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陈汝元《金莲记》第24出:“使他一家啼哭,消我满面羞惭。[观送介章]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明·徐元《八义记》13出:“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今日饮宴绛霄楼,叵耐赵盾奏谏不了,晋侯大怒,罢宴入宫。”明·黄元吉《流星马》第3折:“不想他汉儿娘子来到,说那家乡透漏军情,盗流星马私奔便走。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明·欣欣客《袁文正还魂记》第22出:“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叵耐包腊梨可恶,上奏贬兄弟在柳、镇二州,不知母亲如何?”明·徐复祚《投梭记》第7出:“你若不撞在我手也罢了,若撞在老王手内,不到得轻轻放过了你哩。正是:有恨方君子,无毒不丈夫。”明·姚茂良《精忠记》第16出:“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可奈岳飞手握重兵,专沮和议,被我连发十二道金牌取回,就送大理寺牢固。”明·叶宪祖《四艳记》[夏]第4出:“坐守行监莫纵游,如今喜得遂心头。曾闻无毒非男子,恨小从来是女流。”明·吾邱瑞《运甓记》第32出:“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全凭三尺剑,惊起万民呼。”明·王玉峰《焚香记》第35出:“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自家攻城掠地,所向无前。料那种谔这厮,非吾敌手。”明·沈璟《义侠记》第24出:“落日心犹壮,高谈病欲苏。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明·无名氏《赤松记》第17出:“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自家左司马曹无伤是也。前者沛公不托我守关,其实可恼,可恼!”明·无名氏《捉彭宠》第3折:“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某乃汉萧王刘文叔是也。”明·无名氏《异梦记》第4出:“再寻他些事故,慢慢的害他,有何不可?正是恨小非君子,果然无毒不丈夫。”明·无名氏《白兔记》第16出:“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娘子,着你去叫妹子嫁人,如何?”明·无名氏《陈仓路》第4折:“想俺弟兄二人,不得已投降了你,则合抚恤安养,今日无故将俺哥哥杀坏,可不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明·无名氏《鸣凤记》第7出:“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夏言这厮侵我朝权,反加斥辱。”明·无名氏《赠书记》第21出:“轻来捋虎须,决意杀狂且。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8:“许宣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无名火焰腾腾高起三千丈,掩纳不住,便骂道:‘你这贼贱妖精,连累得我好苦,吃了两场官事。’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明·罗懋登《西洋记》第47回:“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你与我备办下三百担干柴,灌上些硫磺焰硝引火之物,到东门外搭起一个柴篷来,把南朝三个将官和前日那一个太监一齐捆缚了,丢在篷上烧化了他,才泄得我心中之恨。”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24回:“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大相公自己要主张,若用我小管时,上天入地,亦所不辞!”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睡了一个月,险不把命花了,往后吓的影也再不敢上妇人门缠搅了。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8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咱如今将理和他说,不见棺材不下泪,他必然不肯。”清·袁于令《西楼记》第7出:“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于鹃这等可恨,如何弄他一弄便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清·李玉《****关》第29折:“巡更又严,犬吠又紧,进去不得,只得在人家屋檐下,权睡片时,等他五更入朝,出其不意,刺他便了。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清·李玉《清忠谱》第6折:“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纵使人如铁,难当法似炉。”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4回:“常言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我罗士信若不杀两个狗男女,何以立于天地间?”清·李雨堂《万花楼》第18回:“任兄之言,未免欠通,你难道不闻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1回:“(牛皋)提了双锏,怒冲冲的去杀那王佐。正合着常言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72回:“我要说拿毒镖打了雷鸣、陈亮,他准要我的命。莫如我一狠二毒三绝计。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76回:“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我一不做,二不休,用调虎离山计,将他几个人调出去。”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213回:“不要紧,我有一个绝妙的主意,非得把他两个人治死,给他个一狠二毒三绝计,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清·孔尚任、顾彩《小忽雷·烧丹逼妹》:“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可恼妹子盈盈俺似亲女儿一般看待,不想到长成,他却作起怪来。”清·无名氏《常言道》第7回:“一头说,一头骂,他便愤愤而去。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清·无名氏《绿牡丹》第14回:“王伦听得此言,心中大喜,说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清·无名氏《八仙全传》第57回:“我们这地方有句古话,叫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你的前途祸福在此一举,真是第一利害关头。”清·无名氏《小五义》第81回:“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夜至三鼓,大众凑齐,咱们大家前去。”清·无名氏《彭公案》第206回:“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从此以后,你我刬地绝交。”清·无名氏《绣鞋记》第9回:“蓄怨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兄长不须忧虑,此事交我担承。”清·无名氏《温凉盏》第4回:“想定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不如得便结果了他的性命,那时宝贝到我手,况他家内别无一人,还有谁找我不成,是这个主意。”清·无名氏《温凉盏》第13回:“须得要,杀了老水心才乐,再把亲生爱女图。常言:量小非君子,若是无毒不丈夫。”清·无名氏《金兰筏》第7回:“仇哥不要怕他,我今有一个算计在此,叫做: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清·无名氏《争春园》第11回:“我如今不免到五更时分起身进京,到父亲府上去住下,慢慢的用计谋算这班畜生,以报此仇便了。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
原著
《水浒传》第7回:“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水浒传》第33回:“宋江听得,回身便走。走不过十余家,众军汉赶上,把宋江捉住,拿了来,恰似皂雕追紫燕,正如猛虎啖羊羔。”《水浒传》第59回:“众多做公的把鲁智深捉住,却似皂雕追紫燕,犹如猛虎啖羊羔,众做公的把鲁智深簇拥到厅阶下。”《水浒传》第109回:“卢俊义捻枪拍马,再杀入去寻捉王庆,好似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
释义
又作“恰似皂雕追紫燕,正如猛虎啖羊羔”、“却似皂雕追紫燕,犹如猛虎啖羊羔”、“好似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皂雕追击紫燕,猛虎捕捉羊羔。喻指迅捷勇猛,使对方毫无抵御之力。
例句
明·徐元《八义记》第35出:“拿住孤儿只一刀,这回削草不留毛。好似皂雕追紫燕,犹如猛虎啖羊羔。”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8:“即时差一个缉捕使臣,带着做公的,备了盘缠,径来湖南潭州府下了公文,同来寻崔宁和秀秀。却似: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37:“在路上饥餐渴饮,夜住宵行。才过杏花村,又经芳草渡。好似皂雕追紫燕,浑如饿虎赶黄羊。”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37:“做公的一发赶将来,正是:有似皂雕追困雁,浑如雪鹘打寒鸠。”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3:“冉贵在旁斟酒,把酒盏望下一掷,众人一齐动手,捉了庙官。正是:浑似皂雕追紫燕,真如猛虎啖羊羔。”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12回:“众人发声喊,正似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一发都上,把那和尚横拖倒拽,把条麻索绑缚了。”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5回:“登开骆驼,紧紧追赶。好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逐羸羊。”
恰似嫦娥离月殿,浑如织女下瑶池。
原著
《水浒传》第32回:“云鬟半整,有沉鱼落雁之容;星眼含愁,有闭月羞花之貌。恰似嫦娥离月殿,浑如织女下瑶池。”
释义
以仙界美女嫦娥和织女,描述女子容貌艳丽,体态姣美。
出典
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卷6:“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东汉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南朝·梁·萧统《文选·曹植〈洛神赋〉》卷19:“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唐·李善注引曹植《九咏》:“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例句
宋·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前集:“待道是杨贵妃,不警着白鹦鹉。悄似嫦娥离月殿,恍然洛女下瑶阶。”明·李日华《南西厢记》第9出:“似湘陵仙子,斜倚舜庙珠扉;如月殿嫦娥,半现蟾宫金阙。”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14:“意态自然,迥出伦辈。有如织女下瑶台,浑似嫦娥离月殿。”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卷11:“两人抬到家里,歇下轿子,请那新娘子出来,那时更自不同:不道是嫦娥下降,也说是仙子临凡。”清·曹去晶《姑妄言》第15回:“轻盈眩目,恍若月宫仙子降瑶台;绰约飞魂,依稀洛水神姬来汉水。”清·无名氏《混元盒》第3回:“生来闭月羞花貌,长就沉鱼落雁容。好似嫦娥离月殿,犹如仙子下凡尘。”清·无名氏《听月楼》第2回:“公子抬头定睛一看,见小姐冉冉来到中堂,好一似:天上嫦娥离玉阙,林中美女下瑶阶。”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卷11:“两人抬到家里,歇下轿子,请那新娘子出来,那时更自不同:不道是嫦娥下降,也说是仙子临凡。”清·无名氏《聚仙亭》第2回:“生来闭月羞花貌,长就沉鱼落雁容。好似嫦娥离月殿,犹如仙子下凡尘。”
昨夜灯花报,今早喜鹊噪
原著
《水浒传》第22回:“柴进扶起宋江来,口里说道:‘昨夜灯花报,今早喜鹊噪,不想却是贵兄来。’”
释义
古人认为,看见油灯结花,听到喜鹊鸣叫,预示着即将发生喜事,这是吉祥的征兆。
例句
唐·杜甫《西山三首》诗:“今朝乌鹊喜,欲报凯歌归。”宋·苏轼《减字木兰花·得书》词:“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宋·秦观《水龙吟》词:“对镜时时泪落,总无心、淡妆浓抹。晨窗夜帐,几番误喜,灯花檐鹊。”元·王实甫《西厢记》第5本第1折:“你几时来?可知道昨夜灯花报,今朝喜鹊噪。姐姐正烦恼哩,你自来?和哥哥来?”明·杨景贤《西游记》第1本第4出:“夜来灯花爆,今日灵鹊噪。孩儿敢待来也。”明·郑之珍《目莲救母·和尚下山》:“自古道:鹊声报喜,鸦声报凶。今日一时齐鸣,未知此去事如何,使我惊怕。”明·李日华《南西厢记》第35出:“可知道,昨夜灯花报,今朝喜鹊噪。姐姐正烦恼哩!你在这里等着,我对姐姐说了,你入来。”明·梁辰鱼《浣纱记》第23出:“秋来春去眉常锁,愁病何年可。灯花昨夜似多情,晨起檐前鹊噪更无凭。”明·范受益《寻亲记》第34出:“昨夜灯花结蕊,今朝喜鹊声喧。不知喜从何来?”
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原著
《水浒传》第24回:“古人道: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似娘子的夫所为良善时,万丈水无涓滴漏。”《水浒传》第79回:“软弱安身之本,刚强惹祸之胎。无争无竞是贤才,亏我些儿何碍?钝斧锤砖易碎,快刀劈水难开。但看发白齿牙衰,惟有舌根不坏。”
释义
又作“软弱安身之本,刚强惹祸之胎”。古人认为,性格软弱,态度温和,是做人的立身根本;性格刚烈,争强好胜,是招致祸害的根源。
例句
唐·柳宗元《佩韦赋》:“纯柔纯弱兮,必削必薄;纯刚纯强兮,必丧必亡。”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38:“端的是口是祸之门,舌为斩身刀,闭口藏深舌,安身处处牢。”明·杨尔曾《韩湘子全传》第16回:“软弱的安闲自在,刚强的惹祸招灾;闲争好斗是非来,闭口藏身无害。”
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原著
《水浒传》第2回:“王四只管叫苦,寻思道:‘银子不打紧,这封回书却怎生好!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眉头一纵,计上心来。”《水浒传》第14回:“吴用寻思了半晌,眉头一纵,计上心来,说道:‘有了,有了!’”
释义
只要静心思考,马上就产生了好主意。意指开动脑筋,灵活机智,终究会有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