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算是文化。当人们都喜欢西方文化,自然就很容易喜欢西方电影,引进的外国电影就会有很高的票房。连同西方电影里的西方用品、生活习惯,都很容易成为人们的首选。演员出身的美国总统里根说过,好莱坞电影就是向全世界推销美国商品的广告。如果人们都觉得西方有文化,买票去听交响乐,就会比看京剧、听昆曲的多;读外国作家的书,就会比读中国作家的多。当然不能排除西方艺术家的确有很多好作品,但是,一旦形成“凡是西方文化都是好的”这种思维习惯,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一系列行为。
最近,中国已成为葡萄酒第一销量大国。法国葡萄酒在中国能卖得很贵,是因为中国人对法国文化的膜拜。事实上,不论营养还是口感,法国葡萄酒并不比中国黄酒好多少,甚至可能还不如。公款消费应该受到限制,但必要的公务宴请还是需要的。中国各级政府公务宴请所用的低度酒,为何只有葡萄酒,而没有中国黄酒?为何不能让公务宴请成为推销中国黄酒的平台?关键就在于政府层面上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文化不如西方文化,似乎西方文化档次更高,中国文化上不了台面。
英国茶品质上远不如中国茶,但是,一家英国公司在全球的茶叶销售额,堪比全中国的茶叶销售额。英国立顿红茶在中国销售的宣传重点就是“欧式风情”“贵族品味”,以中国城市白领为主要消费对象。但是,中国曾经是唯一的茶叶大国啊,英国茶也是从中国“偷”出去的,如今,这个胡汉三却贴着外国的文化标签杀回老家了。可见,英国茶在中国卖的是西方的文化。事实上,立顿红茶的品质比很多中国茶叶都要差,如果这种品质的立顿红茶就是欧洲“贵族品味”,也可见欧洲的“贵族品味”水平有多差。然而,文化灌输的结果,使得很多人不再理性,只是盲从。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曾经是行销世界上千年的、中国制造的奢侈品。如今,世界顶级品牌陶瓷却不是中国的,不过很多其实是在中国生产的。包括当今中国人热衷的很多欧洲的奢侈品,事实上,那些欧洲奢侈品很多也在中国制造,不过是贴上了欧洲牌子而已。这说明一个现象:中国人卖苦力、勤勤恳恳地造出了好产品,却赚不到钱;外国人很轻松地卖文化却赚了大钱。
贬低中国文化的崇洋媚外不仅仅是文化优劣的学术问题,同时也是产品问题、经济问题。一些西方消费品在品质、价格、消费习惯上竞争不过中国产品,便传播各种“中国产品质量差”的消息,“中国人爱造假”“中国产品以次充好”,等等,这种观念极大地打击了中国产品的销售,使得多数中国产品只能处于薄利的低端市场。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中国产品的品质与世界一流产品相差无几。以质量问题打击中国奶制品,外国奶制品便以更高的价格大行其道。一个莫名其妙、毫无资质可言的机构发布中国白酒质量差的报告,使得中国白酒市场遭遇重大挫折。与此同时,国内媒体和进入中国的外国媒体却在大做洋酒的广告。“中国人爱造假”“中国制造都是假冒伪劣”,这些关系中国产品命运的市场定论,本质上与“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的劣根性”等文化命题是一致的,不管其根本目的何在,客观上都严重打击了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打击了中国制造的地位。
两千年前,当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成为罗马贵族的最爱;一千年前,当中国的陶瓷远销欧洲,成为当时欧洲贵族的炫耀;两百年前,当中国的茶叶风靡英美,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那时候,谁说中国的产品质量有问题?那时候,中国制造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有口皆碑的最佳品质保证。如果说今天的中国人都有“劣根性”,都在产品质量上弄虚作假,为何古代中国人就没有所谓“劣根性”?为何古代中国人的“中国制造”就能成为全球最佳的品质保证?因此,“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的劣根性”等文化命题,都是伪命题、假命题,都是殖民者灌输给被殖民者的奴化思维。被殖民者自觉接受了这种思维,就是心甘情愿做奴隶、矮化自我的“逆向种族主义”。这种自我贬低的文化,对于当今实力强劲的“中国制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把孩子送到外国读书在中国已成为时髦而普遍的事情。如果真能到西方国家学点有用的真本事,也是好的。但是,很多人把孩子送到西方读书,无非是为镀点金,拿一个洋文凭,以便回国后好看一点,显得高人一等。是否真的学到本事不好说,花钱倒不少。这就是崇拜西方文化导致的“教育经济”,西方人在没什么可赚钱的时候,利用长期造势形成的文化优势地位,把它变成搜刮非西方国家的财源之一。综观世界,我们会发现,全世界几乎所有落后国家的领导人,都以把孩子送到西方国家拿文凭为荣。这已不光是“教育经济”问题,甚至是掌控非西方国家命运的手段之一。西方名声显赫的学校,对于那些身份特殊的非西方国家权贵子弟,在颁发学位上也网开一面。例如,利比亚卡扎菲的次子赛义夫为了拿到英国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文凭,给这所学校捐了150万英镑,学校照收不误。至于赛义夫的学业水平,英国媒体报道说,赛义夫请其导师为他写作业,每月至少为此向其导师支付4000英镑。赛义夫的学习成绩很差,根本无法毕业,但还是拿到了英国的博士学位。这种现象恰似当年日本对中国的学生网开一面,学业较差也能毕业,目的只在于培养文化上的“自己人”。
不管这些孩子在西方的学校里如何胡混,这还算是“假的真文凭”,还有很多“真的假文凭”在中国也大行其道。前几年有报道说,美国的假文凭产业,每年产值已达5亿美元,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个挣钱多容易啊,印几个证件而已。中国不少各界名人都有此类文凭。钱钟书当年在《围城》中嘲笑过的“克莱登大学”,在当今中国的势头并未减弱,真正的原因就是文化上的崇洋媚外依然如火如荼。披一张洋皮就容易骗人,打一面洋旗就能打一个世界。
当今中国,开个公司要取洋名,申请一个商标也要取洋名。房地产项目大都叫地中海、罗马什么的。商业广告中洋人满意、点头等同于品质保障。现在有些国内公司为了提高自己的档次,雇几个什么都不懂的外国人充门面,商业谈判时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为了唬人。实在雇不到纯的洋白人,雇几个韩国人、说几句韩语都顶用。崇洋媚外到了这个地步,简直就是丢人。带着洋味就令人放心,已经造成了多少骗局?当年的“欧典”地板,名字也极具“洋味”,其实质量还不错,非要挂一个“洋头”,结果闹出轩然大波。2011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达芬奇家具”事件,原因也在于此。很多消费者说被假洋货骗了。事实上很多真洋货都像达芬奇家具一样是中国制造。买了高价的真洋货就心满意足、骄傲炫耀,买了品质一样的假洋货就愤怒声讨,背后不就是崇洋媚外、以洋为荣吗?骗人是不好,被骗也活该。谁让你们崇洋媚外到如此虚伪的地步?崇洋媚外如果不改变,将来还会被骗。中国人不骗你,洋人也得骗你。崇洋媚外的逆向种族主义者,天生就是用来被“洋头”骗的。被挂“洋头”者狠狠地欺骗,就是你们的命运。培养你们这样的崇洋媚外者,就是为了骗你们的钱,让你们心甘情愿地当洋奴才。
如今,艺术品收藏市场也很火爆,其中鱼目混珠的很多。对于中国古董,也有因不懂而被骗,但身为中国人,了解自己老祖宗的那些玩意儿毕竟容易点。而很多外国艺术品或者中国人模仿的外国艺术品,尤其是所谓现代艺术,基本上就是垃圾。很多现代艺术只是西方文化崇拜情结下的骗局,它们不考虑真正的艺术价值,只把所谓艺术品当成金融产品,用类似传销的手法制造泡沫。有些收藏品拍卖市场从头设计的行骗对象,就是那些崇洋媚外的中国暴发户。即便是西方有价值的真艺术品,也会通过炒作和金融手段,让暴发户们血本无归。因为,崇洋媚外者最容易不懂装懂。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还表现在更深的层次上,例如标准。说“国际标准化组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说“ISO体系标准”,很多人应该听说过。由于世界一体化的需要,国际社会需要标准的统一,这是应该的,但是,标准化过头了也没必要。例如,“ISO9000”族是一个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有些企业、有些产品是有用的,但并非都有用。在中国,由于文化上的崇洋媚外、“与世界接轨”,推广ISO体系的工作很多变成了像颁发洋文凭一样的敛财行为。最滑稽的是,电视台内部也搞这种ISO的质量体系标准。本人在电视台系统工作过多年,也被迫接受过这种ISO培训。我认为,至少在电视台系统,推广ISO体系就是浪费钱,就是被所谓“国际标准”骗钱,毫无意义。上级领导通知我去参加ISO培训,他也知道没用,就对我说,只当是休几天假。等我“受训”完回到单位,按理说应该向每个员工贯彻,但我把培训讲义扔在抽屉里,再也没看过。我的下属没一个知道本单位也在搞什么“ISO质量管理体系”,本人负责的范围内从来没出过质量问题,但电视台为ISO花了好几百万。
近年来,中国到处都在“申遗”,诸如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地政府似乎把是否成功“申遗”当成了一项政绩。认定某个事物是否需要保护,中国政府自己制定标准就行了,何必非要搬来外国人的文化标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真的很懂吗?“遗产”的意思在我看来差不多等于死了,没有活力了。“申遗”项目要求原汁原味原风貌,其实就如同要求摆放一个木乃伊。如果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有很强大的活力,那么,按照“申遗”的要求,是否只能一成不变,还怎么创新?著名作家冯骥才要求春节也“申遗”,希望能保留下传统的春节民俗。其实,中国各地的春节习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都不一样,变与不变一直在交替进行,以至于现在有人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也是“新民俗”。如果春节“申遗”的话,是否就意味着老规矩不能变了?就春节放鞭炮来说,至少在宋朝以前是没有的吧?如果唐朝就把春节“申遗”,是不是宋朝以后中国人就不能春节放鞭炮了?西方人的“申遗”思路不过是因为现代化对传统破坏得太厉害了,怀抱着一点怜悯,把尚未被破坏的东西当古董一样留下来,以供后人瞻仰。我们的文化如果依然有活力,何必以“申遗”的方式“找死”?最关键的是,哪些文化是有价值的,哪些文化值得大力保护和提倡,主动权应该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何必交给外国人?
中国近百年来的崇洋媚外,已经表现在各个层面上,很多方面人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比方说,中国说起来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对全世界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是,今天的中国,连代表本民族的传统服装、传统礼服都没有。各地人大、政协开会时,少数民族代表都穿民族服装,其他都穿西装。西装究竟算哪个民族的标志啊?事实上,西装应该看成是欧洲人的民族服装,我们却把它当成世界标准,真的没有必要。类似的现象还有公制,即重量、长度、时间的度量衡。现在流行的“公制”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那时候的法国人希望给世界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便把西方人的标准真的当成了世界标准,所谓公斤、公里、公元等等。反过来看,曾经是世界老大的英国和现在的世界老大美国,都没有全部接受世界标准的“公制”,依然采取“英制”。虽然“英制”比“公制”复杂麻烦多了,但是英美人还是自行其是。我们能够理解法国人当年试图制定世界标准,其实就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做法,它的确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但我认为,要统一,也该是中国人来统一,要制定标准,最佳办法是将中国的标准变成世界的标准。当然,已经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的事情未必现在就要将其改过来,但是,今后,遇到此类问题,的确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多加考虑。谁来制定标准,采取谁的标准,其实是关系到以谁的文化为主的大问题。创造一种文化就是创造一系列由此文化主导的消费,就是一个新的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