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2000000033

第33章

“诺门罕离欧洲战场很远,但它与欧洲战场至关密切。对于侵略成性的日军、侵略成性的日本,如果不打怕它,我们就将面临两面受敌的麻烦。”斯大林说着,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没有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战争降临时就没有足够抵御外来侵略的武器和能力,苏维埃政权就可能跨台。但是人民的生活也应得到应有的改善,得不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就得不到人民的拥护。”朱可夫想着,轻轻地抚摩起新战机……朱可夫经过反复考虑,确定反攻的日子为8月20日……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里,斯大林左手握着烟斗,一口接一口地吸着,雪茄浓烈的气味弥漫了空间。他的思绪也在翻腾着。

一份份情报摆放在办公桌上。这些或从对手内部获取、或从公开渠道得到、抑或已经既成事实的情报,一份紧似一份地报告着西线的形势。

在欧洲,在苏联的西部,战争形势日益急迫。由于英国、法国推行绥靖政策,希特勒采取的毁约扩军措施都如意得呈。1938年3月,德军入侵奥地利,迫使奥地利与德国签署了“联合”文件,成为德国的一个省。1939年3月,德国呑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使其丰富的矿藏和发达的工业全部落入德国手中,使英法在未来对德作战中减少了30多个盟军师的兵力,大大改善了德国的战略地位。

在远离欧洲的美国,反对卷入欧洲事务的孤立主义情绪不断高涨,1935年8月3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案。美国总统罗斯福对此深为不满,他说:“我们的中立法案执行起来可能很不平均,很不公平——可能实际上援助侵略者,而对于被侵略者则拒绝援助。”1936年2月底第一个中立法期满,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个中立法案,反对卷入欧洲事务的情绪更是甚嚣尘上。

斯大林深感,美国的中立政策实际上是纵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是美国式的绥靖政策。苏联做了许多工作,仍然改变不了美国的态度。

得寸进尺、意欲称霸世界的希特勒对欧洲地区、对苏联更加虎视眈眈。

为了结成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从1939年4月中旬起,苏联与英国、法国进行了关于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的谈判,谈判进展得很艰难。7月9日,鉴于战争日益迫近的急迫形势,苏联建议不等政治谈判取得成果,三国立即开始军事谈判。但是,军事谈判也因三方分歧很大而陷入死胡同。

斯大林清醒地意识到,德国最终的目的是要消灭社会主义的苏联,实现称霸世界的目的,而英法两国企图“祸水东引”以求自保,使反法西斯的斗争异常复杂。

气味浓烈的雪笳没有清除焦虑,斯大林站起身来看着窗外。

7月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绿草如茵,金碧辉煌的宫殿显得格外壮美。要在往常他会久久驻立,把自己的心绪调整到平静、舒缓。但今天没站多一会儿,斯大林就坐回办桌后的沙发椅上继续考虑装满脑子的问题。

门外传来“笃笃”的脚步声,伏罗希洛夫进来了,手里拿着电文。

“伏罗希洛夫同志,我正想再次请你来交换对当前局势的看法。”斯大林说着,示意伏罗希洛夫坐到对过的沙发上。

“我也要向您汇报诺门罕前线的一些情况。”

斯大林自顾讲自己的:“大敌当前,英法两国的领导人仍对德国存有许多幻想,并企图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我国,德国法西斯对我们发动战争越来越迫近了。”

“您的分析完全正确。”伏罗希洛夫挪动了一下身子。

“但在远东,我们不得不与日本交战。你对眼下诺门罕战况如何评判?”

“朱可夫到前线后,采取的措施都是正确而且有力的,目前已经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但从总体来看,双方仍处于胶着状态。”

“德国对我们发起的侵略战争一天天迫近,我们当然要尽力使其往后推迟,但推迟不等于避免、消除,我们与希特勒的这一仗是无法避免的,只是迟早的问题。如果诺门罕战况仍处焦着状况,也就是说如果不能使日本不再与我们交战,我们实际上将处在两面受敌的状况,这将是一种对我们十分不利的局面。”斯大林表面坚毅的神情掩盖不住满心的焦虑。

“我正要向您汇报,”伏罗希洛夫说着递过手中的电文,“这是朱可夫刚发来的电报。”

斯大林展开电报看起来。

朱可夫在电报中,再次要求增派部队,特别是空军、坦克部队和炮兵部队,以求给日军一次严重教训式的打击。

“一次严重教训式的打击?这指的是什么?”斯大林指着电报问。

“我的理解,就是经过这一仗迫使日军今后不敢轻易与我军交战。”

“让日军不敢轻易与我军交战?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罗!这样的结果能实现吗?如何实现这理想的结果?”斯大林放下电报,抬起头来。

“您认为朱可夫过于充满幻想?”伏罗希洛夫有些担忧地问。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求证朱可夫的想法,或者说求证我们的希望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伏罗希洛夫顿时认定斯大林对朱可夫的基本想法是肯定的,就提高声调说:“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在我手下工作多年,我了解他,他是个大胆而又谨慎、脚踏实地而又思路开阔的人。”

“你相信能取得这样的结果?”斯大林炯炯有神的双眼紧紧盯着伏罗希洛夫。

“就他个人的指挥才能而言,是有这种可能的。当然战争不是指挥员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部队的事,是全军和整个国家的事,包括其他许多方面。”

“战争是交战双方的事,日军的侵略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法西斯国家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是不会改变的。”

“斯大林同志,您讲得很对。但是,法西斯国家发动任何一场战争都是有其目的,当他们看到目的实现不了时,就有可能放弃或者暂时放弃这场战争。”

“伏罗希洛夫同志,你讲得太对了,就是说,我们进行诺门罕之战,不可能改变日军的侵略本性,但可以打怕它!”

“对,打怕它!打怕它!”伏罗希洛夫连声回应着。

斯大林站起身来,来回踱了几步,忽然停住了:“伏罗希洛夫同志,我想问你,诺门罕之战还没结束,但通过前一段的战事,你能看出朱可夫的什么特点吗?”

“朱可夫的特点?”

“诺门罕之战,要打得日军今后不敢轻易与我军交手,这是我军战略上的要求。”斯大林说,“如果打不出这样的效果,只打得日军不痛不痒,日军反而会死死纠缠住我们,寻机扩大战争。朱可夫看到了这一点。这是一种战略意识。”

“战略意识?对,是战略意识!”伏罗希洛夫连连点头。

“我们派他到诺门罕,但他不是只为了打好诺门罕这一局部的战争,而是与整个战局联系起来了,这就是战略意识。”斯大林重复说道。

斯大林起身来回踱步:“但是,西线与法西斯德国的战争随时都会打响,你说怎么给朱可夫增加力量?”

“这……我正要向您请示……”伏罗希洛夫嗫嚅着。

朱可夫受命赴诺门罕前线后,增派的部队已经不少,国防委员会和总参谋部采取了破格的措施。而现在西线战事一天天迫近,朱可夫还要求增兵……伏罗希洛夫生怕斯大林发火,但他又认为给带朱可夫增兵是必要的。

斯大林眉头紧锁。

伏罗希洛夫也站起身来。

“诺门罕离欧洲战场很远,但它与欧洲战场至关密切。对于侵略成性的日军、侵略成性的日本,如果不打怕它,我们就将面临两面受敌的麻烦。”斯大林说着,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伏罗希洛夫不住地点头。

“为了远东对日作战,我们甚至可以在西线和德国搞暂时的缓和。”

“暂时的缓和?”

“这个、莫洛托夫同志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好,好。”

“今后诺门罕之战的所需,不管西线怎么紧张,我们都应该尽量满足。从驻西线的部队抽调,从工厂的生产线上去抽调,你去办吧。”

“好!”伏罗希洛夫顿感心劲足了。

伏罗希洛夫正要转身走,斯大林又补充说:“伏罗希洛夫同志,我们今天往诺门罕增兵是为了以后不再向诺门罕增兵,甚至从诺门罕减兵。”

“斯大林同志您,说得很对!”

“部队增加了,特别是空军、炮兵、装甲兵增加了,必须形成一个统一的战斗群。我建议,将五十七特别军扩编为一个集团军,第一集团军,由朱可夫担任司令员。另外,还要以外贝加尔军区为基础,组成远东集团方面军,随时准备支援诺门罕前线,司令部就设在赤塔。”

“好!”伏罗希洛夫回答。

7月15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的命令下达,第一集团军很快成立了,朱可夫被任命为司令员。

国防人民委员会给朱可夫派来了一批干部。除原政委尼基舍夫任集团军政委外,还派来毕留科夫任军事委员,波塔波夫任副司令员,库兹尼佐夫任参谋长。

朱可夫主持召开会议,首先传达了斯大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强调:诺门罕离欧洲战场很远,但它与欧洲战场至关密切。对于侵略成性的日军、侵略成性的日本,如果不打怕它,我们以后可能会很麻烦。

“请同志们谈一谈,如何理解贯彻斯大林同志的指示。”朱可夫认为,在战略的层面上形成共识,才有在战术手段上的共知。

大家是头一次汇集到一起工作,但并不感到拘谨,发言很热烈。

尼基舍夫说:“我认为斯大林同志对诺门罕之战的意义,对日军、日本这个国家的分析很正确很深刻,我完全拥护。远东地区如发生苏日大战,将与把战略重点放在欧洲的我国的基本国策发生矛盾,这是我们进行此战必须充分考虑到的。”

毕留科夫说:“把日军打怕,把日本打怕,我觉得这样的要求很正确。不这样,一旦法西斯德国在西方战线进攻我国,日本在东方进攻我国,我们就将两面受敌,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波塔波夫说:“把日军打怕,把日本打怕,这是个很高的要求。首先,我们的指挥必须完全正确,其次,我们必须具有相当优势的兵力和兵器。”

库兹尼佐夫说:“前一阶段我军打了很多胜仗,这是可喜可贺的。但要打怕敌人,必须来一猛击,让其还不了手。我们必须着力创造条件。”

朱可夫边听边想,第一集团军的领导成员在大清洗中的境况不一样,但对斯大林关于诺门罕战争的要求都很认同,这从一个特殊的方面说明斯大林的要求是正确的。

看看大家说得差不多了,朱可起身夫说:“日军在哈拉哈河的挑衅行动,很可能在签订德日协定时就商定过,至少是受到了这个协定鼓励的。日军在远东闹事,吸引住我国的注意力,德军好在欧洲行动;一旦德军在欧洲行动,又牵制了我们,使我们不能投入较大的力量对付日军。因此,我们此役一定要把日军打怕。”

朱可夫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后,提出自己和库兹尼佐夫参谋长留在塔木察格布拉格第一集团军司令部里,催促急驰前线的各部队,安排这些部队直赴预定驻地;催促各种装备,安排及时到位。其间在一个星期内提出作战方案,供大家讨论。其他领导则深入各部队抓大战前的训练。

大家的意见很一致,很快把工作开展起来了。

按国防人民委员和苏军总参谋部的命令,苏军乌拉尔军区、外贝加尔军区很快往诺门罕前线调派了军队。

增援的摩托化第八十二师、第一五二师、第七装甲旅、第六坦克旅开上来了。

朱可夫指挥的部队已经有摩托化第三十六师、第八十七师、第五十师、第五十七师、第七十九师、第八十二师、第七十三师、第五步枪机枪旅。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装甲汽车旅。第六、第七、第十一、第三十二坦克旅。

可是,朱可夫仍然认为装备的调动太慢,没过几天,他直接给斯大林发去电报,要求加快各种战略物资的运送。

斯大林拿着单子对伏罗希洛夫说:“朱可夫又来催要东西了。”

伏罗希洛夫心里打起了鼓:斯大林对于增援诺门罕一路大开绿灯,国防人民委员会做了许多工作,朱可夫仍在摧促……万一斯大林动怒……

没想到斯大林转而笑着说:“朱可夫真像麦克莱伦,总是要求多给些人,多给些枪炮,不同的是他还要求多给些飞机。”

伏罗希洛夫也笑了。他知道,麦克莱伦是美国内战时期的著名将领,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在斯大林的关注下,赤塔重炮兵团、二一二伞兵旅、飞行团6个团计作战飞机581架、高射炮8个大队约100门高炮以及工兵、通讯、后勤有关部队都开赴诺门罕。

然而,战备物资的输送仍然滞后。

从苏联内地起运的物资,经铁路运到离前线最近的博尔集亚火车站,再从博尔集亚通过汽车运送到诺门罕前线,有750公里的路程,这段距离往返一趟需要5天时间。第一集团军只有1700辆卡车和900多辆油槽车。朱可夫通过总参谋部要来了1000多台各类汽车,加快了运输速度。

这天,朱可夫把负责后勤的叶果洛夫少将喊来:“昨天运输情况如何?”

“报告朱可夫同志,昨天运抵的炮兵弹药是250吨,步兵弹药300吨。”

“食品呢?”

“食品是120吨。”

“油料呢?”

“昨天没有油料运抵。”

朱可夫闭上眼睛,默算了一阵子,睁开双眼:“叶果洛夫同志,这个速度还太慢,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在8月20日之前完成全部战略物资的运输。”

“我们集团军2636辆运输车,国内支援了我们1625辆,从博尔集亚到前线来回5天时间,现在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

“按惯例现在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但是还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战争需要就是我们的最高标准。”

“朱可夫同志,你讲的完全正确,可是,我们抽不出更多的车辆投入运输。”

“把我们的一些作战车辆,包括火炮牵引车辆调出,投入运输。”朱可夫提出。

“包括火炮牵引车……”叶果洛夫很诧异,一旦打起仗来没有牵引车,火炮就将动弹不得,便只有挨打。

“我们的部队已基本布置完毕,但在各种作战物资到位之前只能采取守势。另外,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日军没有完全搞清我们的情况,也找不出对付我们的办法,在一段时间里不会主动进攻我们。我估计,这批火炮牵引车可以有10天左右的时间用作运输。”

“那……”叶果洛夫依然面有难色。

“当然,这个命令由我来下,这个责任由我来负,我会签字画押写成书面命令的。但是,你必须把这些车辆组织使用好。”

“好的!”叶果洛夫掩饰不住满心的欢喜。

“从博尔集亚铺设的铁路进展如何了?”朱可夫问。

朱可夫所说的这条铁路,是刚接手诺门罕战事时他要求总参谋部派了两个铁路工程兵团和一个筑路工兵营开始抢铺的,途经蒙古延伸到前线。

“工程兵官兵夜以继日地奋战,现在很快就要铺到桑贝斯了。”

“也就是铺了320多公里了?”

“是的,324公里。”叶果洛夫对朱可夫作为一名司令员有这样惊人的记忆力感到惊叹。

“很好。马上启用,这样我们的汽车运输就可以减少300多公里的路程了。”朱可夫命令。

“桑贝斯的火车站还没修好。”

“火车站?你说的是客运站吧?搞临时替用的,能把货御下就行。”

“是。我到桑贝斯督办此事,争取后天启用。”

这天上午,巴维尔向朱可夫报告,下午将有20辆T—28坦克和20辆T—130火焰喷射坦克到达塔木察格布拉格。

朱可夫吩咐:“到达前通知我,我去迎接他们。”

下午两点半,朱可夫赶到了战备物资临时储运处,果真见一排排大卡车载着坦克缓缓驶来。

这些坦克是用火车运到博尔集亚后,再换装上大型卡车运抵达塔木察格布拉格。又是火车又是汽车,运行一个多星期,表面尘土复盖。

同类推荐
  • 仞雪星河

    仞雪星河

    黑暗的宇宙究竟能否容得下一个弱者的悲鸣?爱情的温暖又能否融化复仇的坚冰?战争究竟是为了正义还是为了一己私欲?伴随着踏上复仇道路的冯仞雪,追逐明日的寒光。你是否也曾躲藏在那被悲哀所羞辱的镜子里?未来风,在战争,人性与爱情间穿插。新人作者第一部作品,希望得到各位读者大大们的支持!谢谢!
  • 抗日之特种强兵

    抗日之特种强兵

    现代特种兵杨兴华穿越抗日战场。眼见倭寇连天降,国难正此时,强权无公理,弱肉任其食。热血男儿岂可坐视国亡,持枪卫家国,打伪军灭鬼子,扬军威震敌胆。长剑所指,所向无敌!宁碎头颅,还我河山!
  • 应龙特种兵战国篇

    应龙特种兵战国篇

    本书是不凑字的历史宿命小说,充满了金戈铁马的历史与科幻。在战乱的年代:应龙战士、鬼谷高徒、孙膑庞涓、白起先祖、吴起后人,一起对决战场。百家争鸣的时刻:改革英雄、有残酷的军事将军、有阴险的阴谋术士,鬼谷学派横空出世,鬼谷高徒踏上各自的命运。百年后的一天:雪山突然崩塌,他们来到陌生的战国时代,踏上远古的月氏草原。螭吻建立应龙的势力、训练特种队伍、拜师鬼谷先生。万年后的特种兵,开启一段血与火的故事......
  • 谋算

    谋算

    为了一份代号“血海”的机密资料,国共日三方展开倾力争夺,上海滩一片腥风血雨。千谋百策,机关算尽,然而真相却隐藏在黑幕之中,又有何人能够知晓?
  • 海门太守

    海门太守

    本作品讲述了白峰励志成为方朝大将军的故事,白峰从小因为战争失去了父母,被好心的将军收留,努力成为武状元报效国家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今殇古仇

    穿越之今殇古仇

    “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可怜,我就是我。”“来到这个年代,我也很惊奇,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 蜀愤

    蜀愤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三国梦——三国一统之后不久,即是五胡乱华。如果“汉”字大旗仍在,又怎么会让胡人肆虐?蜀汉也是汉。蜀汉灭亡之际,姜维、赵广、诸葛瞻、诸葛尚、李球、黄崇……无数人以身殉国,军中更是“将士咸怒,拔刀斫石”,我们尚在为国奋战,为何君主却降?得人心如此却难逃败亡,怎能不让人愤懑。历史上的刘禅,何尝不是个可怜人?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若不是赵云,连他自己都差点死在乱军中。他有聪明才智,可惜却没用在治国上。
  • 龙骑士领域

    龙骑士领域

    天使与恶魔,人族与龙族,魔法与机械,西方与东方……霍九穿越到了这个混乱的异世界并被培养成一名龙骑士,这个古老的职业,在混沌的世界里,是掀起滔天的巨浪,还是湮灭于众神之间的斗争中?
  • 梦在数学里

    梦在数学里

    本书收录了多篇关于数学课教学研究的文章,分为五辑,内容包括:课标解读、有效教学、教学探索、教学设计、高考频道
  • 终极逆袭之都市至尊

    终极逆袭之都市至尊

    一个霉运连连的少年,悲催的生活让他不由颓废起来,这时一神秘少年突然出现在他的世界,说要辅佐他成为至尊,今后他便是他的仆人了,他将会如何抉择,他的未来又会发生什么呢?
  • 穿越,元素大陆

    穿越,元素大陆

    这是一部以即将进去高中为主题的,主角是初三的小男孩,在一次考试意外闯到了元素的世界,以及和自己的老同学一起并肩作战
  • 水浒传(青少版名著)

    水浒传(青少版名著)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著名白话长篇小说。是在《宣和遗事》及民间口头传说、话本、杂剧中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加工,连缀而成。全书以现实主义手法集中并多角度反映了封建社会一次农民革命从产生、发展到失败的整个过程。其中逼上梁山和反抗官军两部分最为精彩。作品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刻画。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仅一百单八将中,就有三十多人具有鲜明性格,而林冲、李逞、鲁智深、宋江、武松等最为鲜明。另外,此书故事曲折动人,语言生动有力,其情节紧张,环环紧扣,如三打祝家庄、大破曾头市、三败高俅等战斗场面,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 我心无惧

    我心无惧

    本书是作者亚瑟·本森探讨人性和内心恐惧的一部随笔集。纬度上以人一生中的几个重要年龄段分析不同时期的恐惧感及其成因,经度上引经据典阐述内心恐惧产生的根源,彻底让人们直面恐惧。最后,经纬结合处给出人们战胜恐惧的各种方式和获得宁静的启示。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哲学随笔。
  • 修真工业化

    修真工业化

    星际走私犯张仪带着象征着人类科技结晶的’种子‘穿越道修真界后,用工业化的优势繁荣修真界。你怎么还在修炼法术?机枪大炮RPG不香吗?你的成丹率怎么和我的次品率一样高?流水线生产不香吗?你居然还搞什么阵法?食我天基武器啦!!
  • 魔法猫

    魔法猫

    本书由《魔法猫》和《最后一条中国龙》两个独立故事组成。《魔法猫》的故事主题是亲情与希望。故事主角萱萱由于疏忽,导致弟弟被人贩子拐走了。母亲受不了打击,变得疯疯颠颠。父亲一边在外地打工,一边寻找孩子,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毁灭了。活泼可爱的萱萱变得沉默寡言,认为自己把整个家给毁了,她不但每天要去弄丢弟弟的地方去寻找弟弟,还要在家照顾患病的母亲。后来在同的帮助下,竟然通过魔法猫找到了弟弟。只是,再见到弟弟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他不记得他们了,而且和收养他的爷爷相依为命。就在萱萱感到绝望的时候,那只魔法猫竟然让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给了这个家一个奇迹的团圆。《最后一条中国龙》的故事主题是友情与环保。故事主角波仔是一个能动物沟通、有着特异功能的小学生。波仔最好的朋友是一条中国龙,这条不仅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它的龙鳞还能治愈疾病。波仔在校园里认识了保安阿黑,两人还成了忘年交。而阿黑的真实身份是河神,但由于河道长期被污染,阿黑的身体逐渐变得衰弱。波仔的好友苗苗家中的爱猫弄弄因为意外而失明,为了治愈弄弄的眼疾,波仔求中国龙帮忙。最后中国龙答应了波仔的请求,治好了弄弄。但波仔最后发现,原来牺牲鳞片的是河神阿黑。最后,中国龙带着河神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