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们已经知道了任何问题都有6个要素:“谁/什么”、“有多少”、“在哪里”、“在什么时候”、“怎么样”、“为什么”。要检测六六法则的有效性,我们需要确定可以准确描绘出每个要素的最佳简图。回到那张“比萨饼图”,不过这次不是给每块比萨饼命名,而是要想想每一块适合用什么图来表现。
回头看看这张比萨饼图,现在要给每一块找出最合适的图。
“谁/什么”=画像画像
“谁/什么”的问题涉及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它们是视觉系统中“谁/什么”通道挑选和处理的内容,包括人、事、物、具体的观念、机器等等。下面是与之对应的问题举例:
☆我在市场营销部门工作。我们的团队认为已经为新的服务确定了最佳的市场定位,但还不敢百分之百地肯定。谁是我们的客户群?他们与别的客户群有什么区别?
☆我是一名飞行员,但不记得拉哪个操纵杆可以减速。这个操纵杆在哪些地方有别于其他的操纵杆?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我正在对宗教进行比较研究,但总是记不住谁信仰什么宗教。各宗教的信条分别是什么?是什么令它们彼此相似?又是什么把它们区别开?
这些问题的共同之处在于寻找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质。“谁/什么”通道的处理方式就是反复地观察看到的事物,并把它与眼前别的事物或我们记忆中的某些事物进行比较。
请看下图:
汤姆不像迪克,因为汤姆个子更高点。我们还看到汤姆与哈里很相像,因为他们俩个子差不多,头发颜色也一样。不管画得好坏,我在心里已经给这3个人画出了画像,也作出了判断。
为了弄清楚我们要用6种图的哪一种来画“谁/什么”,我们得将刚刚经历的过程颠倒过来。既然我们是通过身高来认识汤姆、迪克和哈里的,那么需要画出的是一组能够突出他们各自身高特色的简单画像(如上图所示)。
简单、容易上手的画像有很多种,只要注意到了事物间的差异,再将这些差异呈现在纸上,画出的画像就是有效的:它们呈现某物最鲜明的特征,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画出画像的目标不是为了证明我们的艺术天赋和绘画能力,而是为了让我们直观地识别构成问题的要素。不管图的真实性怎么样,如果它指出了问题的某些关键点,我们就会欣喜若狂,认为自己画了一张好图,而其他看图的人也会同样兴奋。
我们再举些例子,然后试着自己动手画出来。
图虽然简单,但一定要体现出区别于与其他图的不同点。
感觉如何?
从急诊室的标志、飞机坐椅后的安全说明,再到宜家家居用品的说明书,简单的图像可以即时传达出必要信息,比语言更迅速、更准确。如果我们想让别人准确了解自己的感受,或是想了解别人的感受,画个直观生动的画像是最有效的。
我们的视觉化处理能力大多数时候会集中于观察人类面部的微妙表情。当我们想马上传达出某种情绪时,用最基本的图就能确保达到想要的效果。
我怎样减速?(前半段)
在喷气式飞机诞生之前,空中的每一架飞机都有一个螺旋桨,当飞行员想减速时,他们可能不小心会错误地关掉螺旋桨的引擎。这是因为每架飞机有两个不同的引擎控制杆:“油门”决定引擎运行的速度(往前推即加大油门,往回拉即减速);“油针”决定供应给引擎的燃料空气比(往前推即增加燃料所占比例,往回拉即减少燃料,导致引擎熄火)。
问题在于两个控制杆看起来差不多,而且都位于驾驶舱的同一区域内。如果匆匆忙忙、不加辨别就进行操作,那极有可能会搞错。这个问题最后是通过在二者间运用可见的视觉信号的方式才得到解决:1.不同的颜色油门总是黑色,油针则总是红色;2.不同的形状--油门控制杆边缘平滑,油针的边缘则为齿状。
用视觉信号(颜色和形状)来帮着区别油门和油针控制杆,这样飞行员就不会搞错了。
我怎样减速?(后半段)
我们再看一个类似的例子。看看下面两张并排的图,你能看出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吗?(提示:这是很多人一生中所作出的第二重要的理财决定的重要内容。)
你能猜到两组图的区别在哪里吗?现在你决定买哪一种?
你信仰什么?
在人类努力进行尝试的所有领域,没有什么比宗教间或大或小的差别更令人头疼了。如果过于强调这些差别,或是低估或随意滥用它们,都可能导致非常棘手的局面。
下面这些简单的图可以让你见识一下描述差别的图的力量。
一张白纸、寥寥几行字或几张简单的图形足矣。现在谁还会说一张简单的图毫无意义?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点,我对这个例子稍作变化。
当我们通过画示意图来解决问题时,常常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轮到你来画了
下面有3个练习,任选其中一个自己动手画画。(如果你画起来十分顺利,那可以继续试试后两个练习。)
画像练习1:观众细分
在空白处画图描述这些消费群体的差异。(提示:从笑脸或火柴棍小人儿开始,试试你能不能快速找到一两处差异。)
☆年轻专业人士
☆10~12岁的少年
☆年轻人
☆足球妈妈(爸爸)
☆退休人员
☆其他人?
画像练习2:到目的地了吗?
在下面的空白处,试着用最少的笔墨来画出以下几种交通工具的差异。
☆公共汽车
☆轮船
☆飞机
☆轿车
☆潜艇
☆你上班选择哪种交通工具?
画像练习3:我们到哪儿度假?
在空白处画出这些地方。
☆夏威夷
☆纽约
☆巴黎
☆蒙大拿
☆月球
☆你最喜欢的度假胜地
少用文字多画图
你大概已经注意到了,在所有的例子里,都是运用画图来比较若干事物的。这正是画图出彩的地方:不用语言和文字对事物进行区分和记忆,而是调动了我们出色的视觉化思考能力,这个方法相当有效。
当我们真的想注意并记住若干条目内容时,画图比列文字表单的效果好得多,这是因为直观的形象会让大脑更容易进行区分和判断。比如用图形比较苹果和橘子,哪怕是最简单的图也会比语言描述更充分地刺激大脑。接受这个现实吧,既然我们的视觉系统无时无刻不在运转,不如好好利用它!下面再举个例子。
保留什么,放弃什么
假设我们是某大型消费品制造商,正在进行产品评估,并计划在未来提高销售链的工作效率。我们要把销售的所有产品分成三大类,然后决定后续的处理方式:哪些产品销售火暴,需要继续跟进;哪些产品销售良好,前景不错,需要我们投资进行产品优化;哪些产品销售惨淡,应该停产。
首先,我们要给所有产品贴上类别标签,分类要基于消费者、市场和销售反馈:一流、同类最佳、同类平均水平、一般、差劲、卖不出去等。
一切就绪。不过,现在有个问题:到现在为止出现了12种不同的类别,分属三个不同范畴(销售表现、资金支持、产品质量)。要在短时间内记住这些类别有点困难,更别说这10多个类别又各有不同的属性。
对大多数人来说,要清楚记住最简明的要点清单也是有难度的。产品评估一旦开始,我们的大脑就得根据要点清单来进行分类,这其实相当困难。这也是电子清单产生的原因。下面是人们通常运用的记忆方式:
这方式很好,现在就可以根据这个表格来进行产品评估,填入相应的数据。不过,我认为还有更好的方式。为什么不调动我们的视觉系统来帮助我们记住这些类别呢?
要是看到下面这个表,我们的感受会是怎样的?
如果真的想记住一长串清单里的内容,光靠语言是绝对不够的。让视觉系统也参与进来,就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活动的层次。
你的画像:列出清单,检查两次
下面你会注意到既有分类也有项目,你要做的是创建一个图文并茂的简明清单(像上面的例子那样)。一定要用心设计,通过尽可能直观地表现差异的词语及其可能唤起的感觉,让每个项目得到充分说明。(提示:练习目的在于让你的视觉系统充分参与进来。)你可以参考附录中我的做法。
分类:
1.不用担心,进展良好
2.十万火急
3.任其自生自灭
项目:
☆通用汽车公司
☆华盛顿
☆全食超市
☆我的本地银行
☆华尔街
☆谷歌公司
进行了不少练习,不过在下文中我们还会和这些练习重逢。回到那张比萨饼图,在“谁/什么”旁边作个标记:当面对“谁/什么”一类的问题时,我们只需要画张图。
在比萨饼图上画出表示“谁/什么”的标记。
附加题:你遇到的“谁/什么”一类的问题
在你曾经遇到过的问题中,有没有可以归为“谁/什么”这一类的?为了把它说明白,你要画什么?
“有多少”=数量型图表
“有多少”完全是数量问题。卖出了多少?资金是否足以让我们撑过这个季度?股票市场现在情况怎么样?这些问题都由视觉系统的“有多少”通道负责处理,这一部分总是(或试图)对我们四周的事物进行量化。
以下的例子是关于“有多少”的问题:
☆我是个财务分析师,需要向客户论证我的削减开支的建议。我们现在已经花了多少?建议的新方案会有多少投资回报?
☆我是经理,正考虑雇用新员工,并且还要保证用工成本在公司财力可负担的范围内。雇用新员工会花多少钱?他们至少应该创造多少价值才能保证公司不亏损?
☆我是一个大型食品连锁店的水果采购员。我想知道如果寻找新的香蕉供货商会不会节省开支。如果某种产品采购价格较低,但需要更长的运输时间,我可以节省多少钱?为了提高效率,能不能把这种产品与其他产品一起运输?
这些问题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关注数字。解决“有多少……”的问题是视觉系统中“有多少”通道的首要责任。当然,要知道某物有多少,必须得知道对象究竟是“谁/什么”,但“有多少”通道并不关心事物在性质上的差异,它只盯着数量。
我才不关心他们是谁或者它们是什么,我只看到“3”和“4”。
例如,我也许抬头看到面前有3个人(还记得上文中提到的汤姆、迪克和哈里吗?),低头看到手里有4个苹果。“有多少”通道不会关心高矮胖瘦大小,它只看到了“3”和“4”,而且意识到还多出一个,这个可以留给自己。
数量型图表是商业世界中最常见的图。因为数字直接反映了成败,所以大家重视它不足为怪,比如:资产市值、股票价格、市盈率、损益、市场份额……你提出一个标准供投资方参考,投资方据此决定是否支持某个项目或某项事业,然后你再提出可以量化的判断尺度。
既然在商业世界中有很多时候需要量化表达,我们通过观察如何得出量化的结果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们也就有了很多可用的数量型图表,如:条形图、饼状图、柱形图、时间序列图、泡泡图、雷达图,等等。对于那些喜欢看图的人来说,多些选择是件好事。不过,选择多了,要选出最合适的图可就不太容易了。
我有多少资本?与某某相比又多出或少出多少?这些图表虽然看起来形式不同,但都是对数量的可视化表达。
手上有很多数据,我们要根据它们画出一张很棒的图,但可供选择的基本图表模式太多,我们又不知从何下手了。
千万别被吓住,要记住一点:今天的主题自始至终都是用所有的工具和所有图来展示“有多少”。而且不管是什么图,展示的方式只有两种:要么呈现出绝对的数字,要么比较相对的量。
如果你能判断出某个“有多少”问题该用绝对量还是该用相对量,那么选择最恰当的图就容易多了。接下来的几张简单的图可以帮助我们回答例子里的问题。
数量型图表表现“有多少”的方式有两种:绝对数量或相对数量。
绝对数量vs.相对数量
要表示“有多少”,画出绝对数量是最纯粹直接的方式。我有多少个苹果?4个。很清楚,不需要画图。准确了解某物的数量会让我们感到很确定并且能够传达精确信息,这让我们能够自信地决定“给汤姆几个苹果”。
绝对数量给我们带来对数字的确定感。
不过,我们并非总是能够表达出绝对数量。如果绝对数量很大,我们就很难把握。大多数人毫不费劲就能反应过来的数字是5。(想象一个人开口就是“10亿”,你脑子转得过来吗?)这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画不出庞大的数字,我们的确可以,不过“画出来”并不容易。我们往往无法真正理解过于庞大的数字,所以将某个数量与另一个数量进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面前的数字究竟“有多少”。
你能一下子判断出的数字是多少?大多数人的上限是“5”。
例如,4个人,4个苹果,比较起来很简单。假如我有39个苹果或者72000个呢?要理解这样的绝对数量,必须将它分解,这是唯一的办法。不过,也可以通过画图来比较,尤其是当我们希望快速估算时,完全可以试试画图这种方式。
最简单、明显和常用的比较量是100。以此为基础的百分比是公认的量化比较的最佳方式。它可以用于部分与整体,也可用于某个数字与另一个数字的比较。
我们不必一个个地数苹果,再进行分配,而是可以通过画图来对数量进行比较。
用类似于百分比的方式来比较数量,通常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庞大的数字。
用比较的方式还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较大的绝对数量:一旦数量特别大(或特别小),尤其是当我们要比较一个小的数字和一个庞大的数字时,就很难用图来表现。相对数量通常可以更灵活更直观地展示数量。
展示相对数量比直接展示绝对数量更灵活。
来看个例子。
一天一个苹果
当某人提到“苹果”时,我们脑子里多半会浮现出两个形象:一种水果,一台电脑。六六法则告诉我们,要区别两个事物,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替它们画像。
如果那人接着说:“我说的是水果。‘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又需要画完全不同的图了。为什么“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因为苹果是红色的?不是。因为苹果是圆的?也不是。因为苹果味道很好?也许吧。不过我们都知道,医生看你是否健康,会给你测体温、量血压、称体重、检查胆固醇,等等。所以,我们假定就苹果而言,也有某种可以量化的指标让它足以与医生“抗衡”。
那么怎样来测量苹果的“健康指数”呢?看看它的维生素含量如何?
这个柱形图显示了苹果的维生素含量。
香蕉的价格
说到水果,回头再说说那个负责买香蕉的采购员吧。我们很想知道如果新的香蕉供应商报价更便宜,但进货地点更远,是否可以节省开支。此时我们关心的不是香蕉本身,而只是花费。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数量型图表。
这张图显示的是某些(虚构的)香蕉生产国的香蕉批发价:布洛拉、赫鲁、威斯坦哥和我们目前的供应商魁克索:
布洛拉的香蕉批发价比魁克索要低很多。
下面这张表显示的是从4个国家进货的运输开支:
由于布洛拉离我们最远,在运输上的投入肯定也最多。
如果仅仅从“有多少”的角度来看,结合两张图,量化的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应该放弃魁克索,选择布洛拉作为我们的新供货商。
即使运费增加了,布洛拉的香蕉仍然比魁克索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