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4500000043

第43章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1)

海鳖曾欺井内蛙,大鹏张翅绕天涯。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这四句诗,奉劝世人虚己下人,勿得自满。古人说得好,道是:“满招损,谦受益。”俗谚又有“四不可尽”的话。那“四不可尽”?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

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你看如今有势力的,不做好事,往往任性使气,损人害人,如毒蛇猛兽,人不敢近。他见别人惧怕,没奈他何,意气扬扬,自以为得计。却不知八月潮头,也有平下来的时节。危滩急浪中,趁着这刻儿顺风,扯了满篷,望前只顾使去,好不畅快。不思去时容易,转时甚难。当时夏桀、商纣,贵为天子,不免窜身于南巢,悬头于太白。那桀、纣有何罪过?也无非倚贵欺贱,恃强凌弱,总来不过是使势而已眉批:说得透彻。假如桀、纣是个平民百姓,还造得许多恶业否!所以说势不可使尽。怎么说福不可享尽?常言道:“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又道:“人无寿夭,禄尽则亡。”晋时石崇太尉,与皇亲王恺斗富,以酒沃釜,以蜡代薪;锦步障大至五十里,坑厕间皆用绫罗供帐,香气袭人;跟随家童,都穿火浣布衫,一衫价值千金,买一妾,费珍珠十斛。后来死于赵王伦之手,身首异处。此乃享福太过之报。怎么说便宜不可占尽?假如做买卖的错了分文入己,满脸堆笑。却不想小经纪若折了分文,一家不得吃饱饭。我贪此些须小便宜,亦有何益?昔人有《占便宜》诗云:

我被盖你被,你毡盖我毡。你若有钱我共使,我若无钱用你钱。上山时你扶我脚,下山时我靠你肩。我有子时做你婿,你有女时伴我眠。你依此誓时,我死在你后,我违此誓时,你死在我前。

若依得这诗时,人人都要如此,谁是呆子,肯束手相让!就是一时得利,暗中损福折寿,自己不知。所以佛家劝化世人:吃一分亏,受无量福。有诗为证:

得便宜处欣欣乐,不遂心时闷闷忧。

不讨便宜不折本,也无欢乐也无愁。

说话的,这三句都是了。则那聪明二字,求之不得,如何说聪明不可用尽?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宁可蒙懂而聪明,不可聪明而蒙懂。如今且说一个人,古来第一聪明的。他聪明了一世,蒙懂在一时。留下花锦般一段话文,传与后生小子、恃才夸已的看样。那第一聪明的是谁:

吟诗作赋般般会,打诨猜谜件件精。

不是仲尼重出世,定知颜予再投生。

话说宋神宗皇帝在位时,有一名儒,姓苏名轼,字子瞻,别号东坡,乃四川眉州眉山人氏。一举成名,官拜翰林学士。此人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有李太白之风流,胜曹子建之敏捷,在宰相荆公王安石先生门下。荆公甚重其才。东坡自恃聪明,颇多讥诮。荆公因作《字说》,一字解作一义。偶论东坡的坡字,从土从皮,谓坡乃土之皮。东坡笑道:“如相公所言,滑字乃水之骨也。”一日,荆公又论及鲵字:“从鱼从儿,合是鱼子。四马曰驷,天虫为蚕。古人制字,定非无义。”东坡拱手进言:“鸠字九鸟,可知有故。”荆公认以为真,欣然请教。东坡笑道:“《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眉批:果然轻薄。”荆公默然,恶其轻薄,左迁为湖州刺史。正是: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巧弄唇。

东坡在湖州做官,三年任满,朝京,作寓于大相国寺内。想当时因得罪于荆公,自取其咎。常言道:“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分付左右备脚色手本,骑马投王丞相府来。离府一箭之地,东坡下马步行而前。见府门首许多听事官吏,纷纷站立。东坡举手问道:“列位,老太师在堂上否?”守门官上前答道:“老爷昼寝未醒。且请门房中少坐。”从人取交床在门房中,东坡坐下,将门半掩。

不多时,相府中有一少年人,年方弱冠,戴缠鬃大帽,穿青绢直摆,攦手洋洋,出府下阶。众官吏皆躬身揖让。此人从东向西而去。东坡命从人去问:“相府中适才出来者何人?”从人打听明白回覆,是丞相老爷府中掌书房的姓徐。东坡记得荆公书房中宠用的有个徐伦,三年前还未冠!今虽冠了,面貌依然。叫人:“既是徐掌家,与我赶上一步,快请他转来。”从人飞奔去了,赶上徐伦,不敢于背后呼唤,从旁边抢上前去,垂手侍立于街傍,道:“小的是湖州府苏爷的长班。苏爷在门房中,请徐老爹相见,有句话说。”徐伦问:“可是长胡子的苏爷?”从人道:“正是。”东坡是个风流才子,见人一团和气,平昔与徐伦相爱,时常写扇送他。徐伦听说是苏学土,微微而笑,转身便回。从人先到门房,回复徐掌家到了。徐伦进门房来见苏爷,意思要跪下去。东坡用手搀住。这徐伦立身相府,掌内书房,外府州县首领官员到京参谒丞相,知会徐伦,俱有礼物,单帖通名眉批:明白。今日见苏爷怎么就要下跪?因苏爷久在丞相门下往来,徐伦自小书房答应,职任烹茶,就如旧上人一般,一时大不起来。苏爷却全他的体面,用手搀住道:“徐掌家,不要行此礼。”徐伦道:“这门房中不是苏爷坐处,且请进府到东书房待茶。”这东书房,便是王丞相的外书房了。凡门生知友往来,都到此处。徐伦引苏爷到东书房,看了坐,命童儿烹好茶伺候。“禀苏爷,小的奉老爷遗差往太医院取药,不得在此伏侍,怎么好?”东坡道:“且请治事。”

徐伦去后,东坡见四壁书橱关闭有锁,文几上只有笔砚,更无余物。东坡开砚匣,看了砚池,是一方绿色端砚,甚有神采。砚上余墨未干。方欲掩盖,忽见砚匣下露出些纸角儿。东坡扶起砚匣,乃是一方素笺,叠做两折。取而观之,原来是两句未完的诗稿,认得荆公笔迹,题是《咏菊》。东坡笑道:“士别三日,换眼相待。昔年我曾在京为官时,此老下笔数千言,不由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尽’,两句诗不曾终韵。”念了一遍。“呀!原来连这两句诗,都是乱道。”这两句诗怎么样写?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东坡为何说这两句诗是乱道?一年四季,风各有名:春天为和风,夏天为薰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和、薰、金、朔四样风配着四时。这诗首句说西风,西方属金,金风乃秋令也。那金风一起,梧叶飘黄,群芳零落。第二句说“吹落黄花满地金”。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错误了?兴之所发,不能自已。举笔舐墨,依韵续诗二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眉批:按此诗乃欧阳公所作以讥荆公者,小说家不过借以成书,原非可信实事也。

写便写了,东坡愧心复萌:“倘此老出书房相待,见了此诗,当面抢白,不像晚辈体面。欲待袖去,以灭其迹,又恐荆公寻诗不见,带累徐伦。”思算不妥,只得仍将诗稿折叠,压于砚匣之下,盖上砚匣,步出书房。到大门首,取脚色手本,付与守门官吏,嘱付道:“老太师出堂,通禀一声,说苏某在此伺候多时。因初到京中,文表不曾收拾,明日早朝赍过表章,再来谒见。”说罢,骑马回下处去了。

不多时,荆公出堂。守门官吏,虽蒙苏爷嘱付,没有纸包相送,那个与他禀话,只将脚色手本和门簿缴纳。荆公也只当常规,未及观看。心下记着菊花诗二句未完韵,恰好徐伦从太医院取药回来,荆公唤徐伦送置东书房。荆公也随后入来,坐定,揭起砚匣,取出诗稿一看,问徐伦道:“适才何人到此?”徐伦跪下,禀道:“湖州府苏爷伺候老爷,曾到。”荆公看其字迹,也认得是苏学士之笔,口中不语,心下踌躇:“苏轼这个小畜生,虽遭挫折,轻薄之性不改!不道自己学疏才浅,敢来讥讪老夫!明日早朝,奏过官里,将他削职为民。”又想道:“且住,他也不晓得黄州菊花落瓣,也怪他不得!”叫徐伦取湖广缺官册籍来看。单看黄州府,余官俱在,只缺少个团练副使。荆公暗记在心,命徐伦将诗稿,贴于书房柱上。

明日早朝,密奏天子,言苏轼才力不及,左迁黄州团练副使。天下官员到京上表章,升降勾除,各自安命。惟有东坡心中不服,心下明知荆公为改诗触犯,公报私仇。没奈何,也只得谢恩,朝房中才卸朝服,长班禀道:“丞相爷出朝。”东坡露堂一恭,荆公肩舆中举手道:“午后老夫有一饭。”东坡领命。回下处修书,打发湖州跟官人役,兼本衙管家,往旧任接取家眷黄州相会。

午牌过后,东坡素服角带,写下新任黄州团练副使脚色手本,乘马来见丞相领饭。门吏通报。荆公分付请进到大堂拜见。荆公待以师生之礼。手下点茶。荆公开言道:“子瞻左迁黄州,乃圣上主意,老夫爱莫能助眉批:戴纱帽的,惯说谎话。子瞻莫错怪老夫否?”东坡道:“晚学生自知才力不及,岂敢怨老太师。”荆公笑道:“子瞻大力,岂有不及?只是到黄州为官,闲暇无事,还要读书博学。眉批:气杀人。”东坡目穷万卷,才压千人,今日劝他读书博学,还读什么样书!口中称谢道:“承老太师指教。”心下愈加不服。荆公为人至俭,肴不过四器,酒不过三杯,饭不过一箸。东坡告辞,荆公送下滴水檐前,携东坡手道:“老夫幼年灯窗十载,染成一症,老年举发,太医院看是痰火之症。虽然服药,难以除根。必得阳羡茶,方可治。有荆溪进贡阳羡茶,圣上就赐与老夫。老夫问太医院官如何烹服。太医院官说须用瞿塘中峡水。瞿塘在蜀,老夫几欲差人往取,未得其便,兼恐所差之人未必用心,子瞻桑梓之邦,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东坡领命,回相国寺。次日辞朝出京,星夜奔黄州道上。黄州合府官员知东坡天下有名才子,又是翰林谪官,出郭远迎。选良时吉日公堂上任。过月之后,家眷方到。东坡在黄州与蜀客陈季常为友。不过登山玩水,饮酒赋诗,军务民情,秋毫无涉。

同类推荐
  • 苏家坳纪事

    苏家坳纪事

    《苏家坳纪事》是一部充满了乡土味道的短篇小说集。作者以自己的故乡酉阳苏家坳为背景,将故乡的亲戚朋友的故事以散文娓娓道来,笔下的他们的生活平淡朴实,甚至生命卑微,历经苦难。虽然他们生在深山,但他们的命运也与国家紧密联系,折射出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前后的发展和变化。
  • 东瀛百鬼

    东瀛百鬼

    四十五夜,每夜为你讲述一个日本妖怪故事!为您精挑细选人面疮、飞头蛮、野箆坊、青女坊、濡女、提灯小僧、桥姬、尝女、裂口女等45篇日本妇孺皆知、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妖怪故事。每篇妖怪故事完结之后,作者详尽注解,向您讲明白这四十五个日本妖怪的来历与演变。
  • 白丝巾

    白丝巾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

    本书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富于史诗风格。老舍说这部小说是他从事写作以来写作时间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曾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 深夜将至,别吃罐头

    深夜将至,别吃罐头

    它是这样的一本短篇小说集结,一篇故事就是一个罐头,而每个罐头都期待能让你在某个私密的夜晚想起,不多不少,就只让你一个人想起:关于恐惧那张感官模糊又诱人的面孔。大概每个人都摆脱不了午夜一个人独处的心悸吧。只是你从来不知道让你辗转不安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来吧——85后台湾作家“不带剑”用令人惊艳的笔触,告诉你关于深夜的秘密。
热门推荐
  • 有狐九尾

    有狐九尾

    它可男可女,也可以与青楼女子风花雪月,可以与绝色美女洞房花烛,却不许她看别的男人一眼。甚至指责她是人尽可夫的贱人。它尖酸、刻薄、吝啬还很歹毒。它想吃她又不敢动手。它机关算尽,妄想成仙,却视生命如儿戏的——真小人。打不过它、骂不过它,她就只好逃,因为她不属于任何人,她属于自己,哪怕世人鄙夷她是个离经叛道的女人……谁知它却掐着她的脖子说:是你,是你把我变成一个只会到处争风吃醋的俗气男人然后又无情的抛弃!他是个单纯无暇,爱摆架子,无敌可爱,记吃不记打的大男人
  • 邪魔阎罗

    邪魔阎罗

    千年一梦,深渊殇语。他为她恢复瞳眸,化解千年冰封之心,承受万古之痛!可她却毁了他的眼,殇了他的心,践了他的情!
  • 绿草之洲

    绿草之洲

    人类有能力穿越时空,来到从前的21世纪初。
  • 恶霸先生,分居吧

    恶霸先生,分居吧

    透着肃杀之气的办公室纳,骆云海保持着优雅座姿,严肃的开口导:“倘若谁又好的建议能令你们嫂子回来跟我同居,连升三级!”手下立刻打断:“海哥,您岸脆打断自己的腿好了!”“哪条腿?”“倘然不是最重邀哪一条了,否则大嫂岂不是守活寡?”第二天,大家看到了自家伟大的领导者杵着拐杖出现在了会议室。
  • 你必须很爱我

    你必须很爱我

    余菲兰讨厌煽情,可偏偏,有那么一个人,爱她如生命。
  • 穿越时空爱上猪

    穿越时空爱上猪

    因为一次见义勇为,帮助了一位老奶奶捉住了小偷,老奶奶却说我红颜祸水我当时很无语,她说我的命运不在这里我不相信,马虎的回答了她,正转身走时,自己眼前一黑,晕了过去。醒来后发现自己在一片树林里,用余光看见了树上有一团白色,我自己又找不到路,只好赌一把,在地上捡起了石头,朝他扔去,我仍了就后悔了……
  • 加拿大华人文学史论:多元和整合

    加拿大华人文学史论:多元和整合

    本书从明朝中国人通过耶稣会士初识加拿大讲起,寻根溯源,给加华文学史辅以厚重的华侨史背景。本书论述了以温哥华为中心的西中部、以多伦多为中心的东部、以蒙特利尔为中心的法语区——的华人华裔文学(包括汉语、英语、法语和双语写作)的发展。上述三个区域的华人华裔文学是加华文学发展最为成熟的地方,聚集着最为主要的华人华裔作家。加华文学的历史演变和重要的作家、作品、社团,勾勒出加华文学的概貌,显示出它所具有的历史性、时代性和世界性;再以“北美华裔女性”、“族裔成长小说”和“自我译写”诸方面为话题,不仅挖掘出加华文学多元风貌的历史成因,而且深化了对一些主要加华文学作家和作品的研究,揭示出加华文学作品的内部联系,以及与美国华人文学创作的异同。作者视野开阔而悠远,思维缜密而周全,将纵向的历史梳理、板块状的扫描和个案的点式深入三者有机地结合,进行跨语种跨国界的整合和比较,全面又不失穿透性地勾画出了加拿大华人文学的面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朱颜辞岁月故

    朱颜辞岁月故

    我回望想看看我当初走过的路,我一步步细数,我经历的青春,我经历的故事。我只是一个生活的记录者,抬头向上看阳光正好。
  • 般泥洹后灌腊经

    般泥洹后灌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