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46300000013

第13章 以退为进

上一讲讲到汉武帝上台后,推行以尊崇儒学为主的新政,最终惹恼了窦太后。窦太后要求他严惩赵绾、王臧等几位搞新政的干将。汉武帝内心十分矛盾:按照祖母的旨意办吧,就得严惩这四人,而他们正是帮自己推行儒学治国的功臣呐!如果自己下令惩罚他们,那不是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吗?首先是自己良心上过意不去;其次是以后谁还来帮自己搞新政呢?

上一讲讲到汉武帝上台后,推行以尊崇儒学为主的新政,最终惹恼了窦太后。窦太后要求他严惩赵绾、王臧等几位搞新政的干将。汉武帝内心十分矛盾:按照祖母的旨意办吧,就得严惩这四人,而他们正是帮自己推行儒学治国的功臣呐!如果自己下令惩罚他们,那不是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吗?首先是自己良心上过意不去;其次是以后谁还来帮自己搞新政呢?

不按祖母的旨意办呢,自己就会和祖母完全对立起来。窦太后自汉文帝时代做皇后,主持东宫已有四十多年,在宫廷中人脉广、势力大,自己要和她闹僵,别说窦田赵王这四人保不住,恐怕我这个皇帝也成了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

正在汉武帝焦虑纠结之时,他母亲王娡太后来劝他,说:“皇儿,你当太子,是你祖母点头你才当上的;现在你虽然做了皇帝,但羽翼未丰,非要和她对着干,她也可以废了你啊!你还年轻,来日方长,眼下你就顺着祖母的意思办吧!”母后的一席话,点醒了汉武帝:是啊!时间是战胜对手最好的法宝!反正祖母年事已高,自己还年轻,咱就耗呗!崇儒的事儿以后再干不迟。聪明的汉武帝决定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来化解眼前的困境。

那么,他又是怎样“退”的呢?

一方面,在政治上完全按祖母的旨意进行人事处理。

他违心地下达诏令,将赵绾、王臧打入大狱,两人自知没有生还希望,就在狱中自杀了。自古知识分子大都奉行“学而优则仕”的人生价值观,当他们春风得意时,无不感叹这句话说得好啊说得妙;当他们卷入某种政治风波,往往会因不可抗力而丧失自由乃至生命,自己根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到这时才发现那句话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陷阱。赵绾、王臧或许正是在这种哀叹中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窦婴、田蚡沾了两个太后的光,没死,但被罢了官;申培则被打发回老家,自然也没有请他来时那么风光啰,不过他能在家乡终老一生,也算不幸中的大幸了。

现在这几位搞新政的儒学干将死的死、免的免,空下来的位置该怎样来安排新人呢。且看窦太后的想法。

她语重心长地对汉武帝说:“孙子啊!治理国家,要少说空话,多办实事。那些儒生只知道夸夸其谈,写的文章天花乱坠,但没有一个赶得上‘万石君’一家人那样实实在在做事的。要用这样的人才行呐!”

那么万石君何许人也?

万石君是河内人石奋的雅号。石奋在文帝时任太中大夫,为人做事十分恭谨谨慎,后来做了景帝的太子太傅,太子太傅的级别是二千石。他的四个儿子石建、石甲、石乙、石庆,都因孝敬老人、办事谨慎而做到了二千石级别的官。有一次汉景帝开玩笑说:“石奋和他儿子每人都是二千石的官,加起来刚好一万石,真是万千荣耀在一家呀!”从此石奋就有了“万石君”的雅号。

窦太后对汉武帝的这一番话,就是要让他在干部任命问题上,不要选夸夸其谈的儒生,而要重用万石君这样踏实谨慎的人。武帝既然决定采用退的策略,自然按照奶奶的意思任命了新的大臣。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安排:

丞相。安排柏至侯许昌担任。许昌为政做官,默默无闻,《史记》《汉书》都没为他立传。司马迁只是在《张丞相列传》中顺便做了一句点评:“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于当世者。”可见他和卫绾、石奋是一个路数,自然是窦太后喜欢的类型。

太尉。这个位置平常都是虚职,此前是为了提拔田蚡,才特事特办,任命他为太尉,现在又省去此官。在汉武帝以后的执政时期,太尉也是想设官才设,不想设官,就让它虚着。

御史大夫。这个位置由庄青翟接任。庄青翟在汉文帝时继承祖上爵位,封为武强侯,和丞相许昌非常相似,也是个没有什么大本事的老好人。

郎中令

官名。始置于秦,为九卿之一,掌守卫宫殿门户。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光禄勋。属官有负责议论的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郎、谒者以及期门、羽林等禁卫军。是皇帝身边重要职务。

郎中令。这个位置由石建接任。祖母和武帝谈话,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就是要重用石家人。此时石奋已退休,自然只能提拔他的儿子。石建当了郎中令后,做事保持他父亲的风范:谨慎小心。一次给汉武帝写奏折,皇上批示后又发还给他。他再把奏折看了一遍,懊悔地惊呼:“误书”,“馬”下面本来是四点,他却写成了三个点。他连连叹道:少写了一点,这下完了,完了,“上谴死矣!”(《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皇上还不得赐我死嘛!

除了三公九卿中的这几个缺位,按窦太后的意思补齐了,现在还有一个位置——内史,尚无人选。

内史是京师的地方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自然是很重要的。窦太后又指示汉武帝任命石奋的小儿子石庆担任。虱子多了不怕痒,债多了不愁,反正已经按她老人家的意思发了这么多重要的委任状,还差这一张吗?武帝自然照办。就这样石庆被任命为内史,第二年,又升官做了太仆。太仆是九卿之一,专管皇帝车马,负有极大的安全责任。一次,石庆在给汉武帝驾车时,皇上问他拉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马鞭指着马一二三四地数了一遍,再恭谨地回答说:“六马。”(《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皇帝出行法律规定就是六匹马拉车,谁都知道这个规矩,石庆完全可以顺口做出回答,结果他却要一一核对后再回答,其谨慎态度可想而知。

这次人事安排,完全是按窦太后的旨意,任命的是清一色的清静无为的人物,黄老势力越来越强大,儒学人物基本被清除。

汉武帝上台后的第一次政治改革——建元新政,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看来推崇儒学的机会尚未成熟,只有等待时机。

建元新政的结局,还可以给人一点人生启迪,那就是当官的人,千万别以为官做的越大就越不受约束,就能想干啥就干啥。从汉武帝的处境可知,人不管做了多大的官,哪怕是做了皇帝,同样会有自己的苦衷和无奈!

另一方面,在生活上纵情声色犬马。

为了让窦太后对自己放心,汉武帝对军政国事的处理唯太后马首是瞻,不再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空出的时间则纵情享乐。

汉武帝小时就和馆陶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定了娃娃亲,还传出了“金屋藏娇”的佳话,他即位后立即将阿娇册封为皇后。无奈这阿娇从小被母亲娇宠惯了,又老觉得皇上的位置是自己母亲和外婆给的,对汉武帝总是颐指气使,稍不如意,就要大吵大闹,一点儿没有女人的温柔体贴。

平阳公主

汉景帝刘启之女,皇后王娡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姊。初嫁曹参之后平阳侯曹寿,后改嫁汝阴侯夏侯颇,最终嫁给曾做过自己骑奴的大将军卫青,传为千古佳话。

汉武帝在朝廷要受老祖母的压制,郁郁不得志;回到家里还有一只母老虎,闷闷不得乐,两个女人内外夹击,搞得年轻的皇帝焦头烂额。然而汉武帝生性刚毅,岂能轻易就范?自然要另外去寻欢作乐。建元二年(前139年)春的一天,也就是新政失败后不久,他去姐姐平阳公主家解闷。所谓官场失意、情场得意,平阳公主叫了一批歌舞美女给他唱歌跳舞,其中一位“讴者”,即歌唱演员,美若天仙,歌喉动人,一下子让武帝抓狂起来。

这位“讴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卫子夫。她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家的奴婢,生有三女,大女卫君孺,二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卫媪后来又与平阳县吏郑季私通,生下卫青。

汉武帝看上了卫子夫,当天就将她带回长安,安排在后宫。后来卫子夫有了身孕,汉武帝更加宠爱。

顾此失彼,陈阿娇皇后自然遭到了冷落,再加上自己和汉武帝结婚以来一直没有生育,和卫子夫争宠缺乏生理优势,于是拿出女人的杀手锏:一哭二闹三上吊,“几死者数矣”(《史记·外戚世家》)。为了不激怒丈母娘馆陶长公主,不惹出更大的麻烦,汉武帝又恢复了对陈皇后的宠爱,后宫争宠风波暂时平息下来。

直到窦太后去世,窦家势力彻底败落后,汉武帝于元光五年(前130年)以巫蛊之罪废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另立卫子夫为皇后(《汉书·外戚传》)。

曹参

字敬伯,汉朝开国元勋,名将,是萧何后汉代第二位相国。早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

除了追求美色外,汉武帝还爱上了打猎。

建元三年(前138年),设置“期门郎”这一职位,就是因为汉武帝热爱打猎。此时的汉武帝,年方十八九岁,正是爱玩儿的年龄。每当夜幕降临,他就会乔装打扮,偷偷溜出皇宫,到长安周边去打猎。夜间巡狩,危险重重,就得多带上些卫士,又怕人多势众被窦太后和母后王娡发现,批评自己不务正业,有失皇家体统。于是他事先和那些身强力壮、擅长骑射的郎官约好,某时某刻在某某殿门口等候,聚齐后一起出发。所以这些人被称作“期门郎”。

一路上为了应付盘查,汉武帝就自称平阳侯。平阳侯曹寿是开国元勋曹参的曾孙,又名曹时,是汉武帝的姐夫,武帝的大姐平阳公主嫁给了他。平阳侯的封地在河东郡,位置在今山西临汾。武帝打着他的旗号,干了践踏庄稼一类的坏事,有姐夫为自己背黑锅,即便以后真相暴露,姐夫也不会见怪。

这帮人来到终南山下,射杀鹿、狐狸、野猪、野兔等动物,驰骋纵横、心神荡漾、快乐无比。

武帝打猎还有一次险遇。一天晚上出宫,到一家旅店住宿,向老板讨粥喝。老板见这帮人半夜来此,马嘶人喧,又傲慢无礼,生气地说:“没有粥,只有尿。”侍从们要动手打人,被汉武帝劝阻。老板怀疑这是一伙强盗,召集一帮年青人准备收拾他们。老板娘觉得武帝相貌不凡,对老板说:“客非常人也,且又有备,不可图也。”(《资治通鉴·汉纪九》)老板不听。老板娘设法把他灌醉,来帮忙的年青人见老板烂醉如泥,也就散了。老板娘杀鸡做饭招待了汉武帝一行。第二天,武帝召见老板娘,赐她黄金千金,还任命老板为羽林郎。羽林郎也是皇帝警卫军的一种。“羽林”之名,一说取自羽林星,一说像羽毛一样轻捷,像林木一样繁多,还有的说是皇帝羽翼的意思。

汉武帝打猎成瘾,据说他本领也很高强,能“手格熊罴”(《汉书·东方朔传》),确实不是一般帝王所能比。为了避免打猎践踏庄稼引起民众非议、唾骂,以及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他下令在原来上林苑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占用了老百姓的土地全部照价赔偿,另外给他们拨付荒田定居。新建成的上林苑,方圆有三百四十里,里面植被茂盛、禽兽纵横,游猎其间,更快乐无极限。

此外,汉武帝还选拔了不少文学名家,选拔的文学之士不少,出名的有这几位:东方朔、司马相如、朱买臣、吾丘寿王、枚皋等。他和这些文学之士也不谈论国政,而是写诗赋词、饮酒作乐扯闲谈,以便让窦太后放心。其中,最能逗他乐的就是东方朔。

这个东方朔,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他一出场亮相,就抓住了汉武帝的眼球。首先是他给汉武帝的上书——也就是自荐信,形式上很奇特,先引起了汉武帝的关注。当时写信是写在竹片上的,他这封信用了三千块竹片,要两个人才能举得起来,汉武帝再从上方观看阅读,读了两个月才读完。然后是他信中的内容也很滑稽。他在信中说道:“我东方朔从小失去父母,靠兄嫂扶养成人。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苦读,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背诵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兵法、战阵以及兵器的用法,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身高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敢得像孟贲一样,敏捷得如庆忌一般,有鲍叔的廉洁,如尾生一样守信。像我这样文武全才的大帅哥,总可以做陛下的大臣吧!”

孟贲是古代卫国著名的勇士,能震慑三军、降服猛兽。庆忌则以敏捷著称,用弓箭射不着他,用驷马也追不上他。鲍叔是古代齐国人,著名改革家管仲的哥们儿,传说他和管仲共同经商,他出钱,管仲出力,结果在分红时他还总少拿钱,以廉洁出名。尾生则是古代诚信人士的代表,有的人说他叫微生高。相传他和一位美女约会,说好某时在桥下相会。尾生等了很久,那位美女也没来,河里涨水了,尾生不愿背约离去,抱着桥梁不走,最后被水淹死。东方朔把这四人的美德集中到自己一人身上,吹了一个古今最大的牛皮,结果却产生了喜剧效果。我估计汉武帝看了之后也忍不住要笑,“上伟之”,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下诏令东方朔“待诏公车”,在公车令的衙门中吃皇粮,等待皇上的接见。

东方朔为了尽快接近皇上,一次他一本正经地对那些在皇宫中进行滑稽表演的侏儒们说:“皇上认为你们这帮人,文不能治民,武不能带兵,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只有白白浪费衣食的份儿,准备杀掉你们。”侏儒们吓坏了,见皇帝路过时号啕大哭。汉武帝问他们说:“哭啥?”侏儒答道:“东方朔说陛下要杀掉我们。”武帝知道东方朔生性诙谐,不知又在玩什么把戏,就叫他来过问:“干嘛吓唬那些侏儒呢?”东方朔答道:“这个道理,臣东方朔活着要说,死了也要说。侏儒们高三尺余,俸禄是一口袋米,二百四十钱。我身长九尺余,俸禄也是一口袋米,二百四十钱。侏儒们要撑死,我却要饿死。如果陛下认为我说的话有道理,应该把我和他们区别对待。如果认为没道理,就将我罢免回家,免得浪费长安的粮食。”(《汉书·东方朔传》)汉武帝听后哈哈大笑,从此宠幸东方朔。东方朔被后世视为智慧的象征、相声界的祖师(李乔《中国行业神崇拜》)。

汉武帝纵情声色犬马、饮酒赋辞的种种表现,窦太后都洞若观火。她虽然早已双目失明,但随时随地都会有人把当今皇上的一举一动汇报给她。

当她得知自己这个孙子皇帝不再在推崇儒学这个问题上纠缠,也就放心啦。因为在她看来,汉朝六十年来的立国之本就是黄老思想,谁也不能动摇,只有这样才是对自己丈夫的刘家天下负责。

现在我们动不动就评价说,黄老思想在汉初施行六十余年,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应该改换儒学作为治国方针,那是因为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说话不费力。但如果我们也身处在那个时代,又有几人能看得到这一点呢?汉武帝能够看到这一点,正是他的伟大。窦太后身处那个时代,受时代影响看不到这一点,也是正常的。所以在她心目中,只要汉武帝不再搞什么儒学治国,随他怎么折腾,都可以听之任之。

俗话说:“玩物丧志。”年轻的汉武帝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他又如何能做到“玩物”而不“丧志”呢?他又怎样能在舒适狂欢的生活中而不沉沦,继续保持他那颗推崇儒学、壮大国力的雄心壮志呢?

同类推荐
  • 唯一的帝国

    唯一的帝国

    当冰岛不是一个共和制的国家而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那么历史的车轮又该走向何处呢?套路不一般,结果……你来看就知道了!欢迎加入唯一帝国交流群,群号码:593706874
  • 盛唐开始于南海

    盛唐开始于南海

    新书《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已发布,请大家多多支持!云浩穿越到了武德年的大唐穿越这事并不奇怪,潮流嘛他奇怪的是竟然有人比自己来的更早,他更奇怪的是,这个来的更早的人竟然是自己这一世的老爹于是....穿越者越来越多,.嗯......故事开始了
  • 人间界之执秦

    人间界之执秦

    天下若分黑白我执黑定成龙乱世割据群雄我执秦决输赢
  • 大唐侦察兵

    大唐侦察兵

    中越自卫反击战中,隶属于42军的侦察营营长张文济接受任务,侦察谅山军事布防,然而,因两分钟的误差,命丧炮火,穿越到大唐武德四年的洛阳城一名小兵身上。知晓未来历史走向的他果断出城,三尺青锋搏功名,他是如何的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大将?大唐初立,四境不宁,在张允文的带领下,一支支特种小分队四面出击,在唐帝国的扩张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本书为袁腾飞继代表作《这个历史挺靠谱》之后,精心创作的最新力作。袁腾飞运用新史料、新观点、新语言全面讲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陆、海、空立体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作者以史实为主线,以小故事来行文,风格幽默,妙语连珠,史料新颖,观点新锐,再现“史话体”讲述风格,是中国全景式通俗解读战争的开山之作。
热门推荐
  • 厚土

    厚土

    厚土,作者陈永祥。父母在,不关机。这是前几年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句话。看过之后,就记在了心里。从那时起,我的手机一天二十四小时开着,就是充电,也是开着。
  • 青村遗稿

    青村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武至尊

    邪武至尊

    一个背负着灭门之仇的少年隐居深山,得到一方人间强者遗留的洞府……悲惨逆境造就不屈性格,天地不仁成就邪武至尊!
  • 大国工业时代

    大国工业时代

    92年的冬天,有些冷。呼啸的北风透过车厢的窗缝将黄贺从睡梦中唤醒了过来。望着远处打着旋儿飞舞的红叶,黄贺擦了擦迷糊的眼睛......这是一个工业崛起的黄金时代!
  • 烈焰夭皇

    烈焰夭皇

    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世界,夜烜开成为了一个废材,被身体原主人的老祖宗所救,莫名其妙的得了个师父,走上了打怪升级的道路,但谁能告述我,为什么师父比我帅那么多......
  • 五寸阳光

    五寸阳光

    我们有过的都是简单的,我们错过的可能是最美好的~记忆深处的才是我们最怀念的。五寸阳光第一寸是给地震里逝去的生命,愿这束阳光在天堂给你们照亮来时的路。第二寸以后暂时保密。前一部分结尾时,透露下一部分。用回忆来沉醉那些纷乱复杂的岁月。原稿电脑装系统格式化悲剧。抽时间努力回档新浪微博:http://www.*****.com/?zerokoo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笔尖繁花

    笔尖繁花

    心向阳处,尽是花开无悲无喜,静默人间。好好好却是人已无旧。
  • 故时奈何卿

    故时奈何卿

    乱世之中,元时月以国公这个身份活了下来,幼时便遇到手握兵权的卿王顾墨卿,再次相遇已是八年之后,被迫搬到王府的元时月一边反抗一边却一步步沦陷在顾墨卿的手里,却因一次复仇,从此两人阴阳相隔…三年后意外的相遇,曾经的国公已沦为阶下囚,国公府满门抄家,顾墨卿登上皇位,却再也找不回曾经元时月眼里的星光,前半生你舍命护我,下半生,我就以死相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