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49300000006

第6章 b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德)勃拉姆斯

创作背景

1878年的春天,勃拉姆斯在挚友比尔罗特的陪同下游览了意大利,这时,他已经四十四岁了。他们到了南方的罗马、那不勒斯,又去了西西里岛。意大利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给勃拉姆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回到奥地利以后,他草拟了这部协奏曲的主题,但并没有立刻进行创作。

1881年春天,勃拉姆斯再一次访问意大利。这一次他是一个人独自前往的。他访问了威尼斯、锡耶那和奥尔维耶托,又再次去了罗马、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他回到意大利以后,意大利给他的深刻印象仍然萦回脑际,于是,他正式开始了这部协奏曲的创作。1881年7月7日,完成了全部总谱的写作。

勃拉姆斯带着一种喜悦的幽默心情,给他的一位女友、奥地利钢琴家和作曲家海因里希·冯·赫尔措根贝格的妻子伊丽莎白写信说:“我希望我能送给你一部不同于这仓促写成的、比它好的曲子,但眼下已无法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写了一首小小的钢琴协奏曲,曲中带有一段小小的谐谑曲。”伊丽莎白表示了将听到“带有小小的谐谑曲的小小的钢琴协奏曲”的喜悦和感谢。

勃拉姆斯当然也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著名音乐家舒曼的妻子、著名女钢琴家克拉拉。克拉拉非常高兴,她回信说:“但是我并不真相信你所谓的‘小’。”“无论如何,就算它很小,我也丝毫不会在意,因为如果真是那样的话,甚至我自己也许可以演奏它了。”

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1881年11月,此部作品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首演,由勃拉姆斯亲自担任钢琴独奏。

作者风采

在德国音乐中,有非常著名的三“B”--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因为他们名字的第一个字母都是“B”。但这并不是勃拉姆斯能与巴赫和贝多芬并列的原因,他能和德国最伟大的两位音乐家并列的原因是因为他在音乐创作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勃拉姆斯(1833-1897)被称为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同时,他又被看作是现实主义音乐的开端。

1853年他作为匈牙利小提琴家爱德华·列梅尼的随从进行了一次演出旅行,在汉诺威遇到了匈牙利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约瑟夫·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然后又前往魏玛宫廷,在那里遇到了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在那次旅行之后,勃拉姆斯的作曲创作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

约阿希姆给了勃拉姆斯一封信,介绍他认识了舒曼。在跟随舒曼学习的时候,勃拉姆斯内心暗自爱上了舒曼的妻子克拉拉。在舒曼生病住院之后,勃拉姆斯协助克拉拉照顾舒曼和他的孩子。

舒曼死后,勃拉姆斯克制住自己的感情,离开了克拉拉。他终身未婚,把自己的爱情留给了大他十四岁的克拉拉。

勃拉姆斯把音乐之都维也纳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因为这里有太多的让人难忘的音乐记忆,这里又是大师云集的音乐圣地。1862年,勃拉姆斯来到维也纳,在经过充分准备后才开始写交响曲,1876年完成《c小调第一交响曲》,1877年完成《D大调第二交响曲》,1883年完成《F大调第三交响曲》,1885年完成《e小调第四交响曲》。

19世纪60年代,他定居维也纳,1897年4月3日逝世于维也纳。

勃拉姆斯坚持古典主义创作,没有谁比他更深入地研究和学习贝多芬。他甚至认为既然已经有了贝多芬的交响乐,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创作了,因为很难再达到贝多芬的高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第一部交响乐发表的时候他已经四十三岁了。而他的《第一交响曲》常常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他的《第二交响曲》又被称为《田园交响曲》,他的《第三交响曲》又常常与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相提并论。

除了四部交响曲以外,勃拉姆斯最著名的作品还有《德意志安魂曲》。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b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也堪称钢琴协奏曲中的精品。

作品欣赏

一般协奏曲采用的是三乐章的形式,而这首乐曲却采用了比较罕见的四乐章。仅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作品有很强的交响性。

第一乐章一开始就以圆号奏出明亮的主题。

钢琴马上以一连串的琶音与之相呼应。在木管乐器的引导下,钢琴奏出华彩乐段。

但此后钢琴就似乎不再像一件主奏乐器,而是与乐队浑然一体,相互应答。

当乐曲展开时,钢琴的琶音进行和乐队暴风雨般的行进,仍然可以感觉到圆号引出的第一主题。

第二主题很快出现了,这是一段柔美的抒情旋律。

而第一主题仍然不断出现,在钢琴炫技的八度颤音与圆号主题的交织中,第一乐章辉煌结束。

第二乐章是一个协奏曲中比较罕见的谐谑曲。它的结构很宏大,且激情饱满,但是也有紧张和冲突。

钢琴奏出的第一主题是生机勃勃的。

低声部则是向着相反方向的下行,造成很大的张力。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第二主题,悲哀而静谧,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

具有英雄气质的D大调闯入,开头的谐谑素材又出现,并形成生动而坚定的结尾。

第三乐章是一个慢板乐章,bB大调,6/4拍,它由大提琴奏出,优美如歌。

这一段旋律非常优美动人,充分表现了勃拉姆斯歌曲创作的能力。勃拉姆斯非常喜爱这一旋律,以至于以后他在写歌曲《我愈来愈惊醒》时,又使用了这一旋律。

旋律从大提琴转到大管和小提琴,再转到钢琴独奏。然后,在钢琴的伴奏下,两支单簧管进行了一段短暂的对话。当大提琴和钢琴再次进入的时候,乐章也进入尾声。

第四乐章是一个标准的回旋曲,轻快而优美。钢琴主奏乐器的地位凸现出来。一个非常辉煌的主题在钢琴和乐队的复奏中出现。

在乐章展开时,这个主题不断变化,钢琴部分极其辉煌,当主题最后一次出现的时候,钢琴奏出极为华丽的琶音,乐曲在乐队有力的全奏中结束。

版本推荐

巴克豪斯/钢琴,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Decca公司出版,片号:Decca 466 380-2

巴克豪斯是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钢琴家、莱比锡学派最后的代表人物(1884-1969年)他作风严谨,严于律己,六十四岁以后才灌制唱片。这张唱片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是1967年与卡尔·伯姆合作,由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被《唱片艺术》评为该曲最感人的演奏。两位大师倾情投入,表现了作曲家坚韧不拔和淡泊脱俗的境界。这张唱片录于1967年,当时巴克豪斯已八十三岁,虽说技艺不如其盛年,但在音乐理解上更多地注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乐队的音色也很棒,演奏和音效都属上乘。

巴克豪斯碟片封套050安达/钢琴,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DG公司,片号:DG474838-2

瑞士籍匈牙利钢琴家安达,曾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师从多南伊学习,他的特长是阐述匈牙利及周边东欧国家作曲家的作品,晚期专门演奏巴托克作品,是演绎巴托克作品的专家之一,在巴托克钢琴作品的传播方面贡献颇大。他早年凭着对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激情四射的演绎而一炮走红,一生都在演奏这部作品。而我们现在在该碟中听到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他在1968年和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录音,晚年的这个录音深沉、庄重、稳健但不失激情,气质高雅。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气势宏大,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又是魄力十足,再加上安达的演奏充满激情、强烈对比的效果,把这部作品演绎得非常壮阔,这是一个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版本的好选择。

吉列尔斯/钢琴,约·胡姆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公司,片号:DG 447 446-2

这是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最权威也是最受推崇的版本,最准确也是最完美地开掘出勃拉姆斯内在的理性精神。吉列尔斯是苏联著名钢琴演奏家,他在情感两极有高超的平衡力,无论是激情四射的狂想还是柔美细腻的抒情,都拿捏得极有分寸,吉列尔斯的版本是对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诠释中最标准的版本。

齐默尔曼/钢琴,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DG公司,片号:DG 415 359-2

气质浪漫到有点波希米亚味道的波兰钢琴家齐默尔曼与勃拉姆斯作品里的自由、欢娱气质(尤其是《第二钢琴协奏曲》)息息相通,却又恰如其分地避免了学究味。而勃拉姆斯特有的宽广、大气与自怜、自省甚至自恋相混合的音乐性格,在齐默尔曼的诠释中,有几近完美的表现,而且越到后面越能保持旺盛的体力和到位的理解力,这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电影常识

    不可不知的电影常识

    看了一辈子的电影,电影是怎么拍的?电影背后的故事有哪些?《不可不知的电影常识》即将面世揭晓。本书浅显易懂,读者群体主要针对包括北漂大军在内的电影爱好者和初学者,可以作为电影艺术教育的内部培训教材或者专业人士的普及读物,读者群体主要包括高中电影评论及艺术特长培训班、全国各大城市艺术院校大学生读者群以及从事电影相关专业的各类人群等,即可作为专业类学习读物,也可作为艺术欣赏佳作,可以了解到更多你不知道的电影知识及电影故事。
  • 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从学科意义上说,可以看作是“文艺理论”与“美学理论”的综合,或者说,它既涉及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又涉及美学理论的根本问题。文艺理论,通常可以具体表述为诗学、美术学、音乐学等;美学理论,通常具体表述为美学或审美哲学。从价值形态或文化归属上说,文艺美学则可以分成:基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本土文艺美学,基于异文化传统或“民族—国家”意义上的国别文艺美学,以及基于政治意识形态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等。文艺美学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也因此呈现出来。
  • 课外雅致生活-陶艺设计漫谈

    课外雅致生活-陶艺设计漫谈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由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的同志撰写。本书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蓝本,逐条对本法的立法背景、法条主旨、法律原则及实务中怎样适用进行了深刻、权威的释解。
  • 古剑传奇之人族崛起

    古剑传奇之人族崛起

    公园2200年,人类科技飞速发展,人体基因密码被解锁,人类不但实现永生,而且可以任意更改基因序列。然而这项技术带给人类的并不是福泽,而是灾难的源头……
  • 轻狂庶女:邪尊嗜妻如命

    轻狂庶女:邪尊嗜妻如命

    她本是将军府小小庶女,无权无势无姿容!原以为她只能苟延残喘,却不想她竟然混的风生水起!皇子青睐有加,太后也对她另眼相看。这是庶女飞上枝头的节奏么!错!本是翱翔于天的凤凰,怎会看上旁逸斜出的枝头!庶女本来嚣张,怎容他人猖狂!且看她翻云覆雨,漠视无情老爹,修理傲慢姐妹,调教嚣张下人,再将美男拥入怀中!
  • 一笑丑城

    一笑丑城

    她本是尊贵的公主,一夕之间却沦落为平民,一切都没了,没了疼爱的父皇和母后,没了倾世容貌,也没了他。
  • 归去来皙

    归去来皙

    她是高级白领,冷艳时尚、骄傲优雅,却因一场意外车祸莫名闯入帝王家。他是东宫长子,才华横溢、珠玉在侧,却因父辈夺嫡之争被迫迁出紫禁城。他是钦定太子,少年得志、锋芒毕露,却因满腔嫉妒作祟强行夺人心头爱。一对龙凤玉佩,究竟预示着怎样一段时空恋?她对他,是遥不可及的未来。他对她,是尘封百年的历史。而他与他,却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仇敌——无论是天下,抑或是女人。为了她,他忍辱负重,甘愿割舍挚爱黯然退出。为了他,她饮泣吞声,宁愿对不爱之人曲意承欢。为了她,他装聋作哑,情愿自欺欺人对她百般宠幸。可当残酷……
  • 欺诈猎人美男团

    欺诈猎人美男团

    “黑鹭学院”欺诈猎人美男团六位少年,各个俊美无敌。他嚣张、他魅惑、他霸道、他脱线、他优雅、他冰冷,但他们同样智慧过人,让人无可挑剔……告白失败的千草误打误撞闯进了花样少年六人组,也因为单纯而可爱的她的加入,为这个组合增添了新的活力,她也就此走入了他们的世界。
  • 某天我们还是一样

    某天我们还是一样

    渣...渣...渣男?被妹妹无缘无故这么说的我感到诧异的厉害。因为我迄今为止还是个认真纯良的人,没必要背上这不堪的称号吧?但那家伙确实在我醒来之后离家出走,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吧.....但我肯定没做所谓乱性的事情哦?(谁说的?也许会有呢!)不得已,为了证明我的清白,我决定冒雨出行,寻找我丢失的女仆!
  • 无限兵营

    无限兵营

    没有人知道,人死后不是升入天堂,也不是坠入地狱,而是进入一座恒古就有的兵营。这座兵营,是卓越者的天堂,却是平庸者的地狱。强者主宰一切,弱者艰苦挣扎。天堂与地狱之间,就是末日兵营!饱了新书,恳请多多支持~~
  • 好久好久以后

    好久好久以后

    顾楠楠喜欢霍方柏,随便抓一个高中同学都知道,还能说上几个光荣事迹。问到她最后悔的事情。“如果我早一点联系他就好了。”霍方柏躲顾楠楠,随便抓一个高中同学也都知道,但是说不上什么事迹。问到他最后后悔的事情。“如果我早一点成长就好了。”还好,她还没走。“松柏不可待,楩楠固难移。”
  • 健康健美长寿学(四)

    健康健美长寿学(四)

    本书介绍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长寿方法,具体包括了“中华文化与健美文化”、“中华文化与粥文化”、“中华文化与梳头文化”等章。