的义弟,还有其他忠良之士,这是切齿之恨,只有食其肉而灭其族,才能够消除我心中的仇恨。”赵云又劝说:“曹丕篡汉的仇恨,是大家的仇恨;兄弟之间的仇恨,是私人的仇恨。希望陛下以天下为重。”刘备答道:“我不为义弟报仇,纵然有万里江山,又有什么意思呢?”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感情用事的结果常常是彻底的失败。
一个人有七情六欲是完全正常的,这也是人的基本特征。所以我们说:“一个做事不考虑感情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成熟的人。”然而,事情是复杂多变的,感情常常容易左右人们的理智,使人们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做出错误的分析和判断。因此,我们又说:“一个被感情左右的人一定是一个更不成熟的人。”此时的刘备就是完全被感情左右了的人。与他的对手曹操相比,就差远了。因为,曹操也曾遭遇过一家被人所杀的惨痛,也曾有过切齿之恨。
曹操平定了青州黄巾军后,声势大振,有了一块稳定的根据地,于是他派人去接自己的父亲曹嵩。曹嵩带着一家老小四十余人途经徐州时,徐州太守陶谦出于一片好心,同时也想借此接纳曹操,便亲自出境迎接曹嵩一家,并大设宴席热情招待,连续两日。一般来说,事情办到这种地步就比较到位了,但陶谦还嫌不够,他还要派兵五百护送。这样一来,好心却办了坏事。护送的这批人原本是黄巾余党,他们只是勉强归顺了陶谦,而陶谦并未给他们任何好处。如今他们看见曹家装载财宝的车辆无数,便起了歹心,半夜杀了曹嵩一家,抢光了所有财产跑掉了。曹操听说之后,咬牙切齿道:“陶谦放纵士兵杀死我父亲,此仇不共戴天!我要率领大军,洗劫徐州。”
将曹操的遭遇与刘备的情况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刘备仅死了一个义弟关羽,曹操却死了一家老小四十余人,曹操的恨应该更大更强烈。然而,当曹操率军正准备攻打徐州报仇雪恨之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吕布率兵攻破了兖州,占领了濮阳。怎么办?这边大仇未报,那边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如果曹操被复仇的心态所左右,那么,他一定看不出事情的发展趋势,也察觉不出情况的危急,就如同刘备伐吴一样。但曹操毕竟是曹操,他是一个十分冷静沉着的人,也是一个非常会控制自己心态的人。正因如此,他立刻便分析出了情况的严重性,他说:“兖州失去了,这就等于让我们没有了归路,不可不早作打算。”于是,曹操便放弃了复仇的计划,拔寨退兵,去收复兖州了。曹操的这个决定正确吗?当然正确,因为,这个决定没有受到自己复仇心态的任何影响,完全建立在冷静的心态之上。因此,曹操能够顺利摆脱这次危机,从而保住了自己的地盘和势力。
从某种角度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究竟是能够成为云中龙还是草中虫,是大龙还是小龙,不仅仅是你有无志气,还由你做事是否聪明决定的。
控制自己的情绪
遇到意外的时候,必须处之泰然。冲动起来,就容易失衡,此刻的你就会呈现败相。你在狂怒和自满时,比在长时间的沉静中更容易激动。片刻的胡作非为,会使你抱憾终生。狡猾的人为冲动的人设下了陷阱,以便探听虚实,揣摩他们对手的内心。他们打探秘密,了解他人的底细。因此,最好是把自制当成反制的谋略,尤其是突然有了冲动的时候。要多多斟酌,毋使情绪如同脱僵的野马。预见危险的人懂得试探前行的道路。冲动脱口而出的话,说者也许无心,听者却会有意。
人际交往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一个人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适应不同的关系对象、关系环境是很重要的。处险而不惊,遇变而不怒才是交往的高手。如果你不能及时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适应人际交往的需要,那么你在今天这样复杂的群体中就没法结交关系。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在人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在门被砰然关上、玻璃杯被砸碎、一阵咆哮声后,在被人无情地冒犯之时,当我们在交往时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之时,我们的情感会如何呢?
你可能会勃然大怒,你可能认为:“不把火发出来,会把自己憋出病来。”这实则是自控能力差的表现。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这是你思维活动的结果。它并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你认为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这时开始感到灰心,尔后,便是一些冲动的相伴动作,这总是很危险的。对人际交往来说,它并没有什么好结果而言。
痛苦的感受会侵蚀掉我们的自尊。我们也许有洞察力,先见之明,后见之明。然而只要有人碰触到我们敏感的枢纽,或是悲剧发生,这些都会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我们的每一根神经就会充满了感情,把所有理智的声音都淹没掉。
《你的误区》的作者韦思说:“你应对自己的情感负责。你的情感是随思想而产生的,那么,你只要愿意,便可以改变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首先,你应该想想:精神不快、情绪低沉或悲观痛苦到底有什么好处?尔后,你可以认真分析导致这些消极情感的各种原因。”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当一个人无意中触痛了你的敏感之处,你就不假思索地乱喊乱叫,别人对你的印象还会好吗?当人家同意你的一个问题时,你就高兴得手舞足蹈,他们对你的印象还会好吗?——也许他们认为你太幼稚了。
由此,我们可以清醒地意识到:在社交处世的过程中,自制是何等的重要,甚至可以认为,只有拥有了自制力之人,才能成为最终的得胜之人。
遇到误解的应对方法
人际交往中,遭人误解是难免的事。在遇到误解以后,有的人感到委屈、悲伤;有的人情绪消沉,认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也有的人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感到别人太不理解自己了,打算采取以牙还牙的报复手段,想以此来消除遭人误解所带来的怨恨。
仔细思考,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相反,还会使事情更加复杂,而损害团结,影响事业。正确的做法是,对误解要“解”不要“误”。所谓“解”,就是缓解、化解矛盾,让误解成为“雪消春水来”的转机。
生活中的误解大部分是由于别人不了解情况而产生的。因此,当误解产生时,你应当寻找合适的机会,把事情向当事人解释清楚,让对方了解事情的“庐山真面目”。在申辩、解释时,态度要诚恳,要尽可能平心静气,采取谅解别人的宽容态度,切不可因内心不满而使用过激的言辞。一旦情况清楚了,对方的误解自然便会烟消云散了。
对有的误解,应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寻对策,不要轻易地指责误解你的一方。应该说,只要对方不是故意找你的茬,与你闹别扭,他对你产生误解总是有原因的。因此,你首先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被对方引起误解的言行,如果有,应“有则改之”,立即找到症结,并向对方解释清楚,保证今后多加注意;如果没有,你也不要随意责怪对方,而应采取积极适当的方法,以消除对方对你的误解。
对于那些难以申明或一时无法用行动来证明的误解,不必过于计较,也不必着急。有句谚语说的好“时间是澄清误解的明矾”。坚信误解总会消除,是非总有定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至于因偏见所造成的误解,则不必过于重视,耿耿于怀。如果别人的说三道四可以左右你言行的轨迹,那么你就很难成为生活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