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54000000008

第8章 面方手圆:威严的形象和灵活的手段不可或缺(2)

在规定了自己的特殊地位后,秦始皇又规定了专用的器物。这些物品的形状、大小、名称,也同皇帝这个名号一样神圣不可侵犯。早在春秋之时,儒家学派就认为君王所用的物品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氏人、利后嗣的重要凭据,绝对不能有丝毫的错乱。秦始皇虽然热衷于法家思想,但少时也学了《吕氏春秋》中的礼法制度,对制造森严的等级壁垒存在着不小的热情。按他的观点,如果平民用的器物都和他相同,与百姓根本分不出高低贵贱,怎可显示始皇帝的威仪,而天下人又怎会尊重他呢?于是,嬴政在规定自己专用的属物之上也不无霸气。

首先,他将“玉玺”规定为皇帝专用,玉玺也就是玉刻制的印章。在秦之前,平民百姓都可以以金玉为空,上面有龙虎兽钮,根本不存在着等级之分。而始皇嬴政规定玉单为皇帝所独有,臣民自此就不得以玉治印,也不得称之为玺了。

按照嬴政崇尚的水德之法则,他为自己准备了“乘舆六玺”,即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除此之外,他还拥有一块“传国玉玺”,这块玉玺稀世珍有,是始皇帝换得的一块蓝田美玉,并由李斯刻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世之宝。可惜的是这块玉玺至今仍下落不明,否则一定是无价之宝了。很显然,当时这样的无价之宝,平民百姓是根本无法得到的,更不用说拥有,这就说明嬴政是从根本上就规定了他与平民的天壤之别。在自己的大印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字样,完全是为表示他的皇权是上天授予的,是神授之物。既然是神授之物,就得有特别的专崇,由于“玺”字与“死”同音,嬴政干脆将名改为“宝”,并下令不准臣民的印章也称为“宝”。

除了宝印之外,嬴政对服饰、车马等的要求也与众不同。在春秋战国诸侯混战之时,由于礼法崩溃,周天子地位日渐低下,诸侯和卿大夫“竞修奇丽之服,饰以舆马文络玉缨象镰金鞍以相夸”。赢政攻灭六国之后,自然不容许这种混乱无序的现象再继续下去,于是他制定了严格的服饰制度以分尊卑,标识等级,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至高无上。

其实,嬴政自当上皇帝之后,所带的通天冠就与众不同。此冠高九寸,正竖,顶少斜,直下,以铁为卷梁,前有卷筒。这种冠及其他皇帝的服装,臣民们绝对不能穿,否则,等待的必是极刑无疑。另外,皇帝的一切服饰佩挂,臣民们也不得仿造,甚至是冠帽前所垂的流苏数都不能和皇帝的一样。

除了服饰不得与皇帝相同之外,臣民的住宅规模、门前狮子装饰物等等,一切家居用品,都不得与皇帝相同。否则也只有一个死。所以,正是从秦始皇开始,天子的一切吃、喝、器皿等制式都变成了法律,存在于国法之中,平常人稍有疏忽而仿之,都将被绳之以法。

在车马的配置上,嬴政追求的仍是超然于臣民之上。蠃政一生曾经五次巡游天下,他出游时,仅属车队伍就有八十一乘。其中皇帝坐的车由六匹马所驾,饰以美艳绝伦的金装饰,叫金银车。而皇帝的属车则都是皂盖朱里,车顶及其他部位全部绘上色泽艳丽的变形蒙龙凤、卷云纹,而车子的小部件则镶以按花金银为饰,豪华气派无人敢比。

从过去出土的秦始皇所用御铜车马来看,嬴政的车属可谓豪华之极,内部物品简直可以与一辆现在的名牌汽车相媲美。皇帝所用车辆不但要和常人不同,连驾车的马匹都有被修整得十分漂亮的马鬃。在外侧右骏马的头上,还有一种带璎珞的饰物,叫做左囊,它既能够为御官指示前进的方向,方便向左转弯,又可为始皇帝的车驾增添气势。嬴政把自己的一切都弄成最尊贵的等级,未必不是下臣们的安排,但要指出的是,他正是通过这种等级差别来显示君王之威仪,从而来维护国法所规定的种种等级制度和特权制度都得以有效实施,由此可以说,他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以身垂范。

可以说,从成为始皇帝的第一天起,始皇嬴政制定了自己的特定称谓,制定了尊君朝仪,严格了避讳制,废除谥法,规定了天子服饰、车马、器物等级。这一系列的举措其实就是政治作为,都在证明,秦始皇想达到一个天下人都“尊君”、“畏君”的目的,他要远远高居于众人之上;要间隔出他与千百万常人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来,给自己确立一个超人的地位。

不管怎么说,秦始皇的这一套在那个时代还是有效的,要不然,刘邦怎么会在打下天下之初就忙着建立朝仪,并发出“知皇帝之尊”的感慨呢!

刘邦在定陶称帝时,限于当时的条件,仪式搞得非常简单。他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多数出身于布衣,对官场上的礼仪规矩,既不了解,也不习惯。大家多年在一起征战,互相都很熟悉,彼此之间随便惯了,没有形成高低贵贱的等级观念。因此,朝廷举行宴会时,群臣互相争功,喝醉了,狂呼乱叫,甚至拔剑击桩,全不把皇帝的威严当回事。刘邦对此非常焦虑。

这时,有个叫叔孙通的人,建议刘邦制定一套礼仪,即上朝的仪式。

刘邦听了很高兴,但对这心中无数,问:“这套礼仪该不会很难吧?”叔孙通回答:“古代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礼仪。这些礼仪都是根据需要制定出来的,又是为当时的人和事服务的。臣想往来古时各代礼仪之长,参照秦朝的制度,结合现在的实际,定出一套新的规章,由陛下审核。”刘邦点点头,叮咛他:“可以试一试,但不要搞得太繁杂了。简单一点,使大家好学习,好领会。”

叔孙通在鲁地仔细筛选了三十多个儒生。其中有两个人坚决不愿应聘,并骂他说:“你侍奉过的主子将近十个了。光知道靠拍马屁得到器重,按照古代的规矩,制利作乐,需要积德百年以后才可考虑。如今天下初定,战死的没有埋葬,受伤的尚未痊愈,你又想出这个风头,真是异想天开,亵渎圣明。我们不愿受你愚弄,去白费力气。”叔孙通反唇相讥:“不识时务的腐儒,因循守旧的老朽,没有你们的参与,事情照样办得成功。”

叔孙通组织三十个鲁儒,按尊君抑臣,上宽下严的精神,拟定了详尽的礼仪规则。又在京城外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周围用席严严实实地隔挡起来,中间用木棍和竹竿做成各种标记,作为排练场。他领着自己的门生和高祖皇帝派来的官员共百余人,吃住在里面,按规则紧张地操演了一个多月,各人基本熟悉了,再请高祖皇帝审阅。刘邦亲自实践了一番,高兴地说:“这我完全学得会!”随即传旨:所有文武大臣部去郊外跟叔孙通认真学习。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绵蕞习仪”。

由丞相萧何主持修葺的长乐宫竣工后,刘邦指示,于汉七年元旦在新落成的长乐宫举行首次朝贺大典。

这一天,东方刚刚泛白,礼官就让早早恭候在殿外的文武官员按职位高低排列成序。大殿上下,五色龙风旗迎风招展,钟鼓声起落有致。卫士执后,郎中执前,精神抖擞地站在台阶两侧。司仪发一声“趋”的命令,百官一律踏着整齐的碎步,小跑着进入大殿。列侯武将在西边,面朝东;丞相以下文官站在东边,面朝西,个个诚惶诚恐,双手垂立,恭候皇帝驾临。皇帝坐着辇车,在近侍的簇拥下,从寝宫里缓缓驶来,在龙床上面向南岿然而坐。司仪官指挥群臣依次恭恭敬敬地为皇帝祝寿。酒过九巡,司仪宣布:“酒宴到此结束!”群臣依序退出。整个仪式自始至终秩序井然。臣僚们目不敢乱视,头不敢仰观,甚至大气也不敢吭一声。几个大臣的动作稍微有点不够规范,立即就被负责监察的御史带出殿堂。所以,这一天没有发生一件犯规趋礼的事情。

刘邦的心情特别高兴,情不自禁地说道:“寡人今天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了!”

古代帝王对服饰、仪式的重视自有其深意,这种意义不仅仅在于如汉高祖所言“知道做皇帝的尊贵”,更在于在形式上人为地制造威严、威望,从而为其建立、使用威权铺路。

帝王们无所不用其极,在“制造”威仪、威严上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应该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它。时至今日,尽管古人的做法大多已不合时宜,甚至成为必须唾弃的糟粕,但不能否认的是,其中包含的某些领导艺术的元素还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3.一味打压不是树威的最佳途径

威代表着严,代表着正,代表着权力,但是领导者切不可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耍威风,更不能以一味打压、诛连九族的方式树威,弄不好,威是树起来了,领导的目标却越发难以达到。而且,威一旦过了头,会扼杀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为地诱发混乱的局面,实在是得不偿失。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个因施威太过而遭非议的典型。

朱元璋削弱中书省权力做法激怒了被架空的丞相胡惟庸,他为此勾结了御史大大陈宁、中丞涂节、功臣陆仲亨、费聚、李善长之弟李存义、曾为朱元璋亲信的毛骇之子毛镇等人,策划谋反。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就在胡惟庸紧锣密鼓地进行策划时,朱元璋却早已将矛头对准了他,准备将他一举除去。洪武十二年九月,占城国王阿答阿者遣使入明朝贡,中书省未及时向朱元璋报告,他以此为借口,开始调查中书省官及六部官,并将胡惟庸及六部堂官属全部提入大牢,严刑拷打。此时有一名叫涂节的御史中丞窥出朱元璋旨意,认识到胡惟庸必死无疑,便在狱中捏造事实,搞政治投机,落井下石地揭发了胡惟庸的谋反。一石激起千层浪,胡惟庸的谋反,使朱元璋大感震惊。

抓住胡惟庸谋反案,借题发挥,朱元璋对淮西勋臣及其子弟展开了大规模的诛杀。他捕风捉影,不断扩大胡惟庸的罪状,处死胡惟庸时所宣布的罪名还只是“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欺之蔽,嘉言结于众舌,明比逞于郡邪,贻害国政,谋危社稷”;到洪武十九年,已升级为私通日本,成了卖国的大汉奸;到了洪武二十一年,又升级为勾结蒙古。胡惟庸已处死,但他的罪名罗织得越大,他的所谓同谋当然也就越多,先后被胡惟庸案牵连的那些心怀怨望、骄横跋扈的淮西勋贵也越来越多。到了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的罪名发展到了极致,被指为与李善长串通谋反。而李善长的被杀,则将这场政治屠杀推向了高潮。

李善长自投奔朱元璋,便一直是他的左膀右臂。洪武三年,朱元璋封他为韩国公,并赐以铁券,可免二死,子免一死。然而李善长心胸狭隘,排除异己,污陷大臣,引起了朱元璋不满。洪武四年,朱元璋趁他患病,勒令他致仕,作为抚慰赐给临濠地若干顷,置守冢户一百五十家,佃户一千五百家,仪仗土二十五家。然而李善长居功自傲,骄矜不改,朱元璋为此非常恼他,曾下令削禄一千八百石。洪武十三年时,就有人告发说李善长串通胡惟庸,朱元璋未曾追究。至洪武十八年,又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朱元璋免其死。可李善长对此并未感激,朱元璋从此开始怀恨于他。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的私亲丁斌受胡惟庸案牵连被谲,李善长出面说情,朱元璋一怒之下,严拷丁斌,丁斌就供出了李存义。当李存义又招供受胡惟庸之托劝李善长谋反时,李善长说:“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朱元璋于是定李善长“知情不举,首鼠两端,大逆不道”罪,借口将有星变,需杀大臣应劫,将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及其亲族七十余人押上了刑场。

连李善长都被杀了,其他将臣岂能幸免,胡惟庸一案前后延续十余年,受牵连被诛者达三万多人。其中公、侯二十二人。被杀者包括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韩国公李善长、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俱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靖宁侯叶异、申公侯邓愈之子、临江侯陈镐(陈德之子)、大将毛骤(毛骐之子)、李伯异、丁玉、宋慎(宋濂之孙)。另有宣德侯金朝兴、宁济侯顾时、靖海侯吴祯、永城俱薛显、巩昌侯郭兴、六安侯王志、南安侯俞通源、汝南侯梅思祖、永嘉侯朱亮祖、淮安侯华云龙,在案发前已死,至此也被迫坐为胡党,革除原位。顾时之子顾敬、朱亮祖之子朱县、华云龙之子华中也被处死。光是被杀者已达三万,被贬谪者更是无数,一案牵连如此之广,可谓史中空前,却非绝后,在其后蓝玉一案,牵连也十分广泛。

胡惟庸案后,只有为数不多的旧将仍在边防要地担任军职,尤以蓝玉为最惹眼。皇太子朱标已于四月间病死,朱元璋立来标之朱允?为皇太孙。然而此时朱允?年纪幼小,蓝玉并未把他看在眼里。为了制止蓝玉的嚣张气焰,朱元璋对他奏请的事多不照准,这使蓝玉开始感到不安。洪武二十五年八月,蓝玉的亲家靖宁侯叶品被胡惟庸席牵连,被判处死,蓝玉因此开始疑神疑鬼起来,说:“前日靖宁侯为事,必是诏内有我的名字,我这几时见上均好生疑忌,我奏几件事,都不从,只怕早晚也容我不过,不如趁早下手做一场。”他暗中联络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舶炉侯朱寿、东荣伯何荣(何真之子)及自己的老部下,密谋策划,定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十五日朱元璋外出巡视时起事。

同类推荐
  • 组织的极限(当代西方经济学经典译丛)

    组织的极限(当代西方经济学经典译丛)

    高山上的隐居者可能看重温暖的衣服,总是被催逼着似的,用他能够找到的树叶、树皮或者兽皮来做衣服。然而,当许多人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彼此竞争时,学会如何利用现存的可用资源变得愈发困难。诺贝尔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用《组织的极限》分析了:人类为什么要以及怎么样来组织他们普普通通的生活,以此来克服对稀少资源的分配这个基本经济问题。
  • 28招提高利润的秘技

    28招提高利润的秘技

    本书精选了大量的企业案例,主要分别从用户体验、挖掘需求、发票与税收、金融投资、股权激励等方面介绍了28招提高利润的秘技,招招见效,立竿见影。本书内容精彩、哲理性强,文字简介明朗,具有一定独创性,符合读者需求。
  • 闭环思维

    闭环思维

    进行一项事情,你不会半途而废吗?一件东西用完之后,你一定放回原地吗?别人跟你说一件事,你办不办得成,都一定会回复吗?如果当时不能及时回复,在你能回复的时候,你会解释一下上次不回复的原因吗?闭环思维,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或参加一项事情,不管执行效果如何,都要及时、认真给发起人反馈。约定时间要反馈,阶段完成要沟通。具备闭环思维的高手,既要有参与者的责任心,又要有团队的配合力,还要有人际关系的敏感性。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靠谱。“靠谱”可总结为三点: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指的就是做事有始有终有反馈,最后成为一个闭环。所谓人靠谱,就是能闭环。做人靠谱,做事闭环,久而久之,让靠谱成为习惯,让自身具有闭环思维,习惯的力量自会引领你成长、助力你开挂,在高手中也能脱颖而出。
  • 每天懂点儿销售心理学

    每天懂点儿销售心理学

    利用心理战术功课销售难题,让销售无往不胜。
  • 管理能力训练实训手册

    管理能力训练实训手册

    该书是一本与管理学原理类教材配套使用的实训用书,核心目的是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学生从“知道”、“了解”这类知识性层面转化为“能”的行为性层面。管理学原理类课程倾向于讲理论,从道理上、观念上引导和推动人们对管理的认识,而本书更倾向于对实际能力的训练,强调的是对学生行为的习惯培养,并按照有序训练的原则,对训练内容作出合理安排,使习惯得以定型。本书主要针对有志于管理实际能力提高的学生和企业基层管理者,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提升实际管理能力。
热门推荐
  • 地理知识知道点: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

    地理知识知道点: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气象的问题,依此安排自己的出行、生产等问题。这里的气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气。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本章着重讲述了大气层、天气与人类生活、天气预报、气象卫星,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 绝世战妃:侧妃不受宠

    绝世战妃:侧妃不受宠

    如何攻下腹黑皇叔?一骗:某人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屋子,下一刻掩泪跌进某男的,皇叔,人家好怕怕。某男...二诱:某女霸占某男的床,半身妖娆的躺着,眯着凤牟,皇叔人家头疼!三拐,某女伤心躲在被子里,捂着嘴偷笑道,皇叔,皇叔,要对人家负责。某男眼眸一动,嘴角微微向上一翘。前方高能预警,攻下皇叔太困难,奈何皇叔太腹黑!
  • 越未时代

    越未时代

    300年前,地球因为环境污染严重而被破坏甚至毁灭,300年后,地球重新合成……
  • 我的小鱼

    我的小鱼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一条愿意用心呵护的小鱼,她美丽而脆弱,渺小而孤独,却是毕生真爱。季筱虞在人生最困苦之时遇见了北柳,两人相依为命,北柳一往情深,却没有治愈她内心的伤口,三年后,青梅竹马的向翎见季筱虞自甘堕落,不知不觉心疼,不知不觉付出,不知不觉深爱,季筱虞也不知不觉动心,创伤一点点愈合,由于一次机缘,两人更是逾越了最后的底线。然而,因为现实的枷锁、刻骨的默爱,季筱虞狠下心与向翎情断义绝,在那句“我愿意。”说出口的那一刻,向翎万劫不复。五年之后,向翎以帝王的高傲姿态回归,面对瘫坐在地,泪水冰凉的季筱虞,他一脸淡静,空洞的眼中只剩下冷酷无情,“你愿意吗?”·······
  • 秋水传

    秋水传

    不愿卑微的活着,然后再卑微的死去————节选自《秋水传》写我心中仙侠!
  • 逍遥仙修

    逍遥仙修

    一个平凡的小山村的孩子,以保护小佳人的原因走上了修仙大道。但是当他走上修仙大道之后,渐渐地发现休闲之路是一件漫长而又枯燥的事情,同时也随着他的见识的增加,却发现自己已经欲罢不能了。当他苦恼颓废时,宗门的生死浩劫却又即将降临,虽然他没有大志去挽救混元大陆和大陆上所有的生灵于危难之际,但是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佳人,他却又不得不去和宗门的师兄弟们努力艰苦地修炼,…当他历经磨难万千,与家人和佳人一起度过浩劫之时,却发现自己的修仙境界竟然达到别人梦寐以求想达到却又达不到的境界——化神期!然而这时他却又发现了一个针对整个混元大陆并计划数百年的阴谋,所以他又不得不联系各大宗门共同来破碎这个阴谋,可是就在这时他却发现这土生土长的小山村竟然不平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平凡中的不平凡》

    《平凡中的不平凡》

    某个场景:"你··你··,你-到-底-是-谁,你绝对不是沐艾艾那个呆瓜,绝对不是。”沐乐乐带着颤抖的声音、惧怕的眼神向沐艾艾大吼,这好像是在给自己壮胆。沐乐乐看见满脸笑容、但双眼却散发出冷冷的气息的沐艾艾,沐乐乐见到她如见了魔鬼一样,一边往后面退一边用正在颤抖的手指指着沐艾艾。"姐姐,我当然是你的妹妹艾艾了,不然我是谁呀。姐姐竟然不认识我了,真伤心。。”沐艾艾脸上可怜兮兮的说。.......§如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莫怪§
  • 身边平凡的他们

    身边平凡的他们

    作者身边一些平凡人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