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妙高禅师,他修行非常精进,但有个缺点,就是爱打瞌睡,每次坐到蒲团上,腿一盘就开始打瞌睡。他后来想了一个方法,在寺庙后面找到了一个台子,把台子放在悬崖上面。他坐上去,把腿一盘,一半伸出悬崖。心里想:如果我打瞌睡,就会摔下悬崖,当场摔死,所以应该不会再打瞌睡了。
没想到,当他双腿盘上去,坐好后,又打起瞌睡来,结果真的摔下悬崖。跌落在半空中猛然惊醒,发现有个菩萨将他接住,重新托到台子上。
妙高禅师问菩萨:“你是谁?”
菩萨说:“我是韦陀,看你这么精进,特别来为你护法。”
妙高禅师听了很高兴,说:“这个世界上像我这么精进、坐在悬崖上打坐的人有多少呢?”说话时一副洋洋自得的神情。
韦陀菩萨说:“像你这样坐在悬崖上打坐的人很多,但是像你这么骄傲的人很少。所以,从此20世我不会再来为你护法!”说完转身走了。
妙高禅师大吃一惊,立刻观照自己的傲慢,当场跪下来礼拜,忏悔道:“以后我不会傲慢了,请您继续为我护法吧!”说完痛哭流涕。
此时,菩萨已经走远。怎么办呢?“虽然没有人护我的法,但我还是要继续修行。”他爬到妙高台上,继续盘腿打坐,心里想:“经过这么重大的教训,我一定不会再打瞌睡了!”但不多时,又打瞌睡了,再次摔下山崖。跌落到半空中,惊醒过来:糟糕!韦陀菩萨不会再来救我了,这次我真的要死了啊!在离地面两寸的时候,突然有个菩萨又托住了他,把他托回到高台上。
他问:“你是谁?”
“我是韦陀。”
妙高禅师说:“你不是说从此20世不再来护我的法了吗?”
韦陀菩萨说:“我本来说20世不来护你的法,但你刚刚一念忏悔心起,已经超过20世!所以我现在继续来护你的法。”
佛陀认为,忏悔是最有力量的,至少它能使众生减少继续犯恶的因缘,同时增加善的因缘。
很多人都觉得忏悔是个挺严重的词,似乎只能用在死刑犯之类的人身上。其实不然,忏悔不同于后悔,那太浅薄;忏悔不同于懊悔,那太感性。忏悔是心灵的净化,是生命的升华,是灵魂深处的柔软被捶击后的痛楚。
其实,所谓生活的压力并不只来源于社会,更多的时候来源于我们的内心。我们每个人都犯过错,小错大错乃至罪恶,从而心灵得不到安宁。一个心里得不到安宁的人,当然会觉得整天喘不过气来。这时,我们要忏悔。在忏悔中净化心灵,在忏悔中升华灵魂,在忏悔中提升自己。
在漫漫人生路上,面对复杂多变的人间生活,错误是难免的。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圣贤也有他们的过错,更何况芸芸众生呢?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忏悔。学会忏悔,不但能够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品格,而且也能使良知闪耀与人格升华,还能使人内心获得安宁,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忏悔,不是怯弱,更不是耻辱,忏悔,是一种良知上的自省,是生命的又一次新生。我们应该学会忏悔。
悟一下
每个人在为人处世上都会有缺点和错误,而忏悔正是可以纠正缺点和错误的良药。通过忏悔,才能扫除心中的尘埃的“我”,而得到一个清静的“我”。忏悔,就是清洗心灵污秽,从而使灵魂得以净化、升华。一个人,懂得忏悔,才能获得实质性的进步。
佛禅小故事
看破红尘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厌倦了战争,专程到大慧宗臬禅师处要求出家。
他对宗臬禅师说:“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禅师说:“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着急道:“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宗臬禅师依然说:“慢慢再说吧!”
将军没办法,只好作罢。
有一天,他一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宗臬禅师一见到他便说:“将军为什么这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学习用禅语诗偈说道:“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
禅师开玩笑地也用偈语回道:“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骂道:“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
宗臬禅师哈哈一笑道:“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