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16400000013

第13章 中国与西方(5)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十分悖论的情况:号称漂泊者文学,这三本书写的却是定居。三毛从小就自称“都市单身女子”,在30年中流浪了50个国家。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找到安定,不是失恋,就是悲剧(男方突然死亡)。只有从1973到1975这短短三年时间,三毛算是有个婚姻,有一个自己的家,虽然这个家在荒凉的撒哈拉沙漠的边上,在中国人从来没有去过的一片荒凉的土地上。1975年后,她的婚姻维系到荷西死亡,尚有四年。他们在加纳利各岛之间飘荡,也没有能定居。

因此,三毛写的不是流浪小说,她写出的是一个流浪女子,突然在沙漠找到一片婚姻的绿洲后的兴奋,在异国情调与清贫生活中的男女依恋,一种找到家的温情,一个现代普及版的《浮生六记》。这就是她打动读者的根本原因。

这种“流浪一生中的短暂定居”,应当说是漂泊的题中应有之义:漂泊是被迫的,不是人生的第一选择,暂居本身就成了一个感情的寄托之处。我们知道,这正是浪漫幻想的起跳板。不管真相如何,真相本身是想象飞驰的领域。

要到离开撒哈拉之后,三毛的大部分沙漠小说才写出并且出版。失去了家之后的怀念心情,更成为浪漫化的动力。三毛自己说:“我的半生,漂流过很多国家。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住过,看透,也尝够了……但是我始终没有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将我的心留下来给我居住的城市。”

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写作态度。稍早《撒哈拉的故事》,制造异国风情的努力非常明显。夫妻感情是否如此甜蜜,当然外人无法置喙,把异国邻居写成天真善良,虽然有点居高临下,就明显是挑好话说。把撒哈拉威人出租的房子变成“画报似的美丽”,“最美丽的沙漠家庭”,小城阿雍的阿拉伯贫民区被浪漫地写成爱情天堂。

到了《哭泣的骆驼》,对问题的看法就渐渐复杂起来,或者说,浪漫淡了,现实多了。我们读到撒哈拉威人蛮不讲理的迷信,对待黑奴的恶劣歧视。此时正值西班牙退出西属撒哈拉,摩洛哥争执主权,此书对此感情复杂,写到撒哈拉威人在摩洛哥入侵时悲壮的起事,但是三毛目睹起事领袖与未婚妻遭到自己人杀害。

问题是,此书的篇目大部分作于三毛离开撒哈拉之后,距离反而加强了现实感,反而没有浪漫化的必要。实际局面是:越是小说化的后半部分,越是“真实”;越是纪实的前半部分,越像虚构。

回到本节开始的题目:很多批评家认为不必讨论三毛作品的真实性,我却关心漂泊经历之虚实。本文要问的是:漂泊者三毛的“家之幻想”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在幻想中如此切实地存在,在现实中却注定要破灭。

《灵山》已经作为一部现代经典。瑞典学术院对此小说作的最高度赞美,反而使批评者觉得再加上赞美不是他们应当做的事。我个人作为高行健的最早系统研究者之一,更认同高行健的戏剧,因为他第一次成功地把禅宗美学观引入现代戏剧。

高行健的这种融合中国传统与现代意识的努力,在《灵山》中已经初现端倪。《灵山》是一部异常特殊的小说,它看起来好像是一连串的小品,笔记,随笔,游记,在隐隐约约的总体框架中有时平行有时相续地展开。但是总线索是无目的的漂流。《灵山》这个标题似乎隐含着一种崇高的追求,但是全书结构散乱,在形式上否定了整体超越的可能。“我”在小说从头到尾是个命运没有变化的人,一个以漂泊为业的人。整本书没有冲突,没有对抗,只有行走和情欲——与许多无名女子的相遇相爱,以及只剩下回忆的告别。

老庄式的随遇而安顺乎自然,禅宗对人生之“悟”的锲而不舍的追求,这两者看起来矛盾,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因为禅宗要求的正是从自然的情景,从平淡的语言中得到超越的认识。因此,《灵山》中的漂泊,不是朝圣,甚至不是寻找圣地,也不是寻找真理。小说共有81章,似乎象征了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追寻的结果是不仅没有灵山,甚至寻找也是虚妄:只有无目的的漫游才能体味生命的真味。

因此,全书结尾于一个奇观式的禅悟:“我”在青蛙的眼中看到上帝。

为什么是青蛙?当然这与道家的“每况愈下”概念有关,也出自佛教对“众生”平等的信念。但是我猜想作者的一个用意是指青蛙的复眼:复眼中的上帝,当然是多相的。

又遇到了这个问题:这究竟是身游,还是神游?

高行健本人说过是神游:“通过一番神游,把官方正统文学所掩盖了的文化另一番面貌显露一下。”

但是他也说过这是身游所得。他在多种场合说过,1983年他成为“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的靶子。他躲到南京后,医生诊断发现是肺癌晚期。他觉得人生为时不多,何不作逍遥游,游荡人间,“寻找原始的生命本质”。

所以,即使在高行健的自述中,身游与神游成分都有,小说在两者之间漂移。

小说的基本线索是叙述者“我”沿长江流域的漂游,全书几乎全部是身游一章,接神游一章。二者叙述方式不同:身游章节叙述者以“我”自称,神游章节叙述者却用“你”自称,面对女性的“她”。人称的交替,使全书的语调舒缓起伏,虚实相间。对灵山的追求,在小说中变成对一个理想女性的追求。这个女性形象之难以确定,象征了人与人的交流与理解永远不可能实现。如果对女色参不透,那么对人世诸相也难参透。而做爱也如参禅,走火入魔比大彻大悟的可能性大得多。

在无数艳遇邂逅之后,我面对的是没有彼岸的河流,我和女人们都只能在此岸苟且偷生。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高行健要到1987年移居国外后,才能开始用心写此书,而迟到1991年才成书出版?如果原来有其事的身游,已经变成至为虚幻的魂魄之游,经验材料显然不是推迟的原因,因为书中经验材料早就退居次要地位。

唯一的解释是:作者定居国外后,才明白无目的的漂泊,是生命的本来状态,灵山,生命的永恒归宿,不在追求的终端,而在追寻本身之中。

以上讨论的几本著作,都有半自传性。“身游”还是“神游”,呈现为叙述差异。下面讨论的作品,有所不同:主体经验的充分虚构化,使漂泊更具有象征品格。

曾经长期就学于美国,现在寓居伦敦的台湾女作家黄宝莲,本人是个旅游狂。游记《未竟之蓝》(2001年,台北:圆神),是穿越西伯利亚在欧洲各国游荡的记录,其中有不少非常动人的漂泊者素描。

非常切合本文讨论的是黄宝莲的1997年长篇小说《暴戾的夏天》(台北:皇冠)。这是一个奇特的故事,小说本身没有写漂泊,而是写漂泊不得不结束带来的严重后果,后果突发,而且有悖常情,却切中腠理。

满世界漂泊的摄影师德安,在西藏邂逅索玛,分别时索玛给了他家中地址:南方海洋中一个小岛。果然几个月后德安到岛上来找她,两人爱上并且同床共枕,德安有了“脱掉一身疲惫”的回家感觉。但是第二天早晨,警方在海边发现德安自沉于大海的尸体,法医诊断为自杀。索玛非常震动,无法理解德安自杀的原因。

与此同时,在纽约,德安的孪生兄哲安正在等德安来参加他的婚礼。哲安是个律师,成功的定居者,处事保守而慎重。德安与哲安从小一起长大,他们的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中国人。父亲很偏执,母亲受不了,在两个孩子七岁时离家出走,永远没有回来。

只能互相为伴的兄弟俩,性情完全不一样:哥哥哲安认同父亲/美国,弟弟德安看来认同母亲/中国。哲安的认同安全而明确,德安的认同模糊而分裂,因为母亲是一个流浪到美国,又从美国消失的中国人。德安的认同最后只能归结为漂泊,而且企图在萍水相逢的每个女人身上找母亲的影子。当他爱上索玛,他总算找到了他永远失去了的中国母亲。

“德安躺在她身边,缩在她怀里,喃喃地说:抱我!抱我!就像他是她的孩子。”

他终于有了家,原来萍水相逢,现在沉淀成爱情,于是归家的感觉分外强烈。“仿如游子回到久别的家园,又似漂泊旅人抵达最后的终点,有一种安然的落寞。”最终结束漂泊的可能性出现了,因此他觉得此生走到头了:德安认同的中国母性,必须永远漂泊下去。如果此生已经漂泊得太累,那么就只能从生飘然进入死。

这部小说令人不安,令人深思。原因倒不在于情节奇怪,艺术本来就是无理而妙,原因在于角色的颠倒:在一般人的看法中,外出流浪的人物是父亲,母亲象征家庭的祥和安定。这本小说正相反,或者说,海外中国人所处的局面,与社会正轨恰好相反,恋母情结就成了一个危险的少年病。

哥哥哲安成功地长大成人,美国成为他自己的国家,他成为这个异国社会的好公民。这是给“两种血液”人的一条阳关大道;弟弟德安却永远没有能走出恋母情结,永远处于少年期,不仅无法对付西方社会,也无法应和与中国女人的爱情。认同母亲成了德安找不到根基的原因,因此,悖论贯穿始终,德安成为一个注定漂泊的“飞行的中国人”。

应当说,对海外中国文学中的漂泊主题,这是一个非常透彻的理解。故事情节的有悖常理,正是本文讨论的关键:流浪本身并不是海外中国人的现实肖像,而是他们被压制欲望的镜象。

换句话说,海外中国人平衡后的自我,是一心一意在社会上成功的哥哥哲安;而他们不愿正视,不可能泄露,只能用艺术来象征的,是自我压制的潜意识,是永恒的漂泊者德安。

海外中国文学中的流浪主题,是双重折射的衍交。

第一个折射,源自中国人本有的民族性格与移民史。中国人本是农耕民族,安土重迁。炎黄子孙所在的土地领域,几千年没有太多的变化,迁徙并非中国人生存的内在需要。19世纪中叶国内的大规模骚乱,以及西方入侵,造成劳工大规模移居南洋、北美、西欧,而知识分子之移居(或是留学不归),是20世纪下半期政治变动后才出现的情况,历史极短。

这个民族具有过于悠久的独特文化,因此移居后失去文化根基的感觉,长留不去,沉重难忍。可以说他们身体定居国外了,心灵远远没有移植,更谈不上同化。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与虹影《阿难》的主人公,在漂流中都是无法摆脱中国政治经济的纠缠追踪。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人在国外的实际境遇。除了在个别地方(往往几乎全部都是新移民的地方,例如夏威夷,毛里求斯)中国移民与本地居民关系融洽,在大部分国家,中国人都无法摆脱“外来人”感觉。虽然中国人在教育上,在平均收入上,都高于任何地方的本地居民,但是在文化上,政治上,没有代表权。中国劳工集中在餐馆业等“服侍”行业,而中国知识分子,实际上处于技术苦力地位。比起在国内时,“降等”感觉非常强烈。

三毛作品中的“沙漠之家”优越感,与无法安家的惶惑感,交织在一起。哪怕中国人“控制”了移居国的经济命脉,也会像虹影《女子有行》,落到政府与暴民联合的威胁之下,或像聂华苓《桑青与桃红》那样,被当作异类驱赶出境。

对于异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中国人的反应方式是低调,是不对抗,而且不组织起来,而是各自努力,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这种方式未尝不可,但是每个人自己面对生存的压力,苦闷就更加严重。

焦虑必然会形成象征折射,在艺术中找必要的泄露。所以这些作品,有时听起来像自怨自艾的牢骚,很像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负气而自虐地想象永远漂泊。《暴戾的夏天》对此中心理的描写,虽然戏剧化,却非常生动。

说这种心理折射可能是必要的,并不是说是正常而健康。对于非艺术家的海外中国人,这种心理只是潜意识里模糊的冲动;海外作家本人,也不一定对此中的曲曲折折都有自觉。海外作家写的漂流之虚实不清,神游与身游混淆,就是自虐心理半隐半露之表征。

但是,由此产生的一大批小说,无论是在题材方面,还是在表达心理机制上,应当说是中国文学中史无前例的。先前的中国漂泊小说,作家和主人公都是边缘人。刘鹗的异端思想,苏曼殊的特殊身世,蒋光慈的少年躁动,艾芜的贫穷沦落,丁玲的女权觉醒。甚至今日中国本土的流浪题材作家,作者也都自命为边缘人。

而海外流浪题材作家,情况很不相同,他们本人大多是定居他乡的正常人。移居而不正常,就自我取消了写作可能。只有他们的主人公才是边缘人,因此这些想象人物,来自心影,并非来自观察;是欲望的图像,不是现实的再现。

因此,可以说,这一批小说,是海外中国人集体潜意识的产物,是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产生的特殊叙述样式。相应地,也需要特殊的读法。

或许, 正如黄宝莲小说的主人公,海外中国人的心灵,还没有能从恋母、恋乡情结中成长出来:华人依然在苦恋着“祖国母亲”。

同类推荐
  •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是一部优秀的散文书,本书语言真挚朴素,带有明显顾文显散文式风格。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 感怀浙大(百年求是)

    感怀浙大(百年求是)

    本书收录的是以第一人称记述的浙大曾经的人和浙大曾经的事。它们的作者有的曾在浙大工作,有的曾在浙大学习,有的早就离开了浙大,有的一直在浙大工作。这些饱含深厚情感的文章有浙大校友们回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他们写下了在浙大求学期间“最难忘的老师”、“最称赞的课程”、“最留恋的地方”和“笔者在浙大的那些故事”等;也有为国家、为浙大做出卓越贡献的浙大名师竺可桢、苏步青、王国松、费巩的子女们回忆他们眼中的父亲,一幕幕往事在撰写的过程中浮现。
  • 一世珍藏的美文130篇

    一世珍藏的美文130篇

    本书收录了成就最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美文,所选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中外名家名作,或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或思想深刻、耐人寻味,或以情动人、感人肺腑,令读者领略文学艺术的神奇魅力,吸取文学大师的人生智慧。
  •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从激情澎湃的诗人到深刻睿智的学者,从当初宏观体系的建构(“新的美学原则”、“变异论”、“错位说”等)到今天微观部件的磨洗(“如是说”、“挑剔文坛”等),孙绍振的每一步都在创造。《挑剔文坛》便是其十多年来执着于建构理论大厦之余的一些“微雕”。书分二辑:“挑剔文坛”和“文苑探幽”。无论是“挑剔”还是“探幽”,无不体现着作者对艺术奥秘的深刻体悟,无不呈示着作者对艺术创造力的深刻同情。
热门推荐
  • 偷生一个宝宝

    偷生一个宝宝

    她被医生宣告患有绝症,只剩下一年的寿命。于是她决定去找自己的心上人献身,并且偷生一个宝宝陪伴爷爷的晚年。一夜后,她仓皇离去,却没料到自己竟然偷错了种?……
  • 心跳:只若相爱

    心跳:只若相爱

    “我愿娶侯一冉为我的妻子,爱护她心疼她”韩子义温柔深情地看着她。而她却迟迟说不出她的誓言“我...愿...”“她不爱你”却是一个男人打断了她的话语“秦桓”她转身投入他的怀抱,随他远去。就这样她的第一次婚礼不欢而散“秦桓先生/侯一冉小姐您愿意与您身边的她/他结为夫妻,相爱一生一世,永不分离吗?”“我愿意”在甜蜜的声线中她的第二次婚礼如愿圆满可现实总是捉弄于人,“如果你一定要是我哥那我宁愿从未认识过你”她挥泪跳入悬崖,他来不及拉住她,却也纵身一跃随她而去
  • 逆天神矢

    逆天神矢

    一叶衣,加月璧,连海篓,无弦琴......加月大陆上,神箭族的少主后悔只想安稳度日,却被卷入各族战争,小小的少年倍受煎熬。于是,搭弓引箭,踏上征途。世有不平我来踩!天有不公我来破!你若不服便来战!我的世界我来造!逆天神矢划破苍穹!才发现,一切都是为了成全她的等待!群星闪耀处,等待他的究竟是谁?先祖后羿真的被嫦娥抛弃了吗?
  • 轩剑云灵

    轩剑云灵

    用吾的剑,向这无尽的罪恶斩去。夺回属于吾的天下!梦屠人间千里求生死幻灭天际万层堕轮回!孤独的王……携着剑战死沙场。
  • 晚安列国

    晚安列国

    繁华的大都市,平凡的小青年。像许多人一样,他也在努力追求自己的面包和爱情,偶然间认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世界如水平静,生活融融惬意。而他并不知道,某种力量于无声处悄然苏醒,命运的洪流引他们相聚,翻涌间正酝酿起一场颠覆世界的阴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悠悠高考心

    悠悠高考心

    有人说:“没有高考的洗礼,你的人生不够完整。”有人说:“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起点。”也有人说:“高考是家长教育孩子成功与否的主要体现。”不管怎么说,高考带给人生的绝对是深刻的回忆。谨以此文,与已过高考、即将高考或将来高考的家长和同学们共勉!!!
  • 万古王城

    万古王城

    大千世界,无边无际。自荒古之后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且看柳毅能否在这群星璀璨的年代里登临强者巅峰,傲视万古。
  • 阴阳二先生

    阴阳二先生

    左手执五斗八卦,号诸天星君;右手掌六道七界,敕精妖灵怪;魑魅魍魉魔魇魈,钟鼎磐钵罄剑镜,七灵七器,皆在我手里变得与众不同。我叫余九,干起了阴阳的手艺,行走在都市的农村,堪舆断命,寻龙点穴,破邪辟易,祸福吉凶,生老病死,皆从我的手口中延伸,从此,远离尘嚣的江湖间,又有一个不朽的传说在岁月长河中激荡,他就是“阴阳二先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