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清楚发病相关信息和疾病主要症状
在叙述主要症状、是什么原因需要看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讲清楚疾病的引发原因(包括饮食习惯、职业爱好、特殊经历、个人嗜好、生活及工作环境、出差、旅游及异地生活经历等)、发病时间、持续日期、疾病程度以及伴随发病的主要症状等,让医生对发病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
我国地域辽阔,某些疾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如长江下游诸省是血吸虫病的疫源地,在北方干旱地区却极为罕见;南方热带雨林地区疟疾病时有发生,在我国北方却难见踪影。尤其目前交通发达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观光旅游成为人们的“家常便饭”,这时更要注意某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
3年前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救治小圆圆》的节目内容,至今还令大家记忆犹新:陕西农村的3岁小姑娘圆圆因间断性发热、出汗、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症状,在县、乡等基层医院治疗月余,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趋于恶化。等转入西安某大医院时,小圆圆已经命悬一线。经医生的紧急会诊和抽取骨髓检查,确诊为“黑热病”!经询问病史得知,原来,数月前孩子与妈妈一起,到爸爸工作的四川北部某县生活了一段时间。由于该地区是“黑热病”(是白蛉叮咬后,感染了利什曼原虫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的发病区,孩子由此而感染。遗憾的是,西北地区不是黑热病的疫源地,基层医院的医生缺乏对这种病认识、了解,更无诊疗经验,加之妈妈未告知医生,孩子曾去过四川北部的经历,导致误诊发生。好在孩子虽然被病痛折磨的奄奄一息,最终被确诊。后来在成都某医药公司找到了治疗黑热病的特效药——葡萄糖锑酸钠,小圆圆终于转危为安,得以康复。
还有,邻居家7岁的小男孩长时间咳嗽伴胸、腹痛,在当地数家医院治疗都不见好转。后转到重庆儿童医院,经检查得知,孩子患的是肺吸虫病。原来,这位小患者对“夜啤酒”摊位上卖的“香辣蟹”
“炒田螺”等小吃情有独钟,百吃不厌。由于误食了未煮熟且带有肺吸虫幼虫的水产品,使得本来流行于江南水乡的肺吸虫病却让川北地区的娃娃得上了。正是非疫源地医生的“少见寡闻”和家属的漏叙述,才导致了这起本该是治疗明确、疗效可靠的疾病的误诊,也让孩子长时间受到病痛的折磨。
(二)发病以来的治疗情况
据了解,很多患者看病并非是一次诊断,一次治愈,而要多次求医。这就有必要将发病以来的诊治情况如实地告之医生。如经过什么治疗方式(包括“神医”及验方治疗)、其他医院的诊治情况等。同时,应出具治疗中的各种检查及其他医院的病历或诊断书。这不仅是医生对疾病诊断需要参考的依据,也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在以前的治疗中产生了“继发损伤”。如前面提到的那位自服痢特灵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患者就是如此。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用药不当,其中250万人住院治疗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如一位患者的精神病症状就是因一天就服了7粒治疗感冒用药康泰克引起的。这充分说明本该用于治病的药物也是导致疾病的元凶。
许多地方使用偏方、验方、祖传秘方治病,如川乌、草乌治疗风湿病,喝雄黄酒能“辟邪”驱虫等。由此导致的中毒及肝、肾功能损伤的病例时有发生。
还有,巫医“治病”可谓是“见物皆为药”。诸如池塘里的生水、“火”纸燃烧的灰、路边的杂草、老宅屋墙上的土等等,经巫医“点化”后都是治疗百病的“灵丹妙药”。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但不治病,反而会成为引发疾病甚至病情加重的因素。这也是医生诊断疾病需要了解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