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0400000039

第39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19)

【画医目疾】清代李方膺《杂花图册·竹》用印:“画医目疾。”(南通博物苑藏墨迹)目:中医学名词,主视觉。《灵枢·脉度》有“肝气通于目”,说明目与肝有内在联系,肝阴上濡,有滋养眼目的作用。五脏的精气皆上注于目,如五脏精气充盛,则目能保持正常的视觉功能;如肝阴不足,肝火上亢或五脏精气亏损,均可导致目疾。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云:“艺术为人类精神之食粮,即人类精神之营养品。音乐为养耳,绘画为养目,美味为养口。养耳、养目、养口,为养身心也。如有损于身心,是鸦片鸩酒,非艺术也。”故所谓“画医目疾”,即通过观画以养目,达到修养身心之目的。(王凤珠)

【净肺肠泥】清代李方膺自题《竹石图》轴:“人逢俗病便难医,岐伯良方竹最宜;墨汁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净:洗除净尽。肺肠:指内心。泥:泥滓,喻尘俗。其意是说,画墨竹者和观墨竹者都能洗除净尽内心尘俗之气,讲的是绘画审美调剂功能。(王凤珠)

【养性情,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清代王昱《东庄论画》:“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昔人谓山水画家多寿,盖烟云供养,眼前无非生机,古来各家享大耋者居多,良有以也。”是说学画能滋养本性(人的禀赋和气质),可涤除胸襟烦恼、孤独苦闷、急躁情绪,迎来心地纯净之气。道家谓“却食吞气”,凭“烟云供养”可致长寿。明陈继儒《妮古录》:“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无疾而逝,盖画中烟云供养也。”米、黄是宋、元山水画大家。(周积寅王凤珠)

【内可以乐志,外可以养身】清代董棨《素养居画学钩深》:“或人谓仆嗜画,乐此不疲。仆曰:‘不然。我家贫而境苦,惟此腕底风情,陶然自得。内可以乐志,外可以养身,非外境之所可夺也’。”指嗜画者不仅从画中受到审美教育,以确立自己的志向、意志为乐,还可以保养身体,达到长寿的愿望。(王凤珠)

【画以养性】清代范玑《过云庐画论》:“画以养性,非以求名利。世俗每视其人名利之得失,而重轻其画,此大可鄙,莫为所惑。”指绘画能涵养人的朴质的本性,静默恬淡,具有审美调剂功能。(王凤珠)

【书画养心】清代张式《画谭》:“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相对于人生其他方面,书画是见性明心的重要修养途径,是静功。非俗虑、杂念、贪欲消除净尽,胸中宽快静气沛然,不能真正进入书画艺术的高级境界,得其妙谛。人生动多而静少,能尽可能长期地从事书法绘画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就是习静,在这个过程中,心得到适意、平和、愉快,这就是养心。”(《美术辞林·中国绘画卷上》)中国画学中常将读书和养性相结合,虽然读书不等于养性,但是读书往往有助于养性。朱熹曾教弟子“半日读书,半日静思”,就是读而养、养而读。清代松年在《颐园论画》中将读书和养性并列,以为读书乃是养性不可或缺之途径。张式论“书画以养心”,吸收了理学精髓,以静心养性为尚,认为书画唯在寄托性情、陶冶情操。不读书则无书卷之气,画中就必然缺少内蕴,缺少应有的生命涵量,这样就不可能使“余心有寄”。欲广画艺,务在心怡气和、去除内在冲突。如宋代姜白石所说:“思有窒碍,涵养未至也,当益其学。”可见,“益其学”是治心的重要途径。清代鉴画高手方士庶《天慵庵随笔》云:“要必读书养气以培其元,然后心醇而笔和,貌古而神逸,所谓溉其根将以食其实,此先贤之书所以善也。”这就如韩愈所说的“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一样。方士庶所说的“溉其根将以食其实”,以先贤之书陶淑自己、培其元气,与韩愈之论正相契合。

近人吴昌硕亦以读书为养气之途径:“我画非所长,而颇知画理。使笔撑槎桠,饮墨吐畏垒。山是古时山,水是古时水。山水饶精神,画岂在貌似?读书最上乘,养气亦有以。气充可意造,学力久相倚。”可见读书对养气至关重要。(参见朱良志《论儒学对中国画学涵养心性理论的影响》)(荆琦)

【矜平躁释,意气全消】黄宾虹《国画非无益》:“士夫之画,华滋浑厚,秀润天成,是为正宗。

得胸中千卷之书,又能泛览古今名迹,炉锤在手,矩矱从心,展观之余,自有一种静穆之致,扑人眉宇,能令睹者矜平躁释,意气全消。”其意是说观士夫之画者,能平娇矜,解除烦躁、不安静,全消由于主观偏激而产生的任性的情绪。意指绘画调剂功能。(王凤珠)

【艺术是最高的养生方法】黄宾虹《养生之道》:“艺术是最高的养生方法,不但足以养我中华民族,且能养成全人类的福祉寿考也。”养生:保养身体,指自身品德、才力等的保养。刘海粟云:“艺术至少可以养成巍然独立之人格,养成坚强不屈的气节。”(《艺术的革命观》)(王凤珠)

【舒畅郁积,陶冶性灵】徐悲鸿《中国今日急需提倡之美术》:“国家惟一奖励美术之道

可以增进人民的美感;舒畅其郁积,而陶冶其性灵。”舒畅:宽舒畅快。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然顾天窥地,不过寻丈,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郁积:思虑烦冤,不得发舒之谓。张华《杂诗》:“怀思岂不隆,感物重郁积。”陶冶:娱情养性。杜甫《解闷》诗:“陶冶性灵存底物。”性灵:犹言性情。(王凤珠)

【画以慰天下之劳人】清代郑燮《板桥题画·靳秋田索画》:“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这里所指的劳人,即“惟劳苦贫病之人”,当然也包括“苦其身,勤其力”的“天地间第一等人”在内的农夫。在封建社会里,他能提出如是说,是非常了不起的,但这种思想和行为在当时是难以实现的,靠“卖画以自给”的板桥,其买主仍逃脱不出“安享人”之范围,而绝不是连饭都吃不饱的“劳人”。然而,他毕竟还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主张:其一,以书画抒发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所谓“疑是民间疾苦声”、“一枝一叶总关情”;其二,以书画售款接济劳动人民,将每次“所入润笔钱”放入囊中,系在身边,“遇故人子及乡人之贫者,随手取赠之”,“辄尽”为止。

这是当时一般书画家所不能理解,也是无法相比拟的。(周积寅)

中国画创作论

1.感物论

【感物】感物,是指画家对生活(造物、造化)

的感受,以“心”感“物”。感物是绘画创造的门径,它直接影响到画家创造感兴(“灵感”)的勃发,神思(“想象”)的展开,凝虑(“构思”)的深化,情感的渗透,意象的孕育等。感物又是绘画创造的基础和材料,画家由感物而获得审美体验,才可能进入艺术意象的创造,使审美体验转化为艺术形象。

感物说最早见于《乐记》:“乐者,意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对后来的文学艺术创造产生很大影响。中国画论十分重视感物对绘画创作的作用。自六朝以来,皆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南朝宋宗炳“应目会心”;南朝陈姚最“心师造化”;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北宋董逌“登临探索,遇物兴怀”;明代王履“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清代龚贤“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等。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等人对感物的重要性,特别是关于画家如何深入生活、观察体验生活方面皆有深刻的论述。(周积寅)

【物化】《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此种“物化”状态是同庄子的“万物与我并生,而天地与我为一”的齐物论的思想是一致的,表明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浑然境界。庄子的“物化”理论对中国古代画论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如意与境、情与景、人与天的关系就体现出“物化”的精神,从而形成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的意境、意象论。北宋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它直接通过“物化”,表现出艺术创作中主客体交流所创造的优美意境。(周积寅)

【应目会心】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俞剑华释曰:“应之于目,会之于心。作画是先由眼睛看见,然后把看见的反映在头脑里,头脑加以适当的取舍剪裁,然后把加过工的形象描写在画面上,就成了一幅画,这就是绘画的方法和原理。应目就是‘外师造化’,会心就是‘中得心源’。”(《中国画论选读·画山水序》)(王凤珠)

【心师造化】南朝陈姚最《续画品》:“湘东殿下:右天挺命世,幼禀生如,学穷性表,心师造化,非复景行,所能稀涉。”心:心思、心意。古人以为心是思想的器官,所谓“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造化:指天地、自然界。后泛指一切客观事物。郭因《中国绘画美学史稿》云:姚最“认为,画家进行绘画时,必须发挥主观情思对于绘画对象的感受,理解与熔铸的作用。他说,画家必须‘立万象于胸怀’,他赞美湘东王的‘心师造化’。不是赞美目师造化,手师造化,而是赞美‘心师造化’;不是主张直接写万象于笔下,而是主张‘万象’在反映到绢素上去之前,必须先立于画家的‘胸怀’(心中),这正是在强调以情融景,而致情景交融对于创造艺术形象的重大意义”。“心师造化”论在中国画论中首次提出,成为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之先声。(周积寅)

【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传)唐代王维《学画秘诀》:“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画家的天性与自然万物的天性,感而相通,被称为窥造化之密,默契天真,冥周物理,这是绘画(包括一切艺术活动)产生的根源。这时,画家便具备了与自然造物者同样的资质,即所谓“造化在我”,“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画家创作的作品虽然不能与自然物及形象极为酷似,但二者所具有的“真”是相同的,即二者所给予观者的美的感受性是一样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意味的“值”相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优秀的绘画作品才可以称得上是“成造化之功”、“夺造化之真”、“功齐造化”、“得天真”。(荆琦)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张璪《绘境》:“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惟用秃毫,或以手摸绢素,因问璪所受,璪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宏于是阁笔。”指绘画创作要以自然天地为师,取之于自然生活,同时又要经过画家心灵的熔铸陶冶,方能表现出来。张璪所讲的“心源”主要指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由“外师造化”,最终归结到“中得心源”,两者不能分割,是相互依存的创造关系,是统一在创造过程之中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并非一般的感官和理智作用,而是艺术家内在生命力的整个调动,因为“外师造化”也要由主观的态度去实现,去充分体察万物的情状。只有主观与客观的无限融合,“心源”与“造化”的交流汇通,才能使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活动达到遗去机巧,心手相应,出神入化,进技于道的自由化境。唐代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序》中记载:“观夫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当其有事,已知夫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

完全是“心源”与“造化”的融合。白居易《记画》中也记载:“张氏得天之和,心之术;积为行,发为艺。艺尤者其画欤!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故其措一意,状一物,往往运思中与神会,仿佛焉若驱和役灵于其间者然后知学在骨髓者自心术得,工侔造化由天和来。张但得于心,传于手,亦不知其然而然也。”张璪强调的正是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这是艺术创作上升为自由率真,得心应手的必经之路。所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概括了由客观形象经由“心源”提炼,最终化为艺术形象的艺术创作过程,极具概括性,成为千古不朽的艺术理论命题,产生了巨大影响。(陈见东)

【触目会心】清代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山水》:“学写山石,必多游大山,搜寻生石,按形求法,触目会心,庶识古人立法不苟。更毋拘法失形,画虎类犬,甚至犬亦不成,不知何物,斯不足与语矣。”“触目会心”,即宗炳的“应目会心”。(荆琦、雷朝晖)

同类推荐
  • 影像艺术文化生态论

    影像艺术文化生态论

    本书共分六章,论述了从艺术影像到生态影像、影像艺术的生态和谐美、影像艺术的消费生态化、影像艺术的生态资源开放性、影像艺术的生态批评等内容。
  • 色彩改变生活

    色彩改变生活

    在色彩科学远未诞生之初,古人就已经能够娴熟而美妙地使各种色彩灵动地和谐起来。而随着设计和时尚产业的发展,色彩搭配美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心理作用,作者运用多样的事例,从文化和实用层面为读者介绍色彩的神奇魔力,教你学会如何掌握色彩搭配的秘诀,让生活更多姿多彩。
  • 古代书画收藏艺术

    古代书画收藏艺术

    每一个书法家都有来源,没有来源的书法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收藏当代潜力书法家尽管注重的是“当代”,然而,当代也是从古代而来的。所以,了解中国古代书法历史,对于我们收藏投资当代潜力书法家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
  • 课外雅致生活-莫扎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莫扎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音乐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音乐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热门推荐
  • 钓鱼岛特区风云录

    钓鱼岛特区风云录

    异时空21世纪,钓鱼岛特区经“填海造陆”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帮会林立、宗教种族冲突不断,反华势力嚣张,大陆某军区步兵团兵痞牛少雄奉命潜入特区,实施“以黑制黑”的“黑色大纛”行动,在三个美女警察、军人的帮助下,逐步在特区黑帮街打下一片天地,多次配合大陆军方出色的完成了军事任务……
  • 有一种智慧叫以退为进

    有一种智慧叫以退为进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人生中会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在适当的时机,明智地掩盖自己的锋芒,转个身,退一步,你会发现,你已积聚了更多的能量。退而修行,凡事少与人争,这样,偶尔的迂回也许会让我们发现异样的精彩。
  • 吸血鬼之穿越记

    吸血鬼之穿越记

    一片花瓣随风飘落,轻盈的停在她的指尖,嫩粉霎时化作妖娆的紫魅。“你是我的,永远也别想离开我的身边,逃离我!的!束!缚!”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渐远的声音回荡在昏暗的阡陌。他和她是恋人?……还是敌人?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误会?……两人相隔甚远,越走越远。为何即使是千年的轮回,也无法摆脱交织的命运……【ps:旧文重发,重新拾坑,改了笔名,由于笔名已被注册,实际笔名为颜良】
  • 金口才全书·风趣出名嘴

    金口才全书·风趣出名嘴

    一个善于说话的人思想水平一定要高,道德品质一定要佳。古人云“言为声”,只要一张口,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思想水平,道德品质乃至性格特点就会全部展现,在听者面前语言的运用一定要把握火候。
  • 说道:人生60个大彻大悟

    说道:人生60个大彻大悟

    所有的学问都为人生。两千多年前,老子说,“上善若水”,又说“柔弱胜刚强”,指出人的一生应是顺应自然的一生,这样才会长久。“人定胜天”的牛吹大了,谁见过人能胜过天千千万万的人死去,天地还好好的。人要是虚妄到了不知敬天畏道,大概离死不远了。道家人生一方面崇尚自然之道,一方面崇尚自己。崇尚自己,就可以享受固有之道。每个人本来美好,却因过分进取,伤了元气。所谓大彻大悟,就是要为自己。所谓“为自己”,就是让自己真实起来,这样才能爽起来。
  • 重生之我为天骄

    重生之我为天骄

    林晟,原来是个可爱的小胖子,因为扶老奶奶过马路呢壮烈的牺牲了,但是老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意外重生了不过呢,却给他了一个系统让我们看一下这个小胖子如何带着系统玩转都市。
  • 魔方的奴隶

    魔方的奴隶

    他前半辈子是让人羡慕的魔方大师,但在一次比赛中,失去了自己的荣誉,他刚开始放弃人生,后来找回自信,重新参加比赛,但还是做了农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欧巴的逆袭

    中国欧巴的逆袭

    少时的SONE们,TARA的困死们,你们的女神……开撕啦……友情提醒:这本书里的女神请务必不要和现实里的去对应!
  • 巫途

    巫途

    飞升之前,论道峰一战,他名动天下;飞升之后,他穷推数算衍变,融汇八系阵法,以仙界匠仙之名,传扬四方……如今,盘古天地亿万年后,传说中的封神之刻又将降临,他身兼数算、阵法、炼器三家之长,又将会在三界中掀起怎样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