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5400000003

第3章 喜忧参半

画外音:

在上一集节目当中康震老师讲到,赵明诚和李清照门当户对、情投意合,称得上是一对神仙眷侣,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像李清照这样才情俱佳的女子,要想找到一位如意郎君实非易事。也许是上天的怜悯,竟然为李清照安排了一段美满的姻缘,那么伉俪情深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的生活会幸福吗?

康震:

上一集我们说到李清照和赵明成喜结良缘,终成百年之好,我们就特别感兴趣的是这一对新人这么有才华,这么般配,他们的生活是怎么幸福的,换句话说他们的幸福指数能有多高?这是我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关于幸福这个话题,李清照有一首词做了一个回答,这首词的词牌子叫《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词可能有的人不太熟悉,其实写得也非常好,春天到了,卖花郎挑着这个花担卖花,李清照看到了,买来了一枝鲜花,这个鲜花上面还有点点的露珠,看上去是楚楚动人,非常地漂亮,左看右看,真好看,看了一会儿啊,就看出点犹豫来了,也看出点担心来了,她担心什么呢?她担心说,这花这么好看,我拿回家了以后,让我丈夫赵明诚看了,他就老喜欢这个花了,就不一定喜欢我了,因为什么呢?他可能会觉得这个花比我这个人长得还漂亮,所以她说: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我就害怕他看见这个花以后犯猜疑,就觉得这个花怎么长得比我夫人还要漂亮。其实我们想想,李清照这会也就才十八、九岁,本来就是青春年少、青春焕发,她又饱读诗书,气质是清丽而高雅,怎么会担心连一枝花都比不过呢?她之所以这么故意要猜疑赵明诚的想法,之所以要故意这么样去嫉妒这一枝鲜花,有另一层含义,其实就是想很柔情地告诉赵明诚,我是多么多么地在乎你,也是想顺带着告诉别人,在我们家赵明诚的眼睛里头,我永远都是最漂亮的那个惟一。这个词人写词,尤其是女性词人写词,那种纤细的内心的活动,往往她要表达一个意思,要从反面去说,当她说是的时候,往往是说她不是;当她说不是的时候,往往说就是。所以她接下来才说“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好,你这朵鲜花,你不是很漂亮吗?好,我们就来比一比,我就把你插在我的云鬓间,插在我的头发里头,鲜花和美人的脸庞并列,然后等到赵明诚从太学放学回来以后,看一看咱们俩到底谁更漂亮,那就得让赵明诚来说个答案。其实她心里很清楚,非常喜欢她的赵明诚肯定会有一个肯定的答案说,这朵鲜花确实是美啊,不过我的夫人确实更美。

画外音: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康震:

所以我们说通过这样一首词,我们能够非常细微地体察到李清照对自己婚姻的状态那种满意的程度,她恨不能给全世界的人都宣布,我太喜欢,太欣赏,太爱我的丈夫赵明诚了,我太喜欢太爱我这个家庭了,但是她借助的意象只是一枝鲜花而已,她翻来覆去地说,看上去是在嫉妒这枝鲜花,其实还是在突显自己的美丽。这首词写得这么好,以至于有人怀疑这词根本不是李清照写的,为什么呢?李清照是大文学家呀,这首词思想内容不是那么深刻,立意不是那么高远,甚至显得有点太浅切、太通俗了,大文学家写的东西应该看不懂才对,这不是李清照写的。他们不知道有一句话叫什么,叫“真名士,自风流。”往往是大文学家,卓越而杰出的文学家写出的作品才那么意味深长而又通俗易懂,所以我们发现凡是伟大的文学家写的那些杰出的作品,为什么能够流传,就是我们老百姓喜闻乐见,一看就懂。

画外音:

从《减字木兰花》当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词活脱脱地道出了一个娇媚无比的新娘子,描绘出了李清照和赵明诚两情相悦的幸福生活。当李清照带着闺中少女的天真烂漫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不过,面对李清照的甜蜜生活,也许有人会问,新婚燕尔的赵明诚和李清照,无非就是恩恩爱爱、卿卿我我,他们的生活也没有超出我们的想像。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清照觉得他们的婚姻是如此地幸福呢?

康震:

我们说其实这两个人还真不可能像一般人那样耳鬓厮磨,天天在一起,为什么呢?赵明诚当时不是在上太学吗?这太学有规定,每个月只有初一和十五的时候才能请假回家,他们两个并不是整天在一起。所以能够让李清照对自己的婚姻,对自己的丈夫,有这么大的满意度,有这么样的满足感,一个很重要的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们两个志趣相投,特别是她嫁给赵明成之后,很快地对于赵明诚的金石字画文物收藏,也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们两个不但是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而且在这种很深层的这种志趣和爱好上也非常地相投,这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们都知道,要收集文物,要鉴别文物,你要去买,你要去选购,这需要什么呢?需要大量的钱。有人说那还不成问题,赵明诚他爸爸三品大员,后来都做了宰相了,还缺这点钱吗?李清照的爸爸官小点儿,六品,买个什么字画也是应该有的。这个大家就全想错了。赵挺之和李格非虽然都是高官,但是他们当初的出身都是贫寒的读书人,所以他们的门风和家风都很严,从来不会惯小孩子乱花钱的毛病,没有把赵明诚和李清照娇惯成为胡乱花钱的那种娇宠的富家子弟,所以他们没有什么更多的来自长辈的这种零花钱和私房钱。再加上赵明诚当时是一个太学生,就本来没有经济收入,后来他从太学毕业了以后做了官,也只是七、八品的小官,那个俸禄养家刚刚好,哪还有富裕的钱去买什么金石字画呢?

那大家说,你要这么说,这等于是俩穷人在这儿从事非常昂贵的文物收藏事业,没错,我们虽然说他俩不至于特别清贫,但起码不是大富翁在从事文物收藏工作,他们完全是出于对这项事业的无比地热爱和喜爱。那怎么办呢?有个好办法,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里边如实地记录了他们的好办法:典当衣服。每次赵明诚从太学回来了以后,他们夫妻俩结伴到当铺去,比方说现在是夏天,那就把冬天的衣服先典当了;那要是冬天呢,先把夏装典当了之后,换回来的五、六百钱,高高兴兴地揣上这点钱,到著名的大相国寺去淘去,淘文物。大相国寺大家都很熟悉,为什么呢?在《水浒传》里边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鲁智深结识英雄林冲,就是在大相国寺里发生的。其实大家还有所不知,这个大相国寺不但是东京汴梁最大的寺庙,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行庙会的地方,每个月都要举行好几次大型的庙会,那卖什么的都有,也可以说那里边有民间的文物市场。

这小两口揣着典当衣服得来的五、六百钱就去挑选,要是买到了有合适的,回到家之后挑灯夜观,心满意足,那样一种愉快的、喜悦的心情真是任何金钱都换不来的。有一次,有一个人拿来了一幅画,是南唐著名的画家徐熙的《牡丹图》,要价也不便宜,二十万,李清照后来回忆说,当时在东京汴梁,即便是富家子弟一下拿出二十万来也不容易,更何况像我们俩哆哆嗦嗦的小夫妻,哪能拿出二十万来呢?掏不起钱,可是又放不下这颗心,把那画拿到家里连着看了两个晚上,越看越喜欢,越看越觉得自己没钱,就是买不起,没办法,后来在连连的叹息声中把这画又还给人家,为这个事,这小夫妻两个好长时间都不高兴。就是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来,我们说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幸福生活它的内涵是什么?它是一种非常纯真的、纯朴的、淡泊的,却又是非常高雅的一种生活,这不是任何人想要模仿就能模仿出来的。

画外音:

在熙熙攘攘的汴京城里,在人来人往的大千世界中,拥有这样一份相知相惜、相投相契的爱情,对于李清照来讲是何等地幸运。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李清照与赵明诚充满闺房情调和学术氛围的爱情生活,并没有能够维持太久。正当李清照沉浸在甜蜜美满的情爱世界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降临在了李清照的头上。那么,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康震:

我们前面已经说了,他们俩之所以能够结合,那是老天爷给他们机会,正好是当时的政治气氛比较缓和的时候,现在不一样了,宋徽宗在新党的领袖蔡京的鼓动之下,决心要继承宋哲宗和宋神宗的变法的遗志,他要推行变法。很快的,蔡京和赵挺之就获得了提拔,赵挺之是蔡京的追随者,所以蔡京被提拔上去之后,他也很快得到提拔,没过多长时间,两个人就先后做副宰相,一直到后来做了宰相。宋徽宗现在打出的旗号是要推行变法,但是作为蔡京,还有赵挺之,还有其他的一些新党人物,他们就开始对旧党的人物进行打击报复,特别是对那些在宋哲宗元佑年间得势力的,像苏轼、苏辙这些人物以及他们的弟子,展开了报复和打击,这下我们想想谁倒霉了?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没有政治冲突和政治矛盾的时候,好好的儿女亲家,但是现在一旦有了这样的冲突,那李格非作为苏门的后四学士之一,首当其冲。

朝廷先后两次下达诏书,列出了一个长长的黑名单,叫元佑党籍,其中有一张很长的、一百二十一人的黑名单,宋徽宗亲自书写,把它刻到碑上,那个碑就叫“元佑党人碑”。然后把那碑竖在宫殿的门外,那意思就是让你永世不得翻身。那这个就很麻烦了,李格非官肯定是做不成了,接下来还会遭什么罪,谁能知道呢?怎么办,这个问号就画在了李清照的心里边,她总不至于想要看着她的老爷子,她的爸爸要受罪,可是她难受的是什么呢?让她的父亲,让她们家老爷子受这么大罪的人,其中有一个就是她的公公。她就像这风箱里的老鼠一样,两边都不讨好,这怎么办呢?总得有所作为吧。有资料表明,李清照向她的公公赵挺之提出了援救的申请和请求。南宋有一个人叫张琰,他在给李格非的一篇文章,叫《洛阳名园记》写序文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女适赵相挺之子,亦能诗,上赵相救其父云:何况人间父子情,识者哀之。”——张琰《洛阳名园记》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材料和线索,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李格非的女儿嫁给了赵挺之的儿子,所以当李格非在这一场政治变故当中遭到不测的时候,李清照向她的公公提出了援救父亲的请求,这个请求是以一首诗的形势表现的,但是我们现在只能知道其中的一句,就是“何况人间父子情”,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这一句全部的了解她整个诗的含义,因为这一句显然是核心句,是主题句,不然张琰也不会把它列到这句话里边来,那就是说,希望公公能够看在我这个儿媳妇的面子上,看在我们儿女亲家的面子上,看在天底下子女都希望父母能够平平安安的面子上,能够对我的父亲、对你的亲家公施以援手,这是很正当的,也是很正常的。

画外音:

一场突来的横祸打破了李清照甜蜜的生活,李清照一下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自己的父亲和公公由于政见上的不同,两个儿女亲家不能顾及平日的交情而产生对立,致使父亲李格非离开了政治舞台远走他乡。为了解救父亲,李清照向自己的公公求援,那么,此时的赵挺之是什么态度呢?他是否愿意解救自己的亲家公李格非呢?

康震:

那么这个赵挺之他到底施没有施这个援手呢?有没有解救他的亲家公呢?我们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材料和线索能说明这个问题,南宋一个很著名的学者叫晁公武,他在《郡斋读书志》这部专著里边提到了这件事,他说“其舅正夫相徽宗朝,李氏尝献诗云‘炙手可热心可寒’”。你说这个事就这么巧,李清照写诗给他的公公请求解救自己的父亲,写了一首诗,留下那一句关键句,等到后来,我们想要了解赵挺之到底救没有救她的父亲,又是找到了李清照的一句诗,就剩下这一句,但通过这一句,我们依然可以了解到这首诗几乎全部的内容。她说“炙手可热心可寒”,典故出自哪里?杜甫写过一首诗《丽人行》,是讽刺杨贵妃、杨国忠兄妹的,原句说:炙手可热势绝伦。就是你们这些人手里的权力太多了,太重了,你手握那么多权你手不发烫吗?你们的势力没有人能比得上,她说“炙手可热心可寒”,给她的公公说你手里的权力确实是太多也太重,你的手心都发烫了吧?你的手心越发烫,我的心里越寒冷。这是她献给她公公的一首诗,那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呢?因为她作为赵明诚的妻子,赵挺之的儿媳妇,她的公公官做得越大,爬得越高,那对她丈夫肯定越有好处,她反正也不吃亏嘛,那她干嘛要写这么一首诗,说你爬得越高,你权力越多,我的心就越寒冷呢?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赵挺之根本就没有理睬他儿媳妇这个请求,没有对李格非施以援手。我们这儿并不是在指责赵挺之,因为什么呢,因为这根本就不是赵挺之和李格非之间的私人的斗争,这是两个政治集团、两个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你要让赵挺之选择的话,第一,追随蔡京,继续打击报复旧党人物;第二,听从儿媳妇的请求,解救他的亲家公,但同时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那他作为当朝的宰相,作为新党著名的领袖,他的选择只能是选择一,而不可能选择二。但是就是他的这样一个选择,让李清照感觉到了无比的寒心,也感觉到了政治的残酷和冷血。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刚才前面也说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甜蜜而幸福的生活,她作为一个一天基本上是待在家里边的这样一个少妇,过着甜甜蜜蜜的生活,哪里会去了解那么多的政治风云的变幻呢?不可能,她可能以为这个世界非常美好,就像她自己这个小家庭一样,那么她公公的这一次举动,虽然我们不去评价他是对还是错,但是对李清照来讲,是一次警醒,就好像给她敲了一棍子一样,让她知道在她的温馨生活之外,依然有多么严酷的环境,我想这个对李清照本人的成熟、成长,以及她后来词的创作,有很重要的影响。

其实说到这儿啊,最让我们吃惊的,倒还不是说李格非遭到了厄运,而是李清照怎么能写那样一首诗给自己的公公,这倒是特别奇怪。你想想看,他不仅仅是自己的公公,还是当朝的宰相,还是一家之主,你给自己的公公写一首诗,其中说“炙手可热心可寒”,你就没考虑赵明诚的感受?你就没想到赵挺之收到儿媳妇写的这首诗,会有什么激烈的反应吗?由此我们能看得出来,李清照这个人,爱就热烈地爱,明白地爱,恨也是热烈地恨,剧烈地恨,明明白白、清清爽爽地恨,爱憎分明的一个人。她爱这方面,对于赵明诚,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在诗词里边一泄无余,包括那些后来的卫道士都觉得这个诗写得过于淫糜了,写得太有点、甚至有点色情了。那你说一个妻子对丈夫表达爱,还用得着先讲从三皇五帝说起呀,所以,她的爱,她对丈夫的爱,和对公公的这种做事情的不公道、不公平的这种恨,是交织在一起的,这恰恰让我们感觉到了李清照的可爱。我们之所以很欣赏李清照,原因就在这些地方。

画外音:

面对李清照“炙手可热心可寒”的直言不讳的讥讽,赵挺之也许会认为,这是一种冒犯与不敬,但面对李清照的求援,赵挺之当时肯定也处于两难的境地。事实上,此时不仅是李格非的命运不可预测,就边所谓元佑党人的子孙,也面临着不可预测的惩罚,李清照的的确确处在孤立无援的边缘,那么此时的赵明诚又是如何对待李清照的呢?

康震:

赵挺之没有去救他的亲家公李格非,可是你要知道当时不光是李格非遭了殃,根据朝廷的规定,元佑党人以及他们的子孙,不能在京城居住,也不能在京城作官,其他的官员不能跟元佑党人联姻,如果已经定了亲,但是还没有交换聘礼和聘帖的话,要退亲。那你想想这个李清照得亏是早早已经嫁过来了,这要是没嫁过来,还是“却把青梅嗅”那会儿的话,恐怕赵明诚和李清照这个所谓的百年之好也就好不了了。那么我们现在就有一个疑问了,赵挺之是如此,他的儿子赵明诚的态度,又如何呢?那你现在想想看,李清照在赵家的地位就很孤立了,是不是,因为赵明诚在他家并不是老大,她不是长媳。但是她的父亲呢,正是她的公公要打击的政治对象,那她现在最需要的是谁的支持和关心呢?当然是赵明诚。我们现在不要去奢求,不要去过多地要求赵明诚给他的父亲抗议。那可能吗?那不可能,他的父亲做到了宰相,对于赵挺之的三个儿子来讲,都非常重要,因为他这三个儿子将来也要在仕途的道路上走下去。但是我们要知道一点,赵明诚其实在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上,跟他的父亲有非常微妙的不同。我举个例子,当时打击元佑党人的时候,朝廷就下了一道诏令,像苏轼、黄庭坚这些苏门师生,他们所有的诗文集子,把那个印版全都给毁了,不许收藏、不许阅读他们所有的诗文作品,在这种情况下,赵明诚这个书呆子,这个年轻的收藏家,还在收集苏轼、黄庭坚的有关的资料。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赵明诚其实并不像他的父亲一样,以政治立场来论人的优劣,他只管收藏。但是我们说在这种很危难的情况下,虽然我们不能奢望说赵明诚完全站在李清照的立场上,完全站在他岳父的立场上,来安慰李清照,可起码有一点,当李清照看到她的丈夫还是依然故我地去收藏他所喜欢的包括苏轼、黄庭坚在内的,那些个字画,那些碑帖的时候,她的心里多多少少感觉到,是有一点温暖的,因为她的父亲毕竟和苏门弟子之间的关系是太密切了。所以我觉得像赵明诚当时在家庭里边对李清照的这个宽慰作用,他不是通过直接地表现出来了,而是通过他们夫妻两个,对于这些金石文物字画的收藏,间接地体现出来的,而这都已经很足够了。

画外音:

赵明诚在李清照最危难的时刻,还依然故我的收藏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字画,这对于李清照在那不堪屈辱的日子里是唯一的精神支柱。崇宁四年,也就是公元1105年,赵挺之的家可以说是门庭若市、权倾朝野,他的孩子也跟着沾了光。赵明诚被宋徽宗任命为鸿胪寺少卿,相当于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另一场更大的政治灾难,又降临到赵挺之的头上,那么,究竟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康震:

随着蔡京和赵挺之联手对付旧党人物的结束,他们两个互相之间的矛盾就上升了.宋徽宗大观元年,也就是公元1107年,蔡京再一次担任了宰相,这一次蔡京担任宰相,是有很特殊的背景,他当了这个宰相,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赵挺之不得不辞去宰相的位置。赵挺之回到家里五天之后,就去世了,六十八岁。这一下这家里的大柱子可就倒了,而且是雪上加霜,为什么呢?就是赵挺之一去世,蔡京就开始抄他的家,就把他家里头所有在朝廷里边担任官职的人都抓起来,特别是他这三个儿子,说他们有贪污之罪。当然后来啊,经过多方侦办,最后确定说,没有这些贪污的迹象,这才算把他们放出来了,可是问题有一样,放是放出来了,罪责是没有,让你也不得好活,你这几个儿子在仕途上的路,这就算断了,怎么办呢?你们就别在东京汴梁住着,都回老家去,回你们山东青州的老家去,带上你们所有的家眷,不要在东京汴梁待着,你看,赵挺之前些日子还在清算旧党人物,没过多长时间就清算到自己头上了,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那真是非常残酷,那你要说对李清照来讲虽然自己的父亲后来被罢了官,回了山东老家,总算还留了一条性命,还能够安享晚年,起码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公公家里头没出事儿啊,谁能想得到呢,由于政治的变故,现在她的公公去世了,公公去世了不要紧,她的丈夫,她的丈夫的兄弟,包括他们全家,居然都要离开政治中心,而回到遥远的青州老家去,这个打击是特别地大。

所以我们觉得李清照开始慢慢地由一个不关世事,非常活泼、非常可爱、非常聪明的、很有才气的这样一个少女,到后来成长为一个沉浸在甜蜜的婚姻生活当中的这样一个少妇,到现在,连续经历了自己家里头和丈夫家里头的政治的变故,她在一点一点地走向成熟,对世态人情的认识,也在一点一点地深入,这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变化,我们不要把这个印象永远锁定在她那个“却把青梅嗅”啊,什么“惊起一滩鸥鹭”那里边,她这个人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是作为李清照,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的一个成长道路。现在好了,赵明诚兄弟三个人,带着他们的母亲和家眷,回到了山东青州老家,这一回就是整整十年,甚至还要多。那么我们说回到青州之后,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李清照写了很多缠绵悱恻、幽怨哀愁的词作,我们大家对这些词作特别地熟悉,这些作品大都写在青州十年,以及青州十年结束后的一段时期里头。

大家可要注意了,这些词作里边隐藏了很多李清照和赵明诚在情感生活方面的秘密,至于这个秘密是什么,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讲到的《风波再起》谢谢大家!

同类推荐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二)

    本套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者:爱因斯坦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者:爱因斯坦

    1953年,天才的物理学家、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在总结中国为什么没有近代科学,而西方的近代科学却发展飞快时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
  • 黄飞鸿传略

    黄飞鸿传略

    本书对黄飞鸿的生平逸事、武学武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凡喜爱武术的人,多会对以七十二项绝艺名扬天下的少林派及武艺超群的张三丰真人产生兴趣。其实,少林武当之享有盛誉,除了历来本派门人弟子竭智殚虑地研究去光大武术和修德行仁外,还得拜妙笔生花、栩栩如生、绘影绘声的小说家所赐呢。
  • 名人传记丛书——亨利·福特

    名人传记丛书——亨利·福特

    一个极富好奇心的农家少年,通过自学走上了机械工程师的道路,秉承着刻苦钻研的精神,成为世界第一批汽车的制造者之一,并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将汽车从新奇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的交通历史。本书讲述了美国著名的企业家亨利?福特的传奇一生,让青少年读者了解早期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学习他那执着和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
热门推荐
  • 我喜欢你从始而终

    我喜欢你从始而终

    我喜欢你从始而终十六岁那年,江娆对新搬来的邻居一见钟情从少女脱变为大学新鲜人再到步入社会的小年轻,江娆的八年时光全无保留地给了秦言之,幸好,邻家小哥也心动已久这是双向暗恋的小甜文大胆奔放少女vs高冷内热少年写文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这也只是自己编的故事,随意看看就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凌家有女初为妾

    凌家有女初为妾

    她是二十一世纪最为出色的女法医,也是法医界出了名的“冰山美人”!她的出色和美丽,却成了致命的毒!因为一次翻案,得罪了黑帮老大,在枪顶着她的脑袋,面前只有死亡和顺从两条路可走的时候,她冷笑:“请扣动你的扳机!”
  • 不要王子的公主

    不要王子的公主

    在这所贵族学校里,谁相信林染是个高贵的公主呢?她住在孤儿院,她用很旧的小灵通,她没有专车接送,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但是,被称为“野丫头”的林染的的确确、确确实实、实实在在是一位公主。她有一个完美如王子的哥哥,她有一个让人望而止步的富贵家庭,但是,她甘心让人叫她野丫头,甘心让那一切远离自己……父亲对母亲的伤害让她恨透了,更是让她对爱情充满了质疑。但是,有一个人这个时候就硬生生地闯进了她的生活,他嚣张着、狂傲着、目中无人着,他是无人匹敌的霸气王子。他说她喜欢他,他说他要她和他在一起……
  • 我的分身遍布诸天万界

    我的分身遍布诸天万界

    李岚开启无限分身系统,将分身投入诸天万界,分身一死,自己就能获得修为。当所有人都在惊叹李岚修为增长迅速的时候,他却不满足于此,于是走上了杀死自己分身的道路。本书又名《我杀死我自己》《我有亿万分身》
  •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本书重点评估了全国、不同区域及各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小及增长情况,分析了影响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素的弹性和贡献率,设定了全国和粮食生产区实现2010年及2020年粮食安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测算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要素投入,剖析了粮食物流业的现状和问题,粗估了生产区和主销区政府储备粮的比例。
  • 龙腾风暴

    龙腾风暴

    如果有人对你说,他不在乎你的过去,那么他一定是骗你的。这件事儿,必然是一根插入他心脏的隐形的刺,是一粒也许永远不会生根发芽,但在适宜的环境,恰当的条件催生下,必然迅速生长的种子。就好像混了酵母而发酵的面粉团一样膨胀,无情的摧残,把它变成冰冷坚硬丑陋千疮百孔的太湖石。如果有人说她爱你,也许是真的,但那却不代表蒲草的坚韧磐石般坚固,也许很快就会受到环境的污染,腐朽,发霉爱情!有时可溶钢化铁;有时如钻石般晶莹坚固璀璨;有时却会瞬间化为青烟故事从青烟开始。
  • 烟火重仙色

    烟火重仙色

    江南烟是个都市平凡小白领,喜欢说走就走旅行。深山遇白骨,还是一只自认风华绝代的白骨。白骨经过认真体验考察:像驴子一样沉默勤奋苦干的女子,真适合当我儿的养母。江南烟:尼玛!不知道有一种老实人的怒气叫:毁天灭地!天降儿子送上门?分明是两个小奴隶!!-————天边明雪飘,流光华落三千丈。雪与光之神——帝子娑华雪衣飘忽掂花浅笑:喜欢我?要我报恩?还要娶来做夫君?那也得要看你够本事娶到不?地狱红莲绽,无边黑暗是吾归乡。火与暗之神——帝子暗刹横挥怒剑:弃我去者不可留,乱我心者当入红莲地狱永伴我。民间市井坊,大俗人江南烟跳脚:反了天了!敢这样对待你们的娘!!桃花溪暗渡,落花瓣漫天。一只醉得四蹄朝天的红毛九尾狐狸悠闲摇爪子划圈圈:南烟呀,你又说错了,娘后面该再加个字,叫“子”字!原本只想一双人的江南烟后悔:两个瘟神,我都不要的!!却不知,暗然回首,这两人,原来不过都是那一个。---------1V1,结局he
  • 神叹

    神叹

    在这个世界有着数个位面,强大之人不计其数,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都变了,神之国这个无法知其源头的组织出现了。给所有位面带来了灾难
  • 饭局人脉学:跟谁吃怎么吃吃什么

    饭局人脉学:跟谁吃怎么吃吃什么

    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社会上,就要有人际关系,有人脉圈子。饭局恰恰就是一个扩大人脉圈子的平台,现代人在繁杂的公事、私事之外,很多人还要赶着一个又一个的饭局,用请客这种形式来收买人心,对于被传统文化熏陶千年的国人来说,一颗裹着糖衣的炮弹,威力着实巨大。可以说现代社会,饭局也许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饭局却是万万不能的。本书针对饭局一些人们话题及应对饭局技巧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让读者更加得心应手地应付各种饭局,懂得如何塑造应酬时的形象,如何在应酬时说话做事,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透饭局中的“潜规则”。学会灵活机智地接人待事,应对人情世故更加得心应手。帮您利用饭局建立起良好的人脉关系,坐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