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秋冬之交,得缘再下江南,目的地直指姑苏一线,心甚欣然。虽然此番出行,有既定的命题,但出于私心,我更愿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次梦境中的文化之旅。文化之载体,当然在缥缃一角,故先撇开其他,单拣这次访书之前果后因,聊做备忘罢了。
其实在这次出行之前两天,我就作了充分的准备,查清了几个城市的古旧书店之详细地址,其中有无锡、苏州、杭州及上海的几个著名的书店和旧书市场,可说是成竹在胸、万物皆备,只要腰缠银子,径直而下,即可手到书来,一了宿愿。但此次旅行的首站我们最终选在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扬州,这扬州可非等闲之地,历来是销金系客之绝佳处,等我们解缆下车,早就被瘦西湖的景色迷住,哪还有心思去淘这枯燥的书,在家里的那些想法早就忘掉了脑后了。不过扬州,其位于达士巷子的古籍书店,至今仍是全国四大古籍书店之一,其地下书库有满屋的线装古籍,而且一般人是不让进的,非得找各种关系不可。此次与之失之交臂,
虽然遗憾,但世事本来就是由意外和遗憾构成,哪有鱼与熊掌兼得之美。十一月四日上午在游瘦西湖时,园内购得《瘦西湖诗荟》,之前受赠朋友之《郑板桥道情十首》和一本诗集,算是给这次文化之旅开了个不错的头。
十一月四日到苏州,几天来登山涉水、观桥听曲、觞酒访古,绝无半点自己支配的余暇,眼看到了八日,那天下午四点就从穹窿山森林公园返城了,而晚上又要到西塘古街听昆曲,第二天又要到上海,情急之下,俟一回来,便顾不得休息,打的直奔早已踩好点的、位于人民路的苏州古旧书店(此前两天夜里曾同几位同好来过,但已于下午六时打烊,《今晚报》的同仁与我谈得最为相契,现家藏线装及文史书近万卷,但他计划十日离苏,次日将会专门访书,故我此次为独行),这是苏州最大的古旧书店,进得店来,古色生香,触手皆书,一楼是新版艺术书籍,二楼是新版文史古籍,三楼是线装书和旧书、特价书,其规模已远大于武汉古籍书店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上下挑选,得书如下:《佞宋词痕》吴湖帆著,此书为稿本,收录了先生429首词,观书所见,小楷秀丽入古,深得河南神韵,令人有缠绵之想。《梦苕庵诗词》近人钱仲联著,仲联为当代诗坛祭酒,于诗文典故淹贯博通,苏州大学之大正是有先生在焉,惜乎老人已于前年遽归道山,高山已无可仰之人也。《唐诗选注》葛兆光撰,兆光为当今学养深厚之学人,其《中国思想史》有绝多发明,为新时期有开创性的学术著作之一,唐诗选注前几年曾在宜昌出现,但很快告罄,此后再没有机会拂面,此次重得,无非缘也,窃以为此选本为唐诗选本之异唱,其注笺之功夫非凡夫所能为。《三余吟草》和《三余续吟》,当代书家沈鹏之诗词集,所谓三余,有现成的董遇说,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不过白石老人之三余说亦可一备,沈鹏诗词虽工,但学功欠厚,故读来无多味,皆时代之耻。《垂钓于时间之外》张宗子著,张为《万象》常客,文章备受争议,好者言好,歹者言歹,但文章神完意足,还是不错。《比缓慢更缓慢》,孙甘露著,甘露是新时斯最富诗意的小说家之一,其散文集也一定可读,他的充满纯净色彩的语言,是对这个语言暴力时代的本质上的反诘。《愧生丛录》民国李审言著,江苏古籍版,为百药生之论学笔记,精小可玩。另得《红楼梦四字格辞典》《华夏婚书婚俗》《清代各省禁书汇考》数种。交完银子,出得门来,已是夜色四合,街外灯红酒绿,吾还想着不能脱离大部队,不能错过晚上西塘古街里的昆曲和评弹,便一个箭步走进就近的车,打的直奔宾馆,的姐车开得好不说,还不忘来几句吴侬软语,让我温存了好半天。
现在回想起来,姑苏之行这次难得的淘书行动也有闪失,那套《翁同和日记》一套共六册,但店内有五册,只差一第五册,故犹疑中没有出手,不想到了沪上更是稀罕,加上此前网上也好久不见,中华书局好久都没再印,现在想要也是白搭,只怕早就入了别人的怀了。在苏州尚有一憾的事是,没机会去三白主人开的那个小店,要知道那店里的书可是我向往了几年的风景之一,我的那本民国排印本,大达图书社的王次回的《疑雨集》,就是得自该店,至今犹记。
另外,在游沙家浜风景区时,景区内一小书店购得《红豆与钱柳遗事》和《徐天啸与徐枕亚研究资料》二种。关于钱柳,因为此番江南之旅与其有不少遇合,将会另有专文叙述。
十一月九日,早上在宾馆用餐毕,即退完房间,并携行李,坐上会议专门提供的到上海的大客,,因大多数人要到机场,我同文艺报总编还有其他几个报社的同行便在沪西就近下车,然后我打的直奔福州路,准备就近找个饭店住下。的哥是个白面小子,态度一脸的和气,他听说我要住在福州路附近,赶紧摸出地图,看线路如何走好,可见城市大也有大的难处,连的哥都打不清楚方向了。经过二十多分钟的长驱,并付完40多元的车费,终于到达了九江路,下车后穿过人民广场,即到达福州路西,想起当年鲁迅和张爱玲都走过的这条著名的文化街,已经近在眼前,心里顿生暖意。果然,略略一看,福州路书香四溢,街上到处都是书的广告。走没几分钟,前面就是天蟾戏剧中心,这可是南方第一大戏剧演出圣地,央视双休的晚上经常直播这里的演出实况。而就在中心附近,则是一宾馆,于是懒得再往前走,径走进去,选了个单人间,先安顿下来。
入住后,胡乱的梳洗毕,并在附近一小餐馆吃完一笼汤包,即背上包从福州路西一路往东寻找书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众书局,一家从没听说过的书店,入得店去,其大无比,共三层,足有两个铁路坝新华书店大,店里管理和教育类的书居多,社科和古籍的兼而有之,看了半个小时后,只购得黄云眉先生的《明史考证》和《词学》第十二辑,《词学》是已故施北山主持了一份典型的海上刊物,其精打细算和纯粹的风格蜚身海内外,是学界公认的一大名刊,已出至十五辑,经过多年访求,我仍缺第十辑。《明史考证》亦是黄云眉的学术名著,我另有他的《史学杂稿订存》和《史学杂稿续存》,皆精深之作,锱铢累积,不蔓不枝,当代学界有几个能匹。
出来后,在一个报亭稍驻,购《新闻晨报》《上海一周》《青年报》和《外滩画报》各一,这次外出,还有一任务,就是研究外地报业专副刊办刊思路,故每到一地,必买几份当地报纸,晚上再作浏览。走过上海音乐书店、上海社科书店,附近即是有名的上海书城,这是福州路上最气派的书店,一扫读书人的寒酸劲,给人以信心。店分七层,一楼是生活类书,二楼是文学社科类,七楼是古籍书画类,我入店时已是两点,先在一楼领得一份赠阅的当天出的《文汇读书周报》后,即坐电梯直上七楼,书真是迷人眼得很,大多书在宜昌都付诸阙如,未曾寓目,这也可说是大城市的魅力所在吧。因多是新书,再说我想最终要逛古籍书店,便在二楼选了几本渴买已久的书,一是《曼德尔施塔姆诗选》和《索德格朗诗全集》,曼氏的诗集我还是空白,这次终于如愿购得。索氏我已有《索德格朗诗选》,这次购得北岛译的全集,也很高兴。北欧俱为小国,但在诗上,却不乏好诗人,索氏即是其一。另购《杨联陛诗文简》,商务的新书,杨是胡适非常寄厚望的人,曾自喻“敢比仰山杂货铺,何称舜水再来人”,其实亦是自负之意也。另一个是当年的周一良,但时代乖舛,遂使杨终有所成,而周却是半生崎岖,另,杨联陛夫人即是缪钺之妹。在该书店还购了本《近代词人考索》,是本很专业的书,如果有人弄本《现代词人考索》就好了。另购《呼唤雪人》,著名女诗人希博尔斯卡的一本诗集,她还是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005年12月1日)
出得书城,已是下午五时,街上梧桐树正落叶缤纷了。再往前行,一眼望见街北即是赫赫有名的上海古籍书店,而其三楼则是国内颇具实力的博古斋,以出售字画和线装古籍为主。见时候不早了,我便加快了过街的脚步,进去后,发现顾客寥落,显然要赚钱是很难的了,他们看来主要还是体现了一种旧上海的象征和一份对文化的坚守,这一点类似于武汉古籍书店存在的意义,所幸上海及周边大学林立,还是可以支撑上海古籍书店有所盈利的吧。该书店一楼是艺术类书,包括书法美术碑帖和连环画等。二楼是古籍,我便径上二楼,店内有四名营业员,都非常敬业,不断地在补书配书,也许他们的服务对象以学者居多,这些营业员态度非常和蔼,我看到有周越然的《言言斋西书丛谈》,便问一就近的服务员有无他的《言言斋性学札记》时,她自信地告诉我可能明天会有,因为刚才还同广西师大的联系上,他们明天要送来新书和售缺书,由此可见,该店在书的渠道上非常畅通,并与相关出版社有良好的协作。在二楼我遍看一过后,购书《来燕榭书札》、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和《植物的欲望》,《现代中国文学史》全用方言,读来沁人心脾,令人文思泉涌,中国语文之美尽显无遗,作者是国学大师,是钱钟书之父,此次未到无锡,未能一访钱家故居,亲瞻其地之文泽,的的是一大憾事。另购唐吟方先生之《雀巢语屑》,是书专记现代艺林人物轶事,绰有风致,读来余香满口。离关门尚有十分钟,我赶紧到了三楼,整个一层只有一位经理模样的女士在坐守,以字画居多,均挂在壁上,标价均在五位数以上。里面有一侧室,为线装书陈列销售处,一套带木箱的老版宋史,被标价十万;一套民国版《明儒学案》也标在3000元;其他各种线装开价亦多在1000以上,有套民国笺注本疑雨集,一套四本,只售300,本来想买,后亦作罢。出来后,又在南街看了一个特价书展,规模亦大,新书多在3折左右,进去后兴味索然,一本都没瞧上。
晚上逛南京路及外滩,购些衣服杂货之类的回去塞责,不提。后逛外滩,但见满眼的繁华,与上次来又是大大地不同,金发碧眼多如牛毛,此亦不提。次日一早,七时起床,在云南南路小吃一条街过完早,遂徒步南行,穿过延安路和淮海路,来到在淘书的朋友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文庙,时在早上八点多,文庙还没开门,因当天是周四,无旧书市场(旧书市场逢双休日开,进者门票一元),而且文庙要九时才开门纳客,门票十元,我也懒得等了。又往东行,边走边问来到城隍庙,与上次来比,多了不少门店,商业味更浓了,而就近的豫园亦因装修而停止对外,大多数客只有站在外面拍照留念。在城隍庙停留半个小时,再北行折西,来到淮海东路,一路西行,来到上海社科院附近的上海三联书店,进去略看了看,只买了本《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为加拿大的卜正民著。后继续西行,在兴业路游了****一大会址,北行看了看静安寺,下午返回福州路,稍事休息后,来到计划中的上海图书公司,这里十月底刚刚举办过首届上海旧书节,此次我算是擦肩而过。进得店去,直上三楼,是上海最好的国营特价和旧书店,许多特价书都是从出版社直接运到这里上价,所以价格也最便宜,而且顾客奇多,多是本地上海人,我在这里买到了《黄裳文集》《陈光甫日记》《学术集林》《顾太清奕绘诗词合集》等多种,价格均在原价的三折左右。这里还摆卖全套的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价格低得离谱,可惜身在外地,无三头六臂,不能多买。后上四楼,是以古旧书为主的私人旧书店,大概有二十多家,每家都有为数可观的线装书和文史书,价格均贵得让人咋舌,一本京剧曲谱标价40元,品相还只有8品。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书贵点何尝不是好事,起码让人体会到旧书的价值所在吧,我顺便与一位在网上开有书店的女店主谈了起来,她也承认书是贵了点,其原因是旧书的资源近乎枯竭,以后书价还要往上走。想来她并没有说错,近两年来,古旧书的价格直往上升,中国书店的古籍拍卖持续活跃,成交率居高不下即是明证。在一家书店看中了一套民国版本的崔东壁的《考信录》,但后来发现少了一册,只得作罢。当日晚再逛南京东路步行街,在东路购物后入南京东路新华书店,购王易的《词曲史》和《脂砚斋甲戍抄阅重评石头记》归,在沈大成店夜宵归。
十一日,因是下午三时的车,我起早来到长乐路上的上海汉学书店,店主是在闲闲书话上大名鼎鼎的长乐老。店虽不大,却是满眼的好书,可惜他本人不在。我在店内选了半个小时,购书五种,一为徐柚子著的《词范》,一为《日本填词史话》日人神田喜一郎著,一本写得闲散的好书。一为《吴熊和词学论集》,吴为夏承焘的高足,并深得老师真传。一为《中国食物》美国安德森先生著,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之一,吾国为食之大国,外国人从他自己的角度看中国的食和食物,真是一件有趣得紧的事。一为陈声聪的《荷堂诗话》。书不新旧,均按标价的七折,真是不错。里面还有全套的红楼梦研究集刊,共十四册,标价650元,亦不贵。尚有全套的《中华文史论丛》。汉学书店的另一特色是在文字学和敦煌学及地理学方面的书,自成体系,免了不少需要人的跑腿之苦。
经过汉学书店服务员的指点,我又打的去了位于瑞金二路的新文化服务社,中间顺访位于该路的上海古籍出版社读者服务部,只是书均为原价销售。新文化服务社位于一个逼仄的小巷子内,店招不张扬,却不妨碍它声名远播。出入这里的包括黄裳、陈子善等名家,而且外地访书者心来是处。它是上海图书公司下属店,店面均在一楼,我进去后先逛了外面一通室的旧书,只购得钟鸣先生的《徒步者随想》,不料一位大妈级店主见我心诚,遂吩咐一小店员带我去里间上了锁的书屋,果然里面的书又上了两个档次,中间是线装,四周书架大多是五十年代前的旧平装,既然他们这么热情,我便认真地选了几本,计有民国世界书局版的《秋水轩尺牍雪鸿轩尺牍》《二十二史札记》《初学集》和一本古籍拍卖图册,当然价格亦不菲。结算毕,店主并给名片,我一看表,已过十一时,遂赶紧打的回宾馆退房,并整理行李,寄存后即下楼午餐,并于三点多上了回宜的火车,在车上倒头大睡,一直睡到了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