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8400000013

第13章 转折,由此一百八十度1

【合理不合法的“篡位政变”】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选自白居易<<长恨歌>>

在中国历史上,“篡位”是指以下两类事件:一是以非太子的身份发动政变夺取皇位,二是未经皇帝许可,以太子身份发动政变夺取皇位。我们常见的“政变篡位”多属第一类,如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等人的继位过程;各类外戚或权高夺位者亦可归于此类。至于第二类“太子篡位”的事件则发生得更为普遍,但多为历史冤狱或失败事件,真正可归于第二类的事例仅有唐肃宗李亨的“灵武夺位

唐玄宗本人就是通过政变当上太子的,继而继承了唐睿宗的皇位;后来他又经历了“太平公主谋反”、“太子李瑛夺宫”等事件,因此他对各类“政变”实在是太敏感了。有着这样敏感专权的父皇,李亨在当上太子后的每一天都可谓如履薄冰,一直只能在祈求安平中无为而过。历史上,李亨在继位之前几乎都是默默无闻的,那正是他长期刻意躲避政治纷争所造成的表象--若非如此的话,他随时都有可能会步前太子李瑛的后尘,因为晚年的唐玄宗确实糊涂、多疑到令人惋惜。正是在这样战战兢兢的状态下,李亨度过了他十八年的太子生涯,直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他才开始真正走进历史的视野。

公元756年,安禄山叛兵逼近长安,当时的唐王室上下已乱成一片。李亨见朝廷纷乱无着,于是力荐老将哥舒翰凭险据守潼关。哥舒翰统兵驻守潼关,其实这并不是唐玄宗的本意,玄宗的真正目的是要与安禄山决战洛阳。而哥舒翰却看重的是潼关易守难攻的形势和潼关存亡对长安安危的重要意义。哥舒翰毕竟是一员征战南北的老将,实战经验丰富,虽然这时候病体沉重,对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却有清醒认识。他不敢贸然轻进,因此,守住潼关却没有出关东向。安禄山叛军已有四面受围的态势,只要唐军守住潼关,阻止叛军西进,而后郭子仪统率的朔方军出井陉口,进入河北,切断叛军归路和后勤补给,或出东陉关直捣范阳;各地勤王兵马四合,把叛军挤压在洛阳一带,叛军便成瓮中之鳖,有不战自溃的可能。而且以潼关的险要和哥舒翰的兵力,足以守住潼关。但是遗憾的是潼关还是被叛军攻破了。

战争从来就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有时不是被对方击败,而是自己打败自己。唐朝内部的矛盾和统治阶级之间的勾心斗角,使优势转化为劣势,有利转化为不利。原来,唐兵没有守关,而是出关迎敌,从而丧失了有利的条件。

潼关失陷后,河东、华阴、冯翊、上洛各郡防御使都弃城而走,各地守军皆逃散。

潼关失守,战局立刻改观。安禄山绝处逢生,长安危在旦夕。

固若金汤的潼关成为叛军长驱直入的通途。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仓皇逃离京师长安。刚到马嵬坡时,六军不发。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对杨氏兄妹专权不满,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遂请求处死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只得与杨贵妃诀别,杨“遂缢死于佛堂”。新旧《唐书》与《通鉴》均对此作了明确记载,唐人笔记杂史如《唐国史补》、《明皇杂录》、《高力士外传》、《安禄山事迹》都记述了此事的经过。由此可见,杨贵妃死于马嵬坡是不争之事。

马嵬之变,历代史学家皆取“自发兵变”之说。我们从史料记载的字面来看,这是一场自发的士兵哗变。起因是士兵们日夜赶路,到了马嵬这个地方早已饥饿不堪,于是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组织指挥下,士兵们发动了这场群众性自发性的救亡运动,没有幕后主使者,完全凭着大无畏的造反热情。这种说法显然是架不住推敲,站不住脚的。难道这些皇帝的亲兵吃了老虎豹子胆,竟敢当着皇帝老儿的面,自发行动起来,杀死当朝宰相杨国忠,逼死皇帝宠妃杨玉环?他们图个什么?真的是因为杨国忠祸国殃民,激起了广大爱国士兵的公愤?他们真的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吗?

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历史也不会这么简单。

本着对历史事件一挖到底的精神,一些人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兵变是早有预谋的,是一场有计划、有指挥的军事行动。马冤骚离长安城不过一百多里,走一天工夫就能到达,禁军不可能这样娇嫩,也不可能当时已饥饿到要发动兵变的地步。???

有人提出,当时唐玄宗身边的宦官高力士是兵变的主谋。著名唐史专家黄永年先生认为高力士是唐玄宗时期的大权宦,对当时的政治有极大的影响。唐朝自长孙无忌、褚遂良被高宗贬死后,外朝宰相久未能参与内廷政权核心,其权力只限于一般日常政务。此时李林甫、杨国忠均欲染指于政权核心,自必引起高力士的妒恨。李林甫、安禄山等人都是由高力士推引而登上高位的。高力士在唐代首开宦官掌管中央政权的先例,“每四方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朝中官吏上呈的奏折都要先经过高力士,然后再上呈给皇帝,小事就由他直接决断了,这实际上已经是后来所谓的“内相”了。朝中有了内相,必然会与外相也就是宰相为了争夺权利而发生冲突,特别是遇上想弄权的外相,如李林甫、杨国忠之类,就一定会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双方的对立发展到使高力士在玄宗面前公开对李、杨进行攻击,要求玄宗表态,说明此前双方在私底下早有过多次斗争倾轧。因此,高力士有兵变的动机。而他又深得玄宗赏识,手握大权,也就有了谋划兵变的实力。

高力士和禁军的关系是怎样的?黄先生认为自开元十九年(731年)禁军首脑王毛仲、葛福顺等与高力士争宠不胜被贬逐后,禁军在另一长官陈玄礼统率下早投入高力士怀抱。因此马冤骤事变就是高力士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攻击杨国忠未达到目的后,乘安禄山叛乱之机指使陈玄礼利用禁军所发动的一次清君侧行动。由于息从禁军全在高、陈掌握之下,肃宗还毫无实力可资凭借。对当时兵变的陈玄礼来说,他是不需要毫无实力可言的太子的支持,而且兵变发生后,陈玄礼与太子的另一位宦官李辅国之间更不存在特殊关系,故太子绝不可能是兵变的后台主谋人物。

近读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发现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在马嵬驿的龙武将军为陈玄礼,他则与太子有交往,希望玄宗退位为上皇,让太子创造一个新的局面,而不愿皇帝入蜀受杨国忠的摆布。只是他纵容军士造反却不能说及这许多周折。”

黄仁宇先生承认当时的禁军将领陈玄礼与太子有交往,却持旧“自发兵变”说,认为陈玄礼只是纵容了士兵的自发行为。

其实这一切的幕后,都有一个人在操纵,他就是时为太子、后继玄宗位的唐肃宗李亨。

杨国忠这个人,作为杨贵妃的堂兄,其实他跟另一个人也有关系,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是杨国忠的舅舅。据《旧唐书/杨国忠传》记载,杨国忠看到安禄山这么得玄宗的宠,还手握兵权,担心这小子迟早要超过自己,于是老在皇上面前说安禄山必反,皇上也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后来说得多了,玄宗就派中官辅璆琳去安禄山处去看看,结果被老安一通贿赂,回来“盛言其忠”。杨国忠又对玄宗说:“召必不至”,结果一召,他就来了,给国忠弄了个老大没趣。安禄山装出一副可怜相,哭着对玄宗说:“臣蕃人,不识字,陛下待我不薄,杨国忠总想杀我。”玄宗于是对他更好了,再有说安禄山要反的,“玄宗必大怒,缚送与之。”

安禄山反是迟早要反的,但玄宗于他有恩,他也不太好意思,再加上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所以虽“阴图逆节”,但“动未有名”。恰好在这个时候,杨国忠也加快了倒安的步伐,派人搜查了安禄山留在京城的亲信、兵部侍郎吉温的家,杀掉了躲在吉温家的安禄山宾客李超、安岱等人。安禄山本欲“伺上千秋万岁之后,方图叛换。”一看杨国忠先动了手,“由是禄山惶惧,遂举兵,以诛国忠为名。”

就这样,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马步兵十五万,反于范阳,“矫称奉恩命以兵讨逆贼杨国忠。”

杨国忠与太子李亨,两人素来就不合。据《旧唐书.肃宗本纪》记载,“杨国忠依倚妃家,恣为亵秽,惧上英武,潜谋不利,为患久之。” 安禄山叛后,“玄宗欲以皇太子监国,自欲亲征,谋于国忠。国忠大惧,归谓姊妹曰:“我等死在旦夕,今东宫监国,当与娘子等并命矣。”姊妹哭诉于贵妃,贵妃衔土请命,其事乃止。”(《旧唐书.杨国忠传》)太子李亨本来有机会监国,结果被杨家兄妹给搅黄了,玄宗也不亲征了,太子李亨被委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此时朝廷派哥舒翰守潼关,潼关利在守险,不利出攻,但杨国忠却好大喜攻,一再督促哥舒翰出关迎战,结果“王师奔败,哥舒受擒,败国丧师,皆国忠之误惑也。”

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潼关失守。潼关一失,京师大门洞开,再无险可守了。据《旧唐书.韦见素传》记载:“是月,玄宗仓惶出幸,莫知所诣。杨国忠以身领剑南旄钺,请幸成都。”

玄宗出逃的时候,因事起突然,根本就不知道该往哪儿去。剑南蜀地是杨国忠起家的地方,现在还“以身领剑南旄钺”,是蜀地名誉上的最高长官,于是他极力怂恿玄宗到四川去。

玄宗要是被胁裹到了四川,到时候杨国忠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那太子李亨何时能有出头之日?这种局面,李亨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所以在进四川之前解决掉杨国忠,已成了李亨及其手下一帮人的当务之急。

地点就选在了马嵬坡。

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凌晨,自延秋门出,微雨沾湿,扈从惟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内侍高力士及太子,亲王。妃主、皇孙已下多从之不及。”从这段记载可以发现,玄宗出逃时,太子李亨随侍左右,这给我们提供了他在事发现场的证据。

让我们接着来看一看兵变的经过:六月十四日,玄宗一行来到马嵬驿。马嵬驿在兴平县西北,距长安百余里。这个地方叫马嵬坡,西晋时有一位叫马嵬的人曾在此筑城,故名。马嵬坡在从长安入蜀的驿道上,马嵬驿是大道上一个普通的驿站。如果不是玄宗入蜀路经此地,它可能早就从历史的记忆中消失了。到了这里,连续奔逃又不得安稳食宿的将士们都又饿又累,一种愤怒的情绪正在积聚。前两天一直在担心叛军追来,逃生的念头压倒一切,大家都顾不了许多,只管克服困难前行。现在距长安已远,没有听说被追击的消息,那种蕴蓄已久的窝火便需要找一个突破口,喷发出来了。

从军士们怨声载道的口气中,陈玄礼觉察到一种可以利用的情绪。他本来在未离长安时就想杀掉杨国忠,没有得逞,现在他感到机会来了,史载“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太子未决”。“太子未决”,决不是太子不想杀杨国忠,杀杨国忠是太子李亨早就有的思想。我们知道,杨国忠与太子早就是不共戴天的仇敌,现在太子随大驾西行,要往杨国忠安排的剑南行进,他感到自己是在一步步走向死地。到了剑南,一切都只能听任杨国忠摆布,不要说太子的地位难保,连生命也在杨国忠之手。

从两人的矛盾来看,入蜀途中不能解决杨国忠的话,太子就等于自投罗网。因此,太子做出“未决”的姿态,已经是默许了陈玄礼的主张。此时,以陈玄礼、李辅国和太子为核心的集团已经形成,杀杨国忠只是找一个机会罢了。但是由于陈玄礼的纵容和激怒,兵士们早已弯弓待发。

在玄宗西行随行的队伍中,有二十多位吐蕃使者,他们也跟士兵们一样,吃了上顿没下顿,到了吃饭的时辰,肚子里饥肠辘辘,他们便拦着杨国忠的马头,要求供应饭食。杨国忠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忽然有士兵高喊:“杨国忠与胡虏谋反!”立刻便有人放箭射去,射中了杨国忠的马鞍。杨国忠慌忙奔跑,刚跑到马嵬驿西门里,便被追上来的军士杀死,并屠割尸体,有人用枪挑着他的头走到驿门外示众。

《旧唐书.杨国忠传》里还有一段记载,从中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陈玄礼在兵变中所担当的角色。“至马嵬,军士饥而愤怒,龙武将军陈玄礼惧乱,先谓军士曰:‘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由杨国忠割剥氓庶,朝野怨咨,以至此耶?若不诛之以谢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愤!’众曰:‘念之久矣。事行,身死固所愿也。’”

由此可见,兵变是陈玄礼借军士饥怨而煽动起来的。

不过到目前为止,太子始终没有出面。他在这场兵变中的作用非常微妙,有人说他其实是兵变的主谋,但也有人否认这种看法。有人认为主谋是陈玄礼,有人认为主谋是高力士。我们认为,太子是后台,陈玄礼和李辅国是主谋。后台是主心骨,没有后台,谁也不敢贸然行事;而主谋是策划者,太子不一定参与策划,只要有他的支持和首肯就行了。

让我们再来看《旧唐书.杨贵妃传》中的一段记载:“及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获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瘗于驿西道侧。”

看来太子是知道此事的,当然,远不止知道而已。

杨氏伏诛,了却太子一桩心事。但如果就这样跟着玄宗到四川,在皇帝老子眼皮底下能成就什么大事?所以接下来,李亨必须想办法离开玄宗,自己打出一片天下来。

要走当然不能孤身一人走,玄宗身边还有这么多禁军呢,于是接下来就要逼玄宗分兵。

第二天,玄宗将从马嵬驿出发,随行的朝臣这时候也只剩了韦见素一个人。置顿使魏方进已经被杀,玄宗任命韦见素的儿子韦谔为御史中丞,担任置顿使,让他先行安排沿途的食宿。将士们都说:“杨国忠谋反,其将吏皆在蜀,不可往。”

有人建议去河西、陇右,有人建议去灵武,有人建议去太原,有人建议还长安。

玄宗决意入蜀,但又担心与众人之意相违,不肯明言。韦谔还没动身,他说:“回长安,应当有防御敌人的准备,现在兵力这么少,不能东归京城。不如先到扶风郡,再从长计议。”扶风在入蜀途中,玄宗很满意。大家也都觉得这是个万全之策,于是继续西进。 这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队伍正要出发,忽然出现无数百姓,他们跪在路旁,请玄宗留步,说:“宫阙是陛下居住的地方,陵寝是陛下的祖墓。现在舍弃这些,想到哪里去呢?”玄宗按辔未动,停了很长时间,令太子留下宣慰父老,自己却不愿久停,骑马而去。父老们向太子说:“至尊既不肯留,我们愿意率子弟从殿下东向破贼,收复长安。如果殿下与至尊皆入蜀,中原百姓将群龙无首。”不一会儿,百姓就聚集了好几千人。

建宁王李倓、宦官李辅国都拉着马笼头,劝太子留下。李倓是太子第三子,宫人张氏所生,英毅有才略,善骑射,他说:“如今逆胡犯阙,四海分崩,不顺从百姓的意愿,何以兴复唐室!如果殿下与至尊一起入蜀,贼兵烧绝栈道,那么散关以东广大地区非我所有,等于拱手授贼。那时人心相背,不可复合,想再回到这里,就没有机会了。不如收西北守边之兵,把郭子仪、李光弼的军队从河北调来,与他们并力东讨逆贼,克复两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复安,宗庙毁而复存,那时扫除宫禁,奉迎至尊,这才是大孝啊!何必朝夕陪侍,区区为儿女之恋。”

太子的长子、广平王李俶也劝太子留下,百姓们一起簇拥马前,太子不能前行。玄宗等太子久不至,派人去看,使者回来讲了当时的情况,玄宗说:“这是天意!”就分后军二千人及飞龙厩马随从太子,而且告谕将士们说:“太子仁孝,可奉宗庙,你们好好辅助他。”又告诉太子:“你要努力,不要挂念我。我待西北诸胡一向不薄,你可得其用。”太子南向大哭,玄宗宣旨欲传位给太子,太子不受。

这个劝留的场面,我们怀疑是太子导演的一出戏。连玄宗临别时说的一番话,也有作伪的可能。这些都不过是太子李亨为自己灵武即位找点根据,尽量减轻点“不孝”的罪过而已。马嵬坡兵变后,蜀地既不可去,父皇亦不可随,但他也不能自己提出分行的意见,只好发动群众,这样才有了玄宗已前行,太子被百姓“挽留”的事件发生。发动兵变是一步险棋,但终于走赢,太子思忖着事变后的计划。杨国忠虽死,但他的余党在蜀中,前行仍有危险,而且随父皇而行,不管走到哪里,总是处在玄宗这棵大树之下,无法施展身手,应该考虑新的路线和方向。

于是玄宗决计入蜀,太子分兵北向,玄宗的时代正酝酿着结束。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决战中原:公元197—207

    三国之决战中原:公元197—207

    讲述的是公元197年—207年这十年间,曹操与袁绍从盟友到仇敌,从并肩战斗到决战中原的历史。曹操从弱到强,袁绍从强到弱。曹操、袁绍在依次吞并各自的对手后,以黄河为界,南北对峙。然而中原只能有一个主人,曹操、袁绍的决战不可避免,官渡大战,曹操获胜,之后,曹操用七年的时间统一北方,确立了他中原霸主的地位。
  • 东汉枭雄路

    东汉枭雄路

    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之际。一个现代人穿越千年,回到群雄逐鹿的时代。这里是世族的天下,看这平凡人如何在乱世苟存如何寻得真爱,如何看遍人世冷暖成为一代枭雄。
  • 三国之大乱世时代

    三国之大乱世时代

    秦羽穿越回了三国时代,但他面前的三国时代,却是不一样的大乱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东汉末年到晋朝的名将、谋士、美女,都处在同一个时空。看秦羽如何以一个平民身份,在没有修炼系统的情形下,一步步成为乱世英豪。(本书没有修炼系统,都是普通人。本书是个人对三国的看法、想象,不喜勿喷。)
  • 大明海域王

    大明海域王

    酷爱军事,没事儿就爱看军事小说的猪脚,旅游途中一次翻车,醒来后的故事扑朔迷离。请看崇祯年的小猎户奋斗在广阔海洋上风骚姿势。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热门推荐
  • 恋上黑道母夜叉

    恋上黑道母夜叉

    “不要!”樱雪辰大喊。那晚他强要了她,后来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再次相遇时,她和别的男人并肩走在一起,他心如刀绞,而她却是视而不见,两人又将擦出怎样激烈的火花……
  • 爆笑无良妃:我的王妃太爱钱

    爆笑无良妃:我的王妃太爱钱

    她是个把黑也能说白,把歪理也能掰成道理,把死人也能气活过来的无良少女,靠着一张毒嘴说遍天下无敌手。她的格言:挡我金萝萝财路者死!当超牛逼的爱钱女穿到古代,遭遇三个厉害皇子,会擦出什么爆笑火花?本文女主以另类的方式,演绎一段爆笑的倾城之恋。
  • 穿越之旅:美男卖身契

    穿越之旅:美男卖身契

    一场荒唐的闹剧,文羽穿越时空变成了魔教妖女!来到新家,她只好假装失去记忆,没想到身体生前的主人是个坏女人,她想把现代的东西发扬光大,甚至虏获众多美男,让所有的美男都画押签卖身契!可没想到,原来一场单纯的游魂术,竟然是苦心经营多年的阴谋,回到现代和留在古代,她该何去何从……
  • 黄帝龙首经

    黄帝龙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方的雨在南方淅淅沥沥

    北方的雨在南方淅淅沥沥

    秦璐瑶是一个很矛盾的人,对于父母,她想亲近却又总会推远,对于朋友,她想好好交流却又说不出口。但好在,她有一群很强的朋友,总会对她伸出援手,她不喜欢这种靠关系的感觉,她想证明自己,但是世事难料,事情总会向没有预料的方向发展……
  • 玲珑天下:绝色锋芒

    玲珑天下:绝色锋芒

    本是官宦之家的千金,只为了姐姐入宫为奴,谁想被迫成为别人复仇的棋子,太子妃的身份非她所愿,内忧外患,当一切都结束时,谁才是陪伴她一生的人呢?是那一国太子,还是那悬壶济世的皇子,亦或是那威名远扬的异国将军?
  • 末世之全能胖子

    末世之全能胖子

    末世爆发,胖子获得掌控植物的能力,攻?我有巨型捕虫草,防?我有龙鳞古树,治疗?我的血就是最好的灵丹妙药。别闹!我是法师职业,我会瞬移的好不!
  • 金丝雀之你是我的笼中雀

    金丝雀之你是我的笼中雀

    温家小姐温绰约自小没了妈,没等成年爸爸也去世了,虽然有哥哥接手公司让她吃穿不愁,但哥哥一直提防她夺走公司,无奈之下温绰约只好飞往法国继承母亲留下的残破不已的公司,去法国之前,她遇到了那个让她爱慕一生的人,可就在法国,她同时也遇到了她命中的“煞星”——顾岛。顾岛等了她五年,回国之后千方百计地把她娶回家藏起来,做自己独自一人的金丝雀。虽然温绰约嫁到了顾家,可是顾岛伤害了许多她爱着的人,也包括她,温绰约究竟是反抗到底?还是顺从下去?(注意避雷!男女主三观可能略不正,二人都以自己为先,很少考虑别人!)
  •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茁壮成长的智慧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茁壮成长的智慧

    本书内容包括:举止文明、有自立能力、不畏惧困难、有谦卑的品行、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与人合作、善于动脑筋、热爱劳动等。
  • 奇人异志传

    奇人异志传

    我所见的世界不是我所预想的世界,杀戮、战争、出卖、情仇,世间一切,与我何干!既不如我预想,那便带来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