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正文】
一曰:
仲春之月,日在奎①,昏弧中②,旦建星中③。其日甲乙,其帝太嗥,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夹钟④。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始雨水,桃李华⑤,苍庚鸣⑥,鹰化为鸠⑦。天子居青阳太庙⑧,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安萌牙⑨,养幼少,存诸孤⑩;择元日,命人社;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无肆掠,止狱讼。
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开户始出,先雷三日,奋铎以令于兆民曰:“雷且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桶,正权概。
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必备。无作大事,以妨农功。
是月也,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天子乃献羔开冰,先荐寝庙。上丁,命乐正入舞舍采;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亲往视之。中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
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
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解说】
见《孟春》。【注释】
①日在奎:指太阳的位置在奎宿。奎,二十八宿之一,在今仙女座。
②弧:星宿名,又名弧矢,在鬼宿之南,今属大犬及船尾座。
③建星:星宿名,在斗宿之上,今属人马座。
④中:应。夹钟:十二律之一。
⑤华:花,这里用如动词,开花。
⑥苍庚:黄鹂。
⑦鸠:布谷鸟。
⑧青阳太庙:东向明堂的中间正室。
⑨安:用如使动,使……安。萌牙:即萌芽。
⑩存:抚恤。孤:无父的儿童。以上三小句是说要适应春季生养之功。
社:土神,这里用如动词,意为祭祀土神,以祈求五谷丰登。按:先秦只在春天举行一次社祭(春社),秦汉以后则于春秋各举行一次社祭(春社、秋社)。
有司:主管的官吏,这里指掌管刑法的官吏。省:减少。囹圄(línɡ yǔ):牢狱。
桎梏(zhì ɡù):刑具,在手上的叫梏,在脚上的叫桎。
肆:陈列,这里指执行死刑后陈尸示众。 掠:鞭笞。
狱讼:诉讼之事。狱也是讼的意思。
玄鸟:燕子。相传有娀氏女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因此后人把它作为男女婚娶的征兆,在它到来时祭祀媒神以求后嗣。
太牢:祭品中牛羊豕(猪)三牲具备叫“太牢”。高禖:即郊禖。禖,主管嫁娶的媒神。因其祠在郊外,故称郊禖。
嫔(pín):古代宫廷中女官名。天子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这里九嫔泛指宫中所有女眷。御:侍从。
礼:用如动词,举行礼仪。天子所御:指天子所御幸而有孕的宫眷。
弓(dú):弓套。
授以弓矢:把弓箭授给她。给有孕的女眷带上弓套,授予弓矢,是为了祈求能生男孩,因为弓矢之类都是男子勇士所用之具。
日夜分:日夜时间相等。分:半。
电:用如动词,打闪。
咸:都。
户:指穴。孟春“蛰虫始振“,到仲春才“咸动“、“始出”。
奋:振动。铎:指木铎,以木为舌的大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要巡行振鸣木铎以引起众人的警觉。
戒:警戒。容止:这里指男女房中事。
备:完备。不备指生的小孩有先天残疾。
凶灾:指父母必有灾祸。
同:统一。度:计量长短的器具或单位。量(liànɡ):计量体积多少的容器。
钧:均等。衡:秤杆。石(shí):重量单位,古代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角:校正。斗桶:都是量器。
正:用如使动,使……正,校正。权:秤锤。概:平斗斛的木板。古人在日夜平分之时统一这些度量衡,是为顺应天时。
少舍:稍稍休息。少,稍。舍,止息。
阖扇:门户。用木做的叫阖,用竹苇做的叫扇。
寝庙:古代宗庙中前边祭祖的部分叫庙,后边住人的部分叫寝。
大事:指战争。
妨:损害。农功:农事。
漉(lù):竭,使干涸。陂(bēi):积蓄水的池塘。
献羔开冰:古人冬天凿下冰块,藏入冰窖,仲春二月,先要献上羊羔祭祀司寒之神,然后才能打开冰窖取冰。
荐:向鬼神进献。
上丁:一月之中的第一个丁日。
入舞:指乐正入国学教练舞蹈。舍:放置。采:指彩帛。古时初次进国学,要以彩帛敬祀先师。
中丁:一个月中旬的丁日。
乐:音乐。古人很重视音乐,认为它可以移风易俗,使人民和协。
祀不用牺牲:指一般的祈祷之礼不用牺牲。上文提到祀高禖用太牢,开冰窖取冰用羔,都是天子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大礼,不在此例。
圭璧:祭祀时用作符信的玉器。圭,上尖下方的玉器。璧,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更:更换,代替。皮币:指皮毛缯帛。
大水:秋天七月,下弦月行入毕宿,日在轸,这时为多雨之时。
总:忽然。
寇戎:来犯的敌军。五行家认为秋属金,有杀气,所以行秋令则有兵戎来犯。
胜:经受得住。
掠:劫掠。五行家认为冬属阴,行冬令,阴气侵阳,所以阳气不胜,麦不成熟;麦不熟,人民饥饿,所以互相劫掠。
虫螟:指吃庄稼心儿的虫子。五行家认为夏属火,炎热,所以大旱,暖气早来;因为大旱,所以虫螟为害。
贵生【正文】
二曰:
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①。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②。在四官者不欲③,利于生者则弗为④。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
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⑤,子州支父对曰:“以我为天子犹可也⑥。虽然⑦,我适有幽忧之病⑧,方将治之,未暇在天下也。”天下,重物也⑨,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于他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托天下。
越人三世杀其君,王子搜患之⑩,逃乎丹穴。越国无君,求王子搜而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之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其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而为君也。
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颜阖守闾,麤布之衣,而自饭牛。鲁君之使者至,颜阖自对之。使者曰:“此颜阖之家耶?”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使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缪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故若颜阖者,非恶富贵也,由重生恶之也。世之人主多以贵富骄得道之人,其不相知,岂不悲哉?
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彼且奚以此之也?彼且奚以此为也?
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今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轻也。夫生,岂特随侯珠之重也哉!
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故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亏生则于其尊之者薄矣。其亏弥甚者也,其尊弥薄。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辱莫大于不义,故不义,迫生也。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曰迫生不若死。奚以知其然也?耳闻所恶,不若无闻;目见所恶,不若无见。故雷则掩耳,电则掩目,此其比也。凡六欲者,皆知其所甚恶,而必不得免,不若无有所以知。无有所以知者,死之谓也,故迫生不若死。嗜肉者,非腐鼠之谓也;嗜酒者,非败酒之谓也;尊生者,非迫生之谓也。【解说】
本篇旨在论述养生之道。文章提出,凡有害于生命的事就不去做,这就是养生的方法。文中列举了子州支父无暇治理天下、王子搜不肯为君、颜阖逃避富贵等事例都是要说明天下“莫贵于生”。这种思想源于杨朱学派的“贵己”说。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结尾阐发道家人物子华子关于“迫生为下”的观点时,提出:“不义,迫生也。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日迫生不若死。”这种把“生”与“义”联系起来,认为不义而生不如为义而死的思想已超出了杨朱“贵己”说的范围,显然是儒家思想的反映。【注释】
① 役:役使。
②止:被禁止。
③四官:指耳目鼻口。
④弗:当是衍文(依陈昌齐说)。
⑤ 子州支父(fǔ):传说中的古代隐士,姓子,名州,字支父。
⑥犹:庶几,还。
⑦虽然:虽然如此。
⑧幽忧:深重的忧劳。
⑨重物:贵重的东西。
⑩王子搜:战国时越王无颛(zhuān),“搜”为无颛的异名。毕沅据《竹书纪年》考证,无颛之前越国三代国君(不寿、朱句、无余)先后被杀。
丹穴:采丹的矿井。
从:通“踪”。按迹追踪。
王舆:国君专用的车。
援:拉。绥:车绥,上车时挽手所用的绳子。
舍:舍弃。
颜阖(hé):战国时鲁国的隐士。颜阖与鲁君事以及上文尧与子州支父、越人与王子搜之事均可参见《庄子·让王》。
币:币帛。古人用以相互赠送、致意的礼物。先:事先致意。
守:居。闾(lǘ):周制,二十五家为里,里必有门,称作闾。这里代指住所。
麤(cū):今作“粗”。
饭:动词。古代给人食物吃,喂牲畜草料都可称“饭”。
对:应答,接待。
致:献,送。
缪:通“谬”。错。
审:审核清楚。
还反:返回。
已: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确定。
骄:用如动词,傲视的意思。
真:实质,根本。持:保。
绪余:残余。绪,余。
土苴(jū):泥土草芥,比喻无足轻重的微贱之物。
徇(xùn)物:舍弃生命去追求外物。徇,通“殉”。
彼:指代“世俗之君子”。且:将。奚:何。之:往。
随侯之珠:相传随侯见一条大蛇伤断,给它敷药,后来大蛇从江中衔来一颗明珠报答他。后人把这颗明珠称作“随侯之珠”。随,汉东之国,姬姓。仞:古代长度单位。仞的长度说法不一。清人陶方琦《说文仞字八尺考》认为,周制一仞为八尺,汉制为七尺,东汉末则为五尺六寸。
要(yào ):求。
特:只。
子华子:古代道家人物。传说为战国时魏人,与韩昭釐侯同时。
全生:保全生命的天性,使其顺应自然,即下文所说的“六欲皆得其宜”。
亏生:指生命的天性由于受到外物的干扰而亏损,即下文所说的“六欲分得其宜”。亏,损耗,欠缺。
死:这里不是指终其天年的自然死亡,而是指为坚守自己的志向而舍弃生命。
迫生:这里指苟且偷生,使生命的天性完全受到压抑,即下文所说的“六欲莫得其宜”。
六欲:指生、死及耳、目、口、鼻的欲望。
分:一半。
尊之者:指生命的天性。
弥:益,更加。
无有所以知:指丧失生命。所以知,用以知道六欲的凭借,即知觉。
复其未生也:等于又回到它未生时的状态。
服是也,辱是也:屈服属予这一类,受辱属于这一类。
雷:用如动词。下句“电”用法同。
比:相似。
败:腐败变质。
情欲【正文】
三曰:
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①,情有节②。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③。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④,虽神农、黄帝⑤,其与桀、纣同⑥。圣人之所以异者,得其情也⑦。由贵生动⑧,则得其情矣;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
俗主亏情,故每动为亡败。耳不可赡⑨,目不可厌⑩,口不可满;身尽府种,筋骨沈滞,血脉壅塞,九窍寥寥,曲失其宜,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其于物也,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大失生本;民人怨谤,又树大雠;意气易动,然不固;矜势好智,胸中欺诈;德义之缓,邪利之急。身以困穷,虽后悔之,尚将奚及?巧佞之近,端直之远,国家大危,悔前之过,犹不可反。闻言而惊,不得所由。百病怒起,乱难时至。以此君人,为身大忧。耳不乐声,目不乐色,口不甘味,与死无择。
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奚故?论早定也。论早定则知早啬,知早啬则精不竭。秋早寒则冬必暖矣,春多雨则夏必旱矣。天地不能两,而况于人类乎?人之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也。
尊,酌者众则速尽。万物之酌大贵之生者众矣,故大贵之生常速尽。非徒万物酌之也,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功虽成乎外,而生亏乎内。耳不可以听,目不可以视,口不可以食,胸中大扰,妄言想见,临死之上,颠倒惊惧,不知所为。用心如此,岂不悲哉?
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孙叔敖之遇荆庄王为幸。自有道者论之则不然,此荆国之幸。荆庄王好周游田猎,驰骋弋射,欢乐无遗,尽傅其境内之劳与诸侯之忧于孙叔敖。孙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为故,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