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9900000003

第3章 时间旅行(3)

“戏剧的对立面不是严肃的东西,而是现实中的东西。”弗洛伊德在《创造型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说。他继而描述了人们的幻想和这些白日梦与他们生活的现实之间的关系。“我们也许可以确切地说,一个幸福的人从来都不幻想,只有不满意的人才会这样。”时间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存在着记忆与幻想之间的关键。幻想与“时间的三个时段”有关系(与华兹华斯在“序曲”当中引用的“时间的三个点”有异曲同工之妙):“精神的工作与某种流行的印象有联系,有一些会唤起当前的情景,这样的情景一直都能唤醒受试者最主要的愿望。从那里开始,它会听到更早一次经验的回忆之声(一般是儿童时代的声音),在其中,这样的愿望就可以得到满足。现在,它形成了一种与未来相关的情景,代表着这种愿望的满足。它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东西就是白日梦,或称幻想,这样的幻想带有其起源的痕迹,就是唤起它并来自于回忆之间的情景。因此,过往的、当前的、未来的都串在一起,跟过去一样,顺着从中经过的愿望的线条奔跑。”

一般来说,做白日梦的人会隐藏他的幻想,但是,弗洛伊德说,如果这些幻想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要么会感到厌恶,要么会不为所动。另外一方面,当创造性作家展现出他的幻想的时候,我们会体验到快乐。“作家如何实现这一点,那是他内在的秘密;基本的手艺在于克服我们心中的厌恶感的技巧,因为这样的厌恶感毫无疑问是与每一个自我与另外的自我之间的障碍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在艺术的更张过程当中,作家会使其白日梦中的内容软化,并以他的风格和智慧给我们以美学上的愉快。弗洛伊德说,一切都在讲述的过程当中,因为讲述的过程是足够真实的,这样一种对“想像性作品的欣赏源自我们脑海里张力的释放”。他继而阐述说:“这样的效果完全不是因为作家使我们(作为满意和受到启发的读者)产生的,以便使我们能够欣赏到自己的白日梦,但又不会受到自我责备或自感羞愧。”

一句话,阅读就是一种解放。我们在自己的梦中得到了表白。对于写作也是一样,因为一场梦是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得以实现的。这场梦具有复杂的时间框架,由过去、现在和将来构成。当前的某件事情唤起一个印象,这样的印象焕发出一种意愿,这个意愿又与较早的某个回忆相关联。

身处非洲当然解放了我,我的确记住了相当多的内容,我过去还以为自己早已经忘记了。深入过去的道路给了我一个信念,它使我镇定下来,在那样一种反思的情绪状态里,我也得到了更大的进出自由。例如,我发现,如果我十分镇定,在下定决心的某个时候,我就能够进入极佳的写作状态。说得更真切一些,我需要镇定,我需要自己的脑海保持清醒,为的是更好地记忆。我的自由感在增强:写作的欢乐让我觉得更加欢乐,因为在最佳的写作状态里,它总是会要求进行一场精神的旅行,并引导我更深地进入无意识的思想状态。这里面有一个似是而非的矛盾:我越是深入自己的回忆,越是能够意识到我与别的人有更多的共通之处。我找到通往回忆,通往自己的思想和经验的道路越是宽广,越是在自己看不清的过去的种种言行当中搜寻越是频繁,我越是会感觉到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弗洛伊德提到的,作为刺激记忆并产生创造性和有用的幻想的唤醒时刻,也许还是对一个目标的简单的沉思过程,或者是碰巧对音乐或一种气味的机会性的联想。一个音乐时段刺激普鲁斯特笔下的让·桑杜,那就是《追忆似水年华》当中著名的开启记忆大门的饼干的品尝过程。

我自己养成了一套刺激回忆的内在方法。一个作家有可能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只要他/她想办法进入一种情绪状态,让想像力在其中自行演练即可。我对于内在刺激的需求在我心中激发起旅行的欲望——旅行几乎总是被人看做是逃避自我的一种行为,在我却是相反:没有任何东西比异国他乡的风景或一种外国文化更能诱发精力的高度集中或强烈地刺激人的记忆。人几乎不可能在一个外国的地方失去自我(浪漫的人总是这么看的)。更有可能的是,你会体验到强烈的怀乡情绪,会听到自己生活早期的声音。但是,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对于异域的当前状态产生的排他过程当中,事实上,使这全部的体验十分刺激的东西正是当前与过去的并置——在曼达雷梦到的梅德菲尔德。

对我来说,这是一场故意做的梦。在黑暗中,在遥远的他乡,当我需要回忆的安慰时,时常会让自己镇定下来,并就过去的事情进行思考,让自己的思绪回到父亲的旧道奇车里,回到经过梅德菲尔德广场开车回家的路途上,向北开到森林街,向南开到劳伦斯地产,经过我出生的医院,然后开上长长的回家路,围绕斯波特池塘,让青年时代早期的风景一一尽收眼底。

谁才是伟大的旅行者?他们是一些好奇的人,心满意足的人,自力更生的人,不怕过去的人。他们不是在旅行中躲藏,他们是在旅途中寻找。最后,我去了澳大利亚海岸边的昆士兰北部地区,那是一片属于土著人的地方。在最不太可能出现的地方,我遇到了一名流浪汉,他在那里已经生活了许多年。他在寻找塑料悬浮物和瓶子,在建造一只筏子,希望那只筏子能够载他在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峡当中围绕约克岬转一圈,那个海峡便是特里斯海峡。我问他说,他是否知道那有多么危险。

“我才不在乎哩,”他说,“我什么地方都能去,如果你不着急,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

那是我一辈子听到的最为理智的一句话了。

因此,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在最偏僻的一些地方,我有许多次都在听人们说:“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或者说:“这让我想起——”那就是让他们一直很快乐的名字和地点。可以这样说,一直没有人说出来的一个了不起的旅行根由就是,旅行是寻找一个让人感觉最幸福的地方。人们寻找最理想化的家园的版本,的确,人们寻找的是完美的回忆。

朋友也时常让我们想起自己的过去,提醒我们知道自己都看到了什么样的一些人与事。他们是我们过去的历史的一个沉淀处,我们的友谊和彼此的关爱使我们能够重新找到记忆。最有人性的情绪与活动使我们与过往的历史保持接触,而那过去的一切也是另一种说法,表明神经症时常让我们彼此远离,让自己的过去无法把握。弗洛伊德说,只有不满足的人才会产生幻想,他这么说的时候并不是指你越是不幸福,就越是容易进入回忆。反过来,他说,如果“幻想变得过于丰富,过于强烈,那会形成神经症或精神疾病的起始病况”。

不管出自什么原因,当一个朋友离开你的生存轨道时,你最能够明白友谊对回忆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因为死亡、失踪或误解而失去一个朋友,那不仅仅是对自我价值的一次打击,而且也是对回忆的一次堵塞。我们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那样悲伤的回忆是真实的:我们的回忆的一部分已经跟失去的朋友一起消失了。

这种情形当中最极端的一个例子是婚姻中的悲哀——分居与离婚。我与妻子于1990年分居。那个事件的痛苦有许多种起因。那是一次情感的创伤,但不止如此,看起来就好像我已经被人做了脑叶切除术,我的一部分大脑已经被人切走了。我妻子一直是两个人的体验当中的仓库,我指望她来提醒我想起已经遗忘的一切。当她看我刚刚写下的什么东西的时候,她有独特的判断能力。甚至在我自己都不明白的情况下,她也总是明白我做的事情,她明白我是在重复自己的话,或者成了一个无趣的人。她的在场刺激我的回忆,因为她的回忆是我自己的回忆的延伸。我们曾经一切生活过,彼此相爱过,共有二十多年的时间。

让一个作家去思考什么比较容易,因为他那门职业的本质就是孤独,因为他/她是一个人在从事自己的事业。但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一个作家不可能是《荒原》中的孤独的人物,他不可能是一个人在光秃秃的舞台上表演的演员。“我写过的一切都源自一种深刻的孤独。”亨利·詹姆斯写道。孤独,是的,但他不是一个人——他不可能是孤独一人而又写出如此复杂的一个世界,写出那么多的风景,写出那么多的社会层次。矛盾的地方在于,作家涉及社会和一个世界,但他也与社会与世界异化了。他不可能使自己脱离于由人组成的社会,也不能够脱离事件的流逝,但是,刺激写作的正是对写作过程形成的种种障碍。旅行是一个强烈的刺激物,如我早先说过的一样,但是,当你旅行的时候,写起东西来可真叫受罪。

我跟妻子在伦敦分手,并很快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够在那个城市里生活下去了。分居的当天我便去了美国。我需要童年生活的家园来安慰自己。我需要得到确认,需要风景和声音的刺激,需要那种天气,那种气温,那种气味的刺激。那是冬天,有霜冻,有吱嘎作响的树枝,有房间内木板发出的叽叽声,有黑暗中的天空,有枯败的树叶。

我还需要房间内的种种人造品,需要像照片和种种小物件等等的东西。我的椅子、我的书桌、我的书。有了这些东西,我才觉得自己可以重新开始。有一次,那是大约六年前,我们在伦敦的房子被人偷了。人们对抢劫有各式各样的反应。你感觉被侵犯了,他们说。小偷一定是绝望了:他们说。罪犯可能是一些迫不得已的家庭出来的人,他们在吸毒,他们需要毒品,如果你不在家里,那是你的运气,因为他们可能会杀掉你。

我的情形却不是上述的任何一种,我感觉到,他们偷走的是我的回忆,他们把我思想的一部分挪走了!我对他们实话实说:那些东西是无价之宝。我再也不会看到那些东西了,再也无法想起它们了。因为这个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跟发了疯似的气愤难平。我在谈的不是一台录像机,也不是一台收音机。我在谈的是一只小小的银制盒子,它会发出新加坡的樟木香气;我在谈自己用它写了七八本书的那只钢笔,上面还有我的手指磨出的印迹;我在谈那条琥珀项链,是我用自己在土耳其剩下的最后20美元买的。所有这些东西都没有了,都被拿到了伦敦某处一道篱笆后面。人们会说,那里面有情感上的价值。是的,但是,对我来说,并没有其他的价值存在。如果我们谈到的只有钱,那么,那些东西就有可能被替代掉,我会一点问题也没有。那些小偷从我身边拿走的是我最珍视的回忆当中的刺激物。

有趣的是,弗洛伊德也是这么一种喜欢收集小物件的人。他的家里和书房里挤满了罐子和雕塑及人造艺术品,其中大部分都是埃及的、希腊的和罗马的。他从来不写那些东西,但是,毫无疑问,它们刺激了他,因为他的作品充满了古典的影射和历史细节。可惜的是,弗洛伊德家从来都没有受人抢劫,因为假如发生那样的事情,我会乐于看看他对自己情感的分析,看看他作为一名珍品被劫的受害人有什么样的一些感受。

在涉及物质财富的地方,我渴望成为万事无忧的佛陀。那就是我的理想。我并不是如此执迷于那些东西,因此而为它们所左右,尽管我有时候的确感觉依靠它们。我觉得,一个人必须多加练习,当那要求太大的精力集中程度,也要做出很大的心理架势——我希望学会如何放弃它们。那一定是我相当有信心的一个决定。我不想有人从我手中夺走它们。很明显,最幸福的人就是真正明白这些的东西都是幻觉的佛陀。佛陀本身也从不拥有这些东西——一切都在他们的回忆当中。

写作的行为——艺术创作——都取决于回忆,它本身都是一种记忆手段。最奇怪的是,在记忆上作画,比如写一本小说,我是在给一套回忆赋予声音的特征,同时形成一个结构,便于记忆写作一本书的情景。看看我写的差不多所有东西,我都可以想起那个房间,当时的天气,我的思想状态,还有世界的状态,我可以想起写作那本书时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对于一位读者或评论家来说,这是带有欺骗性的。例如,我在《圣人杰克》当中描述的炎热和多云的热带生活时,正好就在多塞特,在英国的西部地区,而当我在《黑屋》中描写多塞特的时候,人却在弗吉尼亚州的夏洛特斯维尔。我看着《蚊子海岸》,看到伦敦南部地区,当我看着《丛林情人》的时候,听到的却是中国保姆在我新加坡的房子里喂孩子时发出的唧唧声。

我的书对我来说也有同样的意义,它们本身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叙述方式如何,这跟那些属于个人的风景和情境是一样的,它们有一种唤醒的力量。常有的情形是,写作一本书的回忆往往会淹没作品本身。写作的这一面从来都不曾有人探索过,分析过,但是,大多数小说家在有人问及某个特别的作品时,都会想到写作那些作品时的一些情景,他们的房子,家庭,还有天气,写作的房间等。这几乎是所有序言当中的离题话题。我可以老实地说,我写的差不多一切东西都带有写作时的情景。《画宫》碰巧是我的第十二本小说,但是,那个书名可以应用于差不多其中的任何一本。

这样的一些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历史——是我自己的世界和关于我自己的一段历史。尽管我的一些作品是有意识的,但是,它们也许还是充满很多不准确的地方,但是,它们在我创作的过程当中还是一样真实的。我对于研究《荒原》的人失去了耐心,敢对于热爱怪诞者失去了信心,就是拿语言本身翻来覆去地摆弄的那些人,就是为了热闹而制造声音的那些人。“那就如同通过一个锁孔放出‘安妮·洛里’屁的人。”这是古利·吉姆在《马之嘴》当中说的。“那是聪明的做法,但是,值得那样费力脱了裤子放屁吗?”弗洛伊德说,戏剧的反面就是严肃认真,而不是现实本身。

同类推荐
  • 异域之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异域之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记录名家游览各国、感受风土人情的书籍。里面既有磊落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生命体悟,也有坚贞的文化守望。
  • 欧洲一年

    欧洲一年

    作者21岁时,独自前往欧洲念书。在这一年他走过了英、法、美、俄等二十多个国家,脚步留在欧洲、非洲等四大洲。这部作品记录了他在欧洲学习生活一年的成长感悟和心路历程,讲述了异国他乡的生活是如何影响他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以及这一年生活带给他的改变。这本书并不是旅行游记,而是一个个既有有感动与温暖,又有犀利与率真的故事。作品契合当下碎片化阅读的流行趋势,每篇文章短小精悍,每一篇都深刻透析出作者对于情感和成长的见闻与观点。这些故事,旨在通过作者的亲身感悟,安慰每一颗迷惘和孤独的心,启迪那些正在面临人生与未来抉择的人。22岁,22个国家,22个故事,融汇成这本《欧洲一年》。作者用他亲身经历的每一个真实动人的小故事,带领读者去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追寻内心深处最需要的东西,让每个“你”可以一步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变成的样子。
  • 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拿到人生第一份薪水,她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旅行。那一路,只有三天,却改变了她的一生,她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开始行走在路上。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坐上不同的交通工具,火车、中巴、客车甚至是拖拉机,都可以搭载上她的心到达精神的家园;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她丢掉了内心的怯懦,成长为一个坚毅的女子;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灵魂伴侣,行走路上不再孤单;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她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女儿小媛;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年仅四岁的女儿已经去了高原的不少地方;……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 青春在美国转机

    青春在美国转机

    《青春在美国转机》以青春旅行为话题,几个共同追逐梦想的年轻人,为了一个遥远的梦而踏上美国的远行,在四个月的实习生活中,经历了语言的尴尬、老板的冷漠,也感受青春爱情的美好情愫。在旅行中成长,去看这个世界,对于80后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宝贵的经历。
  • 不可不知的旅游小贴士(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不可不知的旅游小贴士(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不可不知的旅游小贴士》是《旅行注意事项》一书的精缩版。这是本小型口袋书,便于读者轻松随身携带。书籍内容涉及旅行中可能遭遇的种种困境或难题,包括饮食、医药、通信,甚至兑换外币等细节。如果感兴趣,读者可登陆“旅行探索者”exploretraveler网站,进入约翰·约瑟夫·金特里的专页查询更为详细的信息。
热门推荐
  • 你的血族老祖宗已上线

    你的血族老祖宗已上线

    睁开眼,郝天发现自己成为了一名几百岁的血族。无奈子孙不孝,将他用来沉睡的城堡卖给了圣堂。好嘛,十字架直接挂在坟头,圣光二十四小时普照。于是郝天决定揭棺而起…蒸汽世界,请勿代进现实社会…本书又名《成为血族的那些年》《还想再活五百年的血族》《做血族之后遇事要从心》《血族老祖宗求生记》
  • 宿主她好懒

    宿主她好懒

    最近三千位面的原女主们怒气冲天,因为那些炮灰女配们不是穿越就是重生,个个逆袭成女主于是,苒寻踏上干掉穿越女,重生女并且走上人生巅峰的不归路。系统千千:我家宿主她贼懒千千:宿主,谈个恋爱就能走上巅峰,快来!苒寻:麻烦(躺尸中~)千千:宿主,那个女配在搞事情苒寻:哦(持续躺尸中)当女配打扰了苒寻睡觉时,千千:放手啊宿主!你不能杀人!苒寻:没死,还有气女配:我就是不小心吵到了她睡觉啊!呜呜X﹏X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种花记

    重生之种花记

    上辈子她被债主追赶到走投无路,被推土机铲倒、推平、埋了。不想再葬身黄土变作花泥,她这辈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够,再光出不入挣扎在贫穷线以下了。至于那伙害人不浅的极品亲戚,她要早早地趋吉避凶,跟他们全部划清界线!
  • 生与死何惧

    生与死何惧

    你能体会生死的孤独与寂寞?悲哀与欢笑?每个人的出生都是千姿百态独一无二的.你经历过.(精彩.痛苦.幸福.追求.....)当有一天你觉得世界的不公.老天在惩罚.那你需要去面对一切困难.原名李二蛋后改名(李天泽)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大山里.早年的不幸.家人的离世.与同村相邻人员的谩骂与排斥中而远离大山.....来到城市的他一无所知.当过乞丐.抓过小偷.住过公共厕所.也当过买菜小贩......他灰心过逃避过但茫茫大海他何去何从怎么来实现自我价值...让我们一起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 事中人

    事中人

    她是学习平平普通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来到了她从来没有幻想过的地方,遇上了他…
  • 浮玄湮灭

    浮玄湮灭

    历修仙道,跨炼灭途,悟无上境,成仙矣。成仙之,济苍生也。诛魔天恒,诛杀妖魔,破尽苍穹,动荡乾坤。刀锋芒,情丝殇,红尘自古多凄凉。自彷徨,独心伤,刀透残阳,且战且狂。十世轮回,尽展忧颜。支离,破碎,湮灭。亦是浮生!
  • 天下源自率土

    天下源自率土

    人生只有一世,一世只有数十年,你要怎么活,他要怎么活。无论怎么活,只要精彩。天下这么大,总有属于自已的活法。人生这么短,总有自已的精彩。
  • 步步争仙

    步步争仙

    一个出生在没落家族而被族人嫌弃的女孩舒颜,因一次意外而得到了千年前族中长老的传承,从而走上了炼丹之路,在她的带领下,家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一路走来修炼、炼丹、打怪、升级,舒颜最终一步一步脱去凡胎,飞升成仙。
  • 丁香花

    丁香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