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14500000001

第1章 史部时令类

【爵里已见】

观象授时。起于上古。自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少皞有分至启闭之官。颛顼命南正重司天。尧有羲和之命。大约由四时分八节。由八节分二十四气。由二十四气分七十二候。立法盖渐密也。候应之义。互见于夏小正诸书。尚未明分为七十二候。小正于时令之书。最为近古。唐志以为羲和遗迹。其书具十二月。而无中气。有候应而。无日数。不必每月六候。每五日为一候也。易纬通卦验所记气候。与夏小正互有同异。月令疏多引之。说者谓通卦验气候。比之逸周书时训。晚者。二十有四。早者三。其书虽分中气。亦未尝明定五日一候也。吕氏春秋有十二月纪。汉马融取以入小戴记中。为月令第六篇。其书以天时草木鸟兽虫鱼记每月之候。与夏小正略同。郑康成。于孟春之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仲春之始雨水。

【时训解。及各史志。皆不取为候。惟北魏志。隋志。以始雨水。为惊蛰初候。】

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季春之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孟夏之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仲夏之小暑至。

【时训解。及各史志。皆取为候。金史志。始以麦秋至易之。】

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季夏之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孟秋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

【案月令正义谓正月七月。记时候大。故有五句。余皆四句。今考正月之五句。自为五候。七月虽有五句。而鹰乃祭鸟。与用始行戮句。义本相连。仍为四候。】

仲秋之盲风至。

【时训解及各史志。皆不取为候。惟北魏志隋志。作暴风至。为白露次候。】

鸿雁来。元鸟归。

【案正义曰元鸟归。为仲秋之候。元鸟至。不为仲春之候。别与郊禖为候。考仲春元鸟至。本在七十二候中。而正义云然者。孔氏以仲春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等句。郑注皆记时候也。故以为中春之候。而元鸟至尚在下文。别为一类。故云不以为候。】

群鸟养羞。季秋之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鞠有黄华。豺乃祭兽。戮禽。孟冬之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仲冬之冰益壮。地始坼。

【时训解。及各史志。皆不取为候。惟北魏志。隋志。以冰益壮为大雪初候。地始坼为大雪次候。】

鹖旦不鸣。虎始交。季冬之雁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每月注云。皆记时候也。

【正义谓十二月时候。多少不同。多则五句。少则四句。无义例也。】

又于仲春之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

【二句义相连。时训解。及各史志。皆不取为候。惟北魏志。隋志。分为两候。以蛰虫咸动。为清明次候。蛰虫启户。为清明末候】

仲夏之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

【时训解。及各史志。皆不取为候。惟北魏志。隋志。以木堇荣为小暑末候。】

仲秋之雷始收声。蛰虫坏户。水始涸。仲冬之芸始生。

【时训解。及各史志。皆不取为候。惟北魏志隋志。以芸始生为冬至次候。】

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每月注云。又记时候也。

【正义谓。二至二分之月。皆再记时候者。以二至是阴阳之始终。二分是阴阳之交会。节之大者。故再记之。】

又于季春之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时训解。及各史志。皆以鸣鸠拂其羽。为谷雨次候。戴胜降于桑为谷雨末候。惟北魏志。隋志。以戴胜降于桑为立夏次候。而不及鸣鸠拂其羽。】

则注曰蚕将生之候。

【正义谓。季春亦记时候者。蚕之将生。故记蚕候也。】

此皆候之显然可据者。至郑氏于孟春之草木萌动。

【时训解。及各史志。皆取为候。惟北魏志隋志无之。】

则注曰。可耕之候。于仲春之元鸟至。则注曰。媒氏之官以为候

【正义虽谓元鸟至不为仲春之候。然郑注明用候字。】

他若季秋之蛰虫咸俯。

【时训解。及各史志。皆取为候。惟北魏志隋志无之。】

可即孟春蛰虫始振。仲春蛰虫启户。仲秋蛰虫坏户之例推之。季冬之征鸟厉疾。

【时训解。作鸷鸟厉疾。及各史志皆取以为候惟北魏志隋志无之。】

可即鹰乃学习之例推之。孟夏之靡草死。麦秋至。可即王瓜生。苦菜秀之例推之。一月之中。少者四五候。多者七八候。少既无可增。多亦无可减。各随每月节气所感而应之。

【正义谓凡记时候。先言者气候在前。后言者气候在后。】

原不必定五日而应一候。再五日而又应一候也。月令气候。多互见于夏小正。及通卦验中。其可考者。如月令孟春之东风解冻。即夏小正之时有俊风。涤冻涂。

【案夏小正时有俊风。戴传谓俊者大也。大南风也。合冰必于南风。解冰必于南风。今考正月无南风应候之理史。记律书谓条风居东北。主出万物。此俊字。当为条字之讹。又案刊本作寒日涤冻涂。据玉海所引无寒日二字。】

通卦验之条风至。冰解。

【案通卦验。于立春日条风至。冰解。月令疏引之。谓条风即东风也。冰解。即解冻也。于雨水。复曰冻冰释。猛风至。月令疏引之谓猛风即东风之甚也。据此足证夏小正俊风之。当为条风。】

月令孟春之蛰虫始振。即夏小正之正月启蛰。

【案月令疏引此。谓始振。即启蛰也。启蛰本二十四气之一。金氏履祥疑古者阳气特盛。启蛰独早。考月令仲春尚有蛰虫咸动。启户乃出之文。正义谓正月始振动。至二月乃大惊而出。夏小正此条。盖合孟春之始振。仲春之启户。记之。】

月令孟春之鱼上冰。夏小正作鱼陟负冰。通卦验作鱼负冰。

【为仲冬候。】

月令孟春之獭祭鱼。通卦验同。夏小正作獭祭献鱼。月令孟春之鸿雁来。通卦验作候雁北。

【为仲春候。】

月令仲春之桃始华。即夏小正之梅杏杝桃则华。

【在正月。】

通卦验作桃李华。

【为仲春中气。】

月令仲春之仓庚鸣夏小正作有鸣仓庚。通卦验作鸧鷃鸣。

【为孟春中气。】

月令仲春之鹰化为鸠。夏小正作鹰则为鸠

【在正月。】

月令仲春之元鸟至即夏小正之来降。燕乃睇。通卦验作元鸟来。

【为季春候。】

月令仲春之雷乃发声。通卦验一作雷。

【句有缺文。为仲春候。】

一作雷雨行。

【为仲春中气。】

一作雷鸣。

【为季春候。】

月令仲春之始电。通卦验作电见

【为孟夏候】

月令季春之桐始华。即夏小正之拂桐芭。月令季春之田鼠化为鴽。夏小正通卦验俱同。

【通卦验为季春中气。】

月令季春之鸣鸠拂其羽。夏小正作鸣鸠。月令孟夏之蝼蝈鸣。即夏小正之囗则鸣。

【在三月。】

通卦验作蝼蛄鸣。

【为孟夏中气。】

月令孟夏之蚯蚓出。通卦验同。

【为仲夏候。】

月令孟夏之王瓜生。即夏小正之王萯秀。月令仲夏之螳螂生。通卦验同

【为仲夏中气。】

月令仲夏之鵙始鸣。夏小正作鴃则鸣。通卦验作伯劳鸣。

【为季夏候】

月令仲夏之反舌无声。通卦验作虾蟆无声。

【为季夏候。】

月令仲夏之鹿角解。通卦验同。月令仲夏之蝉始鸣。夏小正一作良蜩鸣。一作唐蜩鸣。通卦验作蝉鸣。月令仲夏之半夏生。通卦验同。

【为季夏中气。】

月令季夏之蟋蟀居壁。通卦验作蜻蛚鸣。

【为孟秋候。】

月令季夏之鹰乃学习。夏小正作鹰始挚。月令季夏之腐草为萤。通卦验作腐草为嗌。

【为孟秋候。】

月令季夏之土润溽暑。即通卦验之暑且湿

【为仲夏中气】

月令季夏之大雨时行。即夏小正之时有霖雨。

【在七月。】

通卦验之雨湿。月令孟秋之凉风至。通卦验同。月令孟秋之白露降。通卦验作白露下月令孟秋之寒蝉鸣。夏小正通卦验俱同。

【通卦验为孟秋中气】

月令孟秋之鹰乃祭鸟。通卦验作鹰祭鸟。

【为仲秋候。】

别又作鸷鸟击。

【为仲秋中气。】

月令仲秋之鸿雁来。夏小正作遰鸿雁。

【在九月】

月令仲秋之元鸟归。即夏小正之陟元鸟蛰。

【在九月】

通卦验一作燕子去室。

【为仲秋候。】

一作元鸟归。

【为仲秋中气。】

月令仲秋之雷始收声。通卦验作雷始收。月令季秋之爵入大水为蛤。夏小正作爵入于海为蛤。通卦验作宾爵入水为蛤。

【为孟冬候。】

月令季秋之鞠有黄华。夏小正作荣鞠。月令季秋之豺乃祭兽。夏小正通卦验。俱作豺祭兽。

【夏小正在十月。】

月令孟冬之水始冰。通卦验作始冰。月令孟冬之雉入大水为蜃。夏小正作元雉入于淮为蜃。通卦验作雉入水为蜃。

【为孟冬中气。】

月令仲冬之鹖旦不鸣。虎始交。通卦验俱同。

【鹖旦不鸣。为仲冬中气虎始交。为季冬候。】

月令仲冬之麋角解。通卦验同。夏小正作陨麋角。月令季冬之雁北乡。夏小正同。

【案夏小正。雁北乡。在正月。月令疏引之。谓北乡有早有晚。早者十二月。晚者二月。考月令。孟春尚有鸿雁来一候。通卦验作候雁北。入于仲春。则正义所云候晚者也。夏小正此条。盖亦合季冬雁北乡孟春鸿雁来。记之。】

月令季冬之鹊始巢。通卦验同。

【为季冬中气。】

月令季冬之雉雊鸡乳。通卦验俱同。

【俱为孟春候。】

夏小正作雉震呴鸡桴粥。

【俱在正月。】

此皆气候之相因互见者也。至月令虽出吕氏春秋。而今礼记所载。亦有与吕氏春秋互异者。孟春之蛰虫始振。吕氏作始振苏。孟春之鸿雁来。吕氏作候雁北。

【案通卦验。及淮南时则训。皆作候雁北。王应麟谓。月令鸿雁来之来字。本北字。康成时犹未误。故注曰雁自南方来。将北返其居。其后传写者。因仲秋鸿雁来。误以北为来。】

孟春之草木萌动。吕氏作繁动。仲春之桃始华。吕氏作桃李华。季春之戴胜降于桑。吕氏作戴任。

【任同鵀。】

孟夏之王瓜生吕氏作王萯生。

【高诱注。萯或作瓜。(瓜舌)(娄瓜)也。】

孟夏之靡草死。吕氏作糜草死。季夏之温风始至。吕氏作凉风始至。

【高诱注。夏至后四十六日。立秋节。故曰凉风始至。案月令之温风始至。注疏皆未详。吕氏作凉风始至。义亦可通。】

季夏之蟋蟀居壁。吕氏作居字。季夏。之腐草为萤。吕氏作化为(虫幵)。

【案通卦验作腐草为嗌。郑氏注曰。旧说腐草为鸣。今言嗌其物异名乎。又说文蠲字。引明堂月令曰腐草为蠲。盖(虫幵)为马蚿。蠲为马蠲。皆萤火之别名也。曰鸣。曰嗌。于义未详。】

孟秋之农乃登谷。吕氏作升谷。仲秋之盲风至吕氏作凉风至。

【案吕氏三纪凉风。于季夏。曰始至。于孟秋仲秋。俱曰至月令仲秋作盲风。蔡邕月令章句。亦作白露节。盲风至。此凉字。疑有讹。】

仲秋之鸿雁来吕氏作候雁来仲秋之雷始收声。吕氏作雷乃始收。仲秋之蛰虫坏户。吕氏作俯户。季秋之鸿雁来宾。吕氏作候雁。季秋之豺乃祭兽。吕氏作豺则祭兽。季秋之蛰虫咸俯。吕氏作蛰虫咸俯。在穴。

【月令在内。吕氏作在穴。高诱注。俯伏藏于穴。墐塞其户也。是在穴。当连上句读。】

孟冬之闭塞而成冬。吕氏作闭而成冬。

【高诱注谓天地闭。冰霜凛烈成冬也。知本文但有闭字。】

季冬之雉雊鸡乳。吕氏作乳雉雊。

【案月令雉雊鸡乳。本两候吕氏以乳字连雉言。止为一候。】

季冬之水泽腹坚吕氏作复坚。

【高诱注复亦盛也。或作复】

其余字句。皆与月令同。淮南子为西汉时书其第五篇时则训所载。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苏。

【月令无苏字。】

鱼上负冰。

【月令无负字。】

獭祭鱼。候雁北。

【月令作鸿雁来】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李始华。

【月令无李字。】

仓庚鸣。鹰化为鸠。雷始发声。

【月令作雷乃发声。】

蛰虫咸动苏

【月令无苏字。】

季春之月。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鸣鸠奋其羽。

【月令作拂其羽。】

戴鵀降于桑。

【月令作戴胜。】

孟夏之月。蝼蝈鸣。蚯螾出。

【月令作蚯蚓。】

王瓜生。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仲夏之月。小暑至。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季夏之月。凉风始至。

【月令作温风。】

蟋蟀居奥。

【月令作居壁。】

鹰乃学习。腐草化为(虫幵)。

【月令作为萤。】

工润溽暑。大雨时行。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天地始肃。农始升谷。

【月令作农乃登谷。】

仲秋之月。凉风至。

【月令作盲风。】

候雁来。

【月令作鸿雁来。】

元鸟归。群鸟翔

【月令作群鸟养羞。案高氏注。群鸟翔。谓群鸟试其羽翼而高翔也。又高氏注吕氏春秋。群鸟养羞。谓寒气将至。群鸟养进其毛羽御寒也。语意相同。与郑氏注月令养羞各异。】

雷乃始收。

【月令作雷始收声。】

蛰虫培户。

【月令作坏户。】

水始涸。季秋之月。候雁来宾。

【月令作鸿雁来宾。案郑氏注月令。谓来宾犹言客止未去。高氏注时则训。谓雁以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于宾字皆指雁言至郑氏注通卦验。谓宾爵入水为蛤。高氏注吕氏春秋。谓宾爵者。老爵也。栖宿人堂宇之间。有似宾客。故谓之宾爵。于宾字。又连下。谓指爵言。一人所注之书。自相互异如此。未详孰是。】

爵入大水为蛤。鞠有黄华。豺乃祭兽。戮禽。霜始降。草木黄落。蛰虫咸俛。

【月令作咸俯。】

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坼鳱瞗不鸣。

【月令作鹖旦。】

虎始交。芸始生。荔挺出。蚯螾结。

【月令作蚯蚓。】

麋角解。水泉动。季冬之月。雁北乡。鹊始巢。雉雊。鸡呼卵。

【月令作鸡乳。】

与月令字句。虽小异。而叙次同。每月候应之多寡。仍无一定。是汉初尚未有五日一候之说也惟逸周书时训解。分五日一候为七十二候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惊蛰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春分之日。元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谷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其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

【月令。作蝉始鸣。案吕氏春秋。及通卦验。时则训。皆作蝉。不作蜩夏小正。则五月良蜩鸣。唐蜩鸣。两见。惟逸周书。作蜩始鸣。唐以后史志。皆用之。】

又五日。半夏生。小暑之日。温风至。

【月令作始至。】

又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鹰乃学习。大暑之日。腐草化为萤。

【月令。无化字。】

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月令作农乃登谷。案吕氏春秋。及时则训。亦作升谷。惟逸周书作禾乃登。唐以后史志皆用之。】

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元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

【同坏户。】

又五日。水始涸。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爵入大水为蛤。又五日。鞠有黄华。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大雪之日鹖鸟不鸣

【月令作鹖旦不鸣。唐书及宋金史志。皆作鹖鸟元史志始仍作鹖旦。】

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出。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雊。

【月令作雉雊。】

大寒之日。鸡始乳。

【月令作鸡乳。】

又五日。鸷鸟厉疾。

【月令作征鸟厉疾。唐书。及宋金史志。皆作鸷鸟。元史志。始仍作征鸟。】

又五日。水泽腹坚。周书序谓。周公辩二十四气之应。以明天时。作时训。后儒如王应麟等。皆疑为东汉人伪托。非周公之旧。北魏始以七十二候颁为时令。考魏书志。

【隋书志同。】

所载冬至三候。虎始交芸始生。荔挺出。小寒三候。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大寒三候。雁北向。鹊始巢。雉始雊。立春三候。鸡始乳。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雨水三候。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惊蛰三候。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春分三候鹰化为鸠。元鸟至。雷始发声。清明三候。电始见。蛰虫启户。谷雨三候。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立夏三候。萍始生。戴胜降桑。蝼蝈鸣。小满三候。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芒种三候。靡。草死小暑至。螳螂生。夏至三候。鵙始鸣。反舌无声。鹿角解。小暑三候。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大暑三候。温风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立秋三候。腐草化为萤。土润溽暑。凉风至。处暑三候。白露降。寒蝉鸣。鹰祭鸟。白露三候。天地始肃。暴风至。

【即月令盲风至。】

鸣雁来。秋分。三候。元鸟归。群鸟养羞。雷始收声。寒露三候。蛰虫附户。

【即月令蛰虫坏户。】

杀气浸盛。阳气日衰。霜降三候。水始涸。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立冬三候。菊有黄华。豺祭兽。水始冰小雪三候。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大雪三候。冰益壮。地始坼。鹖旦不鸣。自北魏后所行时令。皆因之。唐初所用傅仁均之戊寅术。李淳风之麟德术。并以鸡始乳为立春初候。东风解冻为次候。与时训月令皆不符。故唐大衍术。议其不合经义。且其中如始雨水。蛰虫咸动。蛰虫启户。木堇荣。暴风至。杀气浸盛。阳气日衰。冰益壮。地始坼。芸始生十候。皆唐宋以后所不用者。今所用之草木萌动。鸣鸠拂其羽。大雨时行。禾乃登。草木黄落。蛰虫咸俯。天气上腾。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征鸟厉疾。水泽腹坚。十候。又皆北魏志隋志所不用者。夫北魏书所载各候。既取之月令。即宜每月取用六候。乃于正月取五候二月取九候。三月取五候。四月取五候。五月取八候。六月取五候。七月取五候。八月取九候。九月取四候。十月取四候。十一月取九候。十二月取四候。既以参差。且其分配节气。亦不能适均。如以电始见蛰虫咸动。蛰虫启户。为清明之三候。而月令则在仲春之月。以萍始生。戴胜降于桑。为立夏之初候。次候。而月令则在季春之月。以靡草死为芒种初候。而月令则在孟夏之月。以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为小暑之三候。而月令则在仲夏之月。以腐草为萤。土润溽暑。为立秋之初候。次候。而月令则在季夏之月。以天地始肃。为白露初候。而月令则在孟秋之月。以蛰虫附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为寒露之三候。以水始涸。为霜降初候。而月令则皆在仲秋之月。以菊有黄华。豺祭兽。为立冬之初候。次候。而月令则在季秋之月。以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为小寒之三候。而月令则在仲冬之月。匪特此也。蛰虫咸动。启户始出。词本相连。而分为两候。既于义无当。且既收蛰虫启户矣。何以独遗蛰虫墐户。既收戴胜降于桑矣。何以独遗鸣鸠拂其羽。至于季秋之杀气浸盛。阳气日衰。亦如季春之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祗属泛论之辞。何以独列为两候。此皆义有未协者也。若夫唐书志所载之七十二候。

【宋史志同。】

则系开元时一行所定之大衍术。自冬。至初候。蚯蚓结起。至大雪末候。荔挺出止。不用魏隋相承之节候而取之周书时训。故大衍术以为改从古义。然其中亦有未能尽免后人之议者。如孟冬之天气上腾地气下降。与孟春之天气下降。地气上腾。木相对言之。

【季春之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季秋之杀气浸盛。阳气日衰。皆同此例。又孟秋之天地始肃。亦相类】

今乃独收天气上腾。地气下降。为一候。至闭塞而成冬句。乃申足上腾下降之义。词本相连。又别为一候。义将安在他若既收孟春之蛰虫始振。仲秋之蛰虫坏户。季秋之蛰虫咸俯。而独遗仲春之蛰虫咸动。既收季夏之温风至。孟秋之凉风至。而独遗仲秋之盲风至。既收孟秋之禾乃登。而独遗孟夏之登麦。仲夏之登黍。既收孟冬之水始冰地始冻。而独遗仲冬之冰益壮。地始坼。既收仲夏之半夏生。而独遗木堇荣。既收仲冬之荔挺出。而独遗芸始生。皆有所未安。惟其次第。一以周书时训为准。故后世皆相承不改。金史志。与唐史略同。惟改小满末候。小暑至为麦秋至。

【月令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

元史志。复改立春末候。鱼上冰为鱼陟负冰。小暑末候。鹰乃学习。为鹰始挚。皆参取夏。小正句。又改雨水次候。鸿雁来为候雁北。则参取吕氏春秋。及通卦验。淮南时则训句。至今并遵用之。我皇上道契抚辰。理彰格物。以鹿麋皆解角于夏。

同类推荐
  • 九畹史论

    九畹史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Herland

    Her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LAHOMA

    LAHOM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桐花阁词钞

    桐花阁词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的修真不一般

    我的修真不一般

    [起点仙侠神话征文作品]某天,刘牧在家上网浏览着网页上的烂笑话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吗?想真正的活着吗?那就来修仙吧!现在的页游这么拼的吗,啥梗都能用。等等,我鼠标都还没动别给我擅自下载啊!还有啊,给我下载了啥玩意儿,哪去了!
  • 相府嫡女:倾城太子妃

    相府嫡女:倾城太子妃

    初见时,他便知道,她就是他这一生想要的那个人。一道圣旨,一场杀戮,命运的转变只在一瞬间。彼时,她是相府嫡女,太子正妃。此时,她是江湖门主,乐坊艺妓。她身负血海深仇,他肩具家国重任。当她的身份被揭穿,他不顾一切,只为护她周全。“卿卿,你想做的事情,我都可以帮你做到,这江山万里,终不如你...”当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她该何去何从?
  • 果然大佬的生活很优秀

    果然大佬的生活很优秀

    这是关于生活在番奇市的高中生的故事,地址纯属虚构,也不会有雷同吧。
  • 寒门国贼

    寒门国贼

    做了个梦,和珅仿佛开窍了再看那一眼清朝,总要变个法子这一世他要家人身体康健他还要问那乾隆,端的是怎么个想法
  • 权嫁

    权嫁

    “本王杀你就跟碾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某相轻笑,“那本相怎么还活的好好的?”某王邪肆一笑,“还不是因为本王想跟丞相你结个百年好合?”某相,“可是,我不嫁太监......”某王,“......”
  • 曾经的沙漠和绿洲

    曾经的沙漠和绿洲

    平平无奇的故事,也许你会无感、也许你会看出错误、也许你会发现许多美好的东西,人总是在生活中一次次成长。
  • 神仙谈恋爱

    神仙谈恋爱

    万年老冰坨尘霄上神,被一众情敌诅咒,被迫下凡历情劫:本君历劫自己选人,就茶神殿那个偷偷下凡的包子脸了……怎么还没开始历劫呢,劫自己就来了?
  • 主宰位面从斗破开始

    主宰位面从斗破开始

    新的世界,新的起点,新的家人,新的系统。这是一个宇宙不同的系统世界,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战斗,金手指与金手指的争斗。强逆者胜!他的系统却是外挂中的外挂,系统中的系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系统和人生。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别人有一辆车,而我们?!不止一辆!”群号:576446780
  • 人生须得尽欢意

    人生须得尽欢意

    临终前,你想的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人生的一幕幕不断重现,是悲,是欢,是悔是恨。张风华一生有许多的恨,但悲也占据大多数,连那仅剩的欢喜也因为自己成了悲。哀莫大于心死,所以她放弃治疗,在死前最后一刻也不曾挣扎。最后一幕已了,解脱了。是真的解脱了吗?张风华再次醒来。在陌生的世界里孤独的活着。是惩罚吗?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一个人,经历了一些事,她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可以重新开始,但自卑心作祟,于是她逃了。天地之大,但她又能躲到哪里去呢?该来的,不该来的,总会找到道去寻到她。
  • 胖子哒春天

    胖子哒春天

    元疏疏是一个300多斤的胖妹,她每天为自己的肉肉发愁,天天仰天长啸:“嗷!我想变瘦!我想去撩小哥哥!”直到有天她在电视上购买了一个减肥套装,收到的却是一个黑漆漆的盒子,她一打开,结果就绑定了所谓的减肥系统!就是去各个世界做任务,然后任务完成,现实生活中就可以减相应的肉肉。元疏疏:“可以瘦嘛?可以撩小哥哥嘛?”系统肥肥:“可以!”元疏疏:“那还说什么,冲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