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方并举,提升农村师资专业水平
1.创新师资补充机制,合理配置资源。要依靠高师院校人力资源优势举办农村中小学师资班,采取“定向选派、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的方式在现有农村教师中选拔有特长的教师进行在岗培训,合格后重新分配他们从事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学,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让农村学校学科教师配置合理,逐步解决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失衡问题;进一步规范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按照“依需设岗、依考定位、依分择岗”的办法,每年有计划地适当招收一些品学兼优的高校毕业生重点充实到农村学校;在农村乡镇和村办学校中设立国家或省级农村教师岗位,以保证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和教师交流制度,实行“资格准入、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科学考核、合同管理”,坚决清理不合格教师。
2.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加大“智力扶持”。一是鼓励和支持办学质量高的城市学校跟农村学校建立区域内长期稳定的“办学共同体”,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二是选拔农村优秀教师到城区学校开眼界、学技术,为农村学校培养“永久”牌人才;三是因地制宜拓宽支教渠道,积极开展多途径的智力支教活动,如送优秀教师示范课下农村;四是积极探索实施农村教师特色岗位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五是师范院校要在农村建立实习基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顶岗实习执教;六是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任教;社会各界可慷慨解囊赠送农村教师一些理论书籍,农村教师自己也要主动创造条件广泛阅读专家们的著作,用理论为新课改导航。
3.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深化专业引领。国家可设立专项继续教育资金来支持和加强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进修,时机成熟时不妨实行免费培训;加强教师教育机构资源整合,建立具有多功能、适应多种学习模式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完善和加强县—乡—校三级教师培训网络的标准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与统筹,提高其运作能力,并要立足农村教师实际,坚持学用一致、学历和学力并重的原则,研究开发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多样化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积极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如以乡镇中心校为圆心开展联片集中培训;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教师培训工作责任制,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统一管理和规划并组织实施教师培训,要加强有效的评估激励制度建设,可将教师培训制度与教师职务评聘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教育部门领导和学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在政策上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确保教师培训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和足够的经费等,营造浓郁的学校培训氛围,引领教师变被动为主动,变重形式为重实效,同时还要树立科研兴教理念,营造教科研良好氛围,积极引领教师立足实践,着眼应用,开展行动研究以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其专业才能及新课程实践能力;另外,在加强教师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大农村学校校长培训的力度以及学生家长的培训工作。
三、突出特色,开发农村新课程资源
一方面,不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可以将教材分为城市版和农村版以适切农村实际。另一方面,农村特有的自然优势为新课改提供了丰富的更加适应新课程的资源,要广泛发动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根据本地区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状况等实际积极参与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突出农村特色,着眼“农”字并结合当地“三农”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特别是农村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想方设法要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四、科学评价,营造农村新课程支持氛围
1.评价是对新课改成效的最终检验,也是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新课程呼唤新的切实可行的评价制度。为此,有关部门应明确评价指标,紧贴农村师生实际,建立新的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评价对农村新课改顺利实施的导向作用。评价学校应淡化升学率,强调合格率,突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功力;评价教师应注重考评教师实践新课程、服务“三农”的理念及素能;考评学生不但要测评学生学业成绩,更要考评学生的劳动态度与实践技能,并且评价方式要体现多样性。
2.农村新课改之所以步履维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计算机网络等各宣传阵地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及其必要性,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配合与认同,可以邀请家长、社会有关人士等召开新课改专题座谈会、到校听评课等,引导他们参与支持新课改实验,为新课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和教科研部门都要面向农村到基层学校定点,教研员要与课改同行,与一线老师互动,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因地制宜指导新课改,把农村新课程不断引向深入。同时,教育系统内部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工作,深入挖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为新课改创造条件以保证新课改顺利推进。另外,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紧密结合的教育网络,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五、完善培养,强化师范生新课程职前教育
新课程需要新型教师,教师教育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证。所以,作为教师培养基地,高校师范专业要根据新课程的目标内容,重新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在校师范生的新课程专题教育。注意突出师范生新课程知识技能的教学与新课程实践教学训练,使这些未来的教师们更好地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认同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从师任教能力,为毕业在教师岗位上实施新课程做好观念、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尽快适应和胜任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还应全面推进高校师范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农村教育教学的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变革和完善教师培养模式。大力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着力推进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的教法改革。建立与其培养规模和培养层次相适应的、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引导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在实践中训练师范生实践新课程的专业能力,努力提高师范教育质量。
(拙作发表于《教师报》2010-5-9)
农村课改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扎实推进农村课改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关键。但在农村学校新课改实践中却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其进一步推进的问题,透视这些须妥善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解决提出对策思考。
关键词:农村新课改;问题;对策
没有广大农村课改的成功就没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况且,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在2亿中小学校生中,有1.6亿多学生生活在县镇和农村,扎实推进农村课改也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是,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在新课改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如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农村课改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村课改现存的问题
1.教育观念守旧
农村发展的滞后必然导致人们观念滞后,如根深蒂固的“以升学率论英雄”的观念、“望子成龙”的思想等,保守落后的教育观念与新课改倡导的新理念发生碰撞。目前,农村教育主管部门、教科研机构中的部分领导对课改认识未真正到位,对一些重大或深层次问题重视不够。作为推行新课改的主体,农村学校领导及其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新课改产生抵触和畏难情绪,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农村家长落后守旧的思想成了新课改的阻力,他们供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无非就是让孩子通过上学跳出“农门”,因而他们仅仅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其他都别无兴趣。
2.课改经费不足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但因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关注不够,导致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以致农村学校无力添置课改所必需的教学设备、设施、资料信息等,教师的外出学习考察和培训更是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