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这个杜老倌可神气啦!他在药铺门口招徕顾客,夸下海口,说‘百草堂’里天下药材无所不有,其实,他是想把人家都压垮。”
卫伯玉疑惑地问道:“真有这等事?”
书吏故弄玄虚地说:“还有一句话,小人不敢讲。”
“啊!”卫伯玉更加奇怪,“什么话,快快讲来!”
书吏凑上前去:“杜老倌自以为才高学深,连老爷您也瞧不起呢!”
卫伯玉被激怒了,又加上他对杜甫那首诗的不满,便决心报复。于是开了一副药方,对书吏交待:“你将这药单拿给杜老倌,要他照单发药,如有则罢,没有你就砸掉他的招牌,要他滚蛋!”
书吏连忙来到“百草堂”,将药单往柜台上一甩,大声说:“这是卫大人急需的药,赶快照单发药。”
伙计接过药单一看,都楞住了。药方上写着:
行运早行运迟
正行运不行运
有个老伙计对书吏陪笑问道:“您哥是请哪位高明郎中开的药方,怎的我们都不曾见过……”
书吏不等说完,开口就骂:“他娘的,你们开的是什么药铺?快给我把杜老倌叫出来,要是配不齐卫大人要的药,我就砸掉你们的招牌!”
伙计们不敢怠慢,忙把此事告知杜甫。杜甫心里明白,这是卫伯玉故意对他刁难。及至看了药单,他不禁付之一笑,区区雕虫小技,也来卖弄,未免太不自量。
他顺手办好四味草药,随即来到柜台边,拱手问道:“这位大哥请了,不知你家大人有何见教?”
书吏目中无人,仍旧傲慢地答道:“杜老倌听了,我们老爷要你照单发药,否则就要砸你的招牌,要你滚蛋!”
“哦,原来如此。”杜甫胸有成竹地说,“卫大人需要的药,小店应有尽有。”
“什么?”书吏大吃一惊,口气也缓和下来,“你先拿给我看看。”
杜甫不慌不忙地拿出四味药,原来是一片萝卜干,一块生姜芽,一粒新鲜李子,一颗干桃僵。
书吏一看傻眼了:“杜老倌,这可不是跑江湖,这算什么药?”
杜甫说:“萝卜干是‘甘罗’之意,甘罗十二岁就当了宰相,你说他是不是‘行运早’呢?”
“是。”
“生姜芽是‘姜子牙’之意,姜子牙八十三岁遇文王,是不是‘行运迟’呢?”
“是。”
“你看这红皮李子,虽然酸不溜儿的,却正是目前市场上的俏货,可说是‘正行运’吧!”
“啊!”
“这是隔年的桃子,经过雪冻霜打的算不得鲜果,只能人药,所以说‘不行运’了。”
书吏连连点头,无话可驳。杜甫接着说:“这红皮李子好比你家老爷‘正行运’,这桃僵好比我已‘不行运’了。当今朝廷重用奸臣、嫉贤妒能,正如俗话所说‘李代桃僵’,难道不是真的吗?”
经杜甫这么点破,书吏才恍然大悟,马上跳起来说:
“好哇,杜老倌你莫非呓了雄心豹子胆,竟敢辱骂我们老爷,管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杜甫淡然一笑说:“请便。”说罢拂袖而去。
书吏气冲冲地回到卫府,交上杜甫给的四味药,并将他的一席话当面讲明。卫伯玉自知理亏,只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可就是想不出一点办法来整杜甫。
一言心语
绝妙的讽刺,生动的比喻,像无形的棍棒让不可一世之人有口难言,自受其辱。
刘禹锡的传说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
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年),因参与王叔文进行的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道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茇州、和州刺史。太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
开成元年(836年),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探骊得珠传佳话
公元824年,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由于写诗嘲讽当朝权贵,被贬为和州刺史。途中与诗人元稹、韦楚相逢,三人相约绕道去苏州,拜访在那里任刺史的诗友白居易。
三位诗友突然来访,使白居易十分高兴,他备上酒菜,盛情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诗人们会聚在一起,开怀畅饮、说古论今,好不惬意。
刘禹锡自从被贬出京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过,他建议说:“为了助一助酒兴,我们不妨以南朝兴废为题,各赋咏史诗一首,如何?”
大家一致赞同,于是元稹提议,由刘禹锡先赋诗一首。
刘禹锡赶紧推让说:“还是由主人先赋为好。”大家你推我让,难以确定。白居易提议道:“谁为兄长,谁先来赋诗怎样?”
四人齐声称好,于是各自报出自己的生辰年月,结果是刘禹锡为长。
刘禹锡一看再也无法推辞,便独自斟满一杯酒,然后一饮而尽,酒尽诗成:
王濬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刘禹锡刚刚吟完最后一句,韦楚便拍手叫绝。年岁次之的白居易赶紧接过来说:“我四人以南朝兴废为题,各赋咏史诗一首,就像探骊龙,看谁先获取骊龙颔下的宝珠一样。禹锡已先获其珠,剩下的不值钱的鳞爪还有什么好获取的呢?”于是元稹、韦楚、白居易甘拜下风,各自认罚酒一杯。
刘禹锡即席而作:《西塞山怀古》一诗,而引出的“四人探骊得珠”的轶事,一直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一言心语
《西塞山怀古》是刘禹锡著名的诗作,千古流传。
其怀古论今、构思奇妙,令人回味遐思,不失为探骊得珠的佳作。
白居易的传说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居下圭(今陕西省渭南县境)。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因直言进谏。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后又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做了许多有益于当地人民的好事。在仕途生涯的最后,他官至刑部尚书,晚年辞官,闲居洛阳,享年七十五岁。
白居易与白公堤
有一年,杭州大旱了九九八十一天。西湖旁边的几千亩农田,都干得裂开了口,老百姓天天到衙门里去求县太爷,放西湖水灌溉农田。可是,那些官府大老爷们,只知道整天在西湖河畔寻欢作乐,对此不管不顾。
这一天,又有很多百姓赶到衙门,要求县太爷放西湖水救助农田。县太爷怒气冲冲地走到衙门口,对百姓说:“你们这些愚民,谁敢再说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湖里的龙王在哪栖息呀!”
这时,一个长着五绺长须的老汉走出人群,反问县太爷道:“龙王与百姓的性命相比,哪一个要紧?”
县太爷一听,气呼呼地说:“你们这些愚民,谁敢再说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菱茭就不能生长了。”
老汉冷冷地一笑,又反问道:“菱茭与稻米相比,哪一个重要?”
县太爷一听,气急败坏地说:“你们这些愚民,谁敢再说放西湖水。放了西湖水,对……对皇上洪福不利!”其实,这位县太爷是想说对自己的官运不利,但怕说得太露骨了,触犯众怒,就把当今皇上抬了出来,吓唬吓唬老百姓。
谁知那老汉一听这话,更加生气了,他理直气壮地反问道:“皇上与百姓相比,哪一个重要?假如没有老百姓种稻谷供他吃,做衣服给他穿,他还当得成皇帝吗?”
周围的百姓们见这位老汉说地句句有理,都高兴得回应说:“他说得对,他说得有理啊!”
县太爷早已气得浑身发抖:“你……你……你是什么人?竟胆敢当众顶撞本大老爷,煽动百姓!”
那老汉又微微一笑,说:“问我是谁,我是白居易!”
县太爷一听,原来是新上任的刺史大人到了。这老头儿,听说当今皇上也忌他三分,不好硬顶,连忙赔笑说道:“原来是新任刺史白大人到了,下官有失远迎,望乞恕罪。请到衙内休息!”
老百姓听说这老汉就是白居易,有的还读过他写的关心百姓疾苦的诗篇,都说:“白大人来做我们的父母官,我们的农田有救了!”
果然,第二天,碧绿的西湖水,就哗哗地流进了附近的农田。干枯的稻禾,像喝了甘露一般,“唰”地一下子直起了腰。百姓们望着潺潺的湖水流进自己的农田,兴奋得掉下眼泪来。
后来白居易又访问了附近的农家,在钱塘门外,修了一条堤,造了一座石涵闸,把湖水贮蓄起来。他又怕后代的地方官不了解堤坝对于老百姓的利害关系,亲自写了篇《钱塘湖石记》(当时西湖又叫钱塘湖)刻在石碑上,详细写明堤坝的用处,以及蓄水、放水和保护堤坝的方法。
百姓都围拢来看这块石碑。当看到上面写着,放一寸湖水能够灌溉多少顷田时,大家都为白居易深知百姓疾苦,精心设计了这个工程,而感动得热泪滚滚。大家纷纷议论说,这位大老爷真是好呀,要为他向朝廷请功。
白居易一听到这个消息,急忙阻止,还沉痛地做了一首诗:
税重多贫户,
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
与汝救凶年。
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期间,对这浅湖水管理得特别严格。
有一次,白居易去游湖,看到南面的湖边上,有人在挑土填湖,建造亭台楼阁,就问是哪一家造的。当差的回禀说:“这是衙内二爷的老丈人在造一座花园!”
白居易就把二爷的老丈人传来,说:“西湖是老百姓的西湖,你怎可一人独占?现罚你开田一百亩。”那位二爷的老丈人没办法,知道刺史说一不二,只好派人挖了一百亩湖泥。
还有一次,白居易从白沙堤上散步回来,看见有人从山上砍了两株树,背回来当柴烧。白居易就对那人说:
“山上的树砍光了,山泥就会流到西湖里去,积聚起来,再无法造福百姓,那怎么行呢?就罚你补种十株树吧!”那人就只好到山上去补种了十株树。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占湖造屋、上山砍树了。这样,白居易在杭州三年,把西湖治理得山青水绿,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可是,白居易的所作所为,也得罪了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吏们。他们把白居易看做眼中钉,偷偷地把他写的妁《醉后狂言》等诗篇,加油添醋地送到皇帝面前去告发。
皇帝一看,这还了得,就把他贬到别的地方去做官了。
白居易要离开杭州了,手下佣人把他剩余的俸钱装好箱子,准备带走,白居易看见了,说:“把它放到库里去吧,留着今后治理西湖用!”白居易把别人送给他的绫罗绸缎分给了杭州的百姓。
杭州的百姓听到白居易要离开的消息,心里都非常难过。他们打听好白居易上路的日子,纷纷提了酒壶,托了糕点,站在西湖边送别。
百姓们在西湖边等啊等啊,没有听到开锣喝道的声音,没有看到抬着满箱金银绸缎的队伍,只看见白居易从天竺山骑着马缓缓走来,后面有两个佣人抬着两块天竺石。他一路走,一路与百姓们话别。百姓们跪着拦住白居易,许多人都哭了。
白居易看了,心中十分感动。当即在马上吟了一首诗,大意是说:我在杭州三年,惭愧没有什么政绩,只不过是未脱诗人的气质,做了十多首诗歌,临行还带走了两块天竺山的石头,恐怕这也有伤清白吧。
白居易离开杭州后,老百姓一直亲切地称他为“白舍人”。有的人把他的像供在家里;有的人抄了他的诗贴在墙上。以至于千百年来,杭州人一直把原来的一条“白沙堤”,改叫“白公堤”,以纪念这位诗人!
一言心语
白居易生活的岁月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中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但无论环境如何,白居易都有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心。从“白公堤”的传说中,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一颗令人敬仰的爱民之心。
长安米贵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传说他在十六岁时,作了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五言律诗,其中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其无限的生命力曾经鼓舞了多少代人。白居易少年时就充分显露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十几岁就在家乡成为远近闻名的天才少年。他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连他的老师也不如他,一时间,他的家乡找不出第二个比他学问好的人。白居易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自己居住的狭小范围内,自己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可是到了大城市,自己的水平可就不敢说了。因此,他决定来到都城长安,那里是文人墨客汇聚的地方,一定能够学到不少东西,也一定能够得到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白居易在长安也没有什么亲戚,靠着自己老师写的一封推荐信,来投奔当时德高望重的顾况。顾况和白居易的老师曾经一同来京城参加科考,有过一段日子的交情。可是当年顾况考取了功名,而白居易的老师却名落孙山,两人当初还有些书信往来,可日子久了就断了联系。白居易拿着老师的推荐信,来到顾况的府邸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