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供给型服务变经营服务型后,以经济指标和经营额为考核依据,把后勤人员推向服务市场,有利于培养各类人才。
④后勤与原单位脱钩,变“笨重型”为“轻便型”,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变“机关型”为“社会服务型”,机构职责更便于服务经营,有利于提高服务效果。
⑤实现以后勤养后勤,将大大减少单位行政经费的支出,促进单位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根据不同行业和部门改革经验来看,后勤服务社会化,会使经济效率、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只要改革方法对头、措施有力、组织得力、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断改革、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步步深入下去,相信后勤服务工作一定会开拓出一个新的局面。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后勤服务社会化,将解放和发展后勤服务生产力,使之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推进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总之,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方向是正确的,目标是明确的,条件是有利的,虽然实现的道路是曲折的,困难重重,但是我相信,在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后勤改革也将进一步不断深入发展,进而推进后勤工作社会化的改革,后勤服务社会化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在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县级政府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县级政府管理作为我国政府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层次,上有中央和省、市,下有乡镇,它一头连接农村,一头连接城市。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因此,县级政府管理对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县级政府的自上而下、结合城乡的管理体制使其拥有较强的动员能力,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制度的刚性造成了社区成员对政府的心理依附与依赖,使县级政府拥有了其他经济主体难以相比的信用度。在现实的制度背景下,县级政府更容易获得一些稀缺资源,如土地征用、银行贷款、财政支持等。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县级政府更有能力优化配置社区内有限的资源,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甘肃作为西部地区较为落后的省份,农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在西部大开发中,甘肃农业要超常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作用,学习和引进东部发达省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力争甘肃农业在较短的时间内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
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政府各项行政行为的前提和依据之一。对县级政府来说,能否根据国家宏观政策以及中央和上级指示精神,廊清本区域发展背景,准确把握县情,制定出适合本县情况,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直接关系到区内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效益。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现已成为中国农村农业现代化程度最好、农民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不能不说是与当地政府一开始就确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有关。早在改革之初,“珠江三角”地区各县(市)政府既没有困于“以粮为纲”的老圈圈中,又不因循以农业萎缩为代价支持工业化的常规,而是利用所处的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创造性地制定了通过对外开放,发展区内第二、第三产业,以农业支持工业,以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这一从二元经济结构走向一元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不仅创造了区内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骄人业绩,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板——“珠江三角”模式。
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南部地区(俗称苏南),并没有“珠三角”那种毗邻港、澳、台以利用境外资源办工业的传统优势和初始条件。但苏南地区的各市、县政府能扬长避短,立足较为扎实的农业基础,依靠该地区农村家庭副业较为发达,并紧靠上海等大中城市这一传统优势,抓住农村率先转换体制的机遇,制定了借助农业办工业。工业发展以后反哺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规划,正确引导和极大地推动了以乡村工业为龙头的苏南农村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与“珠江三角”模式不相上下的“苏南模式”。显然,政府的因势利导和科学规划是苏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改革开放的步子启动较晚,但近年来却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最快的亮点之一。其中“秘诀”就是该地区从区域经济的特点出发,制定“抓县级、带整体”的发展战略。1987年山东为扩大县级权限,搞了“新八条”,鼓励县级大胆改革、大胆创新,并明确保证:闯成功,功劳是下边的;出了问题,责任由省里承担!放权给县级的结果是使山东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涌现出了众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县级典型:临沂市九间棚,基层干部带头艰苦奋斗,把一个连水都通不上的穷山村变成路通、电通、花果满山、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潍坊诸城搞了外向型贸工农一体化;烟台招远以供销、商业、粮食等流通部门为依托,实行农商合作;潍坊寿光建成了蔬菜批发市场。
甘肃整体农业虽然较为落后,但不同地区也有充分发展农业的条件和潜力,如河西戈壁绿洲平原、黄河两岸的冲积平川、秦王川灌区都具备发展高效和高科技农业的条件;中部干旱地区具有开发庭院经济和特色农业如洋芋、百合等规模种植与深度加工的条件;陇南和甘南等阴湿高寒地区发展中药材和农副特产具备一定潜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县级政府应当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发展农业经济的规划,因势利导,适时创制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并以其为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求政府必须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方式,摆脱传统观念束缚,采取跳跃式的做法,推动甘肃农业向现代化迈进。
二、加强区内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与协调
县级政府作为本区域内经济和社会的综合管理机构,其宏观的组织和协调作用是任何其他经济组织所无法比拟的。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县政府协调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关系。苏南地区的政府注意发挥农业与乡镇工业优势互补作用,使两者成为乡镇集体经济统一经营的两大支柱。他们开始时利用工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实行“以农养工”,保证乡村工业获得农业积累的支持而得以启动,乡村工业发展后,政府又注意了对乡村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协调,及时制定有关政策,包括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制度,由专门的机构来筹集农业发展基金,支持农业发展,实现由“以农养工”向“以工养农”的顺利过渡,以协调产业发展。
我省农村工业就整体而言相对较为落后,县乡两级政府曾为发展乡镇工业作了极大努力,有的地方搞很多工业开发区,结果收效甚微,使大量的土地闲置。要使农村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应当首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发展能够为乡镇工业提供足够的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真正实现“以农养工”,以此推动乡镇工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只有经过这种县级城镇和乡村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县乡两级政府才能有能力通过“以工养农”,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政府的协调作用还突出表现在协调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上。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并不仅仅体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同时也要求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农民思想文化道德素质也要得到相应的提高。但在现实中,农村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一定会自然带来精神文明的相应发展。在中国广大农村,由于传统习惯势力因素的影响,使得精神文明滞后,进而制约物质文明发展的现象并不少见。在这方面县级政府具有义不容辞的职责。从一些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的实际来看,这些地区农业现代化之所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的政府在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推动农村精神文明的进步。以著名的“张家港精神”为代表的苏南各县、市近年来两个文明建设呈现出比翼双飞的态势。他们鲜明地提出了“物质文明要上新台阶,精神文明建设要上新水平”的目标,形成了一整套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两个文明成果一起要的目标考核机制、硬件投入机制和队伍建设机制,使精神文明建设由软变硬、由表及里、由普及转向提高,成为一个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联,与村民日常工作生活有机结合的群众性活动,直接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思想保证。
要搞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其基本途径就是抓好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两大任务。抓教育首先要从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抓起,县级政府应增加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并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搞好希望工程,保证适龄青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加大对青壮年劳动力扫盲力度。通过一系列地教育活动,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农业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强后劲。要抓好培训工作,重点是建立农村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县级政府应当进一步整顿和完善农村三级科技推广体系,扩充它的功能和作用,赋予其对农民教育培训的职能。
三、适应改革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弥补市场失灵,培育完善市场
包括农村改革在内的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导向是市场化,是建立和事实上完善市场体制。作为最具有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借助价格机制的作用,实现供求关系的自动调节,达到了经济运行的均衡和资源合理配置。但是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即使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也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这种现象被西方经济学称为“市场失败”。这就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基本依据。事实上,在发达的西方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已成为渗透到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内生变量”。就我国以弱质农业为基础形成的农村市场不规范、不稳定、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在农业现代化初期,政府必须动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而不仅仅是经济手段,以替代一部分尚不发育的、残缺的或运行失效的市场机制,自觉地发育和组织市场,收集和处理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我们可以从“珠三角”和江浙一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清楚地看到政府作用的演变。
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些地区普遍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或推动型经济发展战略,也就是地方政府借助行政、财力兴办乡镇企业。政府不仅对乡镇企业投资,而且授予他们人事权、财权、经营决策权和利润分配权。乡镇集体企业由政府推动发展,既具有一定历史阶段中的优点,也有相应的弊端。其优点是可以在区域范围内充分调动人、财、物等各种生产要素,集中力量迅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是使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不清晰,实际上处于无具体主人的虚置状态;政企不分,政府所有,政府经营,乡镇集体企业成为“准全民企业”;政府承担无限责任,而企业经营者则“负盈不负亏”,企业约束软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乡镇集体企业原有的优势已逐渐丧失,而体制中的弊端成为了农村工业发展的障碍。80年代末期,这些地区的县(市)、乡(镇)政府集中力量对乡镇集体企业进行改革:一是将政府办的乡镇集体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合作制企业和私营企业,明晰了产权,使乡镇企业摆脱对政府的依附关系,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主体和经营实体,市场对企业真正发挥导向作用;二是县乡政府充当公共事业项目的投资者,把主要财力用于发展交通、能源、通讯、教育等基础产业上。同时,在这些地区农村经济中,政府主导型的特点日趋弱化,经济调节职能迅速向市场调节转移,政府越来越从直接经营转变为协调、管理、服务、监督和调节经济,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借鉴上述地区农村工业发展过程,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我省县级政府应当根据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采取相应的政府支持方式。对农村工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加快乡镇集体企业改制的步伐,使之迅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农村工作发展较慢的地区,县乡两级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的力度,扶持主导产业,鼓励并帮助乡村和农产建立企业,引导他们进入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制定各项制度,加强市场管理,保障市场竞争的公正有序。总之,只有通过县级政府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扶植和推动农村工业的发展,才能积累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为实现农业产业化,进而走向现代化奠定好的基础。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走向,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县级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则可以起到从发展方向上引导、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从区域之间利益上的协调、从制定产业化的总体发展规划上的调控、从产供销上的系列化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我省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但在一些地区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已初露端倪,如定西地区及周边各县的洋芋生产、河西和天水等区域内的瓜果生产、陇南的中药材和茶叶生产等。尽管产业化程度较低,基本属于粗放型生产,但足以说明我省的农业具备产业化生产与经营的条件。县级政府应当正视这种情况,加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根据本地资源、区位、传统、技术优势,去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同时打破区域界限,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基础上,发展“数乡一业”、“多村一品”,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为了巩固农业产业化的成果,县级政府还要创建经营规范化、管理现代化的批发市场,培育和规范要素市场,通过加大信息服务、农业定单服务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点工程,县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建立和健全现代化的县级行政管理体系,培养一批通晓行政管理知识和技能,熟悉农村、农民和农业,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艰苦创业精神的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