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成长的公司的扩张中,无论创业者还是管理者为公司设定如何坚固的防火墙,这样的时刻总会随着公司的快速成长而到来。但是公司开始出现向下拐点的迹象会出现在哪里?也许是反映在数据上,也许是反映在一系列毫无征兆的迹象中。已经有20多年管理经验的张维功,作为公司的领军人物,其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从种种迹象中发现公司在细微之外的变化,并且及时采取措施把这种不良的变化消弭于无形。
如果我们仔细看张维功2008年的那张工作日程表,会发现这个卓有经验的管理者的大部分工作是听取汇报、走访一线,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与外界各种人员进行沟通等工作上。
正是这种近乎“疯狂”的工作精神,张维功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公司运营的所有重要环节,更能洞察未知,把握变化。
到了2008年,随着阳光保险在地域上遍布全国,员工人数增加到了数万人,以及经济波动造成的外部竞争加剧,管理层和员工疲于竞争,出现了懈怠情绪。在各级机构中,重业务规模、轻业务品质的现象有所抬头,再加上冰雪灾害、地震造成的赔付飙升,公司的业务增长和赢利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如果不能明确方向,这些思想和情绪很可能影响到公司的健康发展并危及公司的战略实现。张维功和核心管理层果断发起一场大规模的“反思”活动,要求整个公司从思想到理念、能力与作风、职业与专业、发展与管理四个方面对公司的运作进行认真反思。
在2009年10月的香山高管会议上,张维功和核心高管对阳光保险的管理层提出了自我反思的要求。
这种反思是严厉的。张维功在会上提出,所有管理层要问10个“知不知道”:
1.你知不知道现在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趋势,特别是影响保险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2.你知不知道总公司提出的发展和管理要求是什么;
3.你知不知道你所领导的机构时时、全面的经营情况,以及每个下辖机构的突出问题;
4.你知不知道本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真正的短板在哪里,应该怎么解决;
5.你知不知道你所在公司员工的状态、心态、素质状况如何;
6.你知不知道真正有效的管理,一是靠制度、责任,二是靠严格管理,三是靠公平公正;
7.你知不知道对每个机构的管理虽然相同,但方法要有所不同,政策要有所差异;
8.你知不知道公司管理问题的管理细节;
9.你知不知道上级公司、监管部门的主要规范要求以及管理规定;
10.你知不知道机构的主要问题往往出自班子本身。
这10个问题对于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是一个直截了当而又全面的考察。这种明确而清晰的要求,说明了核心管理层对整个公司运作的问题所在。其目的是避免阳光保险在高速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对于员工,张维功提出了5个“清不清楚”:
1.你清不清楚阳光保险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要发展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是什么;
2.你清不清楚自己的岗位是什么,自己认识得全不全,理解得深不深;
3.你清不清楚你所在的岗位对公司价值贡献体现在什么地方,过去做得够不够;
4.你清不清楚自己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如何通过努力才能完成自己的目标;
5.你清不清楚,只要你不断地做有利于公司价值增长的事,迟早会得到公司的认可和肯定,而这又与自己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很明显,阳光保险希望每一个员工都能清楚地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并能与具体的工作相结合。与很多当下的中国企业不同的是,在运营的实践过程中,它开始试图把员工、管理层和客户联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共赢,而不是与很多企业一样,把股东、管理层、员工和客户对立起来,或者进行排序。所有管理层与员工的工作,都是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在香山高管会议之后,同年11月,核心管理层再次发动全体员工进行反思。在主题为“阳光发展观与价值观”会议现场,在阳光产险有两年以上经营时间的机构管理者的座次和座位按红、黄、蓝的颜色来排座。坐蓝座位区域的是经营良好的机构管理者,坐红座位区域的是经营亏损的机构管理者,“坐黄座位的,你进退都很‘自如’。”张维功不无严厉而又幽默地指出,他还建议这种形式在全系统展开。
在这次被阳光保险内部员工称为“反思讨论活动”的会议上,核心管理层无不忧心地指出,阳光保险成立的历史只有三年多,但却经历了太多的重要时期:保险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时期;资本市场的异常火爆时期;资本市场极度异常低迷时期;中国经济最为健康高速增长时期以及中国经济开始出现明显减缓时期。张维功指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经济放缓及资本市场低迷,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将形成巨大的威胁。”
同时,与以往不同的是,董事长张维功对这一次的点评十分尖锐。没有给任何人留丝毫情面。他点名批评一家分公司,2008年1~10月,该公司亏损7800万。“如果按400名员工计算的话,大家都不干活,10个月时间里每个人都可以发20万。大家每天在忙忙碌碌,有的人觉得很辛苦,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换来的结果就是如此,给全系统造成的损失就是如此……阳光只讲功劳,不讲苦劳。”
从此以后,主动并彻底认识当前机构的现状,面临的形势,怎么转变思想以及采取什么措施扭转被动局面,成为阳光产险全体员工共同反思的问题。
“公司发展到了现在,关系到数万人的就业,关系到数万个家庭的生计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长远问题,谁的肚子都可以忍受一顿饭的饥饿。”一位员工这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在这次被阳光人评价为“触及灵魂”式的反思讨论活动中,张维功要求部分管理者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检讨。
张维功引用了“微软公司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的名言来警示自己和他的同事们。他表示:阳光保险正是这样的企业,我们强烈认识到我们可能面临的危机、存在的问题,我们尽早提出来,目的是去解决问题、去克服问题,避免最可怕的情况出现。
此时,中国保监会网站显示,阳光产险规模排名在行业内已上升至第八位。对此,《保险研究》杂志副主编郝焕婷分析说:“在新成立的产险公司之中,阳光产险过去三年取得的成绩是最好的,形成的竞争优势也最为明显。”
张维功十分清楚,但是他说:“我们不能对自己过于自满,我们要更多地看到问题的存在,和别人比没有意思,我们要和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去比,并通过变革实现我们的目标。”
变革是工作,而工作需要能量,能量从哪里来?麦肯锡的咨询师罗格·迪克豪特认为:热力学第一定律阐明,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因此,使一个系统改变为另一个系统所需的能量,要么必须来自一个封闭的系统内部,以能量转换形式出现(譬如说,从光转换为热或从压力转变为温度),要么就必须来自这个封闭系统的外部。
阳光保险利用远见、价值观文化解放了公司内部的“潜在能量”。
仅有理念是不够的,为了营造一种把价值和赢利作为公司第一要务的氛围,张维功几夜未眠,针对公司的问题,写下了“经营者管理训诫”、“三大任务”和“管理十二要点”:
经营者管理训诫:
业务发展不力,原因在于缺乏思路;
成本控制不住,关键缺乏强力管理;
员工缺乏热情,往往源于缺乏沟通;
不要强调客观,根本问题在于自己。
管理者要始终牢记三大任务:
确保企业赢利、确保可持续发展、确保员工价值成长。
管理十二要点:
业务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思路,强化队伍建设,注重销售策划;
目标市场管理:坚决砍掉红线,确保真实砍红,体现价值导向;
业务费用控制:切忌费用包干,重在过程管理,坚决执行预算;
挤压理赔水分:考核案均赔款,提高素质技术,严惩违纪行为;
死抓应收管理:建立“黑”名单,实行见费出单,严格一关两停;
渠道专属管理:掌握渠道信息,选择合作目标,专人专属管理;
重视客户服务:崇尚诚信关爱,注重便捷及时,重在规范准确;
人力成本控制:严格执行编制,坚持效能量化,坚决消除“黑”人;
员工队伍建设:精心选聘人才,用心培养提高,严格考核管理;
勤俭办理企业:严管车、房、吃,严控差旅标准,厉行日常节约;
明确利益导向:确立价值标准,好坏定要区分,奖罚必须分明;
执行措施方法:弄清楚搞透彻,定措施死死抓,不奏效动班子。
阳光保险要求产险公司务必将这些内容张贴于每一个机构的办公职场。
反思导致价值观的重塑,公司的新氛围随之而来。在此之后,公司又变得活跃起来,新的想法又开始出现了。比如,车险是传统保险公司的主力险种--车险的运营模式是保险公司被动地按汽车修理厂的报价确定客户的赔付标准,其中有很多水分存在。而阳光保险在仅仅运营三年之后,就开始对这个可能存在虚假理赔水分的空间发起了整合汽车修理厂的行动,试图以这样的做法,挤干水分,为客户和股东创造价值。
事实上,在整个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的变化是巨大的,整个社会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况。人们的选择多了,面对利益的诱惑也多了,不是由勤奋工作而是由机会带来的财富常常成为传奇,对正常的社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正如社会学家所言,社会关系是不能预先设定的。因此在整个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确实需要整合者,让社会既按合理规律,又按市场规模运作。在这种巨大的空间里,保险公司有很大的作为空间,但是需要员工的大量智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阳光保险的运营,包括核心管理层提出的价值创造的理念,就是引导着公司向一个社会整合者的方向迈进。作为一家公司的管理者,可能张维功或者是阳光保险的高管并没有超凡的智慧,但当他们站在员工群体之中时,智慧是无穷的。
正是站在这样一个角度,在“2009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暨第五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张维功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业是利大于弊。张维功认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好处是不但中国政府和整个社会对金融风险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转变,缩小了中国金融业和全球金融业的差距,而且中国金融业的核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为将来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其独特的观点是他独特的思维和乐观主义的最好体现。
张维功的认知是基于社会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哲学规律,因此,对于他和阳光保险来说,危机是别人的,而别人的危机正是阳光保险的机会。
这种商业实践,正是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对于一家管理严谨、组织有力的公司来说,危机对竞争中弱者的淘汰,却给强者留下了市场份额和空间的时机。
这也验证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北国之春》中的那句话:“什么叫成功?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来到。我们趁着冬天,养精蓄锐,加强内部的改造,我们定会迎来残雪消融,溪流淙淙,华为的春天也一定会来临。”
阳光保险的春天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