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的进步十分惊人,即使对所谓的“人类的最后之谜”——脑,科学家对它的认识程度,已比大家想象的更为透彻。现代科学将“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作为脑科学研究的三个领域,日本东京大学脑科学研究博士池谷裕二也提出“首要任务是要透彻地理解脑的结构,其次便是不违反脑的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好地利用脑来学习”。由此可见,全面研究认识脑是防治脑病、合理开发脑功能的重要基础。
悉数脑疾病病因,“颅内高压”是其中一大元凶。近20多年来,由于现代医疗手段的更新,特别是计算机体层照相术、磁共振成像术、颅内压监护仪器和精密生化仪的发明,不仅为颅内压增高的试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也大大提高了脑疾病的临床疗效。第五届国际脑水肿会议主席,荷兰Groningen大学神经外科教授Kian Gulan Go博士认为“颅内压是一种复杂的生理现象,而颅内压增高在许多脑部疾病则几乎是经常出现的,并且常是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问题一直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家广泛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许多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治疗效果也还不够满意,医学界仍在不懈努力研究中。我国曾在1988年和1992年召开了两届全国脑水肿和颅内压学术会议,并于1993年由韩哲生、曹美鸿和虞佩兰教授主编出版《颅内压与颅内压增高》一书。作为中国第一部较为详细和系统地论述颅内压和颅内压增高问题的专着,在中国医学界颅内压和颅内压增高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起到了促进和提高的作用。
广州市妇婴医院(今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也在上世纪90年代为我国临床颅内高压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通过猕猴试验证实了脑室间孔具有开合的“闸门”现象,通过测定脑室间孔开合情况下脑室内脑脊液(CSF)容量与压力的变化,揭示了脑室间孔(Monro’s孔)具有调节脑脊液流动和颅内压稳定的奥秘。该发现被国内权威神经脑科学专家评价为“人类学的新突破,可以解释颅内高压时,出现高原平顶波现象等的难题,并可为颅高压的诊治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并获得“2003年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及省科委颁发的专利证书。
我们有幸参与该科研项目,作为从事小儿神经临床科研教学近30年的脑神经科工作者,我们不揣冒昧,将我们在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的点滴成果、经验体会,结合近年的文献资料,编写成此小册,供同道们参考。希望借此书抛砖引玉,有机会与同道进一步探索研究,以期对本课题有更深入的研究和发现并有理论上的创新;抑或为患儿家长提供了解颅压增高等问题的常识参考;并期对年轻的神经科、内儿科医师在颅内压、颅内高压的针对治疗和科研方面有所裨益。
时光荏苒,该实验从始至今已近20年,省医学情报站、广医神经研究所、广医第二附院神经科、中山医大病理科、广医病理科、陆军总医院病理科、暨南大学病理生理教研组、第一军医大学组胚教研组、中山大学生物学系以及本院领导和同事等10个单位和部门给我们的支持帮助至今历历在目,发表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的《猕猴脑室间孔调节脑脊液流动与颅内压的实验研究》和发表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的《猕猴硬脑膜下与侧脑室直接侧压之对比研究》两篇重点论文都凝集着集体的智慧。此次成书,在编写过程汇总还得到香港中央图书馆馆长等同仁,以及香港大学图书馆同仁提供支持协助,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理解和掌握有关颅内压、颅压增高、脑脊液循环等基础知识,更好了解脑室间孔的奥秘及其重大意义,我们在目录上作了较为简单而又突出重点的编排,以企对读者有所收获和帮助。限于本人的水平,书中难免有错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不吝赐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