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就政府政策而言,主要是宏观经济政策不当(例如中央银行使用过度刺激的货币政策,容许货币供应过度增长)、庞大的社会福利政策以及政府管制过度三大失误导致了“滞胀”的发生。因此,应对之道是:重新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并对社会福利政策和政府管制政策进行“逆向改革”。
1981年共和党人里根临危受命入主白宫时,美国经济已经陷入滞胀型衰退。面临高达14%的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徘徊在10%左右的高失业率,以及超过20%的高利率。
里根政府认同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学说,相信造成“滞胀”困局的要害不在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或是市场经济本身的失控,而是由于“大政府”职能过度膨胀的负面效应。1981年2月,总统向美国国会提交了纲领性文件《经济复兴计划》,由此开始实施“里根经济新政”。主要举措包括:
1.压缩政府开支,量入为出,平衡预算。为此裁撤不必要的政府部门,限制行政人员的数量。里根离任时,政府工作人员减少了约5%,有些机构的人数甚至下降一半,成效可谓显著。但因大规模增加国防性支出等原因,实际上财政赤字不减反增。
2.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一面要求美联储加强货币管制,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一面大幅减税,主要是降低和简化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的税率,以提高人们的工作热情,获致更多的劳动成果,从而刺激拉动消费需求。1981年末,税率开始下降,但随后联邦政府的税收收入却逐年增加,1988年联邦税收由1981年的5171亿美元上升到9090亿美元。
3.在社会福利政策方面推行“逆向改革”,大幅削减不堪重负的政府社会福利开支,涉及项目多达200多。包括食品券、失业保障、新生儿家庭补贴、医疗保健、学生营养补贴、住房补贴、失业者培训等。同时力求消除社会福利中的浪费与欺瞒现象,既节省了财政支出,并让真正应当受益的人继续受益。
4.扫除发展经济的政治性障碍。大力放松政府管制,撤销、放宽了包括能源、环境污染控制、生产安全管制、技术标准管制、企业购并、反垄断等方面的政府管制,把一部分管制权由联邦政府下放给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取消了民主党政府对工资和物价所实行的管制。1980年和1982年国会颁布新的银行法案,放宽对金融市场的利率管制。同时,在国际贸易领域,尽管存在很大逆差(特别是对日本),仍然坚持提倡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
“里根经济新政”成效卓著:消费物价指数从1980年的13.8%的高位迅速大幅回落,1983年降至4%以下,1986年甚至低至2%。同时,国民生产总值出现了持续七十多个月的增长,1984年GNP增长高达6.8%,为战后之最。经济复苏为美国人创造了近2000万个就业岗位,1983年以后失业率连续下降,从9.6%下降到1989年的5.3%,为1973年以来最低。美元再现强势,美国经济挥别了“滞胀”阴影,从衰退走向了复兴。
新政为经济自由发展造就了一个宽松的大环境,风险投资大行其道,科技创新突飞猛进,一场日后由美国引领全球的高科技信息革命正在孕育成熟中。
里根经济学采行“紧货币、松财政”的改革政策,形同双刃剑,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连年收支失衡严重,贸易出口逆差居高不下,形成巨大的财政和贸易“双赤字”,国债规模相应不断攀升。
里根上台前,1980年美国财政赤字为596亿美元;1982年已达1279亿美元,比1981年翻了一番,随后突破了2000亿美元,1992年上升到2400亿美元,为战后财政赤字最为严重的时期。庞大的赤字预算,需要依赖发行大量国债维持。
除此之外,在里根政府时期,美国经济在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公平方面的损失甚大,广大中产阶级的绝对生活水平下降,只有占人口5%左右的上层社会收入上升。这使得共和党政府在1992年的大选中失败。
其中放宽对金融市场管制,一发而不可收拾。1999年12月,克林顿政府相当于把里根时期放松金融监管的一系列法案集合整理,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彻底废除了1933年订立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从此结束了美国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限制,开始混业经营,美国的金融市场进入了主要依靠自律监管的自由化新时期,种下了日后导致次贷危机以至全球金融海啸的祸根。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或称通货收缩(Deflation),意指物价水平整体下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上升。这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概念。
如果货币供应过度收紧或商品需求不足,会造成全社会通货紧缩,通常表现为购买力降低,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统统价格不停顿地持续下跌,而且普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两季度,即表示已出现为通货紧缩。
一般说来,适度的通货紧缩,通过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去经济中的“泡沫”,也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幅度下降,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银根趋紧,销售不振,限制了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影响了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长此以往终将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大量资金闲置,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升高,造成经济衰退,国家经济可能陷于价格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严峻局面。
对于背负债务的个人和企业来说,通缩的具体危害表现在:物价下降了,持有资产实际价值缩水了,暗中让负债增加了,而对银行的抵押贷款却没有减少。比如人们按揭购房,通缩可能使购房人拥有房产的价值远远低于他们所承担的债务。
治理对策:
1.采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
2.采行宽松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并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3.结构性调整。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4.改变心理预期。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世界上严重通货紧缩的著名实例,当推1929—1933年的美国大萧条,以及当代现实的1990—2011年的日本。
1989年,日本迎来了泡沫经济最高峰。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土地价格和股票价格急剧下滑,结束了资产价格的通胀。紧接着1995年前后,物价普遍下跌,出现了通货紧缩征象。1998和1999年经济均为负增长,失业率也逐年上升,2003年达到战后高峰5.3%。从此日本出现了持续的长期的通货紧缩。
为了刺激经济回升,日本政府制订了“经济景气对策”,实施扩张性政策,包括:降低利率,增加公共投资,扩大财政支出;实行减税政策;发行国债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从1999年2月开始实行零利率政策至今。这些政策刺激日本经济呈现过短暂复苏,但总体而言收效甚微。
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为:1955—1970年9.7%,1970—1979年5.2%,1980—1989年3.8%,1991—1999年1.5%,2000—2008年1.5%,2009年—3.0%,2010年3.9%,2011年—0.5%,2012年2.2%。
日本经济长期陷于增长停滞状态,人称“失去的10年”或“失去的20年”,但应看到,这样的长期“停滞”,实际上还不能用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进行充分解释,而且日本经济远非一蹶不振,仍然保有其独特的强势。
财政运筹帷幄,货币一马当先
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政府,为了稳定物价水平、支持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完善社会福利、平衡国际收支等施政目标,必须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有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之分。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等;微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一些反对干扰市场正常运行的立法以及环保政策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现在世界各国货币政策通常与财政政策相分离,即由政府控制财政政策,由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而制订的财政工作指导原则,重在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具体内容包括:税收政策、预算收支政策、财政投资政策、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分配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国债政策、预算外资金收支政策等,这些政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货币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货币权威机构(常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来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重在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货币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调控货币供应量或利率等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具体内容包括:利率政策、银行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信贷管制政策,以及外汇政策等,借以达到抑制通胀、降低失业率、调节进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等目标。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人们常说的金融政策,属于货币和财政政策交相重合的部分。
财政政策是国家意图的体现,尽管制定政策的内部时滞可能较长,但其实施带有强制性,一经确定,外部时滞很短。而货币政策则主要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票据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等手段,间接地调整民间存贷款和银行贷款意向等,经过多重环节的传导才能产生效果,因此,其外部时滞较长。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大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扩张性货币政策,意味着通过扩大货币供给刺激总需求增长;在这种政策下,会降低利率,较易取得信贷。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偏低,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期,适于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反之,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以抑制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利率也随之提高,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宜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调控目标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
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实质是稳定币值。所谓币值,在现代信用货币条件下,不再是含金量,而是指单位货币的购买力。现在各国多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充分就业:一般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程度。所谓失业率,指社会的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失业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失业率越高,越是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增长:目前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一般采用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年增长率,即用人均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剔除物价上涨影响后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来衡量。
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经济交易,如贸易、援助、赠予、汇兑等,如果收支相抵,说明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若交易收入大于支出,称之为顺差;若自主******支出大于收入,则称之为逆差。
所谓平衡国际收支目标,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长期的巨额逆差,会使本国外汇储备不断下降,并承担沉重的债务和利息;甚至陷入债务困境不能自拔,并且丧失国际信誉;长期的巨额顺差,会造成国内有形经济资源流失,本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使一部分外汇闲置,特别是如果因大量购进外汇而增发本国货币,更可能引起国内通货膨胀。
要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的上述四个目标,是非常困难的事。事实上,各项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经常会相互干扰甚至发生矛盾。因此,除了争取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致性,还应了解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以及研究缓解其间矛盾的对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手段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各国货币权威机构(中央银行)可以直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控货币供应量;此外,可以通过狭义货币政策,采用利率、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信用管制,以及汇率政策等主要操作手段,实现调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