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之一,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除了“放眼世界”之外,还盘算着在欧洲大陆也谋求霸主地位。当时西欧大陆存在着两股强大势力:法兰西王国、神圣罗马帝国,二者你来我往,争得不可开交。欧洲大陆之外的英格兰王国,则可以置身于大陆事务之外,只有在法兰西与神圣罗马帝国双方势力发生严重倾斜时才会出手干涉——这使得英国人可以在保护自己的基础上发展对外战略。
而西班牙错就错在——即便你在海外很牛,但你在欧洲本土的话语权连老三都算不上,以这样一个身份参与欧洲争霸,吃力不讨好,被削弱的概率是极高的。
原因之二,是北欧国家的贸易崛起速度远高于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伊比利亚半岛对外输出的产品几乎全是原料,之所以他们能比北欧国家更先走向世界,仅仅是因为他们具备更好的地理位置和航海技术,而不是强有力的生产力和经济动力。这使得他们没法充分利用及消化这个扩张以后的庞大帝国。这里有一个明显的佐证——大批从美洲进入的金银,引起了急速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为北欧的两倍,这使其产品渐渐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海外扩张,最终是为西北欧诸国做了嫁衣——他们从海外所掠夺的仅仅是供贵族无度花销的财富而已。这些表面上的繁荣和风光,却使得他们忘记了在发家致富的同时应该改革制度这一历史规律。而这成为伊比利亚半岛国家昙花一现、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的原因。
用中国俗话来说,就是——人生得意,勿忘形。
荷兰人的黄金时代
荷兰位处欧洲大陆西北部,面积仅为4.1万平方公里。通常人们称它为荷兰,但它的正式国名是尼德兰王国,荷兰只是这个王国中最大的行省的名称——原先这里属于哈布斯堡王朝,后被分给西班牙的腓力二世,由此爆发了反抗西班牙人的80年战争,进而取得七省独立。
17世纪,这个小小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它们游弋在世界的各个大洋中,几乎垄断了全球的远洋贸易,当时英、法两国的远洋贸易总额加起来才勉强和它相当——江湖人称“海上马车夫”。而对中国人而言,最直接的印象就是荷兰人对台湾的入侵。
然而荷兰得到这一海上霸主地位,却是几经磨难。
荷兰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低于海平面,但却是莱茵河、马斯河等欧洲大河的入河口所在地,这使得其具备了商品集散地的优势。在17世纪,仅有100万人口的荷兰,依靠鲱鱼生活的人口就有20万。荷兰人把从鲱鱼市场赚来的钱,花在了造船上。
为了能竞争过英国,荷兰人冒着风险,设计出不安装武器的船只,降低了制造成本,并大大提高了产量,这是当时其他国家所不能相比的。又通过做大船身、减小甲板的方式,减少了要缴的税,使得他们在海上贸易中占据了优势。17世纪上半叶,它拥有商船1.6万艘,是法国、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荷兰商人的足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
为了加强对东方商品路线的控制以谋得更大利益,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这使得以往能从地中海东岸国家得到东方商品的英国、荷兰人很着急——既然不能从这条路取得,那干脆就自己派船队去东方买。
16世纪末叶,荷兰人开始挑战葡萄牙人在东方航线的霸权。而在这个时期,西北欧诸国认为,既然强大的西班牙海军惹不起,那么相对弱小的葡萄牙人总惹得起。
不过随着伊比利亚半岛国家在欧洲大棋盘中的衰落,西北欧国家渐渐发现,其实他们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16世纪后半叶,发生了一件大事——随着英国女王默许英国海盗不断袭扰西班牙的货船,两国矛盾愈加激烈,除了新旧教派对立外,英国允许尼德兰使用英国港口攻击西班牙,而西班牙则支持爱尔兰与英国搞分裂。1588年,西班牙国王率“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却被英国人所打败——这成为西班牙海上霸主地位衰落的标志。
在东方,印度尼西亚的统治者利用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竞争,坐地起价。为了取得更大利益,荷兰人于1602年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被授予开战、讲和、夺取外国船只、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
简单说,这就是一个“海外荷兰政府”。同期的英国也拥有这样的东印度公司,但其权力远逊于荷兰方面。主要原因是荷兰政府更清楚地看到海外商业的重要性,并且英国此时还处于农业社会。
这时的英国人在海外的实力还远远无法和“海上马车夫”相比——早在1600年,荷兰人的商船便达到1万艘,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其国内造船业高度产业化,极好地控制了成本。直到18世纪,英国人的商船运输业才达到荷兰人的水平。而在17世纪中叶,荷兰的对外贸易额占到了全球的一半。
一开始,荷兰人明智地认识到,葡萄牙人在东方的失败是因为将时间和精力过多地花费在对东方领土的征服上,所以警告东印度公司不要过多地插手当地的军政事务。然而在这时期的西方殖民扩张过程,这种想法似乎过于理想化——要在海外取得贸易垄断权,只能通过设立军事据点。随着荷兰的海外扩张,其军事干涉范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他们把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从印度尼西亚、马六甲、锡兰赶走,垄断了这里的对外贸易。
1604年,荷兰人占领中国明朝的澎湖,被逼退;1622年再犯,并于1624年占领台湾,直到1662年才被郑成功所驱逐。
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好望角的控制权。
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
在南美洲,他们接管了西班牙、葡萄牙所未能深入开发的资源,打打停停地占领了巴西海岸。
在北美大陆的哈德孙河口,他们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城——这就是今天的纽约。
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与以往欧洲外交官不同的是,荷兰人愿意接受苛刻的跪拜礼。他们的理由是:我们不想和钱过不去。
荷兰人走上了黄金时代。
然而“海上马车夫”在迅速崛起之后,18世纪渐渐走向了衰弱——落后于它的近邻英国、法国。
除了因为英、法两国海上实力大为加强之外,荷兰人自己的选择也是一大因素——1652年至1674年,他们因海事利益纠纷,与英国开战。1667年至1713年,又与法国开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荷兰人吃尽苦头,实力大降。
第一次英荷战争发生在1652年至1654年。英国人刚从内战中走出,恢复对外扩张路线。1651年,英国立法禁止荷兰参与英国海上贸易——荷兰人的商船在成本上有优势,这让英国人很不爽。1652年5月,两国舰队在多佛海峡发生冲突,7月8日正式宣战。英国海军封锁了多佛海峡和北海,拦截荷兰商船。荷兰组织舰队护航,双方由贸易战渐渐发展为争夺制海权的决战。次年,荷兰海军主力被英军击败,英国控制了制海权,这使得本土地盘狭小、依靠对外贸易生存的荷兰经济陷于瘫痪。
战争的胜利,与英国雄厚的工业实力有直接关系——能够迅速补充战力、战略指导思想的正确和其海军的装备、数量、火力乃至战术水平都要优于荷兰。1654年,两国签订和约,“海上马车夫”被迫承认英国人的海上霸主地位。
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在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新的英国国王颁布了对荷兰人更为不利的《航海条例》,但此时英国经过远征爱尔兰、苏格兰,以及对西班牙的战争,海军战斗力比几年前大为下降。而荷兰方面则一直寻求重夺制海权的时机。至1664年,海军已拥有103艘大型战舰、4869门火炮,官兵21631人。
1664年4月,英国海军远征队占领了荷兰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将其重新命名为纽约,并占领了荷兰人在非洲的殖民地。1665年,荷兰正式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
英国舰队在洛斯托夫特海战中重创荷兰舰队,而法国、丹麦与荷兰结成反英同盟。次年,经过修整的荷兰舰队击败了英国舰队,并攻入泰晤士河,攻打伦敦,但遭重创。同年9月10日,伦敦发生大火,城市大部遭焚毁,无力继续战争,试图与荷兰和谈。荷兰舰队趁机于次年6月19日进入泰晤士河,偷袭了伦敦,歼灭了驻泊泰晤士河的英国舰队,破坏了船厂,并封锁了泰晤士河口。
1667年7月,英国被迫签订《布雷达和约》,作出了让步,放弃了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方面的权益,并归还了在战争期间抢占的荷属南美洲的苏里南;荷兰正式割让哈得孙流域和新阿姆斯特丹——现在的纽约,并承认西印度群岛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这个和约实际上意味着英、荷两国在殖民角逐中划分了势力范围。第二次英荷海战随之落下了帷幕。
第三次英荷战争实际上也是荷法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英荷海上争夺的最后阶段。战争使得欧洲的许多国家卷入其间——比如一直就图谋瓜分荷兰的法国。而英国对于上一次战争中的让步耿耿于怀,心有不甘。于是,英、法在利益上达成了一致,法王路易十四贿赂了英王,双方签订密约。1672年,英国突袭荷兰商船队,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同时,法军从陆地上进攻荷兰,势如破竹——荷兰的陆军实力相比法军,实在过于弱势。
荷兰无法低挡法军进攻,被迫掘开海堤淹没国土,才使法军撤退。1673年3月,荷兰海军击退英国舰队。6月,英法联合舰队与荷兰进行了两次斯库内维尔海战。8月,法国退出战争,而英、荷都无力继续战争,于1674年2月签订和约,战争结束。
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体上说,荷兰的海上实力大为削弱。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从此“海上马车夫”把海上霸权让给了英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欧洲国家的海上霸权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国进一步鼓励造船工业的发展,以增加本国船只数量,以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海战,进行更大的海外贸易,使得西欧地区的远洋产业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在荷兰吃败仗的背后,主要因素是荷兰人的本土资源太过缺乏——面积仅有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严重匮乏。法国人当时是欧洲大陆的绝对强国,有地盘,有人口,有农业,有出海口,有殖民地。英国人不但可以游离于欧洲大陆纷争之外,也比荷兰人拥有更多的本土自然资源。此外,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盘也迅速增长,而荷兰人此时仅经营着南非南端的一小块土地。
所以,荷兰人在争霸路上让位于英国和法国,主因是资源的劣势。而在200年后,美、苏取代英、法之霸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亦是因为此种优势——美国居于纷争之外,机动性强,正如此时的英国;而苏联拥有庞大的纵深优势,资源雄厚,正如此时的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