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2300000048

第48章 心肾阴虚,瘀血生风证 (1)

(九)心肾阴虚,瘀血生风证 (1)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口唇、四肢发麻,视物模糊,耳鸣,心痛。

2.辨证要点口干咽燥,痛如针刺,舌质黯红瘀紫,少苔,脉沉细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五心烦热,或盗汗,或手足抽搐,或急躁易怒,或抑郁,或肌肉颤动,或头晕目眩,或昏厥,或胸闷等。

【治则与选方】滋补心肾,活血化瘀,息风止痉;可选用百合地黄汤、蛭虻归草汤与牵正散合方。

【处方用药】百合10g生地黄50g水蛭6g炙甘草6g虻虫3g当归15g全蝎6g白附子6g白僵蚕6g。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3~5个疗程。

【配伍技巧】若阴虚者,加鳖甲、龟甲、玉竹,以滋补阴津;若视物模糊者,加枸杞子、女贞子、菊花、木贼,以益阴明目;若心痛者,加乳香、没药、桂枝,以活血通经止痛;若耳鸣者,加磁石、冰片,以益肾开窍等。

【药物功效】方中百合滋补阴津。生地黄清热凉血滋阴。水蛭、虻虫,破血逐瘀。当归益血,兼防破血药伤血。全蝎、白附子、白僵蚕,息风止痉。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

医案助读

闫某,男,43岁,新郑人。主诉在半年前原因不明出现口唇、四肢发麻,刺痛,肌肉颤动,手足抽搐等,经多家省级市级医院检查,诊断为呼吸性碱中毒。口服****唑胺等西药,可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又配合服用中成药及汤剂,也未能取得明显治疗效果,近因病证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心痛如针刺,口唇、四肢发麻,耳鸣,五心烦热,时有盗汗,手足抽搐,肌肉颤动,头晕目眩,口干咽燥,舌质黯红瘀紫,少苔,脉沉细涩。辨为心肾阴虚,瘀血生风证,治当滋补心肾,活血化瘀,息风止痉;给予百合地黄汤、蛭虻归草汤与牵正散合方:百合10g,生地黄50g,水蛭6g,炙甘草6g,虻虫3g,当归15g,全蝎6g,白附子6g,白僵蚕6g,鳖甲12g,龟甲12g,磁石15g,枸杞子24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心痛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口唇、四肢发麻减轻,以前方6剂。四诊:未再出现手足抽搐,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大减,以前方6剂。六诊:五心烦热及盗汗止,以前方6剂。为了巩固治疗,以前方前方变汤为丸剂,每次6g,每日服3次,治疗3个月。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五心烦热、盗汗辨为阴虚,再根据耳鸣辨病变部位在肾,因心痛辨病变部位在心,又因心痛如针刺、舌质黯红瘀紫辨为瘀,更因四肢麻木、肌肉颤动辨为风,以此辨为心肾阴虚,瘀血生风证。方以百合地黄汤滋补阴津,清退虚热,蛭虻归草汤破血逐瘀,牵正散息风止痉,加鳖甲、龟甲,滋阴潜阳息风,磁石、枸杞子,益肾聪耳。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附录 方剂用药组成

一画

一贯煎(《续名医类案》)北沙参麦冬当归各三钱(各9g)生地黄六钱至一两五钱(18~45g)枸杞子三钱至六钱(9~18g)川楝子一钱半(5g)

二画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各150g)茯苓三两(90g)甘草炙一两半(45g)

十枣汤(《伤寒杂病论》)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

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丁香(6g)柿蒂(12g)人参(10g)生姜(24g)

人参养荣汤(原名养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黄芪当归桂心甘草炙橘皮白术人参各一两(各30g)白芍药三两(90g)熟地黄五味子茯苓各七钱半(各22g)远志去心,炒半两(15g)

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蛤蚧一对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换水,洗去腥味,酥炙黄色杏仁炒,去尖五两(150g)甘草炙五两(150g)人参二两(60g)

茯苓二两(60g)贝母二两(60g)桑白皮二两(60g)知母二两(60g)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栀子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

八珍汤(《正体类要》)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各一钱(3g)甘草炙五分(2g)

三画

三仙莱菔饮(《消化系统疑难病选方用药技巧》)山楂15g麦芽15g神曲15g莱菔子10g

大黄甘遂汤(《伤寒杂病论》)大黄四两(12g)甘遂二两(6g)阿胶二两(6g)

大黄虫丸(《金匮要略》)大黄蒸十分(7.5g)黄芩二两(6g)甘草三两(9g)桃仁一升(24g)杏仁一升(24g)芍药四两(12g)干地黄十两(30g)干漆一两(3g)虻虫一升(24g)水蛭百枚(24g)蛴螬一升(24g)虫半升(12g)

大半夏汤(《伤寒杂病论》)半夏洗完用二升(48g)人参三两(9g)白蜜一升(60ml)

大承气汤(《伤寒杂病论》)大黄酒洗四两(12g)厚朴炙,去皮半斤(24g)枳实炙五枚(5g)芒硝三合(9g)

大补阴丸(《丹溪心法》)熟地黄酒蒸龟甲酥炙各六两(180g)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两(各120g)

大柴胡汤(《伤寒杂病论》)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芍药三两(9g)半夏洗半升(12g)生姜切五两(15g)枳实炙四枚(4g)大枣擘十二枚(12枚)大黄二两(6g)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生白芍六钱(18g)阿胶三钱(9g)生龟甲四钱(12g)干地黄六钱(18g)火麻仁二钱(6g)五味子二钱(6g)生牡蛎四钱(12g)麦冬连心,六钱(18g)炙甘草四钱(12g)鸡子黄生二枚鳖甲生四钱(12g)

大补五子汤(《杂病辨治心法》)熟地黄30g龟甲30g黄柏12g知母12g猪脊髓30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青葙子12g决明子15g牡丹皮12g

小陷胸汤(《伤寒杂病论》)黄连一两(3g)半夏洗半升(12g)全瓜蒌大者一枚(30g)

风引汤(《伤寒杂病论》)大黄四两(12g) 干姜四两(12g)龙骨四两(12g)桂枝三两(9g)甘草二两(6g)牡蛎二两(6g)寒水石六两(18g)

滑石六两(18g)赤石脂六两(18g)白石脂六两(18g)紫石英六两(18g)石膏六两(18g)

四画

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酸枣仁柏子仁炒当归身酒洗天冬去心麦冬去心各二两(60g)生地黄酒洗四两(120g)人参去芦玄参微炒丹参微炒白茯苓去皮

远志去心,炒五味子烘桔梗各五钱(15g)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后下石决明先煎山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苓(各12g)

五苓散(《伤寒杂病论》)猪苓去皮,十八铢(2.3g)泽泻一两六铢(3.8g)白术十八铢(2.3g)茯苓十八铢(2.3g)桂枝去皮半两(1.5g)

五磨饮子(《医便》) 沉香槟榔乌药木香枳实(各12g)

化肝煎(《景岳全书) 青皮陈皮芍药各二钱(6g)牡丹皮炒栀子泽泻各一钱五分(5g)土贝母二~三钱(6~9g)

乌头赤石脂丸(《伤寒杂病论》)蜀椒一两(3g)乌头一分(0.8g)附子炮半两(1.5g)干姜一两(3g)赤石脂一两(3g)

乌头汤(《伤寒杂病论》)麻黄三两(9g)芍药三两(9g)黄芪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川乌哎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五枚(10g)

乌梅丸(《伤寒杂病论》)乌梅三百枚(500g)黄连十六两(48g)细辛六两(18g)干姜十两(30g)当归四两(12g)黄柏六两(18g)桂枝去皮六两(18g)人参六两(18g)附子炮,去皮六两(18g)蜀椒出汗四两(12g)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黄八钱(24g)山药四钱(12g) 山茱萸四钱(12g)泽泻三钱(9g)茯苓去皮三钱(9g)牡丹皮三钱(9g)

六君子汤(《妇人良方》)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甘草炙陈皮半夏各一钱(各3g)

六磨饮子(《重订通俗伤寒论》)沉香10g槟榔10g乌药10g木香10g枳实10g大黄10g

丹栀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内科摘要》) 当归芍药茯苓白术炒柴胡各一钱(各3g)牡丹皮栀子炒甘草炙各五分(2g)

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贝母一钱五分(4.5g)瓜蒌一钱(3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2.4g)

五画

玉真散(《外科正宗》)天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份(10g)

玉女煎 (《景岳全书》)熟地黄三至五钱(9~15g)石膏三至五钱(9~15g)麦冬二钱(6g)知母牛膝各一钱半(5g)

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生山药一两(30g)生黄芪五钱(15g)知母六钱(18g)生鸡内金二钱(6g)葛根钱半(4.5g)五味子三钱(9g)天花粉三钱(9g)

左归丸(《景岳全书》)大熟地八两(240g) 山药炒四两(120g)山茱萸四两(120g)

枸杞子四两(120g)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90g)菟丝子制四两(120g)鹿角胶敲碎,炒珠四两(120g)龟甲胶切碎,炒珠四两(120g)

左归饮(《景岳全书》)熟地二三钱(6~9g),或加至一二两(30~60g)山药枸杞子各二钱(各6g)炙甘草一钱(3g)茯苓一钱半(5g)山茱萸胃酸者少用之一二钱(3~6g)

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六两(180g)吴茱萸一两(30g)

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八两(240g)山药炒四两(120g)山茱萸微炒三两(90g)枸杞子微炒三两(90g)菟丝子制四两(120g)鹿角胶炒珠四两(120g)杜仲姜汁炒四两(120g)肉桂二两(60g)当归三两(90g)制附子二两(60g)

右归饮(《景岳全书》)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6~9g或30~60g)山药炒二钱(6g)山茱萸一钱(3g)枸杞子二钱(6g)甘草炙一二钱(3~6g)杜仲姜制二钱(6g)肉桂一二钱(3~6g)附子一二三钱(3、6、9g)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龙胆草酒炒(10g)栀子酒炒(12g)黄芩炒(9g)泽泻(10g)车前子(10g)木通(6g)生地黄酒炒(6g)当归酒炒(10g)柴胡(6g)生甘草(6g)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份(各10g)

四逆散(《伤寒杂病论》)柴胡枳实破,水渍,炙干芍药甘草炙(各12g)

四逆汤(《伤寒杂病论》)甘草炙二两(6g)干姜一两半(4.5g)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5g)

四神丸(《内科摘要》)肉豆蔻二两(60g)补骨脂四两(120g)五味子吴茱萸各二两(60g)

四妙丸(《成方便读》)川黄柏薏苡米各八两(各240g)苍术怀牛膝各四两(各120g)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各等份(12g)

四磨汤(《济生方》)槟榔10g沉香10g天台乌药10g人参6g

白虎汤(《伤寒杂病论》)知母六两(18g)石膏碎一斤(48g)甘草炙二两(6g)粳米六合(18g)

白虎加桂枝汤(《伤寒杂病论》)知母六两(18g)石膏碎一斤(48g)甘草炙二两(6g)粳米六合(18g)桂枝去皮三两(9g)

归脾汤(《济生方》)白术一两(30g)茯苓去木一两(30g)黄芪去芦一两(30g)龙眼肉一两(30g)酸枣仁炒,去壳一两(30g)人参半两(15g)木香不见火半两(15g)甘草炙二钱半(8g)当归一钱(3g)远志蜜炙一钱(3g)当归、远志两味,是从《校注妇人良方》补入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当归八钱(24g)川芎三钱(9g)桃仁去皮尖,研十四枚(3g)干姜炮黑五分(2g)甘草炙五分(2g)

生脉散(《医学启源》)人参五分(1.5g)麦冬五分(1.5g)五味子七粒(3g)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蒲黄炒香各等份(各10g)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2500g)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2100g)甘草锉,炒三十两(900g)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半夏一钱五分(4.5g) 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3g)白术三钱(9g)甘草五分(1.5g)

半夏厚朴汤(《伤寒杂病论》)半夏一升(24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15g)干紫苏叶二两(6g)

半夏泻心汤(《伤寒杂病论》)半夏洗半升(12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干姜三两(9g)甘草三两(9g)黄连一两(3g)大枣擘十二枚(12枚)

瓜蒌瞿麦丸(《伤寒杂病论》)天花粉二两(6g)茯苓三两(9g)山药三两(9g)附子炮一枚(5g)瞿麦一两(3g)

六画

同类推荐
  • 实用奇方名药

    实用奇方名药

    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偏方、验方、秘方都是这个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的历史悠久,内容浩瀚,包含了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为炎黄子孙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偏方、验方、秘方流传于民间,它对疾病的防治作用不可忽视,有时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
  • 养老护理营养学知识

    养老护理营养学知识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 扁鹊心书

    扁鹊心书

    《扁鹊心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是一部综合性医书。共分为为三卷。托名扁鹊所传,由北宋窦材辑,清代胡念庵参论。本书共分三卷。主要内容介绍灸法。卷上论以经络、灸法(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等施治原则;卷中、卷下介绍各病症的治疗,后列气海、石门、关元等二十二个灸穴(其中包括手、足三里)。书后有附方,多用丹药及附、桂等热药,内载“睡圣散”,于灸前服用,使昏睡而不知痛。
  • 神奇的针灸疗法

    神奇的针灸疗法

    《神奇的针灸疗法》主要内容分为针灸的起源、针灸的发展、针灸面面观等章节。究竟谁是第一个发明针灸的人,已经无从考查,但不可否认的是,针灸学是古人从自卫、谋取缓解痛苦的种种动作中逐渐掌握的。由无意识的动作到有意识的解除痛苦,经过了不知多少尝试,是若干年的经验所积累而成的宝贵财富。
  •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本书由德高望重的整形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涤生教授亲笔撰写。张院士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以轻松、活泼、通俗、风趣的笔调,介绍了现代整形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叙述了多种常见畸形的原因和整形矫治的手术方法,展示了珍藏多年典型的整形病例图片。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作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现代整形与美容医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亦可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阅读参考。相信,不论您以何种心态阅读这本书,透过书中的文字和图片,它都能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热门推荐
  • 三国卡片修仙

    三国卡片修仙

    这是一个修仙的故事。这里面有奇异的卡片,奇异的三国卡片。奇妙的法宝、奇异的卡片、奇特的功法,一路的努力,一路的好运。看主人公在成长中,掀开世界神秘的面纱。这里面有三国杀,有三国无双4,有三国志10,看卡片和修仙世界产生的碰撞。新人作品,略有不足,敬请谅解。新人不容易,大家都支持一下吧!
  • 职场妈妈的第一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职场妈妈的第一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要孩子,也要工作。不想错过陪伴孩子成长的亲密时光,也不想放弃努力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从怀孕到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大概是遇到挑战最多的一段时间,不管是来自严格要求的上司还是帮你带孩子的婆婆又或者是初为人父同样手忙脚乱的丈夫。不管是来自科学育儿Vs老人经验的家庭矛盾,还是因怀孕产假带来的职场危机,其实归根到底,都是自己本身问题的投射和放大。在当妈这件事情上,老天特别公平,任你是学富五车的女博士,还是精明能干的女强人,都逃不脱不了初为人母的手忙脚乱。 这不是一本吐槽集,但也决不是一本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 我与卡明斯基

    我与卡明斯基

    卡明斯基是名震画坛的传奇画家,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老去的他选择隐姓埋名离群索居,渐渐地,人们忘却了他的姓名。塞巴斯蒂安是一位极度渴望成名的艺术评论家,他决定通过撰写卡明斯基的传记来替自己挣一个好前程,内心里的算盘早已经打好。塞巴斯蒂安驱车来到了卡明斯基的家,哪知道等待着他的是一连串的失败和挫折。在卡明斯基的要求下,塞巴斯蒂安带着他踏上旅途寻找初恋情人,经历了一连串的波折和麻烦,塞巴斯蒂安才知道,原来卡明斯基早就接收了另一位记者的采访,自己则是从头至尾都被这个老头子耍的团团转。本书影片由《再见列宁》导演沃尔夫冈·贝克与主演丹尼尔·布鲁赫再度携手,于2016年在欧美上映。
  • 为妃作歹

    为妃作歹

    李晴空深信自己身体内伏蛰着一只妖兽,终有一天它会从心底破茧而出。*******************魂穿了,二十八岁的女人,成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尼姑,这时李晴空才发现自己竟然会异能,杀人不用刀,光凭一个眼神能就置人于死地。天啊,为什么会这样????她只想平安的在异世好好生活下去,为什么会有一群男人追着她不放?****************在我懂事起,发现了自己与常人的不同,从此内心处处隔离在这个世界之外,我向上天许愿,希望能在未来的某天遇到自己的同类,我愿为她而生,为她而死。
  • 倾月班(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倾月班(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明末清初,英雄少年陈复甫为救好友夏完淳前往江宁府,夜入东晋宰相谢安的后裔谢予琨、谢予璞兄弟宅中,结识了谢文嬛、谢文嫏姐妹二人。陈复甫暴露行踪,文嬛文嫏与当时坐镇江宁府的洪承畴巧妙周旋救了陈复甫,结果却致使父兄被戮。文嬛文嫏被判官卖,幸遇谢家早年家养戏班班主黄三寿相救,留在倾月班的戏船上,改名嬛伶、嫏伶,开始了伶人生涯……小说以明末清初的历史为大背景,讲述了名门之后谢文嬛、谢文嫏因救助反清复明的义士而家破人亡,沦落戏船,从此与一群以戏船为家的昆曲女伶开始了江湖飘零的戏梦人生的故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世情冷暖,人情聚散,最终都融入了那一方氍毹毯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断界骑士傳

    断界骑士傳

    魔物的毒牙蹂躏整个地球的末世,英雄驾驶钢铁巨人保卫最后的净土!历代先祖皆殒于战场的公爵末裔,守卫在人类抵抗魔王复苏的最前线——断界
  • 腹黑王爷,跟我回家

    腹黑王爷,跟我回家

    女主角穿越来到了辰瑞国,遇上了与她前世长得完全一模一样的闺蜜,与之结交为好盆友。而后找回去的路,遇上了危险,得今后的爱人搭救。在这过程中,度过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坎坷,终于还是在一起了。然而,最后竟发现,原来是同一给地方来的。回去后,同样,也遭到了许多反对。然并卵,俩人终究还是在一起了。
  • 终极科技与无尽虚空

    终极科技与无尽虚空

    2250年,烈阳当空,昔日城市如今已然破灭。科技的超速发展,带来的究竟是超脱还是毁灭。虚空之物在另一个宇宙蠢蠢欲动。
  • 田园娇妻小神医

    田园娇妻小神医

    现代女医VS落魄皇子,天生一对伉俪。温姝哀叹没人比自己更惨,一朝穿越竟被迫出嫁,没人疼又没人爱。贪心叔叔,阴险村长,各个都想在她头上踩三踩。呸!还真把当本姑娘当成小白菜!行医制药,烹煮药膳,这一世,她要踩小人,斗渣渣,精准扶贫,带领全村奔小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