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以上述的“雨伞的需求量”为例,小商贩的雨伞价格虽然比商店要高,但销量却比往日要红火,原因是天空突然降雨帮助了他,这也就是说“需求规律”中的“其他条件”发生变化了。面对天空的突然降雨,游客们为了不被淋成落汤鸡,只要小商贩的伞格不是“天价”,自己还能够承受得起,大多数的游人是会买的。但要是如果雨下得不大,而且很快就停了,那么小商贩的生意就要受影响,销量肯定要受影响。同理,你就能想明白为什么爱尔兰人在土豆价格高涨的时候,销量反而越好了。这是由于外界条件的限制,人们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也只能选择它了。由此说,“吉芬现象”并没有违背需求规律,它只是需求规律中的一种特殊情况罢了。
不做家务的皮特先生:比较优势
皮特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厨师,退休之后依然非常热衷于自己的厨师事业,经常去朋友家中,为他们的“派对”活动贡献自己的厨艺。其实,皮特先生不仅菜做的好吃,而且做家务更是利索。可是在家里,他从来不自己做家务、收拾屋子。而是请临时工来帮忙,在他人看来,临时工的工作质量远远不如皮特先生自己完成的好。于是就有朋友奇怪地问皮特先生:“你看你雇佣的临时工的工作质量还不如你自己的好,你为什么不自己做呢?”可皮特先生这样回答说:“我这样做就不合算了。”
至于为什么不合算?皮特先生从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概念中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
经济学小知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就需要放弃另一样东西,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它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简单地讲,就是指你为了从事某件事情而放弃其它事情的价值。
对于皮特先生来说,他如果自己花费1小时的时间整理家务,就会耽误了从事厨师的1小时时间,也就是说如果他自己花1小时整理家务,就浪费了1小时从事厨师的工钱了。
而比较优势是指皮特先生和临时工同做一件工作的机会成本大小。例如,同做一件家务,皮特先生只需要1小时,而临时工需要1.5小时,那说明皮特先生的效率要比临时工的高,皮特先生在做家务方面就占有绝对优势。假如皮特先生做厨师每小时的工钱是50美元,临时工若是不到皮特先生家里做临时工,而是到麦当劳店里打工,每小时的工钱为10美元。那么,皮特先生做1小时的家务,就要放弃1小时当厨师的收入,即50美元,即皮特先生的机会成本为50美元。而临时工做1.5小时的家务就要放弃到麦当劳店里的1.5小时工作,即15美元,即临时工做同样家务的机会成本为15美元。
由此,我们知道就做同一件家务,皮特先生若是自己做就需要50美元的机会成本,而如果让临时工做只需15美元的机会成本就够了。显而易见,机会成本小的一方有比较优势,即在做家务上请临时工比皮特先生自己做要有比较优势。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无论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贸易,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都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在上述的例子中,如果皮特先生是以低于50美元而高于10美元的价格雇佣临时工做家务,即皮特先生和临时工都能从中获得自己的利益,即工钱利益。如果皮特先生雇佣临时工做1.5小时的家务,每小时工钱15美元,1.5小时合计22.5美元。这样,皮特先生就能多用1小时的时间去做厨师,即能赚50美元,除了支付临时工的22.5美元之外,他还能剩下27.5美元。而临时工也就能比在麦当劳打工每小时多赚5美元,1.5小时就能多赚7.5美元。
经济学小知识: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是指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综上两人各自从事自己比较有优势的事情,然后又相互交换,这样双方都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从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就容易理解皮特先生所说的“合算”和“不合算”了。
在过去的岁月当中,对于贸易我们就认为是互通有无,而且通常看法就是强势的一方在贸易中总是欺负弱势的一方,而弱势的一方在贸易中总是处于劣势。其实,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并不科学。在双方的贸易中强的一方尽管生产率高,工作效率高,有绝对优势,但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他并不会在各方面都有比较优势;而弱的一方尽管生产率低,工作效率低,没有绝对优势,但必定在某些方面会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总之,贸易不是产生绝对优势,而是产生比较优势。各方无论绝对优势如何,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所以,贸易总是有利于双方。这也是经济全球化最终有利于各国的基本原因。
是享受还是债务:超前消费
有一个美国人在读完大学之后,靠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不久他就向银行申请贷款买一栋别墅。为了上班和生活更为方便,他又为自己买了车。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有品味,他给自己置办了很多高档的生活用品。然后他专心地上着班,为每个月偿还银行的贷款而紧张地工作,经过35年的努力,他终于偿还了银行的所有债务,开始过上了真正的自由自在的潇洒生活。
在中国北京这个繁华的城市里,有一位年轻人在此上完大学之后,也凭着自己的优秀融入了这个城市,在此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在就业之后,他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公司卖命,偶尔的时候还利用周末的时间为自己接点私活干着,目的就是为了多赚点钱,将来能够在北京给自己买一栋房子,让自己真正地立足北京。为了积攒买房子的钱,他在生活中省吃俭用,把自己的生活水平降到了最低点。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他30多年的奋斗和努力后,他终于一次性付清了房款。
同是买房一事,在此肯定所有的人都认为,美国人比中国人要聪明得多,因为美国人用35年的时间让自己过的是紧张而享受的生活,而中国人则用30多年的时间让自己过着紧张而拮据的生活。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之下,相信大多数人会更愿意选择前者的生活。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诸如上述中国人的选择和作风还是比较普遍,认为这样的作风比较稳定和保险。在很多中国人的意识里,他们根本就没有超前消费的概念,也不知道什么是超前消费享受,而且很少有人会去算这样一前一后的一笔经济账。
经济学小知识: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能给大众带来好处,美国人就因为借助银行的力量,让自己可以提前35年的时间住进属于自己的房子里面,所以说,借款投资是一种理性的消费行为。
对于贷款买房的超前消费行为,目前有很多的中国人对其采取的是一种观望的态度,这除了与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有关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房地产价位的居高不下有直接关系。
消费和投资都是经济学中的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虽然完全不同,但两者却息息相关。其实,我们进行投资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更好地消费,让消费者能从消费中得到更好的服务,而更好的消费又能给投资者巨大的利润回报,激励投资者继续进行更好的生产,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无论是投资也好,还是消费也好,都取决于个人的经济能力。如果你只有强烈的消费欲望,而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消费,消费也就不能正常进行,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进行消费,没有消费也就无法继续进行生产和投资。可是在实际中,有些消费很多人在短暂的时间内没有那个经济条件,在此情况下,提前消费这个概念就呼之欲出了。
提前消费,也就是拿明天和将来的钱,来满足目前和现在的生活需要,这种消费观念在世界消费市场中,已经越来越被认可,逐渐成了一种社会大趋势。
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一套房子就是几十万、几百万元,这样的楼房市价,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就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令很多人望而生畏。可对于那些有钱的人来说,他们虽然有钱购买房子,但也只要一两套房子够自己住就行了。更何况富人的比例比较小,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来说,它们面对的还是以社会的普通大众为主,普通大众才是房子的真正需要者。可是这样的人群很多人却买不起房子,房地产商出于自身的考虑和发展出发,认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大众从银行贷款,先买房住进去,然后再去还款。
向银行借款来消费,其实也就是一种投资。只是这种投资建立在你有能力偿还贷款的基础之上,银行要根据你的收入来衡量你的还款能力。而你借助银行的力量进行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自己创造未来的收益率。当住房投资收益率高时,显然美国人的借款买房就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而中国人因为害怕投资的风险,所以只能靠精打细算来攒钱,然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换一套房子。
可从银行的角度来说,美国人贷款买房,用了35年的时间偿还了贷款,这意味着他向银行缴纳了35年的利息,银行能从中获得不少收入,这当然是好事。而从中国人那里,银行没有获得半点收益。可要是美国人因为收入发生变化,提前还款了,那么银行从其中得到的利息就要少了,这对于银行来说是一种损失,所以,很多时候银行并不希望消费者都能够提前还款,只要按时还款就行了。中国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上海的房产市场出现大量提前还款的现象,银行因为收益受损,向消费者发出了红牌警告,这一“警告”引起了各界的大讨论,但始终是非难定。
通常来说,普通的工薪阶层都需要借助银行这一后台为购买房子做铺垫。如果缺少银行的资助,很多人的购房也只能是一个梦想。可是对于还款的期限,很多人的收入和支出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比如有的人购房还款期间,可能会因为改行经商,获得经济效益,于是资金充足起来了,就想提前还款了。而有的人可能在购买房子之后,碰到了突然的灾难,比如疾病、车祸等原因,房款的负担也就无力承担了。
因此,在此提醒所有的提前消费者,在签订借款合同时,要尽可能为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通常情况下,最好是保证能够按时还款。如果因为意外收入增加,则可以提前还款。
但曾令上海市民不解的是,因为提前还款现象的普遍,众多银行居然联手惩罚还款者,这让广大的购房者面临滞后还款和提前还款的双重违约风险,银行就犹如“老大”,自己说了算,这是一种不平等的消费行为。对于如何平衡提前消费给大众带来好处,而提前还贷又给银行带来负面效应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国家出台一种有效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