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67700000017

第17章 评头品足话题浅 弦外之音意味深

康熙在王公公、余道宽和侍卫们的引领下,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余家的大门口。

“咦?怎么回事啊,不是说去行宫用晚膳吗,怎么走到这里来了?”皇上发现不对,大声问前面的几位。

说话之间,王公公扯着公鸭嗓喊上了:“余府上下家人,赶紧出来接驾——”

余道宽的媳妇翠花是大脚,站得稳当,走得利索。

大芍药、金枝和牡丹,都是小脚女人,干着急跑不起来。

还有一家子的人们,早就知道皇上来了,吓得不敢出屋,都在家里憋着呢。没想到会来到家里啊!

听到了王公公的叫喊,一大家子人都战战兢兢、颤颤巍巍地出来了,齐刷刷地跪在了台阶下,参差不齐地说:“不知道皇上驾临寒舍,有失远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哈哈哈,纳兰、曹寅,你们这是演的哪一出啊?看把这一家人吓成这个样子,成何体统?朕跟你们没完。各位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这余家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一群人,在圣驾光临的场合,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起来吧,不知道该干什么。不起来吧,又怕惹皇上不高兴。

还是纳兰反应快,忙和余道宽说:“皇上刚才不是说了嘛,来兴州就是要消遣、休闲的,不必要来那些宫里的礼节了。你赶紧叫家里人起来,把皇上迎进客厅去!”

其实,余道宽早已吓得丢了魂了。恍恍惚惚听见纳兰性德的那几句话,才缓过神来,冲着家人说:“快起来吧,接圣驾进客厅歇息!”

皇上进了客厅,坐在了太师椅上。随从们忙着跑前跑后,张罗着沏茶倒水。

皇上看着这些手忙脚乱的人们,笑着说:“既来之则安之吧,纳兰、曹寅、道宽,你们都坐下,就让余家的人伺候我们一回。我们就入乡随俗,悉听尊便吧。”

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下来。

翠花和在此等候帮忙的大芍药、金枝和牡丹一起,低着头,端着茶壶、果盘进到了客厅。皇上见到了几位老、中、青年女人,竟然有三位是小脚女人,又笑起来了:“朕怎么忽略了这事呢,你们都是小脚女人了啊!真是难为你们了。”

大芍药毕竟是一大把的年纪了,仗着胆子回复皇上:“万岁爷有所不知,我们祖祖辈辈的女人,都是这样的啊,干不了什么!富人家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可以绣花、看书、写字、作画;穷人家的女人,干不了地里的活,只能在家缝补洗涮、喂猪打狗、伺候男人。”

“朕知道啊,就为了你们的那双脚,也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啊!你们也不必拘礼了,坐下来一起聊聊家常吧。”

“我们这些妇道人家,怎么敢在圣驾面前出丑呢?”大芍药替已经是一身冷汗的祖孙三代的女人,说出了心里话。

“大可不必拘礼了,朕这次来到了你们家,就是要和你们唠唠家常,也要了解一下你们的生活。”

王公公开腔了:“皇上这是君子一言了,你们就不用拘谨了,不敢坐下,就在那站着吧。”

人们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皇上喝了几口茶,清清嗓子,说道:“朕就先不听你们说这缠足的事,曹寅先说说满族男人留辫子、女人开脸的传说故事吧。”

曹寅不敢怠慢,讲了起来。

满族男人都剃掉半圈头发,脑后梳成一条辫子。女人都用线把脸上的汗毛绞光,叫做开脸。可是满族先人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后来剃头、开脸呢?这里有一个传说。

辽兵北犯,居住在海浪河、镜泊湖一带的女真人,被辽兵掠到辽河一带去当奴隶。一些人为了不被辽兵给抓走,就成群结伙地逃进了深山老林里,又过起了捕鱼打猎的游牧生活。

有一天,辽兵从马纪岭(今老爷岭)、斡朵里(今依兰河)和洫品河(今绥芬河)围了一个大圈子,要对剩下的女真人来个一网打尽。包围圈越缩越紧,逃难的人们被抓的抓,被杀的杀,只剩下千余人。这些人被逼到白头山(今长白山)天池附近。只要辽再缩紧包围圈,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

逃难的女真人群中,有个虎背熊腰、血气方刚、叫乌林答部的汉子。他果断地用刀割断头发,勇敢地站到人们面前,大声喊道:“不愿意当奴隶的兄弟们,削断头发,跟我同辽兵拼了吧!”

人们谁也不愿意当奴隶,就纷纷削断了头发,高声叫喊:“反正也是活不成了,跟他们拼了吧!”

乌林答部当晚就带人们跟敌人拼死搏战,杀得辽兵心惊胆战,丢盔解甲,残兵败将屁滚尿流地逃下山了。

虽然逃难的女真人暂时取得了胜利,但接连而至的灾难还是让人难以活命。

当时正是盛夏,不知什么原因,人人头上生了密密麻麻的红疙瘩。不挠破就痒得钻心,一挠破了,就流血化脓,烂成一片。很快就全身溃烂,行动不了,无法可治,不久陆陆续续就有人死了。

乌林答部想:如果辽兵再来进犯,这些剩下的人只有束手就擒了。他一寻思,让敌人抓去杀死是死,病死也是死,还不如自己先死,也算我们的女真部落有一点骨气。他把自己的想法对大家讲明,众人异口同声赞同。伤势轻点的,捡来干草、枯枝;伤势重点的爬着也捡来了干草、枯枝,堆成一圈;伤势太重的,也想法往一块凑。

到了天快黑了的时候,一道围绕在人群外边的干柴高墙堆好了。一切准备停当。乌林答部拿起火种把柴点着。顿时,火光冲天,烈焰腾空,干柴烧得叭叭直响。

这时,人群中有人发出了悲哀的哭声,紧接着人们全都哭喊起来。

乌林答部仰面大喊:“天汗恩都(满族天神)啊!你为什么不救救我们呀!”一时间哭声喊声惊天动地。

突然,天空中下起了倾盆大雨,火很快被浇灭了。地上的雨水流成了一道道小河,把漫山遍野的柴草全部冲走了。

大雨过后,天空万里无云,鲜红的太阳照在头顶,晒干了地面晒干了人们身上的衣服和头发。

乌林答部一见这情景,捶首跺足大哭:“连死都死不成,难道部落人就得当奴隶吗?”他一边哭诉,一边抽出刀,放到了脖子上,就要自刎。

就在这时,忽听空中有人大喝:“切莫轻生!”

只见天空瑞气缭绕,祥云蔼蔼,一群女仙从天上徐徐而落。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她佝偻着身体,两眼突出,宽大的脑门,毛茸茸的刀条脸上长了一个大下额。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女人叫班格格,本是白头山天池旁的人。

她原来长了满头满脸的疮,遇到阴雨天便疼痛发痒。后来,她把脸上的汗毛拨去,用刀子把头发剃光,天天用清水清洗,脸上、头上的疮才渐渐消失。天汗算到她今后有造化,便把她化成一位老太婆救下,点化她修炼成了仙女。

班格格让女仙们端着装满清水的水盆,放了些桦树皮在里边。她走到受伤人跟前,先给洗掉血污,敷上桦树皮,又给他们拽拽胳膊拉拉腿。

说也真神,无论是伤重的,还是折胳膊断腿的全好了,都不痒了。个个精气神十足,就跟正常人一样。

逃难的人们像死而复生,一齐跪倒在地上,恳求女仙们留在人间,乌林答部说:“班格格留下救我们吧!我们受人侵犯无力抵抗,只能成为奴隶了。”

班格格摇摇头说:“没有天汗的旨意,我们不敢。”

人们听了哭得死去活来,有的人眼里哭得流出了血。

这时,忽拉拉天空飞来一只大鹞鹰,弯弯的嘴里叼着一个桦树皮囊。

大鹞鹰一看,对众人说:“别哭了,天汗降旨让我留在人间,传给你们驯虎、豹、熊、毒蛇的本领,教会你们以少胜多的战法。”

乌林答部见皮囊上弯弯曲曲的纹理,像蚯蚓爬出的道道。他不解其意,就问班格格:“这上面是什么?”

班格格笑着念道:

用必剃去一圈发,夏戴苇莲罩脑瓜。

树皮永远当伤药,虎伤熊咬也不怕。

人们听了这话,呼啦啦全都跪倒在地,磕头感谢天汗!

这时,班格格让女仙们用刀给男人们剃去一圈头发,脑后的头发梳成一条辫子。女人们不剃头,只用线绞掉脸上的汗毛。

一传十,十传百,逐渐反辽的人们都这么做,人们称班格格为“萨满”。说她是满族开天辟地神祖佛多妈妈的后代。

乌林答部从此也声名大振。在纪岭下,树起了抗辽大旗。渐渐地,反辽的人们慕名前来投奔,女真族人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辽兵都司奴尔干几次都被女真杀退。辽国无法,只得封乌林答部为女真总头领,不敢再来侵犯了。

从此,满族男人留下了剃头、女人留下了开脸的习俗。剃完头之后也拽拽胳膊拉拉腿,还留下了苇莲坡帽(苇莲上有个红顶,有雉鸡尾都是以后改的),留下了班刀子(剃头刀)、桦树甲刀伤药,也留下了敬萨满神的习俗。

其实,满族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主要是便于山林中骑射。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必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埋葬,称“捎小辫”。

满族妇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脑后,辫梢上缠一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并常以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珠坠角,系于辫梢上,随辫摆动,以示美观。

满族已婚妇女必须绾发盘髻,中间横插一根银制的扁方,称“高粱头”。其中最典型的是梳“两把头”,将头发束在头顶,编成“燕尾式”,长头发在后脖颈上,并戴上扇形发冠,这种发型称“旗头”、“京头”。

满族妇女喜鲜花,并喜在头发上插金银、翠玉等制成的压发簪、珠花簪。自古以来,满族妇女就重视发式头饰,并且从不缠足,故有“金头天足”之美誉。

曹寅讲到这里,停了下来。

康熙又喝了几口茶,接着说道:“纳兰,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喝口水,再给说说汉族女人缠足的来龙去脉吧。”

纳兰说:“好吧。据我所知,汉族女人缠足,始于南唐后主李煜。李后主有位爱妾窅娘,妩媚风骚,能歌善舞。李后主为她筑了六尺高的大莲花台子,饰以宝物细带。窅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屈突而足尖成新月形,在莲花台上展姿起舞,以博后主欢心。这种风气,随之在民间追求时髦的女子之中传播开来。

“‘金莲’之说始于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宝卷是风流昏庸之辈,他曾让匠人以金莲花铺地,爱妃潘妃袅袅婷婷走过,戏称‘步步生莲’。宋代时,妇女不裹小脚被视为粗人,必须自幼被大人缠成三寸之脚才是美女,于是宋代缠足之风盛行。为了不使双足放弛,女子在睡觉时还穿着睡鞋,式样与弓鞋相同,只是底软,并绣着精致花样,这些鞋多由鞋主人亲手缝制。”

纳兰说到这,停了下来,问道:“曹寅,你们谁还记得宋代苏子瞻的那首吟咏女子缠足的《菩萨蛮》词啊?”

曹寅回答:“我记得苏子瞻的那首《菩萨蛮》,应该是历史上最早歌咏女子缠足的词。”说完便背了出来:

涂香莫惜莲承步,

长愁罗袜凌波去。

只见舞回风,都无处行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跌困。

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纳兰接着说:“曹寅曹大人记得一点不差。元朝时,南方诸多地方规定只准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子缠足。明朝时,下禁令以此分出贵贱,贱民阶级的女子不得缠足。浙江东南地区明文规定‘丐户人家男子不许读书,女子不许缠足’。明代的唐寅也写过一首《咏纤足俳歌》。”

纳兰性德接着说:那首词应该是这样吧——

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头一对堪夸。

新荷脱瓣月生芽,尖瘦帮柔绣满花。

从别后,不见他,双凫何日再交加。

腰边搂,肩上架,背儿擎住手儿拿。

“哈哈哈哈,好啊,两位不愧是我大清饱学之士!记得一定不错。大清是马上得天下,满族妇女都崇尚大脚,不缠足。自从清军入关后,汉族女性的三寸金莲,却赢得大清满族妇女的青睐。起初,先皇为了保护游猎民族人高脚大、便于狩猎的特点,并从满族女性身心健康角度考虑,多次禁止旗人缠足。但屡禁不止,仍有许多旗女仿效不疲,缠足之风反而日盛,并有男人非小脚之妻不娶的风气,社会一时以大脚为耻。满族女子对小脚崇拜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而且缠足风愈来愈烈。”

皇上越说越乐,接着说道:

“顺治元年,孝庄皇太后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顺治二年先皇下诏:凡是时所生女子,严禁缠足。本朝元年,朕再次规定:如查得元年之后所生女子缠足者,罪其父母,其父有官者交吏兵二部议处,平民则交刑部处置。情节严重者枷责四十大板,流徙十年。本朝七年,有人上奏说规定太严,朕才免禁,民间妇女再度恢复了缠足。这一开禁,缠足又风靡全国,不仅汉族女子缠足,连不少满族妇女也纷纷学样了。”

皇上冲着几位女儿说:“看来,你们是深受其害了。”

听皇上这么一说,大芍药才松了一口气,低声说了起来:“女人裹小脚是‘小脚一双,泪水一缸’。裹好一双小脚,要受多大的罪啊!裹脚的做法,也是挺麻烦的。要用一条细长的布带,把足踝紧紧裹住,裹得肌骨变形。裹上以后,脚会变得很细,还要拧着劲。缠脚前,先要泡脚。有的家里,在裹脚前,会用羊羔或鸡开膛破肚,然后把脚伸进去,闹得两脚啊,都是黏糊糊的血。

为了让皮肤缩紧,大人还会在女孩的脚趾间洒明矾。然后,除大脚趾外,四个小脚趾用力向脚心推进并压在脚板下,再用一条长十尺、宽两寸半到三寸半的蓝布,从四趾,经脚背、脚跟,再到脚背、脚跟,一圈圈地狠狠裹缠。

“我们都是从四五岁起就开始裹脚,一直到成年之后,骨骼定型了,才解去布带。也有终身缠裹,至老不除的。如果早一点,从三四岁开始裹脚,一般三四年就可定型了。缠到‘小’、‘瘦’、‘尖’、‘弯’、‘香’、‘软’、‘正’,才算大功告成呢。”

皇上听了,陷入了沉思,回忆起了一段往事:

有一年,太皇太后寿辰之日,宫中大摆寿筵。宫娥舞女翩翩献技,为赴宴的满朝文武助兴。有个小舞女,名叫嫣红,身患“肝郁气滞”之症。只因太皇太后寿辰,不得不扶病献舞。

她正在跳新演的独舞“遥拜”时,忽然感到郁气上升,心慌意乱,舞姿也紊乱起来,“咕咚”一声倒在地上。太皇太后厉声喝道:“贱婢,竟敢乱我宫仪,哪里容得,重杖四十,赶出宫去!”

第二天一早,康熙打扮成小太监和下人一块偷偷溜出官,看望嫣红。小皇上一眼看见她那双三寸金莲,脚脖子肿得足有碗口粗,她抽抽搭搭地说:“万岁,我的脚迟早是保不住了,早晚也得被御医给截去呀!”

康熙听了,长叹一口气说:“如果你们不缠足,恐怕就不会这样倒霉了!”嫣红说:“汉族女人也不是生来就是小脚,是从小缠的,女人不缠脚,就找不到婆家,会被人耻笑。所以,就是再疼,父母也要逼着女儿缠小脚啊!”康熙听了,默默地点了点头。回到宫里,立即下旨禁止缠足。

想到这,皇上自言自语:“朕为什么后来又解禁了呢?太不应该了啊!”

“皇上,您说什么呢?”王公公问道。

“说来话长。多少年了,有多少人在缠足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啊!纳兰,你继续讲吧。”

纳兰口若悬河地接着讲述:“我就听说过‘香莲十八名’。比如,‘并蒂莲’,是指大拇指跷起来的小脚;‘朝日莲’,是用后跟走路的小脚;‘分香莲’,是两条腿往外拐的小脚;‘同心莲’,是两条腿往里拐的小脚;‘缠枝莲’,是走起路来成一条线的小脚;‘西番莲’,是半路出家之莲,或根本没缠过的小脚。小脚之所以称为‘金莲’,应该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方面加以考察。莲花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故而以莲花命名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为什么在‘莲’前加个‘金’字?这是出于中国人传统的语言习惯。中国人喜欢以‘金’修饰贵重或美好的事物,如‘金口’、‘金睛’、‘金銮殿’等。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金莲’也属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小脚迷们往往根据大小,细分贵贱美丑,以三寸之内者为‘金莲’,以四寸之内者为‘银莲’,以大于四寸者为‘铁莲’。于是言及‘金莲’,势必三寸,这就是所谓‘三寸金莲’。后来金莲也被用来泛指缠足鞋,‘金莲’成了小脚的代名词。”

这时候,只见一个公公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启禀皇上,御膳已经备妥,请皇上起驾行宫御膳房吧!”

“好吧,今晚朕和众位一起共进晚膳。不过,朕和众位臣工,来到了兴州,既要入乡随俗,也应该和当地的人们互通一下满族人的礼仪揆程吧?来一个满汉民族文化交流。曹寅,你说呢?”

“那是!那是!天下无论什么民族,都是皇上的臣民。臣在圣上面前,给几位说说也好。”

曹寅按照皇上的旨意,讲了起来——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向来有“尊上、敬老、好客、守信”的美德和传统。比如在待人接物方面,就有严格的要求,要不怎么留下了满族人“礼儿多”、“规矩多”、“穷讲究”的话把呐。满族的家庭就是再穷,桌儿上也要摆上窝头和四盘切成不同形状的小咸菜。

满族还是个好客的民族,家里来了客人,按老礼儿全家人都要穿戴整齐,到门外去迎接。和汉族不同的是,满族有内眷不避外客的习俗,尤其对初来乍到的客人,主人还要主动向客人介绍内眷,以示敬意。留客人在家吃饭,也是讲规矩的,因为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说法儿,所以要“酒要斟满、茶斟半盅”。吃饭的时候客人不放筷子,主人不能先放下筷子。主客之间边吃边说,小辈儿是绝对不让插嘴的。

满族人见面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是男人用,其他就是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

尊老敬上是满族人礼仪的核心,满族人无论是官宦士绅,还是平民百姓,都把尊老敬上视为美德,成为家规族法的重要内容。

对长辈的教诲要洗耳恭听,不能顶撞。和长辈同行,要随在长辈后面。进出门时,要先行几步为长辈开门,并请长辈先行,长辈先坐。长辈说话,不得插嘴。长辈外出远行,要送出大门外,归来要在大门口迎。年轻人外出归来,要先向父母请安,然后再回到自己屋里。在街上遇到长辈,小辈要垂立路旁,让长辈先走。吃饭时,要长辈先坐、先吃,晚辈才能坐,才能动筷子。长辈与晚辈不能同席,父子不同桌,媳妇要为公、婆早起做饭,还要装烟、打洗漱用水、问安。媳妇一日三餐要站立伺候,不能与公婆同席。我们满族人非常“重客守信”,好宾客,信朋友,重感情。入关后的满族仍沿此习。家里来了宾客,必设炕桌,摆酒款待。宴客的菜肴都是双数,喝酒必是大盅。满族人守信用,答应朋友的事情,一定会千方百计去做。

满族的忌讳也很多。

一是满族忌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因为满族长期从事狩猎,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的狗拉爬犁,是重要的工具。因此满族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他们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进满族家,主人会不高兴。

二是不许哄打乌鸦。满族人不许哄打乌鸦,并倍加珍爱。在满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立有一个高高的木杆子,这个杆子就是为了喂乌鸦、喜鹊而立的,在这个木杆子上面有一个斗,在斗里装有猪肉、猪下水以及米等食物,以此来喂乌鸦和喜鹊。

三是西墙不许挂衣物、贴年画。西墙是满族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

四是不许越锅。满族人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还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满族人的问候语,也十分有特色,让人听着就感觉亲切,如“您吉祥”、“给您老人家请安了”。在书信来往中,结尾时喜欢用“祝您阖家吉祥如意”、“顺致大安”等。

曹寅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看了一眼皇上。

皇上正在看着身旁的两个姑娘,脱口问道:“这两个姑娘好漂亮啊!叫什么名字?是余道宽的什么人?”

“民女姓黄,名叫牡丹。余老爷是我干爸。这是我妹妹,叫菊花。”

“牡丹?好一个漂亮的姑娘,好一朵漂亮的牡丹啊!道宽的干女儿啊。‘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纳兰,这是不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诗啊?”

纳兰性德迅速回应:“回皇上,正是刘禹锡的诗。唐朝皮日休还有一首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哈哈,哈哈,纳兰想和朕对吟唐诗啊!”

“岂敢!岂敢!皇上好雅兴啊!”

“借酒助兴继续吟诗作赋!朕今晚就以《牡丹》为题,和纳兰、曹寅二位诗人一比高低!走吧,用膳去!牡丹和朕一起走吧!”

皇上这一句“牡丹和朕一起走吧”,让在场的人们捉摸不透了。

同类推荐
  • 蜀山剑侠传(卷二)

    蜀山剑侠传(卷二)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最终,在第三次峨眉斗剑中,正邪人物进行了最后的一次较量。本书共9卷,此为卷二。
  • 藏秘诡事

    藏秘诡事

    大惊爆!独家披露藏史数档封存猛料!格萨尔王曾密令大将军巴奔达东建造了一个山庄。山庄里,有一幅巨大而诡异的壁画,画中的地方,就是“奴奴花卡卡”……经文中所记载的地方,到底真是格萨尔王给黑头发藏民留下的保护伞,还是潜伏在人间的地狱?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开头。无论什么,都无法阻挡历史浓雾中散发出的那团狰狞妖气。到底是历史在戏弄我们,还是我们在欺骗自已?
  • 消失的王陵

    消失的王陵

    18世纪末,一组挖掘队在祁连山附近挖掘一座诡异的孤墓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死亡诅咒。两人的神秘失踪,使那座孤坟成了一块死亡禁地。数十年后,一颗邪恶的月氏王人头骨的出现扰乱了安分守己的古董商刘耀祖,同时牵扯出数十年前另一件离奇的大漠盗墓谜案和另一枚金狼令。刘耀祖、唐子雨和杜思琪不顾风险带着人头骨和金狼令前往祁连山死亡禁地寻找真相,遭遇到了一次次的离奇恐怖事件……一颗月氏王人头骨,一个月氏圣女,一个谜一样的守墓人……顺着一路怪异的离奇情节,《消失的王陵》为你揭开层层悬念,抽丝剥茧,打开通往神秘、未知的月氏王庭大门。
  • 苏镇舞会

    苏镇舞会

    《苏镇舞会》发表于七月革命前夕的一八二九年,尚属巴尔扎克的试笔之作,但作家对复辟时期贵族尴尬地位的描写,已可谓入木三分。老贵族德·封丹纳伯爵对王室忠心耿耿,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表现得十分实际。他让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与资产者新贵联姻,为的是弥补自己财力的空虚,表现出他对江河日下的命运的清醒认识。三女爱米莉虽是最年轻的一个,但其观念之陈腐既甚于兄姐,也甚于老父。决不屈尊下嫁的门阀之见酿成了她的婚姻悲剧,使她失去了爱情的幸福,也失去了她所追求的虚荣。而审时度势,善于顺应潮流,且有务实精神的贵族后裔马克西米利安,却成了政治舞台和经济生活中的佼佼者。巴尔扎克对封建传统观念的嘲弄是辛辣的,对社会情势的把握是准确的。
  • 美人恩·第一部分(张恨水文学经典)

    美人恩·第一部分(张恨水文学经典)

    《美人恩》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女主角常小南生在底层穷苦人家,以捡煤核为生。一次偶遇失业潦倒的洪士毅,对她的命运深表同情,用在慈善会打替工的微薄收入接济常家生活。二人萌生爱恋之情。貌美体俏的常小南后被杨柳歌舞团领班相中,从此在爱情上见异思迁,先后甩掉洪士毅、乐师王孙,最终落入纨绔子弟陈四爷之手,导致常家家破人亡。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热门推荐
  • 顾总宠妻太甜蜜

    顾总宠妻太甜蜜

    “我是妹妹。”“我是姐姐。”“你从我们俩之间选一个吧。”但他最终做不了,选择便跳楼而亡。
  • 精灵梦叶罗丽之魔女降临

    精灵梦叶罗丽之魔女降临

    她,仙境唯一的魔女,因年龄小,很是善良,但一场意外,使她将自己封印,陷入长眠。如今,她已经苏醒,可仙境早已不如当年,是黑暗?还是光明?她,又如何选择呢……PS.女主性格多变.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看了太多穿越小说,一朝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来的,神啊!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破落的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医毒双绝。算了,还是看我们母子三人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
  • 银光

    银光

    本书传递对生命的认知和解读,还有对生活的感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正义与邪恶;纯真与污浊……我们的爱情纵横交错在都市中,然面对生活,爱情该如何,生命又该如何绽放光芒?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又有谁能不犯错呢?只是犯的错有大和小,严重和轻微……那又该受到怎么样的惩罚?是冥冥注定吗?本书通过叙写主人公的故事来阐述我们的生活,但不管怎样说希望每个人都能多点包容,多点微笑,多点快乐,多点开心……
  • 我家夫君会宫斗

    我家夫君会宫斗

    齐妙心随长公主嫁到大雍后,原本想平平静静地过日子。但没想到,得宠的李夫人针对她,理由是她长得好看;嚣张跋扈的鸾美人陷害她,原因是,没什么原因;就连处处照顾她的柳昭仪也想置她于死地……这她就搞不懂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带着她一起宫斗的,她所敬爱的长公主竟然是个男人,而且还觊觎她许久!本文1v1,男主女装大佬,自带宫斗属性,双洁,绝宠。
  • 东京喰种迷踪之心

    东京喰种迷踪之心

    混乱、黑暗、无助,真实的世界,一场没有胜利者的人类与类人类的战争。绞杀、残忍、暴虐,屠戮的盛宴,侥幸存活的两个物种的结晶,是否能够改变原本无法改变的局面呢?喰种的世界,也有互助与关心,世界的本质,其实相同。迷失的心,何去何从、、、
  • 丞相前妻想篡位

    丞相前妻想篡位

    殷乐死前,深感女子的无力,痛定思痛,决定下辈子一定要投成男儿身,平步青云。于是她睁眼,发现重生在自己十二岁的生辰。性别,女。殷乐:……由此,为了不重蹈前世覆辙,殷乐踏上了女儿郎的当官之路。数年后,全长安城都知道,在朝堂与左相并肩而站的那位美娇娥,可萝可御可霸总可白莲,男女通吃。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左相大人:得想办法娶了这个小娘子。
  • 完美修仙记

    完美修仙记

    她不嚣张,但她不好惹。他不霸道,但为了她,可以与苍天敌!她不冷血,但她很冷情。他不痴傻,但为了她,甘愿舍身成魔!萌宠出世,神级宝贝傍身保护,天下逍遥,谁人敢挡!修仙之路坎坷重重,所幸有他执手相伴,许她一世繁华如春!
  • 异界至尊老师

    异界至尊老师

    他自称万代师表,千古师圣,他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学生们……他是修真界的奇葩,他教导过的弟子一个接一个的飞升,创造了地球修真界几千年来的奇迹,而他却困在元婴期数千年没有丝毫进步……他是世俗界的传说,他教导过的学生皆是人中龙凤,手握乾坤,封王拜相,一代人杰,而他却一直在为寻找一处七尺卧眠之地的着落而痛不欲生……终于有一天,他人品爆发冲破了元婴期的桎梏,从此修为突飞猛进,一发不可收拾,三年就达到了渡劫期!面对天劫,他兴奋的仰天长啸:“他妈的,太爽了!老子终于要飞升了!”然而老天误解了他的意思,认为他对天不敬,于是乎,一道无敌天雷劈下,他还没来及辩解,就被劈到了异界……看我们的地球优秀人民教师+修真怪才,如何在异界将这个伟大的职业发扬广大!
  • tfboys之记住我

    tfboys之记住我

    这是我写的第一本小说,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哦~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