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的很多计谋,都是从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日常生活中,若是想让锅中的水的温度降低,一种方法是不断地加水,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把天然气阀门关掉,在古代用的是柴禾,就是把柴禾从灶膛里抽走。相较而言,第一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就像《淮南子》中说的:“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水的温度还会不断升高,直至沸腾。根本原因在于有火,那治本的办法,只能是撤火,也就是“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此计用于博弈,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避其锋芒,削减敌军气势,再乘机取胜。按语中言:
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势也,阳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
锅里的水沸腾,是靠火的力量,此为阳中之阳,势不可挡;柴禾为火的来源,是火产生的势,此为阳中之阴,是可以接近的。以此比喻强大的敌人虽然—时抵挡不住,何不避其正面刀锋,冷静地寻找其主要矛盾,从根本上扭转被动的局面。更何况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恰恰就是敌人弱点之所在。
比如断其粮草。我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了粮草辎重的部队,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使用袭击敌人后方基地、仓库,断其运输线等战术,敌军就会不战自乱,从而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在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中,曹操之所以能胜利,最得力的一招,就是烧了袁绍在乌巢的粮仓,打了个漂亮的粮草战。
再比如说,在两军相峙时,己方要想办法把很多事物的表象去掉,不被表象束缚,要能抓住根本点,削弱敌方的气势。最好的方法是采取攻心战,运用强大的心理战术,说服敌方士兵放下武器,甚至是临阵倒戈。
宋朝的薛长儒在汉州叛军气势最盛之时挺身而出,只身进入叛军之中,用祸福的道理开导叛军。他说:“汝等皆有父母妻子,决不要上当而犯下这灭门之罪。只要你们停止叛乱,我可以保证你们身家性命安全。”叛军本来就是乌合之众,还有很多人是被逼无奈的,这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话,很快就把他们的心说动了。叛军的作乱之势,不攻自破。
二战时,英国的情报部门也用过这个办法。当时德国在大西洋上发动狼群战术,企图用大量的潜艇阻隔从美国源源不断运来的提供给盟军的武器。德军这一招也算是釜底抽薪。但是,英国人认识更深刻,对于近代的潜艇部队,不是只有潜艇就可以了,还要有配备的潜艇兵力,而当时德国的潜艇兵力已经空虚,正在国内紧急征兵。
英国军情五局听说了这个消息,便广发传单,还在电台上反复广播,半是劝诫、半是警告地对德国的年轻人说,潜艇兵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死神随时伴随。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在海底,若有一丁点的意外便会葬身鱼腹,再也看不到明天升起的太阳。一段时间后,英国的策略得以奏效,德军因为招不到足够多的兵源,狼群战术也就泡了汤。
釜底抽薪不仅可以用在军事中,也可以用在政治、经济上。春秋时,齐国鲁国互为邻邦,但关系时好时坏。齐景公担心鲁国势力太大,却苦于没什么好办法。后来有个大夫给齐景公出主意,让齐景公给好色的鲁定公送一些美女过去,鲁定公贪图享乐,他的大臣如孔子们,肯定接受不了。君臣之间有了隔阂,鲁国的国力自然就弱了。齐景公依计行事,果不其然,鲁定公日夜沉湎于酒色,孔子劝谏不听,忍无可忍,便和弟子们离开了鲁国。自此,鲁国既无明君,也无贤臣,亡国之势已显,齐景公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这就是不直接攻打,但能运用政治计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时候,经济管理也是如此。北宋仁宗时期财政紧张,国内货币发行混乱。更火上浇油的是,老百姓听信谣言,以为当朝铁钱即将被废掉,都急忙忙出手。一时间,人心浮动,市场大乱。丞相文彦博想出一计。他找了一家店面专收铁钱,还特别对外说,这是丞相的命令。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慢慢相信了铁钱原来还是可用的,市场就又慢慢平稳下来了。文彦博用的也是釜底抽薪的策略,抓住了事件发生的根本,若是把这个最重要的环节处理好,那么整个局面就扭转过来了。
釜底抽薪,实际就是撤掉对手资以凭借的前提或者条件,失去依仗的战术优势或者战略依靠,令其两线或者多线作战,其缺少必要支撑,自然势单力薄,便鼓不起三尺浪,或者跳不上龙门,虽不能甘于认输,但气焰已然低了三分。
浑水摸鱼
浑水摸鱼,是渔民们在长期的捕鱼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原意为把水弄浑浊了,鱼儿会到处乱窜,趁机摸着捉,易于得手。后来,才逐渐被移植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以至于被兵家和军事指挥员们用来作为表现某种军事谋略的术语。比喻在乱糟糟的环境下,有意给对方制造混乱,趁此牟取某种意外的利益,进而消灭敌人,取得胜利。
浑水摸鱼在具体的博弈中,大约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当双方处于交战状态时,己方若有机会,要尽量把敌方的阵势弄乱,让敌军变得迷迷糊糊,辨不清方向。然后趁混乱之时,己方主动攻击。二战的最后阶段,希特勒开始疯狂反扑时,就曾成功使用过浑水摸鱼之计。
当时的战火已经烧到了德国境内,德军的西、南防线都岌岌可危。希特勒为了割裂盟军的部署,派出了25个师的力量,全力向西线推进,对阵英美盟军。到了前线,将帅将部队分为几个部分,从不同方向以密集的火力向盟军进攻。
值得一提的是,德军方面挑出了一千多名能熟练使用英语的士兵,组成一支小分队。在正面战场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这支小分队穿上美军军服,拿着之前缴获回来的美式装备,开着美国坦克,绕到了盟军的后方,很快就蒙混过关,冒充成了盟军。
在这样的大规模作战中,双方兵力犬牙交错,互相渗透,是根本无法避免的。虽然德军的小分队只有一千多人,但制造出的麻烦实在不比正面的火拼小多少。他们在盟军内部冒充得理直气壮,贼喊捉贼,盟军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在几十万的士兵中辨出敌人,后来弄得是草木皆兵,大大降低了部队的机动速度。德军的反攻,一时间占据了上风。
在1944年的柏林战役中,来自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盟军部队,也给德军制造了一场浑水摸鱼的麻烦。当时两军对垒,都不敢贸然出动,因为有时在战场上把握不好,先动便容易被对方抓住把柄,导致伤亡更大。直到4月16日的凌晨,盟军趁着月黑风高夜,发动袭击。德军应战,当他们开动到尼斯河的对岸时,盟军在此岸猛然打开了160多部探照灯,让德军猝不及防。
这其中有个常识:人在黑暗中一段时间,适应了黑暗的环境,突然间迎面变亮,人的眼睛会在瞬间失去视力,与瞎子无异。盟军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让德军陷入了一片混乱中,步兵排不成阵形,炮兵看不清炮口。趁此机会,盟军迅速突破了德军的第一道防线。而在突破德军的第二道防线时,盟军又故技重施,不过这次用的是烟雾弹,让周围环境能见度瞬间降低,把德军弄得晕头转向,然后盟军才对其进行了围歼。
浑水摸鱼的第二种形式是指,战争有时是多方力量的博弈,这时候的浑水,就是各方力量的互相纠结。当存在着多种互相冲突的力量,那些弱小的力量都在权衡,到底要依靠哪边,一时间各种力量都在观望,有的敌方就被蒙住了,无暇顾及某些方面。这时候,己方就要努力把水搅得更浑,使一切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然后可借机行事,顺手得利。当年刘备得荆州,就是趁着荆州刘表去世,赤壁之战曹操败北,东吴势力尚未顾及,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把荆州划成自己的地盘。
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叛乱,多次进犯唐朝。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圭,抓住了契丹假意与唐军讲和的机会,将计就计,离间了契丹首领可突干与部属之间的关系,让契丹内部的不同力量不能拧成一股绳,然后又诱使李过折一部为唐所用。这就把简单的唐军与契丹的对抗变成了多方力量的争利。最终,李过折突袭可突干,把可突干斩于马下,而自己又被可突干的部下杀死,战局一下子变乱了,唐军才在乱局中彻底大破了契丹军。
可以说,刘备夺荆州,是在浑水中抓到一条大鱼,张守圭平契丹,则是把可突干和李过折间的水搅浑,才抓到大鱼。前者是利用时机,后者是创造时机。浑水摸鱼的关键,是能够洞察敌方在群龙无首状态下互不服气、互不支援、互不协助的状态,令敌方与其他力量发生摩擦,小而言之互不理睬,中而言之落井下石,大而言之龙战于野,己方便可趁机收编失败一方的散兵游勇,壮大发展。
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原意指的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了皮壳,但将蝉蜕留下挂在枝头,给人造成寒蝉仍旧挂在树上的假象。引申到军事谋略中,指的是己方用伪装、借口等虚实状况迷惑敌人,让敌人被己方的假目标所牵制,以实现己方真正的战略目标。在整个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障眼法。即己方要保持阵地已有的战斗形貌,保持巨大的声势,进一步完备持续战斗的各种战备状态,让其他的盟军没有怀疑,而敌方也不敢轻易进犯。
如果己方此时处于优势,或者是与敌方对等,使用金蝉脱壳之计,就是为了发出虚假信息,掩盖己方军队运动的路线,以及欲要抢占的位置,以此转移战场,为下一步的行动做足打算。这是一种分身之法。
但更多使用金蝉脱壳的情况,是己方目前处于劣势,要以此稳住对方,使得己方能迅速撤退或转移。这样的“脱壳”,绝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在脱离险境时,仅给敌人留下表面的形式,缓兵一招,战略目标是不会因此改变的。
金蝉脱壳的关键,是要制造一个好的“蝉壳”。“蝉壳”是手段,脱身才是真正的目的。这个“蝉壳”,先要能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还要能让敌人相信它是真的,进而消除敌人的戒心。要做到走而视之不走,己方军队悄然撤走,但是战斗的形势还依附在“蝉壳”上,或者说,“蝉壳”体现了我军仍在与敌方对峙的势态,敌方不知原因,被蒙在鼓里。就算等到敌方发现这一切都是己方制造出的假象,也为时已晚。
脱掉“蝉壳”,要把握好时机。一方面不能太早,太早容易丧失胜利的机会,要直至万不得已,才选择脱壳而去;另一方面又不能太晚,在失势之时,多停留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当年的秋风五丈原,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蜀军不敢张扬,封锁消息,怕司马懿来围攻。但司马懿还是听到了些风声,带大军追赶了过来。姜维不能硬拼,只能靠计谋取胜。姜维故意造出要与魏军决战的架势,又命工匠仿诸葛亮模样,雕了一个木人。
司马懿远远观察阵势,又看到诸葛亮羽扇纶巾,稳坐车中,想到他素来是个谨慎之人,不像弄虚作假的样子,没准又在耍什么花招。于是不敢涉险,退兵为妙。姜维就趁着司马懿犹豫之时,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撤回汉中。
金蝉脱壳的秘诀在于能虚张声势,制造假象,掩护自己脱离战场,用有形隐无形,用进攻藏退守。多方混战,形势不明,此时作战,能退能守,便可逐渐坐大;若好战而主动出击,则容易让别人浑水摸鱼、顺手牵羊,因而混战之中,守得住领地,藏得住实力,躲得开纠缠,避得开损耗,才能图大。
关门捉贼
关门捉贼,小而言之,是在家中抓贼要把门关严,让贼无路可逃,才能人赃俱获。大而言之,是军事上采用包围战术,也就是口袋阵、围歼战。庞涓、孙膑马陵道之战,秦赵长平之战,楚汉垓下之战等,都是利用了这个策略,把门关紧,不让对手有逃脱的机会。
长平之战时,秦国先用了离间计,让赵王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掉坚守不出的大将廉颇。这正中了秦军将领白起的下怀。赵括到了阵前,马上改守为攻。
白起又利用赵括好骄傲的性格弱点,故意让赵括打了一次小胜仗。赵括就得意忘形,根本没想到秦军已经分兵几路,很快就完成了对赵军的秘密包围。而当赵括率领四十万大军,打算和秦军决战时,又被秦军诱敌,他率领大军追赶秦军,一直追到秦军坚守不出,一连攻打数日攻不下来。此时想退兵,才发现自己的后路、粮道都断了。
赵军足足被白起围困了四十六天,几次突围不成,到最后是粮尽援绝,杀人相食,赵括也身亡了。白起一下子俘虏了赵军四十万,全部坑杀。就此一战,赵国的有生力量几乎全被秦国所灭,自此一蹶不振。可以说,关门捉贼和金蝉脱壳是相反的两则计策。金蝉脱壳是危急关头、极端不利时用的;而关门捉贼,则是暂时处于优势的时候去打。而为什么要先关门、再捉贼呢?原书中是这样说的: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这里的“小敌”,不完全指的是弱小或者是数量较少的敌人,广义上是指那些善于偷袭的小部队。他们的特点是行动诡秘,出没无常,时时乘己方不备,侵扰我军。所以,己方发现了这种“贼”,绝不可轻易放其逃跑,而要设法去困围他、歼灭他。
如果己方选择将“贼”放走,再去急追或者远袭,那就是《周易·剥卦》中所预示的“不利有攸往”。一是因为,这样捉的困难增大了。就像《吴子》里打的比方那样:一个亡命之徒藏在茫茫旷野里,就算派一千人去找他,和大海捞针也差不多,难度很大。一个人的目标小,一千个人的目标大,没等我们找到他,他就先发现了我们,迅速溜之大吉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围困,断掉所有的出路,再缩小包围圈,聚而歼之。
二是因为,“小敌”在逃跑时,有可能被敌方利用,或者他们就是敌方放出来的诱饵,牵动我军,疲惫我军,我军在疏忽大意时,很可能会中诱兵之计。
使用关门捉贼时,也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防止对方狗急跳墙,困兽犹斗。因为这时候的敌军已经没有后路,我们必须有很强大的力量,才能把门里的贼抓住。所以,使用此计的原则是“关弱不关强”,是己方在对战斗力等各方面评估后,具有相当优势,胜券在握,我们才关门捉贼。否则一个弄不好,“贼”会把家里闹得天翻地覆、墙倒门破不可。
其二,防止引狼入室。有时候关门捉贼,没有捉到贼,倒被贼杀了。公孙瓒和袁绍间就是这样的例子。当时,袁绍包围了公孙瓒,袁绍久攻不下,公孙瓒也突围不出。后来公孙瓒搬来救兵,约定举火为号,内外夹击袁绍。
不料,送信的人一出城就被袁绍抓住了。袁绍知道了公孙瓒的计策,决定将计就计,按预定时间举火。公孙瓒一看火起,以为是援兵到来,便开门相接,恰中了袁绍的埋伏,大败回城。袁绍乘胜,开始在城前挖地道,一直挖到城中央。
等到准备充分,全力攻城。公孙瓒无力对抗,自杀身亡。袁绍成为了这座城池的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