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他从事泰山美学的研究,他曾先后40次登上泰山,其中,20多次是他70岁以后登上去的。除了3次是坐缆车,其余都是徒步上去的。他说,泰山的美景,丰富了自己的学术宝库,也充实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一样,每天都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充实的人生,让他身心愉悦。
正如诗人荷马所说:“太多的休息,本身成了一种病态。”
什么叫做闲?闲有身闲,有心闲。身闲是身体不忙碌,心闲则是心中无事。闲适本来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坐在院中的桂花树下,人生能得闲适的时光,十分不容易。工作之余,坐在院中一边欣赏月色,一边和家人谈论着生活琐事,能让人忘却生活中的忙碌,放下心中的名利,自有一番闲适的天地。但是,若人生没有追求,生活没有目标,只过闲逸的日子反而让人受不了,反而有害。心中追逐名利,万念难平,而外在的身体又无事可做,那么这种身闲心不闲的日子也许会生出种种邪念。
最好的活法应该是将为生活而忙碌与对生命闲适的追求合而为一,似忙而闲,闲中有忙,闲散无事时,不断发愤自强,奔波忙碌中,不失闲适雅趣。
宽心丸——充实生活,让空虚不再来
空虚即无实在内容、不充实的意思。当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人们无所适从时,就容易产生这种空虚感。那么,怎么才能摆脱空虚呢?
1. 调整需求目标
空虚心态往往是在两种情况下出现的。一是胸无大志。二是目标不切实际,使自己因难以实现目标而失去动力。因此,摆脱空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活目标,从而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
2. 求得社会支持
当一个人失意或徘徊时,特别需要有人给以力量和支持,予以同情和理解。只有获得社会支持,才不会感到空虚和寂寞。
3. 博览群书
读书是填补空虚的良方。读书能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使人从寂寞与空虚中解脱出来。读书越多,知识越丰富,生活也就越充实。
4. 忘我地工作
劳动是摆脱空虚的极好措施。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会忘却空虚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
5. 目标转移
当某一种目标受到阻碍难以实现时,不妨进行目标转移,比如从学习或工作以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绘画、书法、打球等),使心情平静下来。当一个人有了新的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解脱出来,迎接丰富多彩的新生活。
总之,无论你对生活多么不满,一定要有人生目标,要有点爱好,有点精神食粮,因为它能使你看清人生的使命,能让你找到心灵家园。
◆养心乐在放松
在非洲草原上,太阳即将升起,一头狮子对自己说:“我必须要奔跑,这样才能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不至于被饿死。”一只羚羊对自己说:“我必须奔跑,才不会被狮子咬死。”
生活中我们也和那狮子与羚羊一样,整天为了不同的追求而“奔跑”,有的人是为成功而奋斗,而有的人却像《阿甘正传》里跟在阿甘后面的那群人一样,因为别人跑,所以我也跑。然而,成功无止境,奋斗无休止,所以奔跑无穷期。
当然,不能完全否认“奔跑”的正面作用,因为没有奋斗,社会便没有进步。但是,眼下我们却是在无休止地跑,时刻都不停地跑。在这种氛围下,许多人一边“奔跑”,一边是被疲惫,挫折感、危机感、失落感缠身,且与日俱增。难道我们的人生就是狮子与羚羊你死我活的对局吗?难道我们的理想就是在气喘吁吁的奔波劳苦中攫取和逃生吗?如果我们奋斗终生就是像狮子一样为了找口饭吃,就是为了吃得更好些,住得更舒服一些,那人生是不是乏味了?生命中难道仅有奋斗和痛苦吗?
有一位猎人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天,他偶然发现村里一位十分严肃的老人与一只小鸡在说话游戏。猎人好生奇怪,为什么一个生活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会在没人时像一个小孩那样快乐呢?他带着疑问去问老人,老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弓带在身边,并且每时每刻把弦扣上?”猎人说:“天天把弦扣上,那么弦就失去弹性了。”老人便说:“我和小鸡游戏,理由也是一样。”
人们常抱怨,每天总有干不完的事。但是,你有没有仔细想过,如果天天为工作疲于奔命,最终这些让我们焦头烂额的事情也会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压力无处不在,工作中随时都可能遇到。压力无法回避,是必须承受,勇于面对的。压力常常让人不知所措,它阻碍着我们前进的步伐,让我们不能轻松地生活甚至让我们身心俱损。
上帝问三个凡人:“你们来到人间是为什么呢?”第一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享受生活。”第二个回答:“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承受痛苦。”第三个回答:“我既要承受生活给我的磨难,又要享受生活赐给我的幸福。”上帝给前两个人打50分,给第三个人打100分。
人生在世,不仅是奔波,也不仅是享受,人生应是既有奋斗也有享受,应该是忙里不忘休闲,工作之余不忘品味人生的快乐与幸福,不忘领取上帝的恩赐。如果仅是身闲而心不闲,不能让心彻底舒缓,就是周游世界也没有用。只有让身心得到彻底放松,才能真正地休闲,才能真正体味到人生的幸福。闲暇是人生最优厚的福利。
宽心丸——给心情放个假
虽然处处有压力,但压力的应对方式却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的。当面临压力或挫折的时候,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保持头脑清醒,相信自己可以从容的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
上班族安排好工作,调整好心情是减压的关键。同时要调整好生活态度,学会“做最坏的打算”,不过分苛求完美,“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人比你更强”。
试着每天微笑多一点,每天快乐就多一点,一件挺难的事儿,一个微笑,好像简单许多。
回想一下不快之事,马上忘掉,只想好事儿,饱满的情绪可使你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精神抖擞,体会乐趣。
觉得压力大了,喝一杯冰水,会让你躁热的头脑冷静下来,有助于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回到家冲个冷水澡,全身放松,一身轻松,有助于保持旺盛体力与创造激情。
寻找快乐的休闲方式,也是缓解压力的好办法。
总之,生活就是要“开心”,要“感觉好”。每当有力不从心的事,就宽慰自己一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凡事尽力而为,烦闷也就随着一笑而散去,压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养心安在知福
幸福不是金钱的多少,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你认为幸福你就幸福的感觉。其实幸福更像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期望,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幸福,但很多人却永远也得不到幸福,是他(她)真的不曾拥有吗?错。每一个存在的事物都是公平的,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罢了,幸福对我们而言既唾手可得,又遥不可及。如果你是一个乐观的人,那么幸福随时都围绕在你身边。
早晨睁眼看到美丽的朝阳,鼻子嗅到清新的空气。感受到早晨的美好,那么你是幸福的。在公司里出色完成任务,受到老板表扬,赢得同事们的尊重,那么你是幸福的。下班回家,看到桌子上香甜可口的饭菜和孩子优秀的成绩单,那么你是幸福的。晚饭后陪同爱人和可爱的孩子在公园中散步,享受天伦之乐,那么你是幸福的。生活中令你幸福的事很多,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体味,就会发现有许多乐趣包含其中。你也许会说这些小事何以成为人人渴望的幸福。难道幸福一定是雍容华贵、惊天动地吗?在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以很好地诠释幸福,“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空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的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
如果你是一个悲观的人,那么幸福对你而言就太陌生了。早晨家人叫你起来享受美好舒心的空气,分享幸福。你会觉得“早晨”天天有,何必这样珍惜。可当你重病在身,想享受早晨的美好时,早已力不从心。你会发现你放走了一个幸福。工作时出色完成任务,受到大家的赞赏,而你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还能完成更出色的任务。可你太高估自己、一味追求更高,导致以后无所作为。你才会想起自己以前愚蠢的想法。你会发现你放走了一个幸福。
也许你现在不会觉察到,那再过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再回头看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脚印是那样漂浮、曲折,并无情碾碎了一朵又一朵的幸福之花。
幸福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幸福是时刻存在的,只要用心品味,会发现它离你并不远。当一个小孩得到他盼望已久的洋娃娃时,这是幸福。当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常受到人们的赞扬时,这是幸福。当一位白领工作一帆风顺时,这是幸福。当一位已婚妇女有了爱她的丈夫和听话的孩子时,这也是幸福。幸福的方式太多了,不胜枚举。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幸福。对于那些容易满足的人来说得到幸福时刻便多些。对于那些有大的期盼的人来说总觉得自己不够幸福或者幸福根本就没有降临到他(她)的身上。其实幸福是个很简单的东西,准确地把握瞬间来到你身边的暖流,这些就是幸福。幸福是蜜糖,最好甜淡适中,这样才能恰到好处。而且只有心中认为有幸福的存在才会使自己幸福。
常听身边的人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平淡;幸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一种太奢侈的东西,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可望不可及。直到有一天,读到享誉全球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个故事:曾在一个春天,他和他的学生们共同买了一条小木船,然后划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去探险。教育家写道:“可能有人会想,作者想借这些事例来炫耀自己特别关心孩子。不对,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也离我们很近。
幸福实际上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细微处。如一杯温热的茶,置于你面前的桌上,或者平淡,或者浓烈,也或者居于二者之间。关键是品尝者的心境。一饮而尽者,肯定尝不出个中滋味。如果坐下来细品,其中的苦与甜便从我们的感觉中充分流露出来。
发现幸福,才能感觉幸福;感觉幸福,才能把握幸福;把握幸福,生活才有滋有味。生活有滋味,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幸福,其实真的很简单。人们渴望幸福,却往往在幸福之中感受不到幸福,发现不了幸福,更把握不住幸福。“把握”似于“享受”,如果你把握住幸福,自然就能享受到幸福。
幸福是一种态度,不是一种状态。是在清洗百叶窗时聆听一曲咏叹调,或愉快地花一小时清理壁橱。它出现在某一时刻,不是在“有一天……”的遥远诺言中。我们如果爱上我们现在所有的日子,我们会幸福得多,而且会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宽心丸——细微之处品幸福
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克塞克曾经提出感受幸福的九个步骤,值得我们借鉴:
1.换一种心情看生活。把孩子的微笑当成珠宝,在帮助朋友中得到满意感,与好书里的人物共欢乐。
2.控制你的时间。幸福的人确定大的目标,然后落实在每天的行动中。一天写300页书是件很难的事,然而每天写两页则非常容易办到。这样坚持150天,你就可以写成一本书,这个原则可应用于任何工作。
3.增强积极情绪积累。消极的情绪使人沮丧,而积极的情绪催人奋进。幸福的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努力消除消极情绪的过程。
4.优待身边的人。要学会很好地对待亲近的朋友、配偶。能够一下数出5个亲密朋友的人,有60%的人比不能数出任何朋友的人更感幸福。
5.面带幸福感。实践表明真正面带幸福感的人,他们更感到幸福,经常欢笑更能在大脑中引起幸福的感觉。
6.不要无所事事。不要把自己困在电视机前,要沉浸于能用你的技能做的事情中。
7.多参加室外活动是对付压力和焦虑的良药。对感到一定压力的大学生做的调查表明,经常在室外锻炼的学生情况要明显好于不参加者。
8.好好休息。幸福的人精力充沛,但他们仍留出一定的时间睡眠和享受孤独。
9.有信仰的人更幸福。有无信仰与幸福感的研究表明,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更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