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许多年的酝酿、准备和实际的创作,这本凝聚了我巨大心血的心理学专著终于完成了,盘踞心里多年的一块大石头也算落了地。不管是否能够达到我的学术预期,但总算完成了一个多年追求的人生目标,了却了一个长久的心愿。
看着自己的心血换来的几十万字的书稿,心中自有几分喜悦和放松,当然,更多的则是长期的脑力劳动和精神压力所造成的疲惫和厌倦,我着实体验到了什么叫做“身心俱损”。
谈到这本书的来龙去脉,期间经历了太多的波折,也经历了太长的准备和酝酿,致使本书的创作过程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拉锯战和疲劳战。这其中的原因当然首先在于自身,在于我个人的能力水平、理论积淀和学术修养不够,当然,更多的则是由于自身的惰性和拖沓。如果从开始一直能够不间断的学习,持久地保持勤勉和努力,这本书本可以提前好多年完成。另一方面,就是个人所处的环境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同时也是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学科特点决定的,当然还是我自己所设定和追求的学术目标决定的。
众所周知,人的心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对它的解读及其内在机制的描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正因如此,一百多年来,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理论流派及其所采取的不同的解析方式,也才形成了对心理的本质或内在机制的不同描述与表征,并为此纷争不已,至今仍然在很多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就我个人来说,也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理论背景下走进了心理学的研究,并试图理出一些清晰的线索,达到对人的心理世界尽可能全面而深刻的解读。显然,以心理学目前的理论现状,这样的目标绝不是通过简单的接受学习就能够达到,而是需要在尽可能充分地理解和接受现成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究。因此,心理学学科发展不成熟的现状,决定了学习本身必然包含着探究、发现和创造,决定了学习与探索的过程必然是困难重重。当然,这种现状也意味着我们能够了解到学科本身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到学科的现状和最新的发展,直接接触到学科的前沿课题,意味着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作出开创性的研究。尤其是在我国,心理学学科起步较晚,中间还走过一些弯路,甚至还存在着十多年的停滞和断档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仍较低。虽然经过近二三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心理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对西方心理学的模仿、复制、修补、跟随的基本状况,我们所见的心理学文献也大多是对西方心理学的介绍、引证、解说,并在此基础上有适当的评述、延伸和拓展,缺乏真正原创性的理论研究。尤其可悲的是,许多教育战线上一线的教师,他们把许多本来是通过自我的研发和教学实践而独立获得的理论收获和实践成果,硬要挂靠到国外的某一理论上,似乎是通过这一理论的启示或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才获得了相应的成果,用以证明其理论的水平和研究的深度。
因此,我国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许多方面缺乏独立自主的学术立场,也很少发展和创造出自己本土化的原创性理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而这些年我们所进行的理论研究以及本书的创作,正是看到了现有的心理学理论上的不足和缺陷而展开的,试图通过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对现有的心理学规律做一种梳理和理论规整,以达到对人的心理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与解读。尤其是避免我国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盲目的理论跟随,立足于独立自主的研究思路和创作思想,对国外理论的优秀思想或研究思路,本着“拿来”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力图实现一种真正的理论突破,构建一套真正源自于中国、生长于本土的心理学理论。这也是我平生最大的学术奢望,也是半生追求所希求达到的一个目标。当然,鉴于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学术视野的局限,这种想法可能永远都是一种梦想,但我毕竟努力地把这件事情做了,并且勇敢地把它拿出来了,为此,无论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无论它是丑是俊,是真理还是谬误,我都心安理得并且无怨无悔!
在此,我真切地希望心理学界的专业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都能关注我们的这项研究,提出中肯的批评和建议,我将认真地聆听、努力地改正和修补其中的错误和不足。
同时,也希望大家抱有足够的宽容和理解,正确地看待我们的研究中难以避免的幼稚、缺陷和不足。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和允许多种声音共存的时代,这本书所反映的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无论是对是错,都是我个人对心理学的理解和解读,现在我把它拿出来,是希望大家能够与我一起分享,也希望这部拙作能给大家以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这其中,是“玉”当然更好,是“砖”也无所谓,但愿能够成为引“玉”之一“砖”,我也就心满意足。
总之,心理学的理论是一个摩天大厦,而心理学的实践更是一个可以福荫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极有价值的社会工程,每一位有幸参与建造这一理论大厦的人们,都要努力地添上自己的一砖一瓦,为这一能够惠及当代、恩泽子孙的社会工程出一份力、尽一份心,我想,这也将无愧于我们自己的一生。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能够完成,我首先要感谢辛勤养育了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母亲,更是以其无私的爱和殷殷期待给了我巨大的精神支持,这种力量将伴随我的一生并成为我生命中永久的财富。可惜,我的母亲已经过世多年,没能看到这本书的出版,更没有看到我半生辛苦会有怎样的结局,这是我一生抹不去的遗憾,也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但愿我的这些劳动能够如愿以偿,以告慰我母亲的在天之灵!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朋友,是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我走过了那些艰难探索的岁月。尤其是我的大哥,更是以他始终如一的理解、支持、鞭策以及物质上的帮助,给了我巨大的行动动力,支持我完成了这项工作。
另外,我还要由衷地感谢读者出版集团的贾文老师,是她的无私帮助和全方位的运作,才促成了本书的顺利出版。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面对曾经给了我诸多帮助和支持的人们,我想除了深深地感恩之外,就是继续把以后的工作做好,多劳动,多出有用的成果,真正能够为社会做点什么。具体到我自己的下一步安排,就是进一步完善本理论体系,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理论的内涵及其应用的范围,把一些理论构想转化为相应的社会实践。例如,进行智力开发和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培训,这也是我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我也将为此竭尽全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壮志悲情的吟唱,千古回响,至今仍不绝于耳。其忠直耿介、志向高洁的品性,“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文采,心忧天下、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理想破灭后舍身殉国的壮行,足以让我们这些后辈子孙们钦敬不已。
当然,也足以震撼和警醒我们今天的世人,如何在这个浮躁、喧闹,充满着形形色色诱惑与争斗的环境中,保持一种内心的安宁和基本的人格操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追求,也学会放弃,学会灵活地选择,也学会对信念的护持和坚守!把我们生命的能量真正投注到既有社会价值、又能给我们带来无愧的人生回报的社会活动中,过一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基本的人生课题。
对此,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