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4300000003

第3章 文明之火、人口大爆炸与女权社会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大概在旧石器时代中、后期,远古人类逐渐过渡到了母系氏族社会。但是如此重大的一个社会发展变迁,总不能平白无故就突然发生了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一社会变迁呢?从现有的资料我们可以查到一些解释,比如母系氏族社会按女性的血缘计算世系;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她们既是生活的组织者,又是氏族的管理者等等。但是这些解释只是表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现象或特征,如果用这些来解释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生原因,或许没有太强的说服力。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成了母系氏族社会呢?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我们或许要从生产力的发展上来寻找答案。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生产工具一直都是粗糙的打制石器,仅仅靠这些简陋的工具,生产力水平是不会有很大发展的。既然简陋的工具无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又是什么促进了远古人类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呢?笔者认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通过使用火来实现的,再直接点来说,是文明之火,奠定了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基础。

在远古人类还处于原始群落时期,因为担负着诞生新生命、延续族群发展这一重要责任,一个群落内若是没有女人,那么毫无疑问这个群落很快就会衰落、消失。所以一直以来,女人在群落里总是处于一个较高的地位,为了部落的延续发展,女人们一直被当成VIP严密地保护起来。

因为火的成熟使用,生产力水平得到发展,远古人类因为火而进入了最初的文明社会。因为火的使用,远古人类的寿命以及婴儿成活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原始群落的规模逐步壮大。为了能够养活多出来的人口,女人在社会生产中的优势(植物采集)逐渐体现出来,在族群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女人在群落中已经处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人类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就这样,人类的女权社会诞生了,现在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女权社会的形成过程。

在最初的原始群落中,远古人类获取食物的手段是非常单一的,那就是植物采集。因为人手少,为了采集到足够的食物,族群里的成年男女都要参加劳动,一起去采集食物。植物采集毕竟是个非常细致的活,需要很大的耐心,从性别特点上来说,这个工作更适合女子来做。所以在集体劳动中,男子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并不完全在于能采集到多少食物,往往更多的是保护妇女。我们不难想象,在采集食物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野兔,男子的注意力马上就被野兔给吸引了。每天都吃素,嘴里都能淡出个鸟来,若是能把这只兔子给抓住了,那不就可以改善一下伙食了?只见男子两眼放光,立刻撒丫子追了出去…半晌之后男子气喘吁吁地回来了,两手空空,原先惊喜的情绪此时已经荡然无存。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的妈妈,男子虽然没追上野兔,但也不是白忙活,最少男子意识到了一个事实:兔子太灵活了,居然能在奔跑的过程中突然来个90度转弯,光凭蛮力是追不上的。远古人类虽然远古,但毕竟也是人类,人类之所以能区别于一般动物,被称为人类,就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得到了开发,人类学会了思考和总结。这就意味着,远古人类在跌倒了之后不会就这么在原地趴着,他要爬起来,要想办法下次不跌倒,甚至还要想办法抓住兔子。就这样,一段时间之后,男子终于想到了抓住野兔的办法,那就是扔石头。但是想用石头打中兔子也没有那么容易的,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终于有一块石头打中了兔子。肉味是鲜美的,榜样的作用也是无限的,其他男子都来向他学习如何打兔子,这就形成了最原始的捕猎。大概是同样的过程,原始群落的男子学会了用坚硬细长的木棍在小溪里捉鱼,于是原始的渔业也诞生了。相对于无聊的植物采集而言,原始群落的男子们更喜欢捉鱼和捕猎这样有挑战的事业,而且鲜美的肉味也是群落里每一个人都很渴望的,于是原始群落开始有了社会分工,女子负责采集,男子负责渔猎。

植物采集业在远古女子的手里不断得到拓宽,通过不断尝试,能够吃的植物及果实种类越来越多;富有挑战的渔猎业在远古男子的手里也得到了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渔猎的成功率,远古男子开始通过打制石头来“制造”工具。采集业和渔猎业都得到了发展,即便是这样,原始群落里的男女依然会为了填饱肚皮而不懈奋斗,而且经常还会受到野兽的袭击。在那个时候,虽然已经有一些打制石器被“制造”出来,但是对于熊、虎等大型野兽以及狼群来说,这些打制石器是没有什么杀伤力的,如果被野兽盯上了无疑是一场灾难。直到远古人类开始学会使用火,燃烧的火堆让这些野兽不敢靠近,野兽对于远古人类的威胁才大大降低。火给远古人类带来了原始的文明,火可以用来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以及防寒,因为开始吃火烤食物,远古人类的身体开始变得健康,自然寿命也得到了延长。

远古人类对于火的认知也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远古社会没有常态的火,产生火的途径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晴天霹雳,大晴天的雷电点燃了树林里干枯的树枝,另外一个就是自然界的“凸透镜”点燃了一片干枯的树枝树叶,无论是哪一种途径产生的,我们姑且将之称为自然火。我们都知道,即便是到了现代,普通的动物对于火都是充满畏惧和好奇的。不难想象,对于这种未知的东西,远古人类第一次见到火,肯定也是既惊惧又好奇,因为这一奇特的现象远远超出了远古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或许是偶然间捡到了被自然火烤熟了的小动物,也或许是一窝烤熟了的鸟蛋,一个肚子饥饿的远古人类把它捡起来,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味道好极了!于是这个远古人类把这一窝烤熟了的鸟蛋都带了回去,其他的远古人吃了之后都情绪激动、赞不绝口,大家伙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这些鸟蛋是哪儿来的?它怎么会这么好吃?我们要是以后经常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就好了!一番讨论加上实地考察之后,远古人类开始认识到那可怕的火居然能拥有这等功效,于是全族群在以后的采集渔猎中,都特别注意寻找正在烧的自然火(自然火对于这些远古人类来说,或许就是天火了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这些远古人类又找到了一片正在燃烧的火,远古人类兴高采烈地将正在燃烧的大树枝带回了他们居住的山洞,从此过上了欣欣向荣的原始文明生活。这就是人类与普通动物的区别,几百万年前,动物就对火既害怕又好奇,几百万年后的今天,动物们对火依然还是既害怕又好奇。人类却在害怕与好奇之后,学会了如何使用火,甚至到后来的“制造”火,享受着火带来的文明生活。从西方神话的角度来说,第一个将燃烧的大树枝带到山洞的远古人,是不是就是普罗米修斯的原型呢?

对于远古人类来说,火无疑是个天大的好东西,随着远古人类对于火的使用及火种保存经验的积累,火逐渐得到了广泛使用,火的成熟使用也彻底改变了远古人类的生活,加速了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首先,火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远古人类抵御住了野兽的袭击,使得远古人类的意外死亡率大大降低;其次,火的温暖使得远古人类能够安然渡过漫长的寒冬,免于被冻死的厄运;最后,火的大规模使用,使得远古人类吃上了熟食,彻底告别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远古人类的体质得到改善,寿命得以延长,智力得到发育。综合以上三点因素,远古人类进入了第一次人口大发展时期,人口开始大幅度增加,群落逐步壮大,远古人类从最初的被动适应大自然,开始了主动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工程。虽然还仅仅是处在对大自然最原始的改造阶段,但是远古人类终于能够迈出这一步,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无疑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

群落的壮大,人口的增加,就直接意味着食物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而因为工具的简陋原始,远古人类通过渔猎能够获取的食物总是有限的,于是远古人类的食物来源就越来越依赖于原始的采集业。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地位”,原本就在群落中拥有很高地位的远古女子,因为在食物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今地位进一步提高。同时因为新生的下一代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氏族成员的世系只能根据母系的血统来决定,妇女在族群的威望也是越来越高,于是远古女子逐渐在群落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支配地位。就这样,母系氏族社会形成了,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女子处于支配地位,而男子处于从属地位。妇女从事植物采集、掌管公用工具、负责食物分配,而男子则负责干活,白天给她们家干活,晚上给她们干活,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还是乐此不疲的。

万事都不是绝对的,就像在男权社会里会出现女王、女皇或者强势的太后一样,在最初的女权社会里,同样也会出现社会地位非常之高的男子。这样的男子通常实力强大、寿命足够长、掌握足够的生活及生存常识,因为能在族群内发挥革命导师般的重要作用,在族群内也就能够拥有不一般的社会地位。

同类推荐
  • 少云情

    少云情

    赵云是很多看过三国故事的人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也是很多三国游戏玩家最喜欢选择的一个角色。但是三国演义对赵云描写并不很多,二十四史的三国志里更是寥寥几笔。曾经想找一本赵云的小说来读一读,却发现写赵云的人很多,但都是玄幻与穿越。于是有了写这本书的冲动!如果可以,我将在这本小说里用我所学历史知识大脉络,虚构部分人物情节,给读者架构一个历史潮流下的,一个有血有肉的常山赵子龙!
  • 重生大宋做官家

    重生大宋做官家

    赵构,大宋帝国皇帝,十二世纪全球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对内,他颁布了《大宋帝国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东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秩序;同时率军大破金、辽、夏、吐蕃、大理等国,沉重地打击了落后封建制度,捍卫了东方资本主义改革成果。对外,他多次发动伟大的天朝战争,成为了日本国王、漠北联盟的保护者、阿拉伯帝国的仲裁者、泛印度殖民领主。建立了庞大的大宋帝国主义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辉煌成就。新人新书,希望大家都多多支持,投资不亏哦,书友群810792499
  •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本书首次从原版《泰晤士报》翻译了莫理循作为该报驻华首席记者,在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时间发出了一系列的报道,旨在为研究辛亥革命提供新的史料。这些报道反映了莫理循对辛亥革命以及当时中国的认识,既客观地介绍了莫理循对中国改革和革命的如实报道,也显示了他支持袁世凯的一贯作风,还可以看出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国问题的干涉,比较集中地展现了莫理循外理中国与英国关系的过程和内容。为了帮助读者更理解莫理循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书中收录了窦坤的研究论文“莫理循与辛亥革命”,还摘录了部分莫理循在辛亥革命期间的通信。
  • 妖手物语

    妖手物语

    光绪年间,天降陨石,坑洞聚流成黑泽深潭;少年的父母被黑泽深潭中的妖物所杀,从此踏上复仇之路。
  • 大唐第一权相

    大唐第一权相

    一个来自二十三世纪的穿越者,穿越到了大业年间,成为李渊的参军,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默默不语许你余生

    默默不语许你余生

    墨言,你是我的一整个青春;可惜,我们的缘分只是前世被你欣赏而后掩埋的一朵花,短暂而美好。而我的25岁,遇到了那个埋葬我的人,他有着和你相似的名字,君莫语。我们的故事没有多少轰轰烈烈,但是平淡掩盖不了我们的深情。愿时光老去,我们不曾忘记彼此在青春遇见,那时的我们惊艳了彼此的时光。
  • 遮天之变曲

    遮天之变曲

    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让人向往。写一本我想象的遮天。
  • 续刊上海竹枝词

    续刊上海竹枝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盘点四十年:孟大鸣散文随笔选

    盘点四十年:孟大鸣散文随笔选

    作者用自己良好的文字功底形象的描绘出那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历史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值得一读。《大厂》系列叙事体散文——《偷来的生活》发在2009年第二期《散文》杂志,《工作服》发在2009年第五期《文学界》。省内外还有一些刊物,对这个长篇系列叙事体散文也感兴趣,稿件正在终审中。《盘点四十年》这本散文随笔选,没选《大厂》系列散文只言片字,是考虑到《大厂》系列的系列性和连贯性。
  • 举世争锋

    举世争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一段不是天才的平凡少年崛起,这是一场不能被时间长河所遗忘的璀璨传奇!唐峰,一个肩负血海深仇的少年,一个误被卷入天下之争的少年,一个为自己梦想而坚持的少年!且看他如何在这腥风血雨中翻云覆雨,独步天下!
  • 网游之凡尘炼心

    网游之凡尘炼心

    昆仑山上,白衣纶巾,面如冠玉,青年持剑立于山地,剑光如芒,锐利无匹,直叫旁人心胆惊。青年冷冷的扫了一眼围在自己四周的一群手持刀刃的黑袍人,不禁冷笑道:“万魔门的手伸得够长呀,敢在我无极门放肆。”
  • 地铁邂逅

    地铁邂逅

    张宇康是一名平凡的高二学生,他的同桌是一位内向腼腆的女孩,为了能跟她聊天,张宇康也是想尽了办法,每每看到她,张宇康总是会怦然心动,动力总会源源不断地涌上来,由此慢慢的转变为追求她,可是她迫于压力却身不由己。偶然一次地铁上的巧合,让他和另外一位女生碰出了火花,让一次次事件的发生,也悄然改变着众多人的命运,她是否能回心转意?张宇康的成长之路又是否如他所愿呢?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青春爱情故事正在上演……
  • 锦书难托花易落

    锦书难托花易落

    花已落,终难相逢。沈园还在,锦书却难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