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11月,扼守黑海与地中海之海峡要塞的土耳其在德国的拉拢下,加入战局以拖住俄国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战局——俄国很难得到英法从地中海运进黑海来的援助物资。协约国很卖力地想突破海峡防线,在战舰无法轰开封锁后,甚至打算走陆路,但皆以失败告终,只能无奈地面对被封锁的事实。此外,奥斯曼土耳其人还可以威胁英国人在苏伊士运河的物资航线。
然而,这次站错队,对奥斯曼帝国是次极为致命的打击。
德国人总结了1914年西线战事的教训,认为短期内想要取得对英法联军的胜利难度太高,倒不如将重点放在东线俄军,迫使俄军投降后再回头收拾英法。1915年2月、5月、8月,德国、奥匈帝国联军在东线发起三波攻势,大胜,俄国失去波兰、立陶宛。至夏末时,战线已经向东推移了200英里,俄国损失重大,伤亡200万人,丢失15%领土,失去10%的铁路以及30%的工业,平民人口损失达20%。这一年,沙皇专制政权遭受了无法复原的打击,为后来的共产主义革命作了铺垫。
看到俄国人的大败,以及英法舰队无法突破海峡援助俄国人,原本就倾向于同盟国集团的保加利亚于1915年10月加入同盟国一边。这直接导致了塞尔维亚的灭亡——西北有德国、奥匈帝联军,东有保加利亚,三面受敌,至年底,塞尔维亚全境沦陷。
意大利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问题上存在利益之争,而这成了协约国可以利用的一个条件。为了拉拢意大利,协约国提出,可以把亚得里亚海对岸这块意大利最喜欢的地盘,以及打败土耳其之后的另一块地盘分给它。这一条件显然正中意大利人下怀,1915年5月,意大利人从中立态度转向协约国并加入战争。而对协约国来说,意大利人的加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奥斯曼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这一损失。双方力量由此又得到一次均衡。
德奥联军在东线取得巨大进展后,俄军虽损失惨重,但并未被摧毁——德奥联军在东线解决战斗的设想无法达成,陷入阵地战。德军又开始盘算——西线法军久战,已经疲惫,只是英军靠着源源不断的海外支援在撑着。再加把劲,逼退英军、打击英军的海上运输,这样就比较好收拾法国了。
1916年,德国在西线猛攻法国重镇凡尔登,不果,双方伤亡都近80万。为分化德军的压力,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主动发动进攻,首次使用了坦克。奥匈帝国方面则为了配合凡尔登战役,向转投协约国的意大利北部进攻。意大利人招架不住,开始往半岛退缩。
此时如果奥匈帝国一路吞食意大利半岛,势必影响整个战局——俄国人很清楚这一点,并且在次月开始主动进攻奥匈帝国东部地区,造成奥匈帝国巨大兵力损失。效果是明显的,奥匈帝国很快就停止了在意大利北部威尼斯平原的进攻。
黑海西面的罗马尼亚此时并没加入战局,但在看到德国人在凡尔登进攻失败,以及俄军大败奥匈军队后,亦向奥匈帝国宣战。这种态度让同盟国感觉有必要加以“教训”——免得其他中立国仿效罗马尼亚。德国、奥匈、比利时、奥斯曼军队以压倒性兵力优势突袭罗马尼亚,至1916年年底,罗马尼亚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国土——包括首都。
而整个1916年,同盟国、协约国双方在东西战线上的战斗力基本都有相当大的削弱——各有胜负,就像互砸石头一样,双方都浑身是血,但还没到倒下的程度。
战争进入1917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俄国发生了革命、美国人加入战局。而实际上在这时,漫长的消耗战已经让双方阵营的平头百姓感到不安,并期待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德国国会以212票对126票通过《和平决议》,奥匈帝国的年轻皇帝开始秘密议和,英国的前外交大臣则预言:如果不采取某种方法结束冲突,西方文明就会在战火中崩溃。
1917年,俄国国内经济生活极端困难,爆发全国性示威、罢工。对外作战的失败,更加重了国内矛盾。1917年11月7日的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1月8日,新政府提出停战谈判建议。
协约国方面,考虑到俄国人在东方战线可以牵制大量德奥军队,自然拒绝此建议。而德国对这一建议则是求之不得,因为可以抽出兵力集中于西线解决英、法。结果,12月5日签订苏、德暂时停战协定,3月3日签订和约。和约中,俄国交出波兰、波罗的海沿岸诸省、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交出的地区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英里领土。更具灾难性的是,这些地区有着俄国四分之三的铁和煤矿,并且包括俄国一半的工厂,以及三分之一的产粮区。
不过,苏联虽然失去了大片领土,但新生的政权却避免了因战乱而迅速被颠覆。
西线战场上,法国的陆军是主力,已然大伤元气,而英国人的优势则是在海军。德国人意识到,可以用海军封锁英吉利海峡,困住英国人迫其投降,并把法国人孤立在欧洲大陆上,但这将增加美国人参加的危险。于是德国人从1916年就开始打击英国人的船只,而到了1917年,德国人变得疯狂,对攻击目标不加限制——任何出现在英吉利海峡上的船只,不论是哪个国家的,照打不误。
这当中自然少不了美国人的船——而这成了美国向德宣战的直接理由。
对于美国人来说,出手是早晚的,只是,时间点的选择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经济利益,甚至是未来的国家运势。
在此前,美国人奉行中立政策,大发战争财——大量的订单从协约国、同盟国飞向美国。军备产品供不应求,贸易顺差剧增。大量的战时军费开支,使得协约国不得不向暴富起来的美国人贷款,使得美国人和协约国的利益绑到一块——如果欠钱的顾客破产,债主就血本无归。
美国人希望看到的是战争持续下去并且维持一种平衡状态,这样不但可以削弱欧洲各国力量,自己也可以通过卖军需战略物质,大发战争财。但俄国人的退出,使得美国人这一希望破灭——德国人腾出手来专攻西线,一旦德、奥打败英、法,得到世界霸权地位,对美国的经济利益就会形成挑战。
如果此时再不出兵对德作战,等到英、法败局已定后,就难有作战良机了。
不过,仅凭德国人炸掉自己几条商船这个理由,还不足以把美国大兵“煽动”起来运到欧洲大陆去卖命——美国人又找了另一条理由:为削弱美国人对协约国的援助,德国人鼓动墨西哥人对美作战以牵制美国(美国西部大片领土是从墨西哥手上夺来的),报酬是把美国西南部的墨西哥旧地还给墨西哥。德国人发给墨西哥的这些情报被美国人截获,而这是一件足以让美国人愤怒的事——它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安全。
有了以上“战争理由”,美国人顺利进行了战争动员,在1918年,调派了150万大兵前往欧洲大陆作战。
从美国参战那一天起,一战正式进入全球阶段——之前日本人虽然对德宣战,但动作不大,也就是“喊喊口号”。在美国人宣布参战之后,巴尔干半岛上唯一一个中立国——希腊,亦宣布站到协约国一边参战,次年他们进攻了马其顿,迫使保加利亚退出战争。
1918年,德国已经把东部军队西调。3月到7月,德军发动五次进攻,均被协约国击退。等到7月之后,美国人的150万大军正式投入前线战斗,协约国的指挥官每个月都可以得到一支新的生力军,顿时有了发动总攻的底气——7月、8月、10月三度进攻,德军全线崩溃。同盟国一个接一个地投降,保加利亚于9月30日,奥斯曼帝国于10月31日,奥匈帝国于11月3日宣布投降。奥匈帝国爆发民族起义,多民族宣布独立。德国亦发生起义事件,11月9日柏林起义成功,10日德皇逃亡荷兰,11日德国投降并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
在许多人眼里,第一次世界大战从范围上看只能算是“欧洲大战”,因为战争基本就只在欧洲打。之所以它被定义为“世界大战”,是因为这场战争虽然以欧洲为主,但却引起了一场影响至今的世界范围内大国格局重组——
首先,在战胜国方面,头号帝国——英国虽然取得了战争胜利,人员伤亡亦没有法国那么大,但作为唇亡齿寒的邻居,英国人实在是没有少出力:战前美国人欠他们30亿美元,可到了战后,他们倒欠美国人41亿美元。其金融地位大受影响,从此失去了头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虽然其海军仍居世界首位,但其实力在与德国人的消耗中大大削弱。战后虽然从德国人和奥斯曼帝国手上得到了一些地盘,但这些殖民地的人民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有了民族主义觉悟,随时可能出现不稳定事件。
总而言之,英国人在一战之后,虽然政治上仍占头把交椅,但国家实力已经被美国超越。
法国人的损失远比英国人大得多——他们是一战中伤亡最多的。并且许多主要战役在其经济发达的地区进行,所受损失极大,战争费用引起的债务也远超英国。这些使得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极其虚弱。唯一的好处,就是德国这个老对手战败了——1870年普法战争后,他们要向德国赔款并使德国强大起来,而现在则可以反过来让德国向自己赔钱用以恢复元气。
虽然德国很快就重新崛起,但这时候谁又能想到呢?
俄国革命后的苏联政府仍然处于巩固时期,没啥精力过问西边的事。以往,法国人可以和东边的俄国人联合起来,对抗、限制德国。现在,俄国变成苏联,和新政府打交道似乎没有以前那么“靠谱”。法国人便寄希望于最大限度地削弱甚至是肢解战败后的德国,以及与东欧、巴尔干国家多打交道、建立盟约,以形成对德国的战略夹击,在废墟中成长为新一代欧洲领导人乃至世界霸主。
但这并不是英国人想看到的——英国人不希望自己的领导地位被法国人挑战,因此反对肢解德国,想用德国来牵制法国。不过,矛盾的英国人又希望与法国达成某种默契,抵制越来越强大的美国人,以维护自己的地位。总之,英国人还是如几百年来那样,希望欧洲大陆能出现一种均势格局。
意大利虽属战胜国之一,但其本身经济、军事力量不足,在战争中影响不大,在世界上的地位远在美、英、法之下。一战结束后,意大利人希望在奥匈帝国这个老冤家身上多分一块肉——但这恰与南斯拉夫的利益发生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