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9400000027

第27章 十字(6)

李敦敏眼见石越伤神,便笑着岔开话题,向潘照临笑道:“潘先生刚才说了许多,道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在下却只看到对朝局的分析,实在不知道机会究竟是什么。”

司马梦求笑道:“自然是机会。王安石去位,如果新党诸大臣能够一心一意拥立一两个继承者,分配权力,那么大人暂时就没有机会进入政事堂,只好继续在地方积经验,攒资历。但若是他们居然内哄,那么不仅可以得到旧党的声援,连他们内部的矛盾也可以善加利用,到时候反对的声音,就会很小了。”

“不错,比如蔡确与吕惠卿不和,那么若吕惠卿进入政事堂,蔡确就会害怕吕惠卿趁机报复,如此蔡确虽然平素与公子不和,可照样也会希望公子进入政事堂,制衡吕惠卿,让他无法为所欲为。而他以御史中丞的身份,无论是公子和吕惠卿,都会希望能成为自己的助力,他的地位在二虎相争之中,就可以得到巩固了。”潘照临举杯饮了一小口,微笑着解释,“不过,想要这个机会能够被利用好,还要做许多事情!”

汴京的天气,一日热过一日。

自从太皇太后、皇太后哭诉于皇帝面前,要求废新法、斥王安石的消息传出来之后,王安石更加知道自己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是对于这些,他已经完全看淡。只是让人瞒着王雱,怕这个消息让儿子病情加重,吴夫人以要安心静养为借口,更是连报纸都不让王雱看了,每天不过读些诗词解闷。王安石一面不断地上自请辞相的奏章,一面却照常视事,他此时根本不在乎别人说他矫情恋栈,只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略微缓解灾情。

到了六月二十日,赵顼终于召见政事堂诸大臣,下罪己诏,又诏令暂罢方田均税法、免役法、保马法、保甲法等新法,令黄河以北受灾诸路,开常平仓赈饥民,沿途官吏,戒饥民不得入京,又诏川峡诸路府、东南诸路,就近运粮至受灾诸路赈灾,不必再转往京师。六月二十一日,赵顼再次下诏,令受灾诸路长吏,从饥民中挑选强壮者募为厢军,赐军号为威边军,驻扎各路州训练。王安石自然知道这是皇佑年间富弼曾经用过的办法,把灾民中的强者壮者召入军中做为安抚,这样受阻不能离乡的饥民,即便心有不满,却也无力暴动。六月二十二日,赵顼令枢密使吴充亲自主持,从在京灾民中募强壮者两万人,组成四十指挥,赐军号忠锐,兵士待遇虽然同厢军,但是训练、差使却一切依禁军之例。

三日之内,犹豫不决的皇帝连下数诏,王安石知道赵顼是打算吞下苦果,以求尽快渡过眼前的难关了。

这三天之内所下的诏令,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少前往汴京的流民,已经不再增加了,各地灾民,在官府三分劝导七分威逼之下,不得已苦苦的死守乡土,等待官府的救济。人类的生命力愈是卑贱便愈是顽强,黄河以北众多的灾民们,每天仅仅靠着一碗粥度日,顽强地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而在汴京,桑充国终于可以略略松一口气了,组建忠锐军的消息公布之后,各个募兵处排起了长队,每个招募入伍的士兵,都会在额头刺上“忠锐”二字,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可以用教阅厢军(教阅厢军:宋制,厢兵有两种,一种形同杂役,为不教阅厢军;一种如禁军一样接受训练,名为教阅厢军。教阅厢军俸银较一般厢兵要高,但待遇不及禁军。)那每月三百到五百文的俸禄,勉强养活家人。

然而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除掉饥民暴动的隐患,不过是使政府今后背负更沉重的财重负担而已。饥民始终存在,不过存在的是一群失去了有组织性暴动能力的饥民。

大宋熙宁七年六月二十五日,崇政殿。

王安石、韩绛、冯京、王珪、吴充、曾布、蔡确、吕惠卿,以及诸翰林学士、知制诰,默默的传阅着一份奏章。赵顼眼窝深陷,用忧郁的目光望着他的臣子们。待到最后一个人看完,赵顼才开口问道:“丞相以为石越所奏诸事,是否可行?”

众人的目光刷的集中在王安石身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五天前皇帝几乎是尽罢新法,王安石的政治生命在那时候,便已经结束了。皇帝顶住巨大的压力,把王安石留到现在,也许不过是念及到君臣相知之情罢了。

但是皇帝的态度也颇值玩味,无论是韩绛、吕惠卿、曾布、蔡确等人连篇累牍分析说明新法与这次灾情无关,请求赵顼坚定意志,继续推行新法,还是一些旧党大臣趁胜追击请求皇帝罢免王安石,斥吕惠卿、蔡确,召回文彦博、司马光、范纯仁等人,赵顼都不置可否,只用朱批写上“已阅”二字,照样发回。

也许王安石还有翻盘的机会?这也是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陛下,石越条奏诸事,事事牵涉过多,臣实在不知道后果会是好还是坏。”王安石坦然答道,顿了一会儿,又补充道:“不过臣认为,或者可以一试。”

赵顼沉默良久,转过脸来,对众人问道:“众卿的意见呢?”

韩绛想了一会儿,道:“陛下,石越所说救灾诸法,第一条是他在杭州的故伎,用茶、盐、酒以及香料等奢华之物的专卖权为饵,引诱南方商人运粮入黄河以北诸路,平价卖给官府常平仓。这样做本来也并无不妥,朝廷以前为了充实西北军粮,也用过这个法子。但是这次受灾面积太广,商人运粮往灾区,只怕都会挑近的地方运,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韩绛话音刚落,苏颂便朗声说道:“陛下,韩丞相所虑虽是,但却并非没有办法解决,只需按就近之原则,规定某路商人,只能运往某路,便差可解决了。何况往灾区运粮,石越也说始终必须以朝廷为主,商人私人运粮,不过是弥补官府运粮能力之不足。微臣以为,这一条,实是可行的。朝廷过去又实行过,颇有成效,一切驾轻就熟,事情亦不烦苛。”

赵顼想了一会儿,点头赞许道:“苏卿说得不错,这一条朕亦以为可行。”

韩绛见皇帝表态,便不争论,心里对苏颂虽然不满,却不便公然发作,只得隐忍不发。蔡确见韩绛不再作声,便接过话头说道:“第一条犹可,第二条,诏令灾区各路州县,若百姓受灾逃亡,其田地暂由官府看管,若灾后归乡,则赐还田地,若再无音讯,则充为公田。此条虽然在理,但是只怕事情烦苛,流弊转多,小吏乘机敲诈牟利,本为爱民,反而害民。”他这话说出来,别人犹可,吕惠卿心里立时就暗骂蔡确无耻。蔡确对石越这一条提出异议,摆明了是讨好家在河北的大臣,特别是韩绛,不过吕惠卿同样不愿意在这时刻得罪韩绛,便紧闭双唇,不表意见。

他不说话,却自有人说话,又是苏颂出来质疑道:“陛下,蔡中丞此言差矣,乡土自有册薄,各家产业记载甚详,此等事有何烦苛可言?何况纵有小吏乘机敲诈百姓,也好过那土地全部被豪门大族兼并了。”

吕惠卿实在不明白苏颂为何如此活跃,竟是不惜得罪韩绛、蔡确。他哪里知道苏颂的心思!苏颂既然知道自己得罪王安石,新党迟早要对付自己,此时不趁机倒向石越,结援自固,更待何时?得罪王安石也是得罪,加上一个韩绛、蔡确,又有什么了不起?

石越与潘照临商议之后用快马密急送达赵顼御几之前的这份奏章,一方面是说高丽使者抵达杭州,请皇帝决定何时让他入京;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再次陈叙救灾之策十余条。这十余条对策,包括开放矿山,由政府出卖许可证,让富民召募灾民入山挖铁、锡、煤矿等矿产;凡商民献粟一万石以上给灾区州县,即由太常寺颁授“仁爱功臣勋章”,佩此勋章者,见三品以下官员,可以不必参拜,子孙参加科举考试,视同官宦出身等等充满了争议的措施。

这种种措施,若在平时提出来,立时就能掀起轩然大波,而皇帝也绝对不可能加以考虑,因此石越临去杭州之前,虽然献有救灾数策,但一来不够系统周详,二来便是因为种种手段,实在让赵顼难以放心,所以赵顼一直压住不提,但是事情的发展,却渐渐迫使赵顼不能不考虑一些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的手段了。此时石越与幕僚们商议的救灾之策送到赵顼手中,正是恰到好处,赵顼也没有多做犹豫,就召见高级官员廷议。

然而石越的许多主张,却不可避免的要触犯到一些人的利益。每个有资格来议论这份奏章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算盘。

吕惠卿在心里盘算许久,皇帝的意思,已经渐渐明了,那是倾向于接受石越的方法了;王安石虽然不再能让皇帝言听计众,但是他的态度,依然颇为重要,只要王安石还在汴京一日,吕惠卿就会充分考虑王安石的态度。而从王安石短短几句话之中,吕惠卿也可以感觉到王安石实际上也是倾向于接受的……“我应当表明意见了!”吕惠卿立即做了决定。

“陛下!臣观石越之策,其实是从几个方面入手来救灾。其一,保持运输的通畅,使粮食能够源源不断的运往灾区;围绕这个方面,除了朝廷的转运之外,石越的方法一是鼓励商民运粮进入灾区,以减轻朝廷沉重的运输负担,为此朝廷要付出的代价,是所谓的‘勋章’,这便相当于古时的入粟买爵,历代以来,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观石越所说,勋章一物,与朝廷之功臣号相似,更似一种荣誉,臣以为虽然古今所无,却也是可行的……”吕惠卿说到此处,顿了一顿,见赵顼微微点头,方继续说道:“……以上是诱之以名,二则是用盐、茶、香科等物的专卖权为饵,此是诱之以利,如此数管齐下,只要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粮食进入灾区,粮价就能保持平稳,民心便可安定,确是救灾之良策。”

赵顼和王安石听得频频点头,众人心中都知道吕惠卿与石越常有不和,此时见吕惠卿说来,竟然是极力支持石越的主张,而条条阐述,倒似说得比石越的奏章还要简单明晰,不由尽皆诧异。

“石越救灾之策,其二是引诱、迫使受灾诸路豪强,主动拿出家中的藏粮。臣敢断言,受灾诸路,绝非没有粮食,而是许多富家大族,家中有粮,却不愿卖出,他们是想趁机大发国难财!”吕惠卿此言一出,许多河北出身的官员,脸色立时变黑,便连皇帝的脸色也难看起来,只有王安石、蔡确等人微微点头。吕惠卿却毫不在意,继续朗声说道:“石越的办法,一是保护灾民的田地免遭兼并,尽量让一些富豪之族无利可图,而朝廷、南方商人的粮食又源源不断的运进灾区,打击他们高价卖粮的企图。此时朝廷再开放矿山之利,自古以来,矿山之利最厚,朝廷许可富民用钱粮购买矿山五年或十年的开发权,各地富民,岂能有不心动之理?如此一来朝廷不但立时可以得到一笔巨款与粮食,而一些灾民更可以借此谋食,避免私自聚啸山林,若用此策,想来那些富豪之家,也是乐意的。”吕惠卿说到这里,心中不由一凛,他这才发觉,石越的建议,表面上充满了争议,但在利益上,却几乎谁也没有得罪!河北的大地主大富豪们,从这矿山之利中,不知道能得多少好处,难怪没有人反对这一条。

赵顼听吕惠卿说完,不由站起身来,背着手走了几步,问道:“矿山一事,朕以为颇为可虑,一是怕奸民私铸钱币,二是防日后有人借此机会,聚集流民,图谋不轨,此不可不防。”

吕惠卿上前一步,道:“陛下,人不可因噎废食。黄巢可不曾开得矿山,照样谋反。要使四海晏平,还是要使百姓安居乐业。何况五年、十年之后,若国家无事,再收回也不迟,一时权宜之策,不必立为永久之制。”

……

崇政殿廷议五天之后,赵顼再次颁布诏令救灾,石越的主张几乎被全部采纳,大宋终于开始真正动员起庞大的国家机器,来对付这场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然而讽刺的是,就在这一天下午,诏令刚刚发出不到一个时辰,从开封以北,大宋境内各路州府,几乎都下起了倾盘大雨!

在汴京城西南的白水潭学院,数万名师生不由自主的扑进雨中,欢呼雀跃,桑充国、程颢、晏几道、王旁,甚至于邵雍、程颐,都忍不住随着学生们走进雨中,张开手掌,捧着珍珠般的雨水,激动得热泪满眶!那些还没有离开的灾民们默默地仰起脸,任雨水打在干枯的脸上,水沟纵横,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这场该死的旱灾,终于要过去了!

类似的场景,从南薰门到新封丘门,从万胜门到新宋门,从开封到河北,无数的人们在苦苦挣扎数月乃至于一年之后,终于看到了希望!

然而在禁中政事堂,中书的官员们却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应当喜悦还是要诅咒——人人都盼望着下雨,但是这场雨却不应当是在今天到来!

王安石走到院中,院中的大槐树被雨水打得沙沙作响,他把给自己打伞的下人推开,让凭雨水淋在自己身上,良久才苦笑道:“天意!真是天意!”

吕惠卿轻轻跟了过来,心里忍不住一阵窃喜,脸上却有不以为然的神色,咬牙道:“天命不足畏!巧合罢了,何曾有甚天意!丞相不必介意。”

王安石转过脸来,犀利的目光在吕惠卿脸上停留良久,见吕惠卿眼中闪烁的,尽是真诚与信任的光芒,王安石的眼神终于黯淡下去,伸出手来轻轻拍了拍吕惠卿的肩膀,温声说道:“吉甫当自勉之!”

与此同时,赵顼站在集英殿的正门外,喃喃说道:“真的是天意吗?”

侍立身后的韩绛与冯京、王珪面面相觑,不敢作声,孙固微微冷笑,接过话茬说道:“也许真的是天意!”

赵顼转过头来冷冷地望了孙固一眼,孙固却昂然不惧,直视皇帝的目光。良久,赵顼叹了口气,道:“十日不雨,斩臣于宣德门外!十日不雨,斩臣于宣德门外!”

苏颂轻声说道:“自六月二十日诏罢新法至今日,整整十日!”他的话音虽轻,却是轻轻地捅破了那层窗户纸,韩绛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再看冯京与王珪,二人竟是装得一脸的木然,他在心底叹了口气,知道王安石的相位,已经被老天爷推了最后一把!

河州踏白城。

天降大雨。

王韶披着铠甲,骑在一匹白马上,铁青着脸望着雨中的踏白城。数日前,在成功切断玛尔戬的退路之后,果然不出王韶所料,在攻河州城时被震天雷、霹雳投弹炸得损失惨重的玛尔戬军,知道自己的退路被切断之后,立即撤了河州之围,退守踏白城。不料王韶已料到玛尔戬必然退保踏白城,早就率军绕到城后,出其不意,突击玛尔戬大营,焚帐八十,斩首七千余级,把羌人杀得胆战心惊。玛尔戬无可奈何之下,只得率领残军龟缩进踏白城中。王韶与李宪亲率两万宋军,会同赶来的河州守军,把小小踏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几个月前,景大人就是战死在踏白城!”骑马跟在王韶身后的河州尉悲愤地说道。

“阿弥陀佛!”骑在一匹白马之上,身披袈沙的智圆禅师低声念道。

同类推荐
  • 天鹅之死

    天鹅之死

    汪曾祺老先生的作品被看成最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本书收录了汪曾祺最具代表性的数十篇短篇小说,包括《受戒》《大淖记事》《故里三陈》等名篇。汪曾祺老先生的文字有烟火气,其小说作品始终离不开升斗小民。他以自然纯粹的笔触,写尽平凡人的浮世悲欢,充满生活的雅趣与情调,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让作品超越了时代,散发出永恒的人文之美。
  • 茑萝行

    茑萝行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 三蛇沉浮记:午菲中篇小说选

    三蛇沉浮记:午菲中篇小说选

    这本集子以作家从小生活的故乡和上山下乡当知青生活过和体验过的生活背景为原型创作的六篇中篇小说,包括《严仔玉》《名犬》《夭寿之友》、《重现的钧瓷之光》、《回马》和《三蛇沉浮记》。
  • 大青媳妇

    大青媳妇

    大青媳妇未必是真爱大青,但当潘金莲嫁了武大,对她来说,爱情就是太奢侈的事情,如果有一个比武大稍微优秀的男人,就足以使她迷恋。所以,大青媳妇与村南劁猪的乱耕有了一段私奔的经历。也许与乱耕的私奔改变了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才会使她与玩纸牌的各色人等发生关系。她在大青娘死的时候大哭自己,她知道自己早就凋零了,她用放荡和沦落滋润着自己……
  • 当爱情经过的时候

    当爱情经过的时候

    好好和自己恋爱一场的读者T说:“没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生命怎么不绝望?”其实人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呢?是找到恋人,结婚生子,名利双收?其实不妨简单一点,人只要能做到安心,定心,遇上挫折也不绝望,已是最大的成就。人生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早衰的绝望。“信望”爱是很重要的,有信念便能绝处逢生,有希望便会继续向前走,有爱便永不放弃,不只为满足私欲而活着。这是生命的意义,存在的目的。
热门推荐
  • 快穿攻略之主神太迷人

    快穿攻略之主神太迷人

    《快穿直播间》各种位面、情景、身份敬请期待(?˙ー˙?)女主可盐可甜
  • 庄主相公总是对我卖萌

    庄主相公总是对我卖萌

    她要是知道这个臭男人这么腹黑,她才不嫁呢。毒舌又自恋,可又翩翩贵公子,打不得骂不得,他简直就是无赖!
  • 终极一家之夏兰荇德日

    终极一家之夏兰荇德日

    铁时空白道异能家族夏兰荇德家第三子,与夏兰荇德天(麻瓜姓名:夏天)同时出生为异卵同生,与夏兰荇德家其他三位子女相同体内有有战灵护体,在出生后瞬间爆发出强大异能因无法控制同夏兰荇德家兄妹相同均已封龙贴封印体内战灵及异能。于小学一年级开启异能(7岁其异能刚开启高达5000点异能指数),达到十岁时异能指数突破万点并由铁时空白道异能联盟(铁克合众联盟)老盟主收为徒弟。(灸亣镸荖珅)于同年在老盟主的指导下异能指数突破一万两千点,并加入铁克禁卫西城卫结实好友军事狂急急如律令。其体内战灵为鬼麟其异能指数在刚出生时爆发夏日相同,与夏日为一体双魂后被夏家阿公夏兰荇德流使用封龙贴封印。其异能体质潜力极强但不具成为终极铁克人的资质。(本人自认为本书为同人小说,第一次写可能很烂)
  • 暗惜缘

    暗惜缘

    似乎是命运的巧合,让他遇到了她,却是新婚当天。他以为只是一个巧合,却谁知一切别有洞天!她以一次婚姻作赌注,换来一生的自由;她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此展开,谁知道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阴谋!相爱相知却无法相许,到底其中是有什么样的缘故,深情的二人可以吗?
  • 海贼王之自由之翼

    海贼王之自由之翼

    2年前信息分析研究所(简称IAI)社长艾洛伦佐·艾伦,以世界最年轻的经济学顾问、企业家进入公众视线。同时在这美誉的掩人耳目下,IAI不仅成为了情报交易场所,还秘密调查西凯阿丽王国(现在鹰眼居住的岛)灭国事件。“苏菲,就算与世界为敌,也不能再次失去你!”这是一本伪科学的小说,主角是一个微有点妹控的贵族,嗯,好吧!就是妹控的贵族,剧情主线和路飞的航行互相交叉,设定上尽全力尊重原著,努力呈现一个原汁原味的海贼世界,想看无敌金手指、无脑种马、遍地后宫的请自觉绕路。????无系统,无乱入,无奇奇怪怪地东西,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 一一梦世界一一

    一一梦世界一一

    “咦?!这是?”白笙抬起头看了看那块古朴的挂在树上的牌匾。“新手村?!”
  • 银汤匙

    银汤匙

    “我”在无意间发现了一把儿时常用的银汤匙,它像一台时光穿梭机,带“我”回忆起整个少年时代。“我”想起了一直照顾“我”的温柔的阿姨,想起邻居家那个像人偶一样漂亮的女孩儿,想起学校里耐心教导我的老师,想起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欢乐时光……就这样,“我”怀恋起旧时光里浅淡的喜悦和浓烈的柔情。《银汤匙》是日本作家中勘助的半自传体小说。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通过体弱少年的成长故事,将旧岁风物、家庭温情、童年故事、青梅竹马、学校生活结合在一起,展现每个人都有过的成长中的不安与感动。这是一部蕴含东方美学的儿童小说,“温暖、欣喜、童趣、诗意、透彻”中记述着那些美好却容易消逝的瞬间以及在那些瞬间里出现的,令人怀念的人和事。感动了几代人的日本儿童文学经典,却也是我们的小时候。
  • 盐系少女的成长笔记

    盐系少女的成长笔记

    可盐可甜初见:路卿衍对沐希柠的印象:丑再见:路卿衍对沐希柠的印象:想拐回家虽然经历了一些坎坷,但最后我们的小希柠还是被某腹黑拐回家了。初次写作,请多指教,不喜勿喷!谢谢你们
  • 夫满天下

    夫满天下

    多次相亲失败的某剩女神秘的穿越到大魏国,并且成为将军之女……命运的坎坷让她看到自己的不足,她一步步蜕变,一步步成长。漫漫修仙之路,何处才是终点。神秘的修仙大陆,诡异的妖魔,上天安排的数段姻缘,她有抗拒的权利吗?身边环绕的数名美男,她该怎么处理和他们之间的感情呢?嚣张的他,温文尔雅的他,腹黑的他,大男人的他,腼腆的他,正太的他,她是选择其中一个还是全部收了?(腐女文,不喜勿喷哦)
  • 锁帘

    锁帘

    传闻,云国有一丞相,是位温润如玉的少年,都说他有倾倒众生的容颜,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干。少年得名,声名远播。听闻,云国一女,惊才绝艳,天资聪慧,对任何人都是笑意盈盈。神秘带感,身份不明。各有千秋,明明根本不会有交际的二人,却因仇恨结识。此女凉薄,却把此生所有温柔给予一人。少年温润,却害死了她唯一在乎的人。兴许从那刻便注定,多情总被无情伤。她凉薄无情,他深情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