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45200000064

第64章 明朝灭亡(2)

绝望的爱新觉罗·皇太极又跑到锦州,再向赵率教劝降。赵率教更加不会理他。爱新觉罗·皇太极思索宁远城里坐着袁崇焕,那是当年把他老爸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重创致死的主,而且今日之情形也不同往日,袁崇焕拥有比当年对阵他老爸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好很多的客观环境和兵力。所以,皇太极自知绝对不是袁崇焕的对手,只好再攻打锦州。激战一天,爱新觉罗·皇太极没有看到任何取胜的希望,自己的军队在大炮中损失惨重,只能放弃进攻,失败回营。

爱新觉罗·皇太极这一仗,动用大军对锦州和宁远围困了24天,寸功未立,寸土未得,反而伤亡惨重。皇太极自知自己这一仗绝对讨不到任何便宜,只好撤兵,沿途烧毁明军修筑的工事泄愤。

宁远之战大大地增强了明军的士气,使明军从战略防御阶段开始转为和金兵的战略僵持以防御为主的阶段。这里面,明熹宗朱由校清醒的认识,合理的部署,对前线指挥官的信任,和袁崇焕出色的指挥及明军上下齐心协力、正确运用了自己的优势等因素,都是明军取得胜利的关键。

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宋应星,字长庚,南昌府奉新县(在今江西)人。自幼聪明好动,酷爱科技。29岁时,与胞兄同科中举。后来,五次进京应试,却不得中。这五次从江南到河北的数万里行程,他获得了原先在书本上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大量工农科学技术知识。他虽未能得中朝廷的进士,却为他成为中国科技史的权威打下了基础。

宋应星49岁时出任江西省分宜县教谕,后又任福建汀州推官、南京亳州知府等职。在教谕三年任期内,宋应星利用授课余暇,对古典科学进行了系统总结,写下了《天工开物》,这年宋应星方才51岁。1637年,其巨著刚刚写完,就在友人帮助下雕版付印了。这年是明崇祯十年,故《天工开物》的初版又叫崇祯版。后来,历史上对宋应星在51岁后的事迹就记之甚少了。

1970年前后,在宋应星的故乡发现了《宋氏宗谱》与《宋应星行略》,还有宋应星遗作《思怜》《野议》《谈天》《论气》四种明朝刊刻的海内孤本。从此,世人方得闻这位古典科技集大成者的真实生平经历。入清以后,宋应星隐而不仕,并教育子孙三代不应清朝的科考选举。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科学巨星,享年约80岁,死后葬于奉新北乡故里(今江西奉新城东南的宋埠乡牌楼宋村)戴家园祖茔。

《天工开物》问世后,曾风行一世,乾隆以后由于政治的原因,在中国渐渐地湮没无闻。然而,这部巨著传入日本后却受到欢迎,1771年大阪出现了刻本。后从日本传入欧洲,被译为多种文字,出了一版又一版,广泛流布开来。其中,法文译本誉之为《中华帝国古今工业》。其实,这著作不仅包括中国的古今工业,也包括中国的古今农业,是中国古今工农业汇编,是中国古典科技的总汇。当代英国李约瑟博士就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狄德罗是法国的学者,著名的《百科全书》的主编。显然,李博士也是视此书为“中国科技全书”的。中华民国初年,中国学者重新认识到这一古籍的重大科学价值,然而苦苦求索,在国内未能找到原著,几经努力,才从日本找回管生堂本,1930年影印发行。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公布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从原浙江宁波李氏墨海楼捐赠给该馆的一批古籍善本中发现了《天工开物》一书,而且是崇祯版原刻。1959年影印出版。这一孤本印行,使宋氏巨著的原始风貌又得以为人们所见了。

《天工开物》共分18卷,内容浩瀚,包括谷麦豆麻的栽培与加工,蚕丝棉线的纺织与染色,制盐、制糖、榨油、铸铜、冶炼、开矿以及制作砖瓦、陶瓷、器具、车船、石灰、硫磺、白矾、兵器、火药、纸、蜡等各种生产技艺。书中对各种产品从原料到加工的全部工序、方法等都有较详细的说明。书中还绘有123幅精美的插图,所绘插图结构准确、比例恰当,立体感很强。依其图样与数据,即可将所绘的各种机械、设备重新制造出来。其中所绘提花机、钻井设备、轧甘蔗机、大型浇铸和锤锻千斤锚、阶梯式瓷窑、玉石加工磨床等都是世界最早的科技图录,在科学史上有很高的价值。

《天工开物》不仅注重总结传统的科学技术,对当朝的新技术也注意研究。比如其中就记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锌技术。该书的这一记述早已引起欧美化学家的注意,凡化学文献论述到金属锌的最初冶炼时,通常都要提及《天工开物》。

宋应星对中国科技的全面研究,致使他对许多科学的未知领域得以进行积极的探索,提出不少难能可贵的科学见解。比如在生物学方面,宋应星根据作物品种往往因环境差异而引起差异,蚕蛾也因不同性状的品种杂交而引起后代变异等情况,提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看法。这在人类对动植物生态变异的认识上是一大进步。后来,达尔文谈及生物进化与变异时,也曾引述过宋应星这一见解。在物理学方面,宋应星研究了声音的传播,他以投石击水引动水波由中心向外扩散的现象,推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原理也是类似的,这就提出了声音是气波的概念,也是世界最早的。在化学方面,宋应星以汞和硫黄可化合炼出朱砂的化学过程和结果为例,初步有了质量守恒的看法。同时,宋应星还以铁失(磨损、风化、腐蚀)而化为土为喻,初萌有物质不灭的观念。在哲学方面,宋应星在《谈天》一文谈到太阳不是静止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从而提出“今日之日非昨日之日”的哲学命题。认为古人说“日月之形,万古不变”,那是“刻舟求剑”。宋应星“日日新”的思想后由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接受并大大发挥了。

宋应星的科学思想是难能可贵的,而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唯物观点更是当时无论中外的哲学大师也比之逊色的。他的哲学思想渗透于全书的论述之中,而集中表现在他给自己著作所加的书名,即《天工开物》。

何谓“天工”呢?宋应星认为世上的资源是大自然造就的,也可以说“天然工就”,故而称之为“天工”。何谓“开物”呢?天然资源并不能自然为物,必须经过人类的开发、加工,才能成为人类所需的物质资料,故曰“开物”。显然,在人和物的关系上,宋应星的观点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既强调以“天工”为基础,又强调人的主观作用,资源只有去“开”,才能生产出“物”来。这一点是宋氏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中的精华,更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哲学观。

地理学家徐霞客

当明王朝的江山社稷陷入一片泥泞当中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名叫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号。他从小爱读历史、地理一类书籍、图册。在私塾读书的时候,老师督促他读儒家经书,他往往背着老师,把地理书放在经书下面偷看,看到出神的时候,禁不住眉飞色舞。十几岁那年,他的父亲死去,他决心亲自到名山大川去游历考察一番。但是他想到母亲年纪大了,家里没人照顾,没敢提这件事。

他的心事终究被母亲觉察到了。母亲了解到他有这样的愿望后,跟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了我留在家里,做篱笆下的小鸡、马圈里的小马呢?”母亲为他准备行装,还给他缝制了一顶远游冠。有了母亲的热情支持,徐霞客远游的决心更坚定了。

22岁那年,徐霞客开始离家外出游历。他先游历了太湖、洞庭山、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五台山和恒山等。每次游历回家,他跟亲友谈起各地的奇风异俗和游历中的惊险情景,别人都吓得说不出话来,他母亲却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老母亲去世了,徐霞客就把他全部精力扑在游历考察的事业上。在他50岁那年,他开始了一次路程漫长的旅行。他花了整整4年时间,游历了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省,一直到我国边境腾冲。他跋山涉水,到过许多人迹不至的地方,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有一次他在腾冲经过一座高耸的山峰时,发现悬崖上有一个岩洞,根本没路可通。他冒着生命危险,像猿猴一样爬上了悬崖,终于到达了洞口。

又有一次,他在湖南茶陵,听说当地有个麻叶洞,洞里有神龙或者精怪,不是有法术的人,都不敢进洞。徐霞客不信神怪,他出了高价雇个当地人当向导,进洞考察。正要进洞的时候,向导问他是什么人,当他知道徐霞客是个普通读书人的时候,吓得直往后退,说:“我以为您是什么法师,才敢跟您一起进洞,原来是个读书人,我才不冒这个险呢。”

徐霞客并不罢休,带着他的仆人举起火把进洞。村里的百姓听到有人进洞,都拥到洞口来看热闹。徐霞客在洞里考察了很久,一直到火把快烧完才出来。围在洞口的百姓看他们安全出洞,都十分惊奇,说:“我们等了好久,以为你们一定给妖精吃了呢。”

徐霞客漫游西南的时候,除了随身的一个仆人外,还有一个名叫静闻的和尚和他们做伴。有一次,他们在湘江乘船的时候,遇到了强盗,他们的行李财物被抢劫一空,静闻和尚因为受伤,在半路上死去。到最后,连他随身的仆人也逃走了。但是这些挫折都没有动摇他探索自然的决心。

同类推荐
  • 大周梁王传

    大周梁王传

    一个出身显赫的公爵世子,一个名垂千古的一朝摄政;有人说他鞠躬尽瘁,一生为国为民,有人说他积尸如山,一世杀孽太重。丹青墨笔,委与史家阔论;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 厚黑晚清

    厚黑晚清

    骆奇秀问:“作者君,你说我如何能够在晚清时期成就我的事业和爱情?”作者君抚了抚胡须,回答:“简单,无非是‘厚黑’二字而已。”骆奇秀恍然大悟的说:“你的意思是,让我泡妞的时候脸皮很‘厚’,然后和美女一起玩的时候必须要玩得很‘嘿’?”“啪!”作者君在骆奇秀脑门上抽了一下,怒道:“我是让你去利用你那脸皮厚心黑的本事去把这个天下打下来,到时候还怕没有美女吗?”
  • 大唐演员

    大唐演员

    武行出身的替身演员程明,第一次在《薛仁贵》中出演程咬金,谁知却意外来到初唐年间,成为了程咬金的四儿子程怀英。好吧,程怀英就程怀英吧,但是有一个极品老爹,程明表示压力很大。且看程明如何演好程怀英,谱写出一曲盛世大唐之歌。
  • 不死先生和他的弟子们

    不死先生和他的弟子们

    没有人知道不死先生叫什么,也不知道他从哪一天开始便住在这里了,村里的人只知道,这位先生已经活了很久了,似乎,出生在这里的祖祖辈辈就没有不认识他的。他常年居住在一个方方正正的石洞里,人们管那里叫活死人墓,因为洞里就他一个人,洞外却是墓冢成片,也不知道是谁的…问他,他总是笑笑说:“王侯将相,布衣黔首,皆葬于此,要去辨认,让我如何辨清,岁月埋骨,历史长流,他们都已经被忘记在这里了啊…”但有时候在人们眼里他又是疯疯癫癫的,时常会指着一块块残破的石碑对人说,“喏,你瞧,那就是李白那家伙的墓碑,哦,还有他旁边那个是曹操的,稍靠里边得那个是骆宾王的……他们以前都是我的弟子啊,哈哈…”虽然,疯疯癫癫,人们却也不以为意,因为,先生还是很可爱的,他年轻英俊,幽默又不失风度,最重要要的的是先生会除邪斩妖的本事,护着我们这一方的平安。
  • 刺客信条:血契

    刺客信条:血契

    两个组织争斗了几百年,从十字军东征一直到现在。一个是为了守护人类自由的“刺客教团”,一个是严守秩序、铁腕至上“圣殿骑士”,十字军东征、文艺复新、美国独立战争、加勒比海盗、法国大革命……背叛、解放、成长、领悟造就了一代代的刺客大师,影中侍者:耕耘黑暗,服务于光名,我们是刺客!谨遵前人,恒古不变的信条: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热门推荐
  • 麻辣典故

    麻辣典故

    本书讲述成语故事,并把联系得上的现实串起来,让读者记住成语,熟知许多典故的来龙去脉。全书共分古典红颜、古典病人、高人异士、好男人·坏男人、另类视野五部分。
  • 我和高考二三事

    我和高考二三事

    也许我会从学渣逆袭成学霸,也许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学渣。ps:1.这篇文到2018.6完结2.《纵风华年少》次更,等2018.6再看那以后会日更,现在主更这本。3.这是我的高考减压文,各种奇葩地吐嘈自己。4.一定记得督促作者要好好学习,知道吗?我好你好大家好。5.蠢蠢在此感谢各位即将加入督促学渣成才队伍的亲们。
  • 胖纸的平凡人生

    胖纸的平凡人生

    都醒了没办法聊天吧一个声音说道:你们说罗胖子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受刺激了吧,有谁嘲笑他胖了吗另一个声音接茬道:不会吧应该,胖子人挺不错的,我跟他初中一个学校的,他班上一哥们腿伤了,坚持来上课,胖子二话不说就帮他家里接那哥们上学放学,下课还背他上厕所,这在学校里都传开了,胖子风评极好的。又有一个声音接过话头:咱们学校基本都是那个初中升上来了的,没人不知道,我估计是发情期到了,胖子想女生了,你们觉得呢?又有一个声音插了进来:你可拉倒吧!胖子可是真男人,我还记得上学第一天自我介绍,我来得迟坐最后一排,他大喊一句二次元是我老婆,惊得我一口水喷到前三排。说完声音的主人笑了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大家都笑了起来,突然咚的一声闷响寝室瞬间安静大家定睛一瞧,笑得最狠那哥们从上铺带笑得不能自己带着被子从上铺摔了下了,寝室里一阵鸡飞狗跳,挨着近的跳下床扶人,然后更大的爆笑声传出了寝室。
  • 灵气复苏后的合成系统

    灵气复苏后的合成系统

    灵气复苏后的,世界。猪脚。重生在,这灵气复苏的时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糖果不太甜

    这个糖果不太甜

    “你认识我?”宋饴糖扬了扬眉,看向他。”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系大名鼎鼎的天才少女,谁不认识啊?“那人笑笑。”天才?呵呵……天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闻香七里

    闻香七里

    北漂对于一些住台北人而言并不陌生,而且越来越流行。叙述一个极为普通家庭的小男生一段北漂自台北到大陆各个大小城市的大小事,关乎爱情,工作,人生,价值观,奋斗史到成熟男人的过程。也隱隱帶出改革開放的社會榮景欣欣向榮的成績單!
  • 明克街13号

    明克街13号

    我喜欢坐在夜晚空无一人的大街上,听着“他们”的窃窃私语,享受着“他们”的喧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