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47000000018

第18章 众志成城(1)

媒体

自5月12日大地震发生以来,中央及全国各地40多家新闻媒体赶赴陇南灾区采访,报道受灾情况和灾后的重建安置工作。

陇南灾区的情况吸引了国内许多知名媒体前来采访。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以及甘肃省媒体记者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此后,《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记者深入灾区进行采访。《同样的地震!甘肃省文县被低估的灾情!》、《文县县委书记徐世林:“夏时制”救了文县很多人》等报道在全国引起反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陆续赶往文县进行采访报道。至此,文县灾情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仍有媒体记者陆续赶往灾区进行采访报道。6月2日下午,《中国经济导报》、《北京日报》等媒体记者陆续赶赴陇南灾区采访,以记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为甘肃灾后重建尽自己的力量。前来灾区采访的记者已经有200多人,刊发各种报道5000多篇(幅),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文县灾区的真实情况。前来采访的记者给文县人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许多记者不顾自身生命危险,徒步赶往灾区,和灾区人民同吃同住,文县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

《兰州晨报》首席记者齐兴福16日采写的《孤岛求救》有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稿件发回去后,报社用较大篇幅图文并茂地对这个灾后的小村子进行了全面的报道。举牌求救的灾民深深地震撼了读者,也牵动了他们的心。爱心读者通过各种形式向坪上社的灾民表示慰问,并慷慨解囊,向灾民奉献爱心。短短一天多时间,爱心读者要求捐助给坪上社的捐款就达1万余元,并委托记者们亲手交到老乡的手中。同时,报道也引起了玉垒乡政府的高度重视。5月17日,乡政府在救灾物资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协调调集面粉、蜡烛等救灾物资送到了坪上社灾民的手中。

受托将捐款交到村民手中的齐兴福又一次见到了在路边背菜的坪上社村民袁小军。得知他们给坪上社带来了爱心捐款,袁小军激动地扯开了嗓门,冲着白水江对面大声喊话。等记者们沿着公路下方的羊肠小道到达岸边的时候,坪上社社长袁世锡已经率领十多名村民划着六条小船在岸边等候。

习习河风中,小船平稳地向江对岸驶去。当村民们推着船行进时,齐兴福的心里突然忐忑不安。在这些来不及脱去裤子或者卷起裤脚的男子汉中,有两位妇女,她们毫不犹豫地在水中推船前行,脸上竟有着出奇的平静和踏实。齐兴福突然感觉,这些朴实的乡亲,绝不是因为每户200元的人民币而来的,不是,绝不是!

大约15分钟,船安全抵达江岸。岸边,获知消息的坪上社百余名村民已等候多时。粗糙的大手,热烈的掌声,朴素的话语,乡亲们用他们最朴实的方式迎接记者们的第二次到来。

当船行到对岸后,他们又爬上陡峭而崎岖的山道。看似近在眼前的山村,在山路七拐八弯的盘旋中显得遥远。流着一身臭汗到达村庄后,已是午后,记者们感觉嗓子里已经冒烟了。全村二百多男女老少全都聚拢了过来,站在已成废墟的家园上。村民已有人小声哭泣。年老的村长一定要齐兴福说几句,齐兴福转达了读者的祝福和希望:“许多读者已经通过报纸了解了你们的情况,你们的家园就是我们的家园,你们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是一家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一定会渡过难关,一定会重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几个人的哭声,成了全村人的哭声。在无法抑制的哭声中,齐兴福突然找到了答案。当一个个家园在一瞬间倒塌后,许多人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一个人的孤独和绝望成了一个村庄的孤独或者绝望,在这个时候,他们多想拥有外来的力量,多想让焦渴的心灵有着更多的依靠。而记者和爱心读者的捐款的到来,让这个村庄感到了踏实,感到了没被遗忘的幸福,感到了一种新的希望和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余震的恐惧正在慢慢离他们而去!

善良的村民知道记者们没有吃饭,执意要他们吃上一碗酸菜面再回去。锅灶在露天,风吹着灰烬飘进锅中,面是从废墟中挖出的,里面掺和了很多的灰尘。但那一碗酸菜面,几度让他们哽咽,几度让他们难以下咽!

同行的还有县委宣传部的几位同志,他们现场代捐了100多元钱,宣读了一封用铅笔书写的信:

文县的小朋友,我们希望你们早日得到大家的帮助,钱虽然少,但这是我们四个小朋友的心意。请收下。

晁才媛,66元1角,7岁,一年级,徽县西小(女);

晁梓轩,50元,2岁(男);

冶鑫,2元,徽县伏小学前班,5发(应为岁——笔者注)(女);

冶慧,7元,徽县石佛小学(“小学”二字系笔者所加),三年级,9岁(女)。

决战109

109隧道的抢险惊心动魄,也许只有亲历这种险情的人们,才有很深的感受。

109隧道悬在半山腰上,隧道口喷出的火舌高达十几米,滚滚浓烟遮天蔽日,露出的火车头被大火烧得严重变形,隧道内的油罐车一旦爆炸,别说是一列火车、一条隧道,整个山体都会被炸成碎片,现场一千多名消防官兵、铁路职工的生命以及嘉陵镇两千余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在场的官兵感到了心跳明显加快。

省消防总队队长王洪超所带士兵的任务是向隧道内注水冷却,消灭明火,防止油罐爆炸。

要向隧道注水,必须通过嘉陵江上临时搭建的浮桥,把水带铺设到距河床垂直高度30多米的隧道口。在王洪超的带领下,战友们踩着塌落的石块艰难地将11路88盘水带从消防车连接到隧道口。

但是新的难题紧跟着出现。要把水带铺设到垂直高度10多米的通风口,必须架设拉梯,可常用的木梯会被烧断,必须改换金属拉梯。

“队长,我上!”樊国元顺手拽起水带往上爬。隧道内的火还在燃烧,高温烤得铁梯发烫,通风口喷出的热浪让他喘不过气,睁不开眼,他只好摸索着将水带从通风口扔进去。但由于隧道内温度太高,水带刚扔进去,就被烧断了。樊国元刚刚接过第二盘水带正要抛出,突然脚下一滑,右手抓空。幸亏李志亮手疾眼快,一把将他托住,这才避免了樊国元从铁梯上摔下。

王洪超大声喊道:“沉住气,不要慌,看准时机,再往里扔。”同时,指挥消防车加压、供水、抛带,成功了!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强劲的水柱向隧道内喷射而出。

17日下午,隧道内的大火得到控制,温度逐渐下降,王洪超他们立即转移战斗阵地,从隧道口向油罐射水冷却。经过长时间的炙烤,隧道口温度高达60度,山上的石块不断掉落,威胁着战友的安全。

再危险也要上!

顽强的士兵们在水枪掩护下奋勇向前。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大火终于被扑灭了!随着隧道内温度降低,车头被拖了出来,两节饲料车被拖了出来,第一节严重变形的油罐车也被拖了出来。现场所有人员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大声欢呼了起来。

5天4夜过去了,火魔在消防官兵的手中慢慢变得温顺了,但要想拖出所有的车皮,必须扑灭隧道内还在燃烧的明火。此时,隧道内烟雾弥漫,热浪袭人,刺鼻的气味令人窒息,洞壁上的水泥在烈火的焚烧下酥得像饼干,不时雨点般往下落。消防官兵组成两个强攻组进入隧道内,王洪超和两名班长,一手提着水带,一手扶着滚烫的罐体,摸索着走进了隧道。没走几步,突然,一块水泥砸在头盔上,将王洪超的面罩整个砸掉。1米、2米、10米……他们向隧道深处步步推进。

当推进到8号罐的时候,王洪超突然感到闷热难耐,头晕恶心。

“撤!”

王洪超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命令队伍撤了出来。出来后才知道刚刚发生了余震,造成洞口又一次塌方,坍塌的山石阻塞了空气的流通。死神,又一次和他们擦肩而过。

余震过后,战斗继续。此时隧道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温度高达70度,空气呼吸器面罩内雾气腾腾,严重影响视线,推进受阻,官兵们只好退出。然而火场情况瞬息万变,为避免前功尽弃,情急之下,王洪超用水浇湿毛巾,捂住口鼻第一个冲进隧道。在他的带领下,救援官兵又一次挺进隧道深处。

忽然,漆黑的眼前骤然变亮,一条火舌从油罐车底猛地蹿出,像一条张牙舞爪的蟒蛇向他们扑来。

“水炮瞄准,打!”随着王洪超的命令,两条水龙呼啸而出,直扑火舌。

前进,前进,再前进!在交替掩护下,顶着高温的炙烤,救援官兵架7号,打8号,架8号,打9号,一点一点向前推进。当消防水炮架设到12号油罐上时,他们已经在高温难耐的隧道内整整推进了120米。120米,在平时,算不了什么;但在此时,每向前推进1米,都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连续几天几夜的战斗,官兵们的体力严重透支,稍有闲暇,他们就靠在器材旁或躺在河滩上沉沉地睡去。山谷里的水流声,几十台机器巨大的轰鸣声,山石的滚落声,什么都无法吵醒他们,但只要命令一下,大家又都生龙活虎地向前冲去。

“惊心动魄,生死较量。”这是王洪超最大的感受。

通往碧口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兰州军区某红军师工兵营先后奔赴陇南市文县、徽县、康县和武都区执行道路抢修、109隧道嘉陵江段堰塞湖疏通和“进村入户”灾后重建等抢险救灾任务。

5月12日晚8点,地爆连连长林涛奉命随师先遣组迅速赶往武都。凌晨2点,在手机、座机信号不通的情况下,他用卫星电话把受灾情况第一时间传回了师部。全营官兵连夜准备物资器材,随时待命出发。

5月13日中午12点半,第一支先遣分队离开营区火速向文县方向开进,抢修道路。

一路上,余震不断,多处山体滑坡,巨石坠落。

9名操作手顾不上机械自重大,机动性能差,开足油门,以40公里的超限速度强行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是工兵营的拿手好戏。工兵营一边开进,一边抢修道路。15日凌晨1点,终于到达碧口。36小时行程560多公里,返身回望,已经是战果累累:工兵营一路清理山体滑坡路段多达76处,清除土石1100立方米,而战士们却只吃了一顿饭,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碧口镇到范坝乡路段出现严重滑坡,道路不通,范坝乡已成为“孤岛”。15日早上7点,道路连连长杜海峰带领道路抢修小分队迅速出动抢修。这里山体滑坡十分严重,一边是不断滚落的巨石,一边是险峻的悬崖,路面上堆积了大量的土石。为了减少土方量,只好采取抬高路面的办法。推土机、装载机连续来回作业,硬是推出了一条“生命通道”。大家累了就趴在驾驶室方向盘上眯一会儿,饿了就从挎包里取点方便面啃一口,渴了就到路边的河水中喝一口,困了就在装载机斗子里和衣躺下。官兵们连续奋战54小时,成功打通了通往范坝的道路。

就是靠着这股拼劲,靠着在部队多年锤炼的过硬胆略和技术,这支由9名官兵组成的道路抢修小分队,连续奋战8个昼夜,成功打通了碧口、范坝到文县,高楼、尖山到口头坝乡,文县到铁楼乡等3条主要交通要道,为后续部队顺利进入灾区展开救援提供了有利条件。

5月13日,工兵营接到命令,赶赴宝成铁路109隧道嘉陵江段堰塞湖执行爆破任务。他们的作业现场,被东西两个山体夹着,宽度不足150米。东侧山体下唯一通行的道路不时有滚石落下,西侧山体因滑坡埋没了从其底部穿过的109隧道,隧道内还埋着一列13节满载航空汽油和装有其他物资的火车,从南口、北口和中口喷出熊熊大火和滚滚浓烟。12万立方米的塌方,将嘉陵江拦腰截断,形成长达4公里、蓄水量为60多万立方米的堰塞湖。

如果发生余震,两边山崖上的石块随时都有可能滑落,根本无处躲避,官兵们时刻都有生命危险,如果不能尽快疏导急剧上涨的江水,将严重威胁沿江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109隧道的抢通。

现场组织指挥的军长何清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一边组织人员实地勘察,一边现场研究方案。摆在工兵营面前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对巨石进行爆破。如果装药量少了,炸的口子小,根本达不到疏通的效果,如果装药量大了,会对两边山体和109隧道造成新的灾害,甚至引发油灌车爆炸。军长立即决定,必须请专家来。解放军理工大学的齐世福、徐全军教授临危受命,火速赶到现场,帮助工兵营研究,确定了采用“毫秒延时爆破法”进行控制爆破的方案。那时候,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疏通河道,就是豁出命,也要把河道撕开一道口子!

可是,官兵们第一次接触这种爆破,不会使用风钻。显然,培训已经来不及了,教授们只好到现场面对面教、手把手带,同战士们一起打孔、装药、连线、起爆。将军、教授到师领导,他们和工兵营奋战在第一线。

江苏籍新战士陆海洋今年才18岁,入伍不到200天,他的主要任务是打孔。15公斤重的凿岩机,他一扛就是8个多小时,长时间弯腰握着风钻,站立时腰都直不起来,吃饭时筷子也拿不稳,连穿衣服都很困难。在抢险一线连队组织的打孔比赛中,他创造了每天打孔87个的记录,被连队评为“打孔英雄”,上级批准他火线入党,并被推荐参加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像这样的“90后”战士在工兵营还有很多,如果在家里,他们都是父母用心呵护的孩子,而在灾难面前,他们却用稚嫩的肩膀为灾区人民撑起了一片天!

6月3日凌晨5点,一块约一间房子大的巨石横卧在嘉陵江堰塞湖出水口,必须对其进行打孔爆破。5点半,班长张延东、申景涛,副班长许永辉,上等兵刘阳系好安全带首先进入齐腰深的水中,连接风管、钻头,开始实施水中打孔。冰冷的江水冻得战士脸色发青、嘴唇发紫,浑身直打战。湍急的江水击打着战士们,水流一次次把他们冲倒,他们一次次顽强地站起来,硬是手扶肩扛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孔口。前来义务赈灾的转业军人牛金华提来两瓶白酒,说:“教导员,赶快让战士喝口酒,御御寒,不然会把他们冻坏的。”这时,何军长也来到现场,看到战士们手拉手搭成人梯在水中作业,特别感动,亲自给这些勇士敬酒,并调来了15件御寒的毛皮大衣。就是这样,从5点半到10点,先后有15名战士跳入一米多深的急流,圆满完成了8个孔深2.5米的打孔任务。

同类推荐
  • 河水带走两岸

    河水带走两岸

    《河水带走两岸》共分为四辑,主要内容包括:沁河给了我天籁的声音、水在水之外活着、寻常中有别趣、高于大地的庙脊、繁华深处的街巷、风把手艺刮进了天堂等。
  • 冬季恋歌

    冬季恋歌

    诗歌集《冬季恋歌》,全书共收集作者诗歌65余首。作者对家乡、对母亲、对童年、对爱情的深切怀念,每一丝都撩动着人的心绪,每一缕都触动着人的灵魂。特别是对爱情的描绘,由期待,到感受,到怀念,到疼痛,再到坚信,每一个细节都像铺在雪地上的丝绸,美丽而忧伤。
  • 许地山散文集

    许地山散文集

    本书是许地山的散文精选集,收录许地山的经典散文,如《空山灵雨》《山响》《春的林野》《落花生》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地山是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文章精炼隽永,质朴清新,富含哲理,兼具浓郁的异域色彩,别有一番艺术魅力,是广大中学生和喜好文学的读者必备的经典读物。作者借自然的实体,边描写边议论,或从其神志,或从其处境来寄寓他对人生的理解;写现实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常以记事始,而以自我的哲理升华终;写夫妻生活小景,相互理解或体贴,充满人间浓郁的真情深意。
  • 新月派小全集:专等一个人(精装)

    新月派小全集:专等一个人(精装)

    《新月派小全集:专等一个人》是新月派诗选小全集中的一本,精选新月派代表诗人朱湘四本诗集《夏天》《草莽集》《石门集》及《永言集》中的诗歌百余首,以展现这位英年早逝的诗人丰富全面的诗歌面貌。朱湘擅长从古典诗词吸取养分,感情充沛,是新月派诗人代表。
  • 红楼梦研究杂记

    红楼梦研究杂记

    作者对《红楼梦》的研究有独一无二的见解,尤其是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曹雪芹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揭示了这部名著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同时为我们解析了人物各自将要面临的各种命运。文中所持的观点,会让我们发现,原来高鹗所续写的《红楼梦》完全是违背了曹雪芹的意愿……
热门推荐
  • 青春最好时和你在一起

    青春最好时和你在一起

    她,天不怕地不怕。上有爷爷奶奶供着,下有朋友闺蜜宠着。他,无情残酷,血性如狼。他治了她,也宠着她还怕了她。“黎总,安小姐说要走再也不见您了!”“要是沫莹走了你们提头来见!”
  • 迷失荒城

    迷失荒城

    从那时起,我遗失了我的来历和姓名。无法区分,是人主控意识,还是意识主控着人?爱是累赘,还是一种力量?武林皇朝沉睡在镂空的历史尘埃中,迷失的人,登临天阙,成为仙佛,是否能够战胜天命?在一座又一座荒城中缘觉,觉了有情,彼岸在前方,争渡求索,真我自在,不可说不可说大自在。
  • 都市修魔狂徒

    都市修魔狂徒

    冷平淡偶遇最强修炼系统,但被发现是魔王之体,于是开始了修魔。魔就是魔,冷平淡成为魔之后,变得想喝血,想吃人,想杀人,想......“只要我家人朋友女人开心,一切无所谓。”
  • 盛世无贼

    盛世无贼

    蟊贼小贼偷金偷银...大偷巨盗窃国窃名...耶?你们这里的小偷技术不咋滴嘛...哇!我要娶四大美女之一为妻,美死人了都...大唐盛世!哥来了,究竟是混吃等死呢,还是弄个将相王侯当当...纠结啊!做什么好呢?嘿嘿!正在进行中......书群:无贼之家296572278欢迎大家莅临指教!
  • 悍女不愁嫁之肥妞来袭

    悍女不愁嫁之肥妞来袭

    穿越这么狗血的事情竟被她遇到,还这么悲催,胖死算了。还有啊,穿成个肥女也就算了吧,还是个不被人待见的二丫头,而且要嫁给一个哑巴。鼓足勇气,她终于在拜堂之后逃了。不打算逆袭,只想做自己。她经历过肥妞救英雄,矮穷胖追高富帅等一系列荒唐事情。
  • 众星天陆

    众星天陆

    五颗星球冲撞在一起,本是一场浩劫,却慢慢的交融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星球,成为了各大种族口中的众星。数万年后,一位星辰族的15岁按照家族的规定,离开家族出去历练,爱情,生死磨练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图文科普-神秘的星空

    图文科普-神秘的星空

    广袤太空,神秘莫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个体生命,奥妙无穷。本书以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为读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
  • 重生在2001年

    重生在2001年

    重生回到2001年,前世的路人甲今世的明星人物。波涛型~苗条型~大长腿~你要怎么选,当然是全部都要!
  • 云有第三郎

    云有第三郎

    在现代,一个让我疯狂迷恋的绝美男星,等到我穿越后竟然成了我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