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46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读史先读人阅人即阅世

读史:体验性阅读与都市脱困

社会文明程度、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几乎每个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在事业、社交、生活方面不如意。而几乎每个有“不如意感”的人,都常常会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心态失衡、经受不起挫折、生活没有希望、对周围的人与事极度失望……

不过,有这样一句谚语,叫做“上帝在这里关上了门,就会在那里打开窗”。我们看到,现代都市人正在进行一种群体实践,那就是对中国古代的经典与历史进行体验性的阅读,从中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

很多都市人在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与历史时,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遇到过的问题,古人也曾经遇到过,而且他们想出了很高明的解决办法。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向古人学习,从历史中求证如何走出“中国人式的困境”呢?

的确,古人也曾经遭遇过人生中的惊涛骇浪,但是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良好的心态渡过难关,让事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今人虽然与古人所处的历史时代、具体环境不同,但是古人在渡过危机、扭转局势的情况下的特殊思维方式,却是值得今人去细细品味的。只有理解了古人的思维,才能将古人的智慧融会贯通;而只有了解了古人所处的特殊历史时代,才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古人为何会选择那样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

历史的人性

既然读史可以获得摆脱都市困境的良方,那么,历史是什么?

厌倦了应试教育的人认为,历史是一长串的年代、人物、事件的名称,是故纸堆里的文化,是和今天距离很远的学术研究对象。

其实不然!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曾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的人生历程,是过去的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历史永远是生动的、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纪年和称号。

一言以蔽之,历史就是古人的人生。历史上最深刻的印记,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物。而历史人物最让后人关注的,不是他们的豪言壮语,也不是他们的赫赫功绩,而是他们作为特定时代中的人物所具有的喜怒哀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普通人,而每个人的人生都将不可逆转地成为过去,成为历史。经历成为往事,不代表它就此便会失去生命力。相反,后人阅读历史的时候,总能为古人独有的性格、气魄所感动。这就是历史的魅力,人性的魅力。

人物是历史的核心,人性是历史的神髓。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阅世先读史,读史先读人”。

历史生态与现代社会

为什么人性会穿越时空,令现代人感觉到格外温暖?

因为,古人之所以具有魅力,就在于他们的人性来自于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社会。如果古人所处的时代状况与现代有相似之处,我们在阅读史书时,就会从古人的经历中找出与自己近似的遭遇,从而产生“感同身受”的体会。

古人所生活的时代,与现代社会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由特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组成的,它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生活背景,但它却是古人的性格之所以散发光辉的根源。

我们将这种时代因素称为“历史生态”。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能够造就曹操和诸葛亮,活力四射的唐代能够诞生唐太宗和李白,阴郁的明清则会走出朱元璋、张居正、康熙、曾国藩。

同样,很多现代人抱怨自己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没有下海,也没有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炒股,更没有在这个世纪初买房……由此而生的自怨自艾、悔不当初的说法比比皆是。回过头来看,时势造英雄,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时代,就算诸葛亮、曹操重生,恐怕也不能成为呼风唤雨的人物,又何必怨天尤人?

人性之所以永恒,就在于造就它的时代独一无二。这是古人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今天的现代人正确认识自己的出发点。事实上,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人的成败,也大抵如此。

读史·阅世·新知

历史应该是生动而充满细节的,因此,我们不应该读那些枯燥的历史数据与假大空的历史赞歌,而是应该从个性鲜明的人物入手,看看他们是如何从一个无名的白丁,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或者是如何从万众瞩目的事业顶峰滑落到人生谷底的。

充满现实关怀与现代气息的历史,应该是人的历史,这才是历史的精髓,古代文化的经典。而读史,就应从读人开始。古人的诗句说得好:“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只有不断地回味往事、品读古人,才能让自己的见识更加广阔,让自己的阅历更加丰富。

当然,你大可以在获得人生经验的同时,将对历史人物的感觉上升到审美的层次,其实,那又何尝不是体悟了人生之后,对历史的新知呢?

你可以嘲笑吕不韦的机关算尽、众叛亲离,也可以讥讽刘邦的小肚鸡肠、两面三刀;你可以感慨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无力回天,也可以赞叹曹操的慷慨激昂、豪情万丈;你可以向往唐太宗的礼贤下士、虚心纳谏,也可以认同康熙的事必躬亲、深谋远虑;你还可以批评张居正的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读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代,品评古人,也是为了更好地做好自己。这就是我们推出“中国历史人物十讲”丛书的初衷。但愿您能在阅读本书系的同时,增加对人生的体悟,陶冶性情、笑面人生。

从“诸葛亮现象”说起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最著名的偶像:孔子、关羽、岳飞、诸葛亮。

这几个人恰恰构成了中国文化中价值观的最主要内容:仁、义、忠、勇、信。

孔子倡导仁政,而且身体力行,一生奔波,是为仁;关羽义薄云天、重诺守信,是为义、信;岳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直捣黄龙”而征战,是为“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为忠。

在这几个偶像中,最为人称道的,则是诸葛亮。在后人的追忆中,他不但是忠臣的代表,更是智慧的象征。有关他智慧过人的描述,集中在对“隆中对”、“火烧赤壁”和“八阵图”、“七擒孟获”等著名事件之中。

诚然,这些事件中,有些是后人夸大其辞或者张冠李戴的,比如“火烧赤壁”和“八阵图”;有些则是可以进一步探讨是否高明的,比如“隆中对”和“七擒孟获”。

无论如何,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独有的一个特征,就像纳斯雷金(阿凡提)之于阿拉伯文化一样,人们不会因为他们事迹的非真实性而减少对他们的兴趣。

这就是中国文化独有的“诸葛亮现象”,简言之,就是对忠臣的褒扬,对智慧的推崇,对身处逆境而坚韧不拔精神的肯定。

如果说在一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人们标榜诸葛亮的精神,是为了弘扬一种民族理想、个人信念,那么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就应该充分重视这种文化现象,并且超越古人,从诸葛亮的事迹中寻找能够在今天作为借鉴的成分。

辩证地认识诸葛亮

首先应该为我们重视的,就是诸葛亮的“忠”和“智”。这是他最突出的两个特点,也是最为人们所称道的精神。

为什么在三国纷争的时候,诸葛亮能够尽忠于并不强大的蜀汉政权,并且为了刘备的知遇之恩而奉献一生?

为什么在群雄并起的时候,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投靠一个强大的靠山,相反却“躬耕于南阳”,宁愿做一个隐居的山人?

为什么他能够在没有正式出山的时候,就对天下有一个全盘的了解和规划,并且提出了为后人争论不休的“隆中对”?

为什么他殚精竭虑,以毕生的精力与智慧进行北伐,却一次次无功而返?

可以说,这些问题,都是与诸葛亮的“忠”与“智”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和传统文化中他的智慧形象存在若干矛盾的。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解开这些矛盾背后的真相,让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诸葛亮,从而让现代人明白为何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会变成我们的偶像,又是什么人、什么样的文化氛围把他造就成了一个偶像。

将诸葛亮“偶像化”的后果是,严重的“主题先行”原则,破坏了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所具有的多彩人生,也忽略了诸葛亮与他所生活的汉末三国时代的复杂多变性。这样一来,诸葛亮的形象变得“纯粹”而简单,“光辉”而干瘪。

我们要让充满矛盾的“诸葛亮”形象真实化、历史化,就必须辩证地认识诸葛亮,把后人强加给他的概念从他的身上去除掉。因此,必然会出现如下的情况:对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的认识,往往会和后人强加给他的种种头衔与美誉相冲突,甚至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看法。然而,这正是对诸葛亮的辩证认识。

解读“诸葛亮资源”

当我们还偶像以真实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中国文化中对诸葛亮的推崇这种精神资源现代化,如何让这种文化成为现代人的智慧财富,而不是迷信。

将“诸葛亮资源”现代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表现作为我们考察历史的事例,从事例看得失,从得失读历史,从历史求智慧,从智慧论现代。

这样的一个过程,是我们解读“诸葛亮资源”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目标。

诸葛亮是一个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但是他并不是和今天毫无关系的,从他的行为、思想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中国人的共性,而这种共性是否适合现代?这种共性是否能够促进现代人为个人的成功与幸福发挥作用?这就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不是要颠覆历史,也不是要戏说历史,而是要从身为历史人物的诸葛亮身上,找到现代人某些行为与思路上的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到了症结所在,我们就能够反思诸葛亮,反思诸葛亮所代表的文化,并在反思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诸葛亮是古代中国的一座文化丰碑,也是现代人了解中国传统的一面镜子,只有反思诸葛亮、读懂诸葛亮,才能超越诸葛亮,将诸葛亮的人生经验与智慧精髓作为现代人的财富。这笔财富,也许是我们一生都享用不尽的。

同类推荐
  •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突然传出消息:陆军总司令孙立人被蒋介石软禁。其深层的背景和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作者用纪实文学的形式,表现了曾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隆美尔”的孙立人,于抗战期间超凡脱俗、豪气冲天的丰功伟绩: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期间,率新新38师在仁安羌,一战救出七千多名被日军包围的英美溃军与新闻记者;蓝姆迦练兵,将当年在日军面前一战即溃的中国军队,练成了一支脱胎换骨的精锐之师;随即展开的反攻缅甸作战中,率新一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痛歼日寇。国民党丢掉大陆后,作者又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与美国的矛盾,以及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冲突。而孙立人,正是这两种矛盾的牺牲品。
  • 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

    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作者,拉美文学的泰斗,作品畅销全球,所受关注度堪比电影明星。而他本人真正想扮演的角色只有一个,古老又神秘——讲故事的人。本书精选了这位讲故事大师二十多年间接受的重要采访,清晰而系统地勾勒出他早期、中期乃至后期的创作脉络,更为了解和研究马尔克斯其人其事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尽情讲述着亦真亦幻的故事:他的童年、外祖父母、爱情;他的记者生涯、创作的艰辛与愉悦;他的卡夫卡、福克纳;他的加勒比根基、左翼立场、他与卡斯特罗的友谊;他对电影、音乐的看法……这部访谈录就像一个故事魔盒,记录了马尔克斯的真实声音、私密时刻、思想火花。魔幻现实在这里流淌,谈话的艺术在这里尽显。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由秦晴编著,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财富家喻户晓,在美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家族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繁盛六代,依然独“富”天下,不但涉足商界,留下了众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商业故事,在政界也颇具影响力,同时还热衷于慈善事业,名声远扬。《洛克菲勒家族传奇》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前四代人的事业与生活,告诉读者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石油大王的,一个家族又是如何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
热门推荐
  • 学园默示录中的魔术师

    学园默示录中的魔术师

    学园默示录跟风作品小弟知道自己文笔不怎么样,也不奢求推荐,觉得还可以看的就看,不喜欢看的请点红叉叉,有疑问可以提,但请不要骂人,不然一定**绝不留情
  • 虫族帝疆

    虫族帝疆

    当夜色浸染大地,繁华的城市彩灯摇曳身姿,动漫,电影,时尚新衣等新奇的文化无声侵入这个大地,逐渐改变以武为尊的世界,但改变不了的还是强权,万千种族林立,强者如云的世界,面对这新鲜血肉下的腐臭,虫族该如何生存。
  • 凉透半夏

    凉透半夏

    “夏暖!你怎么又把我的蛋糕吃完了!”“夏暖!我的雪糕呢!”夏暖闭着双眼蜷缩在角落,等待发落,“呐!”夏暖缓缓睁开眼睛,看见满地的零食,眼睛发亮,某男咳咳说:“以后这些零食都归你了,我也归你了”夏暖没管那么多,“嗯嗯嗯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程序猿的末世种田之旅

    程序猿的末世种田之旅

    当其他人在末世中挣扎时,郑文却得到了一套外星的科技系统。这套系统非常强大,唯一的缺陷是,它需要手动编程。
  • 白莲花实习手册

    白莲花实习手册

    什么是白莲花?某系统为了让自己的宿主成为一位合格的白莲花可真是煞费苦心了
  • 将后凰谋

    将后凰谋

    【绝对甜宠+全程高能+权谋苏爽+超强助攻】 【1vs1双洁保证,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所以各位请手下留情。男主苏余女主顾柒哦。】 她因兄长被害,隐藏身份,替兄从军,夺得功与名。他因爱人逝世,颓废不堪,不思进取,让群臣寒心。二人本是青梅竹马,众人看好的一对,不曾想物是人非不由分离。 可…… 他终有一天知晓她女扮男装替兄从军,不知此时他作何感想?只见他立刻收她入宫且不许再管朝中事务,不曾想群臣抗议。此人自己昏庸无能也罢,为何要祸害这位为天下百姓造福之人? 她来到后宫后,见众妃并未争宠倒也觉得清奇,她也未曾想过,自己竟和这后宫众人打成一片,然……也有那么几位喜欢给平淡生活加点味儿。后因她玩太嗨忘记某人,使他立刻遣散六宫,不曾想这一举动竟引出那幕后人。 尔后,众人皆知,原来那镇西将军便是将军之女,替兄从军只为保家卫国;原来那当今圣上从未真正昏庸,假扮昏君只为除去叛贼。 愿,这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天下有情人,也终成眷属。
  • 变身之师道生涯

    变身之师道生涯

    再活一世,天之宠儿,交织的命运,一步步向前,任它不断风雨的生活,我再回校园,就是个传道授业解惑之人。
  • 办公室里的小动作大健康

    办公室里的小动作大健康

    本书内容包括:瘦身养颜篇、调节病理篇、预防疾病篇、保健养生篇、科学健身篇等。
  • 某中学八班

    某中学八班

    围绕我和我同学发生的事为故事主线(有一部分不是真的),内容有些好笑,傻吊,以友情为主,不知道会不会勾起读者回忆。本来想画成漫画,但因为条件未能达到,时间也是一大问题。新人作者,请多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