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冷战结束及欧盟一体化,欧洲人有了更多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内部意识形态矛盾弱化。而欧洲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宗教及移民矛盾则愈加明显——欧洲人担心土耳其成为恐怖主义进入欧洲的通道,以及大量穆斯林通过这里拥入带给欧洲威胁。所有这些,都让土耳其变得“亚洲不像亚洲,欧洲不像欧洲”——500年前跨三洲是其资本,而500年后这倒成为他们脱亚入欧的最大绊脚石,历史就是这么耐人寻味。
而奥斯曼帝国的另一项具有影响力的遗产,便是泛突厥主义——理想化地认为可以把800年前中亚的老乡们号召起来,建立一个“大突厥民族”。甚至打算把匈奴民族都拉到这个神话里。
然而,匈奴西迁和突厥西迁这两个游牧民族大事件发生的历史太过漫长,中间经历无数次的文化分化,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想法,甚至还与奥斯曼帝国大打出手。所以,没有哪个国家会把土耳其人的这一想法当盘菜。当然,这些游牧民族的历史遗留问题实实在在地带给了各国一些头疼的事件。
意大利战争和欧洲转折点
15世纪的意大利半岛,正经历着文艺复兴的洗礼,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灿烂。然而在政治上,却陷入西罗马帝国之后最复杂的阶段。
从南到北,意大利半岛分裂为那不勒斯王国、教皇国、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以及其他一些小公国。其中,那不勒斯占了意大利半岛近半的领土;教皇国地处中部,占有罗马;威尼斯和米兰在北边各分东西。
各王国领土各有大小,但大致维持着政治均势。但问题是,这些意大利半岛国家总是习惯性地在内争时,寻求外国的支持,这使得国外势力对意大利事务愈加感兴趣。
15世纪后半叶,意大利半岛诸国之间互有争夺。各国曾尝试制定一套复杂的机制以使半岛长久和平并组建统一的对外战线,但从未得到实现。
而历史上一旦某地区陷入这种乱象后,战争就难以避免。
战争的起因是,1494年,米兰大公斯福查为打破其叔父的专权,向其岳父即那不勒斯国王求助。有鉴于此,其叔父请求法兰西国王查理八世出兵相助。
此时的法兰西王国,已经从英法百年战争中恢复过来。这场战争虽然持久而惨烈,但战争结果也使它摆脱了多方面的限制,使得国力迅速恢复发展,人口远超西欧其他国家,并拥有欧洲最强大的常备军。尽管东边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伸手索要领土,英王亨利七世还在盘算着给法兰西找麻烦,但面对这时的法兰西,他们都没有足够的力量开启战端。
所有这些环境,让法国人可以放心地追逐意大利半岛的控制权。
法国的南面是伊比利亚半岛,这里先后经历了罗马人、西哥特人、阿拉伯人的统治。到15世纪,随着收复失地战争的进行,穆斯林势力渐渐退出这一地区的政治舞台。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成为半岛主要国家,并通过一系列政治联姻,不断加强王室力量,西班牙渐渐成为地中海西岸强国。
由于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都是贫瘠的土地,西班牙人比法国人更依赖军事冒险,故而被看做好战的民族。更重要的是,西班牙重要组成部分——阿拉贡王室与法国安茹家族早已在争夺意大利半岛南部,阿拉贡国王陆续拥有西西里岛、撒丁岛等领土,自然希望能进一步北上。
另一支欧洲势力——德意志的战略意图是,以默许法国人在意大利半岛南部的扩张,换取法国人对它打击意大利北部威尼斯共和国的支持,并与米兰公国联盟,将威尼斯共和国赶出大陆,从而往南推进到罗马。
从欧洲范围来看,在意大利城邦国家纷争再起之时,欧洲诸国已经具备了干涉半岛事务的充分条件,特别是西班牙和法国,已成为强大而统一的近代国家。它们急于对外扩张,以开拓国家疆土,攫取物资,扩大声誉。而意大利半岛经济富足但内部分裂,自然成为大国对外扩张的主要目标。
当查理八世的大军长驱直入亚平宁半岛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迅速卷入。但经过65年之后,法国与西班牙缔结《卡托—康布雷西和约》,意大利半岛控制权争夺战结束,西班牙在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和撒丁的统治得以巩固,意大利的分裂局面依然继续。
这一场霸权争夺战,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欧洲争霸战。战争使意大利半岛的经济一落千丈,在佛罗伦萨,尼绒年产量从15世纪末的2.5万匹下降到1530年至1540年间的几百匹。到17世纪,意大利的经济特别是手工业进一步衰落。随着航海技术和新航路的开辟,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开始削弱,客观上促成了欧洲政治经济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一个以西欧为中心的欧洲国家体系初步形成。
围绕着这场战争,各欧洲主要国家相继卷入。而欧洲各国在意大利战争期间以及战后所展开的外交表明,各欧洲国家不能只由一个大国说了算,从而呼唤出了多极化、相互制约的欧洲各国关系。而为了支持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法国政府尤其重视铸炮业、造船业和印刷业,金属的生产受到刺激,采矿业日益兴隆。并开凿运河、筑路架桥,限制地方关卡,促进度量衡统一,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改善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环境。
三十年战争重新洗牌
查理曼帝国分裂成东、西、中法兰克帝国之后,东法兰克帝国的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最高统治者。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神圣帝国”的称号。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神圣罗马帝国”为官方头衔,直到1806年。
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中央皇权渐渐对各邦诸侯失去控制力。信奉新教的诸侯与信奉天主教的诸侯国利用宗教纠纷为掩饰,进行无休止的地盘争夺战。
对于这一点,中央政府的做法是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天主教诸侯国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了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而西边的老对手——法兰西王国为了制衡神圣罗马帝国,更愿意看到一个分裂的德意志,所以支持新教贵族反抗皇权。
其他欧洲国家方面,丹麦、瑞典对北海、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很感兴趣,荷兰和英国对一个在北欧不断扩张的德意志势力也感到不安,尤其是英国,与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分支政权已经发生利益冲突。
由此,战争分成两派: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和反哈布斯堡同盟。
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西班牙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组成,支持者有罗马教皇、波兰立陶宛王国;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有法国、瑞典、丹麦、荷兰、英国、俄国,站在这一边的还有德意志国内的新教派诸侯,如捷克、特兰西瓦尼亚,以及意大利反哈布斯堡派系。
奥斯曼帝国虽然未参加三十年战争,但却指望利用这次战争来巩固自己在巴尔干的地位。被看做“基督教先锋”的奥地利若战败,可使奥斯曼帝国摆脱其在欧洲西进的主要敌人。
谁家有内乱,最高兴的莫过于邻居们——这就是当时欧洲诸国关系的最大特点,特别是法兰西和德意志这对老冤家。
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希米亚(今捷克)反抗神圣罗马帝国对新教徒的迫害。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发生新教徒起义,起义者冲进王宫,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两名钦差从窗口扔入壕沟,史称“扔出窗外事件”,并成立临时政府,宣布独立,于次年自行选出波希米亚国王。
神圣罗马帝国自然容不得在自己腹地发生这样的事。1623年,波希米亚和普法尔茨联军被天主教同盟军所败,国王逃亡荷兰,波希米亚重新纳入神圣罗马帝国版图。
法兰西、丹麦、瑞典对这样的战果感到不能容忍,荷兰则早在1621年就与西班牙开战,英王则担心自己女婿也就是逃往荷兰的腓烈特五世的命运。1625年,法国首相提议英国、荷兰、丹麦结成联盟,丹麦出人,英国与荷兰在幕后支持,三十年战争由此进入第二阶段。
丹麦人很快占领神圣罗马帝国西北部,而英军则占领了波希米亚西部。然而1628年,神圣罗马帝国击败丹麦和英军,并将势力扩大到波罗的海,丹麦被迫保证不再插手神圣罗马帝国“内部事务”。
对于神圣罗马帝国扩张到波罗的海并建立强大舰队这一情况,瑞典人很不安。1630年,在法国人的赞助下,瑞典军队南下,在波美拉尼亚登陆,一路攻城略地。然而数度战败的神圣罗马帝国与西班牙会盟,于1634年大败瑞典军,迫其退回波罗的海。
十几年来哈布斯堡皇室的一再反击成功,让一直在背后“借刀杀人”的法兰西大为震惊,并直接出兵干预,与瑞典联合对付哈布斯堡皇帝。而战争由此进入了新的阶段——全欧混战。
法国出兵干预之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盟军兵分两路夹击法国,一度兵锋直入巴黎,但最后为法军所败。1638年8月,法国海军打败举世闻名的西班牙海军。1639年10月,西班牙海军的主力更被原来默默无闻的荷兰海军歼灭。1642年,瑞典军的胜利使得当年战败的丹麦人担心日后受其所制,便趁瑞典人后方空虚之际向瑞典宣战。当然丹麦人这次还是没讨到好处,最后被瑞典荷兰联军所败。
1645年,瑞典军在波希米亚大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1648年,法国、瑞典联军再度完胜。而此时双方皆已元气大伤,于是达成和解协议。
由于这场战争主要发生在德意志境内,其经济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原有1800万人口,在战争中至少失去了600万。战后割地给战胜国及各诸侯国,原本广阔的疆域被划分为300个诸侯领地和1000个独立的骑士领地,皇帝的集权梦想破灭,神圣罗马帝国进一步走向了内部分裂。西班牙也因全面失利,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由于新教派取得合法地位,教皇的权势一落千丈。
战胜国方面,荷兰与瑞典获得了独立保障,荷兰一跃成为新的海上霸主;瑞典则不但得到了巨额赔款,还得到了波罗的海南岸的大片土地,从此成为北欧强国。但瑞典也因福得祸:引起了丹麦、日耳曼北部各邦的忌恨,加上西有荷兰、英国,东有俄国,多方受制约,最终还是没能保住其北欧强国的地位。
至于法国,则替代哈布斯堡王朝,成为新的欧洲霸主。而战后和约对各邦国宣战、媾和权力的规定,则成了欧洲现代国际关系的起点,将欧洲国际关系体系带入了一个新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