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4500000023

第23章 赵伯昇茶肆遇仁宗

三寸舌为安国剑,五盲诗作上天梯。

青云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话说大宋仁宗皇帝朝间,有一个秀士,姓赵名旭,字伯昇,乃是西川成都府人氏。自幼习学文章,《诗》、《书》、《礼》、《乐》,一览下笔成文,乃是个饱学的秀才。喜闻东京开选,一心要去应举,特到堂中,禀知父母。其父赵伦,字文宝,母亲刘氏,都是世代诗礼之家,见子要上京应举,遂允其请。赵旭择日束装,其父赠诗一首。诗云:

但见诗书频入目,莫将花酒苦迷肠。

来年三月桃花浪,夺取罗袍转故乡。

其母刘氏亦叮咛道:“愿孩儿蚤夺魁名,不负男儿之志。”

赵旭拜别了二亲,遂携琴剑书箱,带一仆人,径望东京进发。有亲友一行人送出南门之外。赵旭口占一词,名曰《江神子》。词云:

旗亭谁唱《渭城》诗?两相思,怯罗衣。野渡舟横,杨柳折残枝。怕见苍山千万里,人去远,草烟迷。

芙蓉秋露洗胭脂,断凤凄,晓霜微。剑悬秋水,离别惨虹霓。剩有青衫千点泪,何日里,滴休时?

赵旭词毕,作别亲友,起程而行。于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则一日,来到东京。遂入城中,观看景致。只见楼台锦绣,人物繁华,正是龙虎风云之地。行到状元坊,寻个客店安歇,守待试期。入场赴选,三场文字已毕,回归下处,专等黄榜。赵旭心中暗喜:“我必然得中也。”

次日,安排蚤饭已罢,店对过有座茶坊,与店中朋友同会茶之间,赵旭见案上有诗牌,遂取笔,去那粉壁上写下词一首。词云:

足蹑云梯,手攀仙桂,姓名已在《登科》内。马前喝道状元来,金鞍玉勒成行队。宴罢归来,醉游街市,此时方显男儿志。修书急报凤楼人,这回好个风流婿。

写毕,赵旭自心欢喜。至晚各归店中,不在话下。

当时,仁宗皇帝早朝升殿,考试官阅卷已毕,齐到朝中。仁宗皇帝问:“卿所取榜首年例三名,今不知何处人氏?”试官便将三名文卷呈上御前,仁宗亲自观览。看了第一卷,龙颜微笑,对试官道:“此卷作得极好,可惜中间有一字差错。”试官俯伏在地,拜问圣上:“未审何字差写?”仁宗笑曰:“乃是个‘唯’字。原来‘口’傍,如何却写‘厶’傍?”试官再拜叩首,奏曰:“此字皆可通用。”仁宗问道:“此人姓甚名谁?何处人氏?”拆开弥封看时,乃是四川成都府人氏,姓赵名旭,见今在状元坊店内安歇。仁宗着快行急宣。

那时,赵旭在店内蒙宣,不敢久停,随使命直到朝中。借得蓝袍槐简,引见御前,叩首拜舞。仁宗皇帝问道:“卿乃何处人氏?”赵旭叩头奏道:“臣是四川成都府人氏,自幼习学文艺。特赴科场,幸瞻金阙。”帝又问曰:“卿得何题目?作文字多少?内有几字?”赵旭叩首,一一回奏,无有差错。仁宗见此人出语如同注水,暗喜称奇,只可惜一字差写。上曰:“卿卷内有一字差错。”赵旭惊惶俯伏,叩首拜问:“未审何字差写?”仁宗云:“乃是个‘唯’字,本是个‘口’傍,卿如何却写作‘厶’傍?”赵旭叩头回奏道:“此字皆可通用。”仁宗不悦,就御案上取文房四宝,写下八个字,递与赵旭曰:“卿家看想,写着‘单、去吉、吴矣、吕台’,卿言通用,与朕拆来!”赵旭看了半晌,无言抵对。仁宗曰:“卿可暂退读书。”赵旭羞愧出朝,回归店中,闷闷不已。

众朋友来问道:“公必然得意?”赵旭被问,言说此事,众皆大惊,遂乃邀至茶坊,啜茶解闷。赵旭蓦然见壁上前日之辞,嗟吁不已,再把文房四宝,作词一首。词云:

羽翼将成,功名欲遂,姓名已称男儿意。东君为报牡丹芳,琼林赐与他人醉。“唯”字曾差,功名落地,天公误我平生志。问归来,回首望家乡,水远山遥,三千余里。

待得出了金榜,着人看时,果然无赵旭之名。吁嗟涕泣,流落东京,羞归故里。再待三年,必不负我。在下处闷闷不悦,谩题四句于壁上。诗曰:

宋玉徒悲,江淹是恨。

韩愈投荒,苏秦守困。

赵旭写罢,在店中闷倦无聊,又作词一首,名《浣溪纱》,道:

秋气天寒万叶飘,蛩声唧唧夜无聊,夕阳人影卧平桥。菊近秋来都烂缦,从他霜后更萧条,夜来风雨似今朝。

思忆家乡,功名不就,展转不寐,起来独坐,又作《小重山》词一首,道:

独坐清灯夜不眠,寸肠千万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傍池莲,分飞苦,红泪晚风前。回首雁翩翩,写来思寄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愁难待,泪滴满青毡。

自此流落东京,至秋深,仆人不肯守待,私奔回家去。赵旭孤身旅邸,又无盘缠,每日上街与人作文写字。争奈身上衣衫蓝缕,着一领黄草布衫,被西风一吹,赵旭心中苦闷,作词一首。词名《鹧鸪天》,道:

黄草遮寒最不宜,况兼久敝色如灰。肩穿袖破花成缕,可奈金风蚤晚吹!才挂体,泪沾衣,出门羞见旧相知。邻家女子低声问:“觅与奴糊隔帛儿?”

时值秋雨纷纷,赵旭坐在店中。店小二道:“秀才,你今如此穷窘,何不去街市上茶坊酒店中吹笛,觅讨些钱物,也可度日。”赵旭听了,心中焦躁,作诗一首。诗曰:

旅店萧萧形影孤,时挑野菜作羹蔬。

村夫不识调羹手,问道能吹笛也无?

光阴荏苒,不觉一载有余。忽一日,仁宗皇帝在宫中,夜至三更时分,梦一金甲神人,坐驾太平车一辆,上载着九轮红日,直至内廷。猛然惊觉,乃是南柯一梦。至来日蚤朝升殿,臣僚拜舞已毕,文武散班。仁宗宣问司天台苗太监曰:“寡人夜来得一梦,梦见一金甲神人,坐驾太平车一辆,上载九轮红日。此梦主何吉凶?”苗太监奏曰:“此九日者,乃是个‘旭’字,或是人名,或是州郡。”仁宗曰:“若是人名,朕今要见此人,如何得见?卿与寡人占一课。”原来苗太监曾遇异人,传授诸葛马前课,占问最灵。当下奉课,奏道:“陛下要见此人,只在今日。陛下须与臣扮作白衣秀士,私行街市,方可遇之。”仁宗依奏,卸龙衣,解玉带,扮作白衣秀才,与苗太监一般打扮,出了朝门之外,径往御街并各处巷陌游行。

将及半晌,见座酒楼,好不高峻!乃是有名的樊楼。有《鹧鸪天》词为证:

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羞味,四面栏杆彩画檐仁宗皇帝与苗太监上楼饮酒,君臣二人,各分尊卑而坐。王正盛夏,天道炎热。仁宗手执一把月样白梨玉柄扇,倚着栏杆看街,将扇柄敲楹,不觉失手,堕扇楼下。急下去寻时,无有。仁宗教苗太监更占一课。苗太监领旨,发课罢,详道:“此扇也只在今日重见。”二人饮酒毕,算还酒钱,下楼出街。

行到状元坊,有座茶肆。仁宗道:“可吃杯茶去。”二人入茶肆坐下,忽见白壁之上,有词二只,句语清佳,字画精壮。后写:“锦里秀才赵旭作。”仁宗失惊道:“莫非此人便是?”苗太监便唤茶博士问道:“壁上之词是何人写的?”茶博士答道:“告官人,这个作词的,他是一个不得第的秀才,羞归故里,流落在此。”苗太监又问道:“他是何处人氏?今在何处安歇?”茶博士道:“他是西川成都府人氏,见在对过状元坊店内安歇,专与人作文度日,等候下科开选。”

仁宗想起前因,私对苗太监说道:“此人原是上科试官取中的榜首,文才尽好,只因一字差误,朕怪他不肯认错,遂黜而不用,不期流落于此。眉批:不肯认错的人,原自无用,学问全在认错中开展。”便教茶博士:“去寻他来,我要求他文章。你若寻得他来,我自赏你。”茶博士走了一回,寻他不着,叹道:“这个秀才,真个没福,不知何处去了。”茶博士回复道:“二位官人,寻他不见。”仁宗道:“且再坐一会,再点茶来。”一边吃茶,又教茶博士去寻这个秀才来。茶博士又去店中并各处酒店寻问,不见,道:“真乃穷秀才!若遇着这二位官人,也得他些资助,好无福分!”茶博士又回复道:“寻他不见。”

二人还了茶钱,正欲起身,只见茶博士指道:“兀那赵秀才来了!苗太监道:“在那里?”茶博士指街上:“穿破蓝衫的来者便是。”苗太监教请他来。茶博士出街,接着道:“赵秀才,我茶肆中有二位官人等着你,教我寻你两次不见。”赵旭慌忙走入茶坊,相见礼毕,坐于苗太监肩下,三人吃茶。问道:“壁上文词,可是秀才所作?”赵旭答道:“学生不才,信口胡诌,甚是笑话。”仁宗问道:“秀才是成都人,却缘何在此?”赵旭答道:“因命薄下第,羞归故里。”正说之间,赵旭于袖中捞摸。苗太监道:“秀才袖中有何物?”赵旭不答,即时袖中取出,乃是月样玉柄白梨扇子,双手捧与。苗太监看时,上有新诗一首。诗道:

屈曲交枝翠色苍,困龙未际土中藏。

他时若得风云会,必作擎天白玉梁。

苗太监道:“此扇从何而得?”赵旭答道:“学生从樊楼下走过,不知楼上何人坠下此扇,偶然插于学生破蓝衫袖上,就去王丞相家作松诗,起笔因书于扇上。”苗太监道:“此扇乃是此位赵大官人的,因饮酒坠于楼下。”赵旭道:“既是大官人的,即当奉还。”仁宗皇帝大喜,又问秀才:“上科为何不第?”赵旭答言:“学生三场文字俱成,不想圣天子御览,看得一字差写,因此不第,流落在此。”仁宗曰:“此是今上不明。”赵旭答曰:“今上至明。”仁宗曰:“何字差写?”赵旭曰:“是‘唯,字,学生写为‘厶’傍,天子高明,说是‘口’傍。学生奏说皆可通用。今上御书八字:‘单、去吉、吴矣、吕台。’‘卿言通用,与朕拆来。’学生无言抵对,因此黜落,至今淹滞。此乃学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天子之过也。眉批:肯认错了。”

仁宗问道:“秀才家居锦里是西川了,可认得王制置么?”赵旭答道:“学生认得王制置,王制置不认得学生。”仁宗道:“他是我外甥,我修封书,着人送你同去投他,讨了名分,教你发迹如何?”赵旭倒身便拜:“若得二位官人提携,不敢忘恩。”苗太监道:“秀才,你有缘遇着大官人抬举,你何不作诗谢之?”赵旭应诺,作诗一首。诗曰:

白玉隐于顽石里,黄金埋入污泥中。

今朝遇贵相提掇,如立天梯上九重。

仁宗皇帝见诗,大喜道:“何作此诗?也未见我荐得你不。我也回诗一首。”诗曰:

一字争差因失第,京师流落误佳期。

与君一柬投西蜀,胜似山呼拜凤墀。

赵旭得大官人诗,感恩不已。又有苗太监道:“秀才,大官人有诗与你,我岂可无一言呼?”乃赠诗一首,诗曰:

旭临帝阙应天文,本得名魁一字浑。

今日柬投王制置,锦衣光耀赵家门。

苗太监道:“秀才,你回下处去,待来日蚤辰,我自催促大官人,着人将书并路费一同送你起程。”赵旭问道:“大官人第宅何处?学生好来拜谢。”苗太监道:“第宅离此甚远,秀才不劳访问。”赵旭就在茶坊中拜谢了,三人一同出门,作别而去。

到来日,赵旭蚤起等待,果然昨日那没须的白衣秀士,引着一个虞候,担着个衣箱包袱,只不见赵大官人来。赵旭出店来迎接,相见礼毕。苗太监道:“夜来赵大官人依着我,委此人送你起程,付一锭白银五十两,与你文书,赍到成都府去,文书都在此人处,着你路上小心径往。”赵旭再三称谢问道:“官人高姓大名?”苗太监道:“在下姓苗名秀,就在赵大官人门下做个馆宾。秀士见了王制置时,自然晓得。”赵旭道:“学生此去,倘然得意,决不忘犬马之报。”遂吟诗一首,写于素笺,以寓谢别之意。诗曰:

旧年曾作登科客,今日还期暗点头。

有意去寻丞相府,无心偶会酒家楼。

空中扇坠蓝衫插,袖里诗成黄阁留。

多谢贵人修尺一,西川制置径相投。

苗太监领了诗笺,作别自回。赵旭遂将此银凿碎,算还了房钱,整理衣服齐备,三日后起程。于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则一日,约莫到成都府地面百余里之外。听得人说,差人远接新制置,军民喧闹。赵旭闻信大惊,自想:“我特地来寻王制置,又离任去了,我直如此命薄,怎生是好?”遂吟诗一首,诗曰:

尺书手捧到川中,千里投人一旦空。

辜负高人相汲引,家乡虽近转忧冲。

虞候道:“不须愁烦,且前进打听的实如何?”赵旭行一步,懒一步,再行二十五里,到了成都地面接官亭上。官员人等喧哄,都说伺候新制置到任,接了三日,并无消息。虞候道:“秀才,我与你到接官亭上看一看。”赵旭道:“不可去,我是个无倚的人。”虞候不管他说,一直将着袱包,挑着衣箱,径到接官亭上歇下。虞候道:“众官在此等甚?何不接新制置?”众官失惊,问道:“不见新制置来?”虞候打开袱包,拆开文书,道:“这秀才便是新制置。”赵旭也吃了一惊。虞候又开了衣箱,取出紫袍金带,象简乌靴,戴上舒角幞头,宣读了圣旨。赵旭谢恩,叩首拜敕,授西川五十四州都制置。众官相见,行礼已毕。

赵旭着人去寻个好寺院去处暂歇,选日上任。自思前事:“我状元到手,只为一字黜落。谁知命中该发迹,在茶肆遭遇赵大官人,原来正是仁宗皇帝。”此乃是:

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阴。

赵旭问虞候道:“前者白衣人送我起程的,是何官宰?”虞候道:“此是司天台苗太监,旨意分付着我同来。”赵旭自道:“我有眼不识太山也。”

择日上任,骏马雕鞍,张三檐伞盖,前面队伍摆列,后面官吏跟随,威仪整肃,气象轩昂。上任已毕,归家拜见父母。父母蓦然惊惧,合家迎接,门前车马喧天。赵旭下马入堂,紫袍金带,象简乌靴,上堂参拜父母。父母问道:“你科举不第,流落京师,如何便是此职?又如何除授本处为官?”赵旭具言前事,父母闻知,拱手加额,感日月之光,愿孩儿忠心补报皇恩。赵旭作诗一首,诗曰:

功名着意本抡魁,一字争差不得归。

自恨禹门风浪急,谁知平地一声雷!

父母心中不胜之喜,合家欢悦。亲友齐来庆贺,做了好几日筵席。旧时逃回之仆,不念旧恶,依还收用。思量仁宗天子恩德,自修表章一道,进谢皇恩。从此西川做官,兼管军民。父母俱迎在衙门中奉养,所谓“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禄”。有诗为证:

相如持节仍归蜀,季子怀金又过周。

衣锦还乡从古有,何如茶肆遇宸游?

同类推荐
  • 翠微江南

    翠微江南

    那场青梅竹马的爱恋破碎后,金陵沈家三小姐漪笑与年轻富商林邱哲有缘相识。在他的步步温柔下,她对他心生爱慕。两人婚礼之后,她只愿与他从此情深不渝,白首不离。然而婚后数月,他却抛弃糟糠,另寻佳人。直到一场意外后她才得知,那竟是他为了保护她的权宜之计。为了替双目失明的他治病,她毅然离他而去,入了百乐门。他孤身寻觅近一载,再次相逢,却奈何情深缘浅。
  • 乡村志·大城小城

    乡村志·大城小城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记录社会变迁的“写真集”,描绘了乡村百姓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与春夏秋冬。故事从春节开始到第二年春节结束,看似一个圆环,但是一家人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说一开始就富有戏剧性,贺世龙的妻子李春英老孃子在80岁大寿的时候举家团聚,却因情绪的波动突发脑溢血而离世,红事办成白事,而故事也由此展开。等到第二年团年的时候,家人之间的各种矛盾终被亲情化解,令人感动。
  • 冉闵大传:北地沧凉

    冉闵大传:北地沧凉

    西晋八王之乱,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乱入侵中原,大肆屠虐汉民,视汉人不如犬狗。北方汉族被屠戮殆尽,只剩下400余万人。汉族几乎亡种灭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关键时刻,冉闵挽救了汉族的命运,他颁布“杀胡令”,进行了血腥的复仇。凭一己之力,挽救华夏文明于绝断之际,足以比肩岳飞、文天祥;十战十捷,千古以来武力排行第一。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包围。朱龙战马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杀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
  • 纸醉金迷·第一部·下(张恨水经典文学)

    纸醉金迷·第一部·下(张恨水经典文学)

    《纸醉金迷》作为讽刺暴露现实之作,作品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抗战胜利前夕的国统区的丑陋、卑琐的世态炎凉。以抗战胜利前夕,小公务员魏端本和他的“抗战夫人”田佩芝在陪都重庆的命运起落为线索,写尽迷失在虚荣腐糜的“金色迷梦”中的扭曲人性和世态炎凉。田佩芝,艳冠群芳却又虚荣至极的一个女人,为了金钱和锦衣玉食,把丈夫送进了监狱而差点处以极刑;为了摆脱没有钱的生活,丈夫可以不要,孩子可以不认,最后钓上了一个有钱有声望的钱先生,眼看着就要成为万人瞩目的钱太太,抗战突然胜利,她却成了大汉奸的未婚妻和情妇。揭示了在特殊年代背景下,人性与金钱面前的迷失与挣扎。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 追踪野人的故事

    追踪野人的故事

    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文章短小、语言简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非常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其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奥秘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社会的金钥匙,加深历史认识,不断创造人类文明,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不断推进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热门推荐
  • 风起山瑞斯

    风起山瑞斯

    千城历87年夏二月十三日,曜日,艾拉季风将带走山瑞斯大陆上所有仅剩下的清凉,一去东海,届时大陆将迎来三年一期的酷暑时节。烟山学派发布的《山瑞斯当年时节历738期》上如此写着,作为大陆最权威的研究历法的学派,最顽固的老家伙们还是没有在上面填上任何一笔关于彩虹节的信息。
  • 恶魔之域

    恶魔之域

    误入恐怖的神秘洞穴?排列诡异的矿物图案?吞噬而来的怪蛇巨口?本应在平静中度过的暑假,却因为一场野外实习变的不同寻常,钟爱探险的比企谷大神将会和来自异国他乡的“青梅竹马”凯恩共同开启怎样的冒险?
  • 南朝金粉录

    南朝金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日记本之太极化无极

    日记本之太极化无极

    决定自己的命运,死生...爱好...天有这种权利天命...所归...曾学习第一,体育第一,书法第一,美术第一,打架第一如果,六亲无靠,才可是人没有如果只要有家族,就不可是人只要有家族,就无果只要有家族,要么,只能是活死人,要么,只能是家畜习惯了家族是天敌习惯了黑暗习惯了孤独习惯了长期受制于封印习惯了,魂和人分一为二习惯了不是人习惯了活死人习惯了不属于人间不属于阴间习惯了无间无道
  • 你好又一个夏天

    你好又一个夏天

    这本书以散文为主,穿插诗歌和回忆,主要描写一位普通人不断折腾的生活经历,文章朴实、真挚,旨在追求社会本真
  • 三国英魂

    三国英魂

    国崩离析,民不聊生。战火四起,狼烟连天。宗派趁机扰乱世间风云,百家也不堪落后纷纷出世扶持英主。华乾,华佗第六十七代传人,从小饱读医书,在尝试修炼自家心典时意外穿越异世。还没有来得及感到惊讶,却发现自己来到了这样一个无比混乱的世界!本就无轨的世界,多了这样一个异数之后,到底是福还是祸?
  • 法界仙人

    法界仙人

    作为统治万界的六大位面,仙魔两界却因大劫化为飞灰,整个东方位面世界陷入了岌岌可危的近况,作为神选者而重生的青风,面对风雨飘摇的东方大位面,即将再现当初仙魔的荣光!青风:“我的剑,横扫天下!当然......美女留下......”
  • 神神大陆

    神神大陆

    一场莫名车祸、一次莫名穿梭、一个莫名婴儿、一名莫名男子、一颗莫名珠子,无数的莫名在欧杨真身上出现,但其所遭遇全非偶然,而是被编写上的戏码,为了遥远的将来……
  • 以情定情:完美女二逆袭记

    以情定情:完美女二逆袭记

    失意时顾恋歌也会像每个求而不得的人那样问:“为什么他喜欢的不是我?”看着偶像剧的好友闻言端详了她良久,大叫:“你要美貌有美貌,要家世有家世,智商也不低,可是,你这些设定分明就是给女二号的,完了,你看人家艾夏,平凡、可怜,那才像故事里的女主,而你,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都证明你只会是个炮灰命。”第一次见面她为他和女友弹求婚的曲子第三次见面他需要一个门当户对的“女朋友”她欣然应下,他怀疑她有阴谋。第四次见面他见识了她温柔良善,温顺可欺的外表下的彪悍,踢爆了别人的命根子还一脸愧疚的帮他超度。
  • 火引冰芯

    火引冰芯

    千年前,他为了称霸六界而走火入魔,甘愿沦为邪灵的奴役,放纵自己的贪欲和暴虐;千年后,他却甘愿抛掉一切修为和权力,只为换她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