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5600000017

第17章 真谛——来华译经僧中最不幸的一位(4)

公元551年4月,真谛从未译梵夹中拿出一部《十七地论》,准备翻译。此论系弥勒菩萨所著,文深旨远,是印度瑜伽行派的精要之作,在中土从未流传。当他将该论的大概意思向大家作了介绍之后,连博学多识的宝琼,也从未接触过这种学说。其他人员有的未明其旨,有的则表示不愿翻译。最后,还是陆元哲表了态,支持真谛的计划,立即将此论翻译出来。

到了这一年夏天,《十七地论》已译出了五卷。不巧这时,陆元哲的私宅出事了。

原来,自东土陷落以后,经过550年的******,东土人民恨透了侯景。去年十二月,张彪在会稽起义,占领上虞、诸暨、永兴等县。今年二月又向富春进攻。陆元哲暗中配合,可惜为侯景派来的大将田迁所败。田迁进军富春后,纵兵抢劫,大肆报复,并于六月间查出陆元哲暗助张彪起义的事情,陆元哲不幸遇害,译经人员四下逃难。真谛因整理、收拾译本及梵夹,未来得及逃走,被田迁留住。几经讯问。知其专心译事,与陆元哲事无关。旋又得知真谛系梁武帝邀请的天竺高僧,便如获至宝,报告给侯景。而此时的侯景,正需要摆出一副崇佛好道的样子给人民看,于是立即命令将真谛请到京师。真谛自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难熬的时期。

真谛再次住进了宝云殿。表面上,他是作为贵宾受到最优厚的礼遇,而实际上则完全成了任暴君宰割的羔羊,成了地地道道的阶下囚。

此时的侯景,业已废掉梁简文帝,虽尚未自立为帝,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十一月,这位小丑便迫不及待地粉墨登场,作起了皇帝。其实,这时的侯景已是四面楚歌。

承圣元年(552)三月,梁将王僧辩在建康外围的姑熟城,大败叛军。接着,又与另一大将陈霸先一起,乘胜追击,直逼建康城下。侯景闻讯,引衾覆面,大哭不止,台城内的贼军一片恐惶。滞身台城的真谛,因为听到暴君的哀嚎,而从绝望中醒转过来。台城的这次恐惶与三年前的那场恐惶是截然不同的,那时,真谛的弘法大业惨遭挫折,而这时,他却从贼兵的恐惶中,看到了重振佛法的一线希望。在随后的日子里,建康城内的大部分地区相继为梁军占领。困守在台城的侯景仓惶东逃,叛军溃散,台城光复。十一月,梁元帝即位江陵,建康逐渐恢复了平静。

随着这种平静的降临,真谛的心又开始激动起来。

他将劫后余生的二十多位佛门弟子,召进了秦淮河边的正观古寺。一场继译佛经、重开道场的计划开始了。

承圣二年(553)二月二十五日,真谛大师带着慧宝、僧隐等几位高僧和居士萧碚,又悄悄离开正观寺,来到京城长凡里一所幽静的百年老屋——扬雄宅,以便专心译经。又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真谛与慧宝等人一起,逐字逐句将一部《金光明经》七卷完整地翻译、抄录出来。

僧宗、法准两位大师也在这时来到真谛的身边。真谛得到官方的礼遇,又有高僧相助,别阁道场成了他来中土后的又一弘法基地。不久,真谛大师亲自写成了一部解经著作——《金光明经疏》十三卷。

身处建康的他,生活是平静的,但内心的不平静却使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适应感。他想起过去曾在梁武帝面前提过唯识之义,梁武帝总是不解其中义趣,最后干脆问道:“此义中土尚未流传,恐皈信者不多。朝廷需要吉祥,百姓需要安乐,不知唯识之义能护国吗?”

梁武帝的这个问题曾使真谛哭笑不得。如今武帝虽已去世,但朝廷的好恶却没有丝毫的改变。真谛心里非常清楚,建康弘法尽管还算得繁荣,但唯识之法,在这里却不易展开,他想,这也许是建康受朝廷影响较大的缘故,要是换一个远离建康的地方,或许会好一些。可到哪里去呢?

五 南投始兴再走晋安

恰巧在此时,真谛收到了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宝田寺法师警韶的一封邀请信,请他前往讲经。

警韶,又名智韶,是远近闻名的一位高僧,当时正驻锡豫章,法化甚隆。真谛觉得那里或许是一个理想的弘法之所,所以读完信后,便同两位得力的弟子僧宗、法准一起来到宝田寺。

智韶是一个相当有悟性的僧人,对真谛的讲经,他感悟得特别快,传述得非常准。真谛早晨给他讲的经,他晚上就能在寺中给别的僧人传讲;真谛晚上给他传的经义,他第二天清早就能在寺中演说。真谛非常吃惊,赞扬道:“我从西到东,云游的国家很多,很少遇见你这样的人才。”智韶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弟子愚顽,哪堪当此夸奖,还望师父多加诱导。”

不久,宝田寺寺僧慧显与数位名德联名,敬请真谛大师为他们翻译《弥勒下生经》和《仁王般若经》。承圣三年(554)二月,真谛为他们译出这两部经典各一卷,又为他们详细解释《仁王》经义,撰成《仁王般若经疏》

六卷。此后,真谛从梵夹中找出一部短小的唯识经典,为智韶、僧宗、法准等人讲解。可还未来得及翻译,形势突变,国乱日甚,不仅京城局势危急,连豫章的形势也相当紧张。为预防不测,智韶陪同真谛师父离开豫章,前往新吴(今江西奉新县),暂时挂单于美业寺。

在美业寺住下之后,真谛开始为弟子们讲译一些唯识类经典,并由弟子们记录成《九识义记》两卷,《******义记》一卷。可是好景不长,真谛在美业寺的译业刚刚开展起来,新吴县令因触犯朝中奸臣而被贬官,美业寺不但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依靠,而且无辜遭受连累,寺中度日艰难,不少寺僧逃往他处,连寺主也不辞而别了。智韶见情况不好,也劝真谛离开这里。

真谛静下来一想,唯识之学之所以难以在建康和长江一带流传,主要是这里已经有了很强的旧佛学传统,人们对新来的佛法,有一种抵触情绪,但岭南一带,受已有成规及传统佛学的影响较小,到那里弘传唯识之法,或许人们还容易接受。想到这里,他自言自语道:“我们若能到岭南去就好了。”

就在真谛打算前往岭南的时候,从岭南来了一位和尚,声称要见真谛大师。见到真谛之后,那和尚恭敬地行礼,说:“弟子是奉月婆首那大人之命,前来邀请师父前往始兴(今广东省韶关市)去的。”

“月婆首那?他现在始兴?他是怎么去那里的?”

“大人给您写了一封信。”说着,那和尚掏出信来,递给真谛。

真谛打开一看,果然是月婆首那的手迹,其中说道:“自侯贼乱京,君王遭难,你我各奔西东,音讯渺茫。我自京城逃出后,四处流离,后来想到岭南战事不多,较为太平,故奔于此地,为刺史萧勃相留。刺史笃信佛教,岭南佛事日渐昌隆。近闻有西印度三藏法师来到新吴,我想其人一定是你,遂告知刺史,刺史欣喜有加,即遣人前来迎接。我念旧之心甚切,先传数纸,以述衷肠,并表恭候之意。”

读完此信,真谛百感交集。第二天,真谛和法准、僧宗、智韶、慧显等人,在送信人的带领下,离开新吴。

承圣三年九月,真谛一行来到始兴。

刺史萧勃和月婆首那及州中的大小官员们,都来到城门口迎接三藏法师。月婆首那一见真谛,大步跑上前去,将他紧紧抱住,说:“真谛师父,没想到今生还能见到你啊!”月婆首那又忙把真谛领到萧勃面前,说:“我来介绍一下,这就是威震岭南的萧刺史。”

真谛微微弯腰,合十施礼道:“施主皈心佛门,护持正法,功德无量!”

“师父过奖了。弟子久仰大师威德,今日得见,请受弟子一拜。”说着便跪拜在地。

真谛忙将他扶起。月婆首那走过来,笑着说:“你们都不必客气了,从今以后我们都是佛的弟子,大家当齐心协力,弘佛正法,启迪智慧,普度众生。”

“说得太好了,这正是我们的心愿。”萧勃爽朗满足地笑了。

那时,萧勃在岭南兵强位重。梁元帝不放心,便把萧勃从广州刺史改为晋州刺史,派王琳为广州刺史。萧勃为避开王琳兵锋,率部下来到始兴,屯兵观望,同时也邀集各地高僧,谈佛论道,清净修持。月婆首那、智恺等都是这个时候来到始兴的。

不久,萧勃重新据有广州之地,并被刚登基的梁敬帝加封为司徒,名显位高。与战乱不宁的北方相比,他所占有的岭南地区,却是一片升平景象,所以,萧勃对弘扬佛法也更加支持。

真谛来到始兴之后,住在建兴寺。这是一个不大的寺院,除了大殿和几排小房子外,再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寺主慧曼听说有位高僧要来这里,特意在大榕树旁挑选了一间坐北朝南的房子,作为高僧的住所。真谛决定在这里翻译《大乘起信论》,这是他在扶南未来得及翻译的经书。虽然经过八九年的熏陶,真谛的汉文水平已经相当可以了,但译经时,除了能作一些基本的直译之外,对文字的处理还是不太得心应手。可见,要翻译这部连印度都极少见的佛家秘典《大乘起信论》,没有一个得力的语传和笔受是不可能的。

一天,正当真谛埋头阅经时,那个经常侍奉他的智恺和尚走进来,递给他一首诗,“师父,这是弟子平时习经时的心得,不知是否合道,求师父指正。”真谛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首五言诗,以院内的大榕树为题,写他学法悟道的体验,悟性极妙,而且文笔典雅,清畅自然。真谛一看,高兴地说:“写得太好了,你有如此文才,今后就与师父一起译经。愿意吗?”

智恺跪拜在地,说:“弟子得师父如此偏爱,不胜荣幸。弟子愿意为师父的事业,敬献一切。”

笔受已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可传语也是不可或缺的。真谛想到了月婆首那。可月婆首那没有看过这部经典,他会不会像天竺大多数僧人那样,对此论书不感兴趣呢?就在真谛左右为难之时,月婆首那找上门了。

“近日我已看过《大乘起信论》,真是绝世秘典,义理清新奇特,涵摄大乘真旨,值得向世人广泛传扬。大师若愿传此秘典于中土,弟子愿为传语,以共成善举,不知大师意下如何?”

月婆首那刚一说完,真谛便高兴得站起身来,紧紧握住月婆首那的手,说道:“人言王子生知俊朗,体悟幽微,真是名不虚传啊。明天开始,我们就协力翻译这部大论吧。”

次日,真谛与月婆首那、智恺、智韶、慧显以及建兴寺寺主慧曼、寺僧昙振等,正式开始译经。这一次,真谛非常慎重,总怕重蹈此论在印度的覆辙,所以,每翻译一句,他都要旁征博引,详加论说,慢慢解释,待大家都心领神会后,再接着翻译下文。所以,一卷的论书,竟翻译了一年半的时间。不过.在此期间却同时著成了两部释义著作——《大乘起信论玄文》二十卷,《大乘起信论疏》二卷。弟子智恺在笔受译文并听真谛详细讲解的同时,认真思索,将自己的体会写成《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一书。紧接着,真谛又与月婆首那、智恺、慧曼、昙振等人合作,译出《大品玄文》四卷,《十二因缘经》二卷。

真谛对这样的译文非常满意,他满怀信心,打算再译几部更大的经书,为大乘佛学特别是唯识之学的弘扬打下基础。可是,不幸又一次降临了。

原来,此时梁朝正在经历着一场重大的灾难。梁朝大将陈霸先在侯景之乱中领兵北上,征讨叛军,势力日益壮大,终于同另一位平叛大将王僧辩一起,打败叛军,收复建康,并拥立元帝即位,成为重建梁朝的功臣。后来,陈霸先攻杀王僧辩,梁朝的大权全落在他一人之手,从此,陈霸先渐生篡梁之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利用各种手段,加紧网罗有用之人,欧阳頠便是其中之一。

而此时的欧阳頠正在萧勃手下。最可怕的是萧勃本人与陈霸先曾有过很大的隔阂与冲突。当年,陈霸先居始兴,为萧勃部下。侯景之乱时,陈霸先厚结始兴豪杰,欲北上平叛。萧勃阻止,陈霸先不从。萧勃又派兵阻拦,陈霸先与之激战,终于杀出一条血路,进至南康。从此,与萧勃分道扬镳,积怨甚深。如今,陈霸先意欲代梁,岂能坐视萧勃盘踞岭南。

随着陈霸先在朝中权力的越来越大,几十个州郡都被划到他的势力范围内,朝廷被迫加封他为陈王,加十二旒冕,他开始建天子旌旗,乘金根车,驾六马,乐舞八佾,简直就是天子之制。陈霸先篡梁的企图已经昭然若揭了。对此萧勃当然不能容忍,他大怒道:“好个无耻的匹夫,不念朝廷之恩,反而想自当皇帝,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决定点兵北上,除掉陈霸先。

欧阳頠既是萧勃手下的大将,又是真谛门下的虔诚弟子。所以当战争不可避免时,他既不能不跟随萧勃,又实在不愿离开师傅。于是,他和萧勃都执意要真谛与他们同行,因为他们是虔诚的佛弟子,有大师在身旁,心里踏实。真谛对他们北上用兵的决定甚感失望,尽管多方劝戒,但一时还是说服不了他们。本打算留在岭南,如今两位旧友一再相邀,真让他左右为难。他再三考虑之后,只好表示同意。

太平二年(557)秋,真谛大师告别了建兴寺译场,怀着不尽的遗憾,随萧勃的征讨大军,再一次度过大庾岭,来到江西境内的南康(今江西赣县西南),在智恺、法准、僧宗等随行弟子的帮助下,在净土寺临时安置下来。

由于战乱将至,气氛日益紧张。真谛在南康净土寺,日子自然也不好过,一种朝不保夕的忧虑笼罩在众人心头。几个月后,豫章传来消息,欧阳頠兵败被俘。陈霸先兵临南康城,一场恶仗一触即发。萧勃大惊,士兵见欧阳頠都被打败了,对陈霸先的军队更加惧怕。几个将领联合起来,杀了萧勃,将首级送到陈霸先那里请功去了。一场讨逆之战,就这样不战而败。

同类推荐
  • 辛亥之父孙中山

    辛亥之父孙中山

    孙中山、秋瑾、刘青苛霞,是辛亥革命中三位具有特殊身份、特殊影响的特殊人物。其中,作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首举彻底的反封建人旗,于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他被拥戴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详尽而细腻地表现了孙中山艰苦执着而充满豪情的一生,昭示了孙中山倡导并身体力行“天下为公”的宽阔胸怀与思想境界,同时也描写了他与宋庆龄真挚而伟人的革命爱情。
  • 罗斯福

    罗斯福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具有极大影响的政治之一,是举世无双的一连四任当选的美国总统。他自1933年上台后所实施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即是所谓的“新政”,克服了美国多年以来的严重经济危机,缓和了该国的各种矛盾。在他执政的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特别是从1941年底日本袭击珍珠港事件到他1945年4月间辞世,他亲自领导了美国彻底粉碎德、意、日法西斯的武装侵略,为世界各国作出了伟大贡献。本书就在于为现代的读者再现罗斯福的形象,一个公正而坚定的人物的真实形象。
  •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是首部完整记录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之女,HTC总裁王雪红创业历程的简体中文版传记,完整记述了王雪红不平凡的20年创业历程。身为“富二代”,却没有进入家族企业“台塑”,而是选择了最难的高科技领域独立创业:创建威盛,挑战英特尔;创立HTC,叫板乔布斯;成为全球创业者和“富二代”学习的典范。
  • 名人传记丛书——莫泊桑

    名人传记丛书——莫泊桑

    在莫泊桑短暂的一生中,疯狂的工作和放荡不羁的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但他还是为世人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他的小说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他本人也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本书客观记录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生,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莫泊桑笔耕不辍的创作过程、勤奋刻苦的写作态度,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泊桑作品的巨大价值。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幕总裁之娇妻特难追

    幕总裁之娇妻特难追

    每个人都在爱情上有这许多无可奈何,家族联姻被迫结婚的芳菲白天忙于工作上的事情,晚上还要替这个法律上名义丈夫打对小三、小四的,偶尔还装恩爱在老人面前各取所需的目的维持的名存实亡的婚姻,直到幕烨衡的出现打破了所有的平衡,也打破了浑浑噩噩的三十年
  • 带着银河出现在你的世界里

    带着银河出现在你的世界里

    开学第一天,顾城歌对高二的一个学长一见钟情,随之便展开了一系列的女追男情节。这件事在整个一中里闹得沸沸扬扬,人人皆知她顾城歌喜欢许奕。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可为什么到了顾城歌这里是女追男隔层山。一学期都快过去了,许奕依然不为所动,她的同桌都找到真爱天天给她撒狗粮了。不过她顾城歌是不会放弃的,她就不信自己融化不了这座大冰山!(本书地名均为虚拟)
  • 灵魔苍穹

    灵魔苍穹

    嘛,本作讲述的就是男主如何一点一点变成龙傲天的故事的。当然,我是不可能让他那么顺利的(偷笑)
  • 冷面君王之独宠弃妇

    冷面君王之独宠弃妇

    当子弹穿透她胸膛之时,她就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唯一疼爱的弟弟她已经安排好了一切,除了对那个人的亏欠,这个世界已经没有她可留恋的东西了!所以,她死的坦然!没想到,当她再次拥有意识之时,却是听到她的灵魂所寄住的这具身体的丈夫毫无感情的与人讨论着埋葬她的事。什么?与人通奸?想要那些流氓羞辱于她?作梦!既然上天让她林暮雪借着林雪儿这个身份重生,那她绝不会同林雪儿一般任由着人踩到她的头顶之上!秦浩天,既然你无情,就别怪我不义!一纸休书,你就当当天下人的笑料吧!
  • 灵璃幻

    灵璃幻

    女主很帅很美很秀很酷很多马甲,男主很冷很帅很多马甲(但我觉得男主没有女主优秀)世界都是瞎编的????作品名也是瞎编的,看一下叭~【直女癌女主vs腹黑男主】会有副cp……吧!古风、灵幻、瞎编的世界。——卿璃有阿罗
  • 重生后我是大佬的掌中宝

    重生后我是大佬的掌中宝

    【甜宠爽文+少许虐】顾安安重生在未初识之前,有四个哥哥的疼爱和爱护。她原以为只要她不去招惹他,他们这辈子也不会有交集,在某天的包间里,他和闺蜜的哥哥一同出现时,她的心脏忍不住的跳动了。很久以后,她才问他,那天为什么会去赴那个约。他只是看着她,抚着她的秀发久久不语,只是定定的看着..我们终究还是..--(夫妻篇)“老婆,你想去哪呀”青年一把抱住正要悄悄出门的顾安安。“明欣叫我去聚餐。”某女人怯怯的缩着脑袋。“推了”抱着女人往卧室走“长夜漫漫我们好好温存温存”顾安安:“.......”--(哥哥篇)顾言语:“我家妹妹没有男朋友。”顾毓鎏:“你不适合我家妹妹。”顾熙白:“你和我去爬山,我考虑考虑。”顾迟:“你和我拼酒,赢了麻溜的带走。”大哥二哥三哥:“......”顾迟被暴揍了一顿。
  • 我是华夏修仙者

    我是华夏修仙者

    浩瀚的宇宙,地球人都在探知未知的空间,萧湘他从小热爱天文,一次夏令营改变了他的一生,离开了银河系来到了第二宇宙踏上修仙之路,修仙界丛林法则,尔虞我诈,萧湘走过尸山血海,一步一步走向至强,打造永恒国度,诛杀群魔!!!
  • 校园商女

    校园商女

    曾经的她努力工作希望能多赚点钱养家,却没想到有些东西不是努力就能得到一场车祸把她送回到十六岁的那个夏天,还获得了宇宙高科技生产的——重生者系统从此一段踏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 散尽天下花

    散尽天下花

    那年,她十六岁,是花家最废柴,最纨绔的大小姐。他,十八岁,年少有为,神秘而强大。花家大小姐与神秘盟主强强联手。以天下相搏,她是魔,亦是他之障。[双强,多马甲,打脸爽文,无逻辑。]
  • 洪荒之时辰为尊

    洪荒之时辰为尊

    破产的商战王者意外穿越洪荒,成为混沌三千魔神之首的时间魔神,见证了盘古开天辟地,参与了开天大战,再次转生洪荒,那这个轮回的洪荒还会只有六圣是鸿钧的一言堂吗?周山还会倒吗?而洪荒还会破碎吗?没有破碎的洪荒封神还有吗?完整的洪荒能够永恒吗?一切尽在《洪荒之时辰为尊》!写出自己心目中的洪荒,是顺着大势走向毁灭,还是改变大势成就永恒?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