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邻居,斯拉夫人一度与拜占庭走得很近。987年,拜占庭发生动乱,东罗马皇帝向当时的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求援,弗拉基米尔立即出兵,帮助拜占庭平息了动乱。作为回报,拜占庭的公主安娜下嫁给了弗拉基米尔。为了讨得高贵的安娜公主开心,受宠若惊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强令基辅所有的臣民集体跳入第聂伯河,算是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从此,基辅罗斯正式接受了东正教为国教,并在罗斯建立大主教区,兴修教堂和寺院,由此也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大融合,奠定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俄罗斯文化的根基。
谈到拜占庭与罗斯人的“合作”,不得不提到他们曾联手灭掉的可萨汗国。
东方的乐园
可萨人属于西突厥民族的一支(如塞尔柱突厥、奥斯曼突厥等一样)。
可萨汗国是由可萨人建立起来的南俄罗斯大草原上的一个王国,地处东西和南北交往的要冲,商业税收是可萨汗国最重要的财政收入。考虑到可萨汗国的战略地位,拜占庭帝国和当时如日中天的阿拉伯帝国(后面马上就会讲述阿拉伯人的传奇)都想将其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但这个南俄罗斯大草原上的可汗国王有一天却宣布了一条惊人的消息:可萨汗国要选择犹太教为国教!
可萨汗国的崛起,得益于它在沟通东西商贸交往方面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750年前后,阿拉伯人控制了红海、波斯湾和横跨大陆的亚洲商路。他们挤压拜占庭的贸易,迫使欧洲商人付出高价,甚至随意阻止拜占庭帝国的货物进出。拜占庭帝国不得不寻求其他的商路。于是,不受阿拉伯人控制的中亚北方商路,就此变得重要起来,而位于这条商道之上的可萨汗国也因此发展成为国际商贸中心,成为当时中亚最富庶繁荣的国家之一。
显然,对于这样一个小国,无论是阿拉伯帝国还是拜占庭,可萨国王哪一个都得罪不起,而选择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势必要影响到这种平衡,加之当时活跃在这条商道上的大佬很多都是犹太人,他们善于经商的头脑也为可萨王国带来了滚滚利益,于是权衡再三后,可萨国王选择了这样一个万全之策。
从此,犹太人的上帝在俄罗斯大草原上安了家。
皈依犹太教后,可萨国王为犹太人的上帝建立了不少神庙,为此他甚至向阿塞拜疆发动战争,以获得建庙所需的费用。8世纪中叶以后,可萨一直以犹太王国的名义,统治着南俄草原,周边的民族也将可萨等同于犹太人。922年,可萨可汗听说阿拉伯统治区的犹太教堂被毁,就破坏了当地的一座清真寺的尖塔,以示报复,并且表示如果不是担心阿拉伯人会迫害其领土上的犹太人,他肯定会对当地的清真寺和穆斯林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流离失所多年的犹太人,就这样在俄罗斯大草原上找到了依靠,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犹太王国。这样的好消息很快就在犹太人中传播开来,不少犹太人从伊朗、伊拉克和拜占庭移居到了可萨汗国。
但犹太人的好日子并不长。从9世纪开始可萨汗国走向了衰落。这些犹太教的保护者被他们的同族、还处于野蛮状态的异教部落逐渐挤压,到9世纪末期,可萨人只保留了顿河下游、伏尔加河下游和高加索山脉之间的地区。
昔日的盟友拜占庭给了可萨人最后一击。历史上,在拜占庭与波斯萨珊的争斗中,可萨一直都站在拜占庭一边,他们多次力助拜占庭皇帝重挫萨珊,其中就包括626年可萨可汗扎比尔发兵四万,把萨珊帝国的阿塞拜疆省夷为了平地。不过,1016年,拜占庭皇帝却派出军队,与北方的罗斯人沆瀣一气,围剿了最后一批可萨人,可萨人作为一股政治势力从此也就从南俄大草原上消失了。这实际上是拜占庭皇帝最大的败招之一:从此,拜占庭失去了一个抵挡外族入侵的东方屏障,不得不直接去面对继之而来的更多的野蛮游牧部落。而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正是那些东方突厥游牧部落,最终葬送了拜占庭帝国,也彻底终结了罗马帝国的历史。
可萨汗国灭亡了,可萨人作为一个种族消失了(有资料称后来的哥萨克人、哈萨克人等都属于可萨人的后裔,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但在这块土地上的犹太人,则已经扎下根来,并以这里为中心向周边蔓延开来。他们很可能就是日后俄罗斯和波兰等东欧犹太人的前辈们。
犹太人在东欧
还是回头说说俄罗斯的历史吧,这也是一个让犹太人又爱又恨的欧洲国家。
9世纪末,东斯拉夫人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也就是今天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前身,其统治者称为大公,也就是我们所称呼的皇帝,不过,当时还身披兽皮的东斯拉夫人自认为没见过什么世面,不敢妄称皇帝。
俄罗斯一千多年的历史上,除了中间二百多年受蒙古人统治之外,只有两个王朝。第一个王朝是北欧海盗说了算的留里克王朝。这个流淌着北欧海盗血液的王朝,一直延续到1598年伊凡雷帝的儿子去世为止。这个王朝之所以戛然而止,并不是被外族颠覆,而是这个儿子不争气,没有给留里克王朝留下种子(帝王的生育能力决定着王朝的兴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欧洲多个王室都是因此而戛然而止的)。统治俄国几百年的留里克王朝寿终正寝后,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罗曼诺夫王朝经历了十八个沙皇的统治,直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被革命党人赶下台为止。
11—13世纪,基辅罗斯内部纷争不断,最终分裂成十多个公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诸侯国。这些公国各自为政、打斗不断,皆自称为俄罗斯文化和地盘的正统继承人。不过,当1240年蒙古人的狂飙席卷过来之后,这些公国就再也没有时间吵闹了,整个基辅罗斯就此臣服在了蒙古大汗麾下。征服罗斯之后,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了四大汗国之一的钦察汗国,蒙古大汗和钦察汗成为了俄罗斯的双重主人。俄罗斯改尊蒙古大汗为“沙皇”,俄罗斯大公变成了蒙古“沙皇”的大臣。
蒙古统治罗斯长达二百四十年之久,在其统治期间,蒙古人对罗斯只有索贡掠夺,完全不管其生产建设,所以在蒙古统治时期,罗斯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不过说实在的,蒙古人除了骑马放牧和策马杀人,让他们搞生产建设也太难为他们了。他们征服中原大地后,差一点没把万亩良田都改造成为骑马放牧的牧场。
1378年,已足够强大的莫斯科不再需要仰蒙古人的鼻息,与马背民族的第一次交手,就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蒙古人。但将近又是一个百年,等到伊凡三世登上了大公位,俄罗斯人才真正有实力间蒙古人叫板。看着自己往日敬仰的蒙古人衰落,俄罗斯人不再乐意尊称蒙古大汗为沙皇,但也始终没有想过自称沙皇,即使当1480年伊凡三世彻底击败钦察汗国的军队、终结了蒙古人对俄长达二百多年统治的时候,仍是如此。
伊凡三世在位期间,积极筹建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为了给自己正名,他还迎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为后,并据此声称自己是拜占庭帝国皇统的继承人。原来,拜占庭被奥斯曼帝国征服之后,东罗马帝国的后人投奔了罗马。为了借助罗斯人光复东罗马帝国,罗马教廷就将抚养成人的拜占庭皇帝的侄女索菲亚下嫁给了伊凡三世,而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国徽也被作为陪嫁带到了俄罗斯(今天,你仍可以在俄罗斯的国旗上见到这只双头鹰)。到1514年左右,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基本形成,其疆域北达白海,南抵奥卡河,西及第聂伯河上游,东至乌拉尔山脉。
提到俄罗斯,不能不说到波兰。
作为俄罗斯人的近邻,波兰人属于西斯拉夫人,其信仰主要为天主教。1264年,波兰国王颁布特许状,欢迎犹太人向波兰移民。“特许状”的颁布,给整个犹太民族带来了希望。波兰的开放和大度,仿佛是上帝为备受欺压、走投无路的犹太人敞开的一扇通往天堂的大门,生活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各地的犹太人以及犹太社团纷纷东迁波兰。到了1650年,整个波兰境内的犹太人数量达到五十万以上。
有考证说,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犹太人都是那时波兰犹太人的后裔。
当时,到达波兰的犹太人中包括商人、手工业者、学者等。这些犹太人的到来,给波兰的经济腾飞带来了巨大动力,也为波兰迅速走向繁荣提供了动力。经过一个世纪的建设,到卡西米尔大帝在位期间(1333—1370年),波兰一跃成为欧洲的顶尖强国。直到1770年之前,今天的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等还都是波兰王国的地盘,就连俄罗斯都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
波兰的强大让它的邻居不安,尤其是它的近邻俄罗斯。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统治俄罗斯的时代,波兰的灾难来临啦。
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俄国的统治长达三十五年,整个18世纪后半期的俄罗斯,都是她“走秀”的舞台。正是在叶卡捷琳娜时代,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被俄罗斯据为己有,俄罗斯的国土面积一下子暴增几倍,通过俄罗斯人的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移民,原来几乎被人遗弃的西伯利亚,发展成为俄罗斯一块生机勃勃的新生地。女强人叶卡捷琳娜二世对波兰觊觎已久,她以维护波兰境内东正教徒权益的名义,直接插手波兰事务,坚持要让波兰境内信仰东正教的教徒获得与天主教徒平等的地位。俄罗斯插手的结果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前情人被推举到了波兰国王的宝座上,俄罗斯就此得以进驻华沙。
觊觎波兰的不止俄罗斯一家。1772年,本着“利益均沾”的原则,波兰的三个“好邻居”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暗地里一拍即合,私下瓜分了波兰,原波兰第聂伯河以东的领土(主要属立陶宛)都被并入了俄罗斯版图。
尝到了甜头的俄罗斯并没有就此罢休。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波兰的爱国者受其影响企图收复失地,但遭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强势镇压。普鲁士也借口防止法国大革命蔓延,不请自来,俄普缔结瓜分条约,于1793年再一次贪婪地将波兰的领土分割,俄国得到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大部分。
波兰不甘心被强权蹂躏和欺压,1794年再度爆发起义,意图恢复波兰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俄国又是出兵进行武装干涉,普鲁士也向华沙进军。1795年,俄国与奥地利、普鲁士第三次瓜分波兰,俄国兼并了白俄罗斯、立陶宛等余下的所有地盘。
就这样,曾经一个老大老大的波兰就像一块诱人的蛋糕,在不到二十五年的时间内被俄、普、奥三国分三次享用殆尽。立国五百年的中欧强国波兰,就此从欧洲版图上消失(波兰再次出现要等到一百多年以后了)。
俄国人对波兰的侵略和占领,在双方历史关系中留下了一个难解的结。从此之后,波兰、俄国之间的争吵与战争就没有中断过,比如1920年爆发的苏波战争,苏俄兵败,波兰俘虏了十二到十三万苏联战俘,其中仅有六七万人回到了苏联;二十年后,“二战”期间发生的卡廷森林惨案,二万二千名波兰军官被苏联克格勃枪杀。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战败,德国和奥地利对历史上发生的波兰瓜分事件都进行了“反思”,唯有苏联,这个带头瓜分波兰的国家,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对自己的行径做出过任何形式的道歉,这是后话。
相比天主教盛行的西欧,俄罗斯信仰东正教,对于犹太教的容忍度要高一些,加之地域广阔,所以犹太人在这里的生活起初还是相对平静的,甚至发展出了基于希伯来语的意第绪语。这种语言一度成为了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所使用的通用语言。等到波兰被瓜分,原居于波兰的大量犹太人被归入了俄国,俄国也因此成为犹太人数量最多的国家。
庞大的犹太人口夹杂在俄罗斯人中间,慢慢开始令俄国沙皇不知所措,进入18世纪之后,俄罗斯渐渐也演变成了犹太人的又一个伤心地。
1881年3月,推行自由主义改革多年、下诏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俄国政治形势急转直下,进入“反改革时代”,犹太人又一次不幸成为了他国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们被指控参与了刺杀亚历山大二世的活动,受到残酷的迫害,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俄国犹太人的命运开始急剧恶化,反犹运动一直甚嚣尘上。到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统治时期(1894—1917年),俄国的反犹活动更是疯狂,沙皇不仅鼓动“盲流”哥萨克大肆屠杀犹太人,甚至还允许“黑色百人团”之类专门迫害犹太人的黑社会为所欲为。也就是在此期间,在欧洲疯传多年、影响极其卑劣的《犹太圣贤议定书》开始从俄国流传开来。
《犹太圣贤议定书》也被一些人称为“犹太长老复国议定书”。据这本书介绍,一帮犹太长老在见不得人的密室内策划了利用金融实体、媒体舆论以及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乃至发动世界大战等手段来颠覆、控制我们这个世界的阴谋。而就是这样一个胡扯的所谓阴谋论,却在别有用心的造谣者鼓噪之后得以在世界各地招摇,据说卷入其中的包括基辛格、洛克菲勒、老福特等诸多政治家和社会名流。该书也是日后造就希特勒的元凶之一,它被希特勒引用在《我的奋斗》中作为反犹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据估算,从1882年到20世纪初的几十年间,受沙俄政府屠杀的犹太人达百万之众,其规模之大,过程之惨烈,几乎可以与希特勒的“最后解决”相比肩,只不过我们只是对距离我们更近的纳粹集中营里发生的故事看得更清楚罢了。
为了逃避沙皇的迫害,一些俄国犹太人越过边境,先后来到了中国的哈尔滨,形成了犹太人在我国的又一个流散地。据统计,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哈尔滨的犹太人曾多达二万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卷入其中,但却屡战屡败、伤亡惨重。在国内,皇后与一个“神棍”置国家危难于不顾,淫乱宫闱,更是引发民怨沸腾,最终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列宁掌控俄国后,与德国签署了“友好条约”,退出了一战的战场。而曾经残杀大量犹太人的尼古拉二世也因这次革命,成为了俄罗斯罗曼洛夫王朝的末代君王,不久之后,他就被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镇压”,葬身于西伯利亚一个偏远小树林内。与他一同遇害的还有他的四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和刚满十四岁的唯一公子。
冥冥之中,不知是不是又是上帝的惩罚降临了。
犹太教来到阿拉伯半岛
历史来到了公元6世纪,与犹太人“难解难分”的阿拉伯人在东方登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